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如此当官带着民众奔小康 > 第134章 热火朝天的南溪村

刘局长的行动非常快速,经过财务的一番计算之后,所属建筑局入股的份额1600万,直接打到了公司的户头上。

镇政府也毫不犹豫的将800万打到了建筑材料公司的户头上,由于建筑材料公司的财务制度,与其他大企业不同,都是每三个月分一次账,无论是村委会也好,镇政府也罢,或者是建筑局那边,每三个月就可以将所赚取的利润分掉。

由于目前正处在免税阶段,财务只需做好财务的支出,在税务局那边备案,无需缴纳任何一分税收。

这些钱一到位,整个南溪村管理区辖下的九个自然村,立马就开始热火朝天的进入到建设当中。

由于许乔龙和三叔公,早已经提前准备好,每一片地方的建设,早都已经分配完毕,该修路的修路,该上山开拓木材通道的就去上山,该建木材初加工基地的就去建木材初加工基地。

所有的工作,全部都已经安排妥当,每个人都有自己负责的一片地方,首先开始建设的就是归属建筑材料公司的各种资源。

每家每户所得到的报酬,就跟当初北溪村管理区的报酬是同等的,可以说是整个模式,全部照搬北溪村管理区。

有了经验之后,项目开展起来也非常的顺利,比北溪村管理区当初还要快上好几天,所有在北溪村管理区工作的南溪村村民,全部被召回了南溪村。

同时,北溪村管理区和南溪村管理区,向整个镇上进行招工,因为北溪村管理区的南溪村村民被调走,有了岗位空缺。

南溪村管理区将建筑材料公司的项目做完之后,立马也会进入到种植和养殖这一个项目的开发。

所以到时候也是需要大量的人力,光靠整个南溪村的劳动力,根本不足以覆盖所有的工作岗位。

有了北溪村管理区村民的收益,村民们全部都心中有数,招聘的公告刚刚贴出去,在一天之内就满员。

有很多应聘的村民,他们的村子与北溪村和南溪村,有20多公里的路程,但是他们照样过来应聘,这一点路程对他们来讲,半个小时的摩托车就到了,倒也不算非常的远。

最主要是每个月都有稳定的工资收入,同时还能照顾到家里的老人和小孩,总比去外面大城市打工,多赚那几百块钱要强。

去工厂打工的工资大概是在4000到4500,但是在北溪村和南溪村上班,工资也能拿到3500到4200左右,保底都有3500了。

随着全国各地在大力搞经济发展,通货膨胀也紧随其后,所以村委会这边,经过商讨之后,村民们的工资,也慢慢的往上提了一点。

很多村民们,对于北溪村管理区的发展,只是听说而已,没有亲自来到这里看过,当他们来到北溪村管理区的时候,才知道北溪村管理区究竟是如何发展的。

整个北溪村管理区的所有土地,除了村民居住的房子和道路以外,任何一寸地方,都种上了各种各样的东西。

连道路的两旁都种满了砂仁,金银花,石橄榄,鸡骨草等等药材,可以说是寸土寸金,每一寸土地,都在发挥着他们的价值。

不说地里面种的这些东西,能够收成多少,就光能看到的这些东西,如果能够全部卖出去的话,就能值不少钱。

更何况他们还听说北溪村管理区的蔬菜,那是一茬接一茬不停的种,有的一年要种好几茬。

看着在道路两边的菜园子,一个又一个倒扣的瓦罐水缸,密密麻麻到处都是,一看就知道里面种的全部都是韭黄。

在夜里看到山窝里面,一大片一大片的亮光,那些全部都是村民种植的火龙果,各种各样的蔬菜和水果,是一片连着一片。

再看看养殖鸡鸭鹅牛羊猪等等牲畜的地方,它们所住圈子,比自己家还干净,所有的粪便,全部被引到一个又一个的沼气池里面,这些沼气池经过转换之后,又延伸到火龙果园,为火龙果园的电灯提供亮光。

然后又有一个又一个被撬开的沼气池,里面放着很多各种各样的秸秆,玉米杆什么的在怄肥,可以说是整个北溪村管理区的种植和养殖,进入到了一个良好的循环,降低了很多的成本。

有一些村民心里面开始酸溜溜的,听说隔壁管理区,也已经开始进入开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们的管理区,才能像北溪村管理区这样子开发。

关于南溪村管理区的开发,许乔龙一点都不吝啬,继续将那八个农业技术人才找了回来,照样每人20万。

当许乔龙给他们打电话的时候,他们八个人,还有有点不敢相信,他们所能做的,基本上村民们都已经上手了,这20万请他们回去,那不是白给。

但是村民们没有一个人有意见,刚开始北溪村管理区的村民还唠叨两句,许乔龙直接几句话,就给他们顶了回去。

“你们这些人就是目光短浅,让你们多学习,你们不去好好的多学习,多开阔眼界,祖宗们都告诉我们,喝水不忘挖井人,更何况花这些钱给他们,为南溪村的发展,寻求一个保障,难道不值吗?”

“你们就能确定南溪村的所有地方,都跟北溪村所有地方一模一样,无需这些农业人才的指导,万一要是没弄好,后面再重新来过,可要花费不少的时间,人家听到我们这样子薄情寡义,再反过去请他们的时候,人家都不知道还来不来呢?”

听到许乔龙的话,说风凉话的村民们,都讪讪的不敢开口,许乔龙非常清楚,绝对不可以助长这样的歪风,如果他不及时制止的话,就会有更多人,在背后说这些风凉话。

传到最后,都不知道要变成什么味,有可能传到最后,说是许乔龙拿了这160万,跟这些技术人员一起分了,不要怀疑会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农村,这样的事情发生才算是正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