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长征:我有复兴系统! > 第47章 爬雪山、过草地

长征:我有复兴系统! 第47章 爬雪山、过草地

作者:一枪破苍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7: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大渡桥横铁索寒。

中革跟红一方面军主力部队于29日夜晚到达大渡河。

大部队浩浩荡荡的从泸定桥上大步跨过了大渡河。

小酱南攻北堵的大渡河会战及其要使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的梦想,在尚未把人马调拢之时,就彻底宣告破产了。

得知红军渡过大渡河之后,小酱气的脸都青了。

但事实已发生,破口大骂也无济于事只能亡羊补牢。

他摸索着地图,仔细的查看着地形,妄想再度建立起封锁线,可惜,为时已晚。

此时,他无论怎么做,都已经不可能剿灭红军了。

......

过了泸定桥之后,战局略显平缓。

杨定国又开始为自己的部队进行换装。

捷克式轻机枪跟MP40冲锋枪就不用说了,这是必备的。

不过杨定国把全团统统一装备的莫辛纳甘步枪换成了丑国的加兰德步枪,也就是国内俗称的大八粒。

拉动一次枪栓就可以连续发射出八枚子弹,大大的增强了火力的持续性。

同时也增加了弹药的消耗力,但这点消耗对杨定国来说都不是个事儿。

击杀一个人就是200发子弹,杀了当官的,子弹就更多了。

无论怎么说,200子弹最少还是能杀一个敌人的吧。

别的部队杨定国不敢保证,但红军战士们绝对可以,穷怕了,每次打仗,即便是弹药充足,也会尽量保证每一颗子弹击杀一名敌人。

狙击连的战士依旧装备莫辛纳甘步枪,毕竟大八粒相比于莫辛纳甘来说,准度还是差了一点,除了莫辛纳甘之外,狙击连的战士还统一配备一把驳克枪,提高近距离作战的战斗力。

......

渡过大渡河之后,红军继续北上。

于7日占领天全,8日,突破酱军的芦山、宝兴防线。

这一路上面对的酱军就如同纸糊的一般,被红军强有力的撕开,杨定国部更是在一次次的战斗中大展身手,打的酱军抱头鼠窜。

为了能与红四方面军汇合,此时两条路就摆在了中革领导的面前,一条是捷径,一条是险境。

捷径就是走庐山、邛崃,沿着川西平原的边缘向北而去。

此时把守捷径的是中革一位领导的老同学-杨椮,他有没有可能会念及同窗之情放我军过去呢?

基本没有可能,毕竟杨椮可是借助小酱的力量抗衡刘相跟刘文晖,他以后要是还想在川省内立足,就不可能违背小酱的意愿。

毕竟同窗之情哪有自己的前途更加重要呢?

所以杨椮是绝对不会放红军过去的,即便是打不过,他也会拼尽全力阻拦。

为了不被敌人拖住,导致后面的尾随之敌追上。

红军现在就只能走另外一条险路。

那就是,翻越夹金山。

夹金山海拔4900余米,空气稀薄,终年积雪。

当地更是流传着一句民谣,“夹金山,夹金山,鸟儿飞不过,凡人不可攀。要想越过夹金山,除非神仙到人间!”

这就是夹金山恶劣环境的真实写照。

到了夹金山,伸手能摸天。

夹金山是邛崃山系西部支脉,是一座位于川省雅安市宝兴县与阿坝州小金县交界处的雪山,也是红军长征时期所翻越的第一座雪山。

大自然神秘莫测,雪山更是环境险恶,其中隐藏了无数危机。

但是为了打破小酱的追击,中革领导思索再三还是决定克服困难,翻越夹金山。

......

爬雪山,过草地作为长征史上最为艰难的情况,杨定国又怎么可能不记得呢。

因此,早在突破庐山、宝兴防线之后,杨定国就开始在系统商城内购买大量物资。

首当其冲的就是棉衣,为了确保人手一件,他直接购买了3万套。

其次就是粮食,米、面、油、盐......

“自己都穿越过来了,在接下来过雪山爬草地的时候,红军但凡死一个人,都是在打自己穿越者的脸。”

将物资全部移交给中革之后,杨定国也松了一口气。

虽然少了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但红军战士们全都能活下来,也是一件美事儿。

杨定国宁愿后世的课本上没有那些让人敬佩的英雄事迹,也想让这些英勇顽强的红色战士们活下来,活到新兔子成立,活到新兔子复兴。

让他们看看自己用鲜血、生命拼搏下来的泱泱盛世。

......

红一方面军前进的同时,红四方面军正分路西进,先头部队攻占懋功(今小金),一部前出达维。

12日,红一方面军先头部队和红四方面军一部在达维会师。

18日,两大主力红军成功会师,为粉碎酱军的进攻,开创了新的局面,创造了有强利的条件。

接下来的过草地,有了杨定国提供物资,红金也顺利的度过了。

只是需要防备时不时从天空中飞过的酱军飞机。

酱军部队可不敢深入环境险恶的草地,只敢派出飞机来轰炸。

......

第一支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0月10日由赣省瑞金等地出发,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省的吴起镇(今吴起县),行程达二万五千里;

第二支是红二十五军(后编入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1月16日由豫省罗山何家冲出发,1935年9月15日到达陕省延川永坪镇,同陕甘红军会师,合编为红十五军团,行程近万里,最早到达陕北的一支红军。

第三支、第四支......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因为长征路上杨定国良好的表现,红34师恢复了编制,并独立于各军之外,由总指挥直接领导,杨定国也当上了师长的位置。

别觉得他年轻,就不能当师长了,别说20岁的师长了,红军连20岁的军长都有,所以不要大惊小怪。

......

pS:后面的事大多就跳过,咱们直接快进到抗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