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如此当官带着民众奔小康 > 第156章 视察,实打实的政绩

县里和市里的各种流程在同时推进,这一次的利益关乎到大多数人,得到了各方的大力支持,如果这一次再次取得成功,那就是将蛋糕做大,可以分配给更多人受益。

至于将企业变更为事业单位的事情,市里也是在积极的推进,到时候如果真的能够做大做强,也可以让企业,成为一家市级的事业单位。

农民的资源是土地,商人的资源是人脉和信息,官员的资源是一个个体制内的工作岗位,无论是公务员或者是事业编,全部都属于资源的一种,可以用来妥协,升迁,交换,谋利等等,都可以通过这一些工作岗位取得。

从市里边拍板,将北溪村管理区作为农村经济改革试点到现在,市里边的领导们,就没有将注意力放到这上面,如今取得了这样的成绩,他们开始重视起来,所以选择了一个星期六,几位大领导结伴去北溪村视察。

这一次的视察,是为了后面,如果能够取得重大成功,提前做好铺垫,这可是实打实的政绩,所以下去视察的时候,宣传部也派了人跟随,记录下来了领导们视察试点的工作。

市里的大领导要下来视察,一过来就是四个常委,县里的一二把手,包括镇上的领导都不敢怠慢,接到电话之后,立马做好了接待工作。

当车子驶入流石镇镇政府,一番寒暄之后,几个大领导,直接将许乔龙叫到了旁边,让他带着他们去视察以及讲解。

在逛完流石镇的时候,作为主管着整个市底下农业的李副市长开口道。

“流石镇以前我来过,那时候我记得镇区是挨着韩江两边而建,只有一条商业街,住宅区也只有江边那一大片,每次发洪水的时候,全部都会被淹掉1到2层的建筑。”

“政府的办公场地以及医院和学校,都是建在山上面的,这十几年过去了,没想到挨着江边的那几座山,都被你们给挖平了,整个镇区的面积大了三倍都不止。”

听到李副市长的话,姚书记不禁在一旁鼓掌叫好,紧跟着开口道。

“好好好,看来流石镇脱贫致富的日子指日可待,所有领导班子都功不可没,希望你们可以再接再厉,带领流石镇的民众早日脱贫致富。”

坐在车上前往北溪村管理区的路上,林市长看着整个镇的情况后,对车上的众人开口道。

“以前的流石镇,没有任何投资价值和竞争力,镇区也就是维持基本的办公能力,保持一条商业街作为民众日常所需。”

“所谓的住宅区,除了村民的自建房之外,剩下的就是在90年代,统一建设的三层小楼,全部都是给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人作为分配所用。”

“这一些三层小楼每逢雨季,只要韩江发大水的时候,都会被淹掉一楼,有的时候会淹到二楼。”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韩江的源头就是三江合并,上游的梅江和松江,包括韩江在内,所有的水流量,全部最终流向韩江,一到雨季,江面的水位就会暴涨。”

“这也是韩江的沙子开采,一直能够源源不断的原因,上游每逢雨季,每年都会从山里面穿刷下来大量的沙子,成为了流石镇的建筑材料资源。”

“现如今,这两三年,整个流石镇的人口回流,北溪村和南溪村的村民们,有了固定的收入,兜里有了钱之后,他们除了让儿女们受到更好的教育之外,都想在镇上买一块宅基地,在镇上建上一套房子。”

“有需求自然就会有市场,所以靠着镇区的背后两座山,就开始进行挖掘,一块又一块的宅基地被规划了出来,这些宅基地卖出去之后,就要开始建房,间接带动了整个镇上的经济。”

“整个镇上从原先的那一条老商业街,拓展到现在,已经出现了四条商业街,各种各样的商业开始冒头,光建材市场就出现了专业的一条街。”

“随着越来越多的村民,被聘请到北溪村和南溪村工作,有了固定的收入,看到北溪村和南溪村的村民们,都跑到镇上去购买宅基地,镇上宅基地的价格是涨了再涨。”

“我看了丰县汇报上来的情况,流石镇的商品房宅基地,从原先的五六万一块,涨到现如今的十三四万,一些村民存了一辈子的积蓄,放在了银行里,这时候看到这种情况,也纷纷提前购买了宅基地,哪怕他们不建房子,等着升值,也能够为他们带来不错的效益。”

