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胖女穿越还情债农夫相公是皇孙 > 第122章 大丰靖安帝

胖女穿越还情债农夫相公是皇孙 第122章 大丰靖安帝

作者:星月掩云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20 22:26:02 来源:小说旗

集英殿外,天色微亮,晨曦穿过淡薄云层,给殿宇勾勒出一层金边。戴袀泰随着一众贡士步入殿内,只见雕梁画栋,朱红立柱仿若沉默卫士,静静伫立。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期待的气息,贡士们交头接耳,声音压得极低,生怕惊扰了这庄重之地。

戴袀泰出身平凡,一路走来幸得族中、家人的全力支持,族学先生们用心辅导,加之自己对学问满怀热忱、日夜苦读,才一路过关斩将,走到了这殿试的考场。此刻,他环顾四周,心中满是感慨与期待。

他在殿中笔直站立着,神色冷静而自信。微微仰起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嘴角微微上扬,带着几分志在必得的从容。这一路走来的艰辛,此刻都化作了他内心的底气,他深知,自己为了这场考试付出了多少努力,也坚信自己的才学足以应对。

身旁的考生们,有的神色紧张,不停擦拭额头的汗珠;有的则故作镇定,与旁人低声讨论着可能出现的考题。

随着一阵清脆的钟鸣,殿内瞬间安静下来。当今大丰朝圣上靖安帝在众人的簇拥下步入集英殿。皇帝身着大红色绛纱袍,袍身绣着的日月星辰、山川鸟兽图案,金线绣就,在日光下闪烁。头戴通天冠,冠高一尺,正面直竖,冠身上二十四道梁纹规整排列 ,冠前的金博山熠熠生辉,蝉纹灵动。

皇帝宽阔的额头饱满而光洁,岁月的痕迹不但未减其威严,反而增添了几分久经岁月沉淀的厚重感。

他的双眸深邃幽远,犹如深不见底的寒潭,犀利的目光仿佛能洞察世间万物,任何细微之处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

双眼皮的弧度恰到好处,在威严中融入了一丝温润。剑眉斜插入鬓,浓密且英气十足,恰似破晓的利剑,彰显着果敢与坚毅。

高挺笔直的鼻梁犹如一座巍峨的山峰,傲然耸立在面庞中央,撑起了整张脸的英挺之气。

他的双唇线条刚硬,微微抿起时,不怒自威,让人感受到他对江山社稷的责任与担当。

然而,熟悉朝堂局势的人都能看出,这威严之下,藏着几分无奈与隐忍。

皇帝坐上龙椅,目光威严地扫视全场,沉稳开口:“今日殿试,望诸位畅所欲言,为我大丰朝江山社稷出谋划策。”主考官随之展开题目宣读:“当下北方干旱,粮食收成锐减,粮价一路高涨,百姓苦不堪言,诸位有何应对之策?”

戴袀泰略作思忖,心中便迅速梳理出清晰的思路,旋即提笔作答。面对当前粮价高企的严峻困境,他提出一系列切中要害的解决方案:其一,实行限价售粮之策,严令约束粮商,但凡有胆敢违抗限价规定者,即刻没收其粮食经营权,以雷霆手段遏制哄抬物价之风;

其二,朝廷向粮商借粮,凡慷慨出借粮食者,一年内减免其一成税收,并且由朝廷亲赐牌匾,以此彰显其义举,激励更多粮商踊跃参与;

其三,施行南粮北调之法,朝廷向南方百姓借粮。南方此时雨水充沛,并未遭受干旱侵扰,可采用今年借粮、明年豁免公粮的方式,实现粮食资源的合理调配,尽力缓解北方粮价过高的问题。

为防范日后再因天灾导致粮食紧缺的状况重演,戴袀泰进一步提出设立“丰年粮仓”的长远之策。在丰年之时,官府以稍高于市场的价格广泛收购粮食,妥善储存于各地官仓;待灾年降临,便将仓中粮食平价抛售,以此稳定粮价,保障民生。

同时,大力推行“水利互助”举措,以村为单位,有序组织青壮劳力,齐心协力共同挖掘小型灌溉井渠。

在此过程中,官府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与部分物料支持,助力乡村水利设施的完善。

为谋求农业的长远发展,戴袀泰建议朝廷设立专门的“农研司”,致力于培育耐旱、高产的优良粮种;鼓励各地乡绅慷慨出资,兴办“农校”,定期向农民传授先进的种植技术,提升农业生产水平。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他在答卷中特别写道:“臣家中亲人于村内尝试种植一季稻鸭共生、稻鱼共生之法,成效斐然。

于稻田之中放养雏鸭与鱼苗,雏鸭活跃于田间,既能捕食害虫,又可疏松土壤,其粪便更是天然优质肥料;鱼苗在水中自在游动,增加水体流动,其排泄物同样肥沃稻田。

一季耕耘下来,亩产粮食达六石有余,且颗颗颗粒饱满。此外,还额外收获鱼、鸭等农副产品,极大地减少了人力投入,大幅提升了土地产出效益,百姓从中获益颇丰。

此模式兼具抗旱保收与多元增收的双重优势,可在全国各地推广普及。”

作答时,戴袀泰全神贯注,将平日所学、所思毫无保留地倾于笔下,字迹工整有力,透着一股自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