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 > 第76章 购买庄园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 第76章 购买庄园

作者:南方有嘉年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9 14:54:02 来源:小说旗

“东主,从那边的山岭林地,到咱们脚下的大片坡地草场,还有眼前那条小河,加上那些种着玉米的旱田,这一大片地方就是西岭村。”

“这一带方圆十来里就只有这个村落,大约一千五百户。”

“耕地只有三千来亩,平均一户二亩地,很多人家干脆不种地,只种菜。”

“这里是西山山脉一部份,就算是耕地也是山地,种不出太多花样,种粮收成太差了。”

“这里的人,除掉种菜的菜农,就是猎户,柴夫,或是脚夫,车夫之类,以到城里揽货帮工为主。”

“也正因如此,忠武侯府一直想出手,但没有多少勋贵人家感兴趣。”

“另外据说,忠武侯府是打算在真定那边买一个八千多亩地的庄子,地虽不是太多,但有一半多是水田,所以价格在十万两以上,以侯府来说积蓄也有些吃紧,所以打算把这边的西岭村给卖掉。”

周致诚有板有眼的介绍着。

脸上满是成熟和自信的神情。

贾芸站在一处高坡之上,俯瞰着眼前的村落。

村子不小,茅草屋倚山坡而建,造的密密麻麻。

据说这个村落是前明亡国前后,不少从城里逃出来的百姓聚集在此躲避战乱,因此形成了这个规模庞大的杂姓村落。

正因如此,这个村子修在西山山脉外围,依山傍水,风景秀美,整个村落占地极广。

但耕地太少,而且基本上都是旱田。

水流就是条小河,很难支撑大规模开垦水田。

又因为大量壮丁不以种田为业,这片产业的收成出息着实有限。

三千来亩旱田,能收多少地租?

贾家的一处庄子少说万亩地以上,一年也就几千石粮,配一些獐子,狍子,大鹿,牛,猪,羊,鸡等活禽,还有鱼获,加起来值千两银子左右。

再加上四五千两的现银收入,一个万亩良田的大庄园,一年的收入就是如此了。

三千亩旱田,加上些猎获之类,一年有两千银子总收入就算不错了。

也怪不得忠武侯府想出手。

就是鸡肋也不如,食之无味,弃之也不可惜。

要不然的话,京城近郊的村落田亩,哪家舍得出手?

贾芸要买庄园,是要找一个合适的地方推行自己下一步的计划。

要完全属于自己所有。

要离城不太远,但相对偏僻,安静,另外需要交通便捷。

眼前这个西岭村就符合标准了。

倚山而建,出产贫瘠,所以无人关注。

人力充足,地方也够大。

离城不到二十里,从村落出去数里就是通往广渠门的官道,所以通行顺畅。

正因交通便利,村民才能到城里揽活,卖菜,砍柴售卖。

山里汉子走的一脚老茧,肩挑手提仍然健步如飞,二十来里地,纵使挑柴推车,一个多时辰内就到了。

早去晚归便是。

看了一会,又细细思量一番,贾芸终于有了决断。

“致诚,忠武侯府要多少银子?”

“十一万两,卖断整个村子的三千来亩地,一千五百多间房,另有山坡草场地,林场地加起来也有五万来亩范围,这些都打包在一起卖。”

“他家倒是打的好算盘。”

贾芸摇头一笑。

用京郊的鸡肋换真定的良田,怎么想都合算。

但城里的勋贵大户们也不是傻子。

这边的村落除了离京城近之外毫无长处。

种地不行,山坡草场地和林地除了打猎,采摘和放牧也没甚用处。

大户们都想收租,开国百年后,勋贵们大差不差,除了少数景和勋贵还保持进取心和上进心外,大半的勋贵家族都是成群的纨绔。

这帮人喝花酒听戏纳小妾一个比一个在行,叫他们经营庄园,打死也不会干。

真买下来,怕是只能便宜了庄头管家执事们。

忠武侯府卖了几个月了,别说出手,问价者都是寥寥无几。

“这庄子我买了,回头致信和致诚代表我去谈。告诉忠武侯府的人,九万两不二价,他们卖我就给银子,不卖就算了。”

贾芸对西岭村很满意。

但不代表他要当冤大头。

不光如此,他现在肯定会被有心人盯着,出价高于常理,会引发不必要的窥探……凡事还是小心为上。

“是,东主,我们今晚就去侯府拜访。”

周致诚和冯致信都是答应下来。

……

傍晚时,两个大伙计代表贾芸去侯府拜访。

贾芸估计,多半能谈的下来。

他很冷静从容。

倒是卜氏听闻贾芸要买一个庄子,顿时就是激动起来。

在贾芸开宿慧之前,卜氏最大的愿望就是贾芸能和舅舅卜世仁学个手艺,将来能当个药材商人。

要不然就是能被贾家嫡脉哪个大人物赏识,进入宁府或荣府替家族效力。

这样少说一年也能有过百两银子。

足够贾芸养家糊口,成亲生子,延续香火。

谁能知道,贾芸突然一下子就开了宿慧,整个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书局,报纸,话本小说,又名震京城,写的文章令皇帝赐下御笔!

连买了几个大院成为书局,这已经令卜氏极为欣喜了。

在京城,有这么几个大院加上书局产业,这已经足够传给子孙后代,成为安家立命的基业了。

此后就算不再依靠贾家嫡脉,贾芸这一脉也能开枝散叶,富贵绵延。

卜氏已经心满意足。

唯一不足之处就是贾芸推说年龄尚小,另外事业才刚起步,不愿接受卜氏安排相亲之事。

儿大不由娘。

贾芸的事业也确实是在蒸蒸日上。

卜氏只能暂且不叫媒人进门,等过一阵再说。

现在也确实还没有什么好的结亲目标。

贾芸年轻英俊,身家丰厚,又是京师名人,愿意同他结亲的是不少。

但多半是破落官绅家族,或是商人家族。

家世来说都很平常。

毕竟贾芸根基浅薄,在贾家又只是疏宗庶子,正经官绅世家,或是勋贵家族,现在不太可能相中贾芸。

卜氏万万没想到,自己还在遗憾没有好儿媳人选时,儿子又不声不响的开始折腾了。

五万多亩山林地和坡地,三千多亩耕地,一千多间房舍……近十万银子能买下这么大一片产业,卜氏感觉自己现在死了都能含笑而殁了。

下去之后见到贾芸父,祖……

除了骄傲还能有什么别的反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