“所以就造成了镇区背后的两座山,挖掘的速度在加快,成片成片新的住宅区,一个接一个的冒出来,更多还没有被开发到的管理区村民,全部都加入到了建设的队伍当中。”

听到林市长的话,在一旁候着的许乔龙开口道。

“是的,各位领导,因为北溪村和南溪村的影响,让更多村民们,可以间接赚到更多的财富,整个镇上的建设热火朝天,人流熙熙攘攘,不再像之前那样子死气沉沉。”

“有了大量的工地在动工,镇上的餐饮行业也随着蓬勃发展,从几块钱一份,到上千块钱一桌的餐饮行业,数不胜数的一个接一个冒出来。”

“镇上原先只有一个不正规的百货商店,连装修都没有,但是品种非常的齐全,这家百货商店,供应整个流石镇下面所有的村庄,现如今,正规的超市,装修的漂亮又大气,货物摆放的整整齐齐,都已经有了四家。”

在车上,众人说着话,十几分钟后,就已经来到了北溪村,众人从村口就已经开始下车,慢慢的沿着路边,看着山上和地里田间的村民们在劳作。

许乔龙一边走一边给所有的领导们,介绍整个北溪村,所有项目的运作方式。

“北溪村底下八个村子,所有的平地,全部平整之后,种上了各种各样的蔬菜,为了让这一些蔬菜,在批发市场那边,拥有更高的竞争力,尽可能的少打农药。”

“为了少打农药,不会损坏蔬菜的品相,在所有菜地底下,养了大量的青蛙,牛蛙以及石蛤,让他们作为天然的灭虫工具,同时又可以带来另一个伴生收益。”

“等于说是种一块菜地,拥有两份收益,除了各种蔬菜的收益之外,这一些青蛙,牛蛙和石蛤,当他们长到足够的重量之后,也同样会被拿到市场去出售。”

“这一些蛙类的肉质,因为吃的是各种昆虫和害虫,口感类似于野生蛙类,所以在市场上面也非常的具有竞争力,价格比别人高,还供不应求。”

“山脚下那一排排的牲畜宿舍,里面养着各种各样的肉禽牲畜,经过科学的处理,有的牲畜粪便,属于可再回收,作为鱼饲料继续循环使用。”

“尿液与不可回收的粪便,全部会集中流入沼气池,这些沼气池所提供的能量,除了提供村子里的照明之外,还提供所有火龙果园的夜间灯光。”

“等到沼气挥发完毕之后,提前埋在这一些沼气池里面的各种秸秆和枯草,跟粪便产生了反应,成了肥沃的沤肥,这时候就可以打开沼气池,将里面呕好的肥料,浇到所有的果树和蔬菜地里面。”

“这些呕出来的肥,基本上在沼气池里面已经长了蛆,无论是蔬菜地里面的蛙类食用,或者是半山腰果树底下的鸡子食用,都可以为他们提供很好的营养。”

“八个村子周围的山腰到山底下,这一块地方,统一种上了各种各样的果树,果树底下养了大量的走地鸡,这些鸡子养在果树底下,不仅可以除虫,还可以让他们的肉质变得更加有嚼劲和有营养。”

“所有山上最高的顶上,种植的全部都是茶树,有客家人喜欢的炒仔,也有潮汕人喜欢的凤凰单丛茶,现如今,北溪村和南溪村的茶叶,基本上都可以进行采摘,已经有了收益。”

“所有村子的溪流和水沟,以及山谷,都被挖成了养鱼的鱼塘,只要是有山就会有泉眼存在,这些泉眼汇集到一起,形成了水沟。”

“我们让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测试了从水沟源头到最后流出北溪村地界的水质,发现在水沟源头的清泉水,水质非常优质,适合养各种各样的河虾,一路流过的地方,因为没有工业或者粪便的污染,非常适合养各种各样的鱼类。”

“可以说,北溪村所养殖出来的淡水鱼类,全部都是山泉水养出来的,我们按照每种水产的生活习性,为他们选择了最好的生活地点。”

“一些小型水产,就养殖在这八个村子的水沟当中,一些大型鱼类水产,就养殖在山谷挖掘出来的大鱼塘里面,这样子才能让这些鱼类,在最舒适的环境下成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