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 > 第9章 最合适的道路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 第9章 最合适的道路

作者:南方有嘉年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9 14:54:02 来源:小说旗

冷子兴果真是挑灯夜战。

连夜把两集六万字的射雕看完了。

看完后犹自爱不释手,意犹未尽。

恨不得再看一次。

但他转念一想,就是找了块丝绢,把两本书包了起来。

一径到宁荣后街,寻着了宝玉的伴当李贵,盛赞这两本书之后,把书送了出去。

冷子兴是个会来事的。

他攀附的是周瑞,是标准的王夫人一脉。

对宝玉的事当然也极为上心。

宝二爷不爱看圣贤经义,爱看杂书。

这事早就传扬开了。

这两本书,冷子兴有把握,绝对会得到宝二爷的欢心。

……

“张兄,射雕的第三集和第四集何时到啊?”

张记书局隔壁不远是一间扇子铺,也是雅致生意。

店主石良,绰号石呆子,偶尔会过来喝茶聊天。

这天在书局门首翻阅了几页射雕。

当场便是移不开眼了。

当即也花了三两银重金购了回去阅读。

要说石家还真不缺钱。

贾赦花几十上百两买石家的祖传扇子,这家伙就是打死不卖。

两集射雕,石呆子没两天就看完了。

现在天天跑来打听第三集和第四集的消息。

张煊无奈笑道:“石兄,不是和你说了,当时约好了是五天过后,现在才四天。不过,这一次过后,我要订二百册了,之前五十册已经快卖光了。”

石良道:“等那射雕的作者贾家哥儿过来,还请张东主替我引见一下。”

张煊笑着答应下来。

这话,冷子兴也是说过了。

甚至有些不要脸的书局掌柜也过来打探过。

这叫张煊内心有了紧迫感。

五十册射雕经过石呆子和冷子兴的宣传,光是附近一些铺子的东主们就买了一多半。

剩下的一小半被一些老书虫给买了去。

都是赞不绝口。

现在张记书局每天都有人过来打探,想知道射雕的三四册什么时候出。

也有不少问一二册的,都是听了射雕的名头而没有买到书的,也都是心痒难熬。

便是张煊也是急躁的很。

还从未有哪一次话本是这样好卖的。

他已经严重后悔,自己买的太少,订的也太少了。

还好贾芸留过地址,张煊已经派了伙计过去把册数加订到二百,第一二册一百册,三四册一百册。

要是第二批还是五十册,怕是有不少新买家能把张记书局给拆了!

若加订之后还是卖的好,那就得再加订了。

哪怕一本只赚二三钱银子,射雕这笔买卖也是这个书局从未有过的大好机会!

而且,张煊心里清楚。

这射雕卖的如此好,贾芸还能自己印书,不需卖断给书局。

赚的钱越多,人家印的就越多。

此后迟早会有别的大书局反应过来,也找到贾芸进货。

自己独家销售的时间不会太久了。

得抓住机会,不说赚多少钱,最少要把张记书局的名头往上打一打才是正经!

……

“回去和你们东主说,二百册就是二百册。”

贾芸没有叫那个张头探脑的书局伙计进门。

也没暴露自家住处……就在巷子口见面。

巷子口里头住着好多户贾家族人呢。

倒不是怕泄密。

这个古登堡印刷机零部件都是贾芸自己组装。

光看几眼毫无用处。

想学会,最少实操几十回,摸清楚机器的运作流程才有可能。

就这还得有铅锡合金字模。

还有倒模之法。

另外还有特制油墨。

哪有这么容易学去。

不给进来看,是因为自己家的“印刷厂”规模太小,被对方察觉后,可能会使这个书局东主起了不该起的心思。

射雕大卖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只要看过不可能不喜欢。

对这个时代的所谓话本可以说是碾压,完全是不同维度的作品。

故事性,人物塑造,遣词造句……毫无瑕疵。

这是文明和时代发展的产物。

贾芸对此有绝对的信心。

事实也是不出他所料。

才第三天时书局就派人过来加订了。

先是一百册,然后是二百册。

将人送走之后,贾芸也是沉吟起来。

“二百册或三百册的订量,以现在的产量还供的上。”

“从现在看来,前六万字速推剧情,删掉一些对话和情景描写还是对的,推到崖顶疑阵这一出,确实是吊足了胃口!”

“接下来可以不删不减了,反正也不可能有人鬼叫作者水文了。”

“若要加订到四五百册,乃至千册,这就不可能了。”

“十天之内,要把机器加到十台,人员最少要二十人,这样才能满足过千册的订量。”

“一两个月后,很可能月销达到万册以上……那时候最少得几十台机器,过百人才忙的过来!”

“下一次送二百册过去,可以考虑先透支几百册的银子,先盘下适合当工厂的地方!”

“等大批量印刷之后,就可以考虑给多家大书局一起代售了。”

贾芸一点也不怀疑自己的判断。

射雕的热度会在年前年后起来,一个月销几千上万册也不难。

张记书局一家代理肯定不够,得给多家大书局一起代售。

京师文官多,文人墨客多。

明年还是科举年,会有几千举子汇集京城。

事实上再过两三个月,会有过千举人和几千随员先到京城来安顿。

会试又称春闱,每年三月考。

北方考生是过了年到京城来备考,南方的举子,特别是两广云贵闽浙的举子,多半在年前就动身赶赴京城。

整个京师,最少有几十万人规模的智识阶层。

人数超过很多普通的府城。

大周神京可以说是这个时代最大的文化市场。

也是权贵们最不关注的市场之一。

主要也是没有办法掌控。

就算是皇帝,也不能强行推销书籍卖钱。

贾芸也是在重重铁幕之下,终于找到了最合适自己的道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