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倒在胜利仪式上的士兵 > 第十三节 国失栋梁 万古长青



这时候,正在前沿阵地的将士们忘我的和日军厮杀的时候,在重庆的军事委员会里,一次决定南京和她的守卫者的命运的会议正在进行。

一间宽敞的会议室内坐满了军人,其肩膀上的星星之多,令人联想到夜空璀璨的星光。

一面巨大的地图前面,一名粗壮的年轻校官正在用指挥棒指着图上的南京区域介绍战况,坐在巨大的长形会议桌前的将军们全神贯注的听着看着。

“日军的第6师团,第9师团已经从双闸,雨花台,光华门方向向我军防线步步紧逼,我军一线工事已经大部分被敌炮和飞机毁坏,士兵伤亡惨重,而敌114师团和第16师团集中了优势兵力,已经夺取了我紫金山部分阵地,我教导总队伤亡已经过半,日军第13师团的山田旅团已经占领了教导总队防御阵地的侧后方我军66军阵地,66军无力进行反击,此处阵地严重威胁了教导总队和宪兵四团的安危,因此,紫金山阵地的失守也是早晚的问题,另外在当涂附近,日军第10军直属部队国琦旅团开始集结兵力,我守军仅一个营,今晚,当涂可能就会失守,如果日军从当涂渡江,我军江北阵地就很危险了,南京的形势也来越严峻了。

我建议立刻从南京进行全体撤退,早日制定撤退方案,否则我们的10多万精锐部队就会全军覆没,请总司令早下决心。”

这个年轻的中校坐回了会议桌的最后一排,听完了他的介绍,许多高级军官不以为然,一个白发上将大声地对旁边的一个中将说道:“从南京撤退,亏他想的出来。”其他的高级将官也都议论纷纷,争论不休。

汪精卫一身中山装坐在总司令的对面,他清了清嗓子,争论的将官顿时不说话了,这也显示了他在军事委员会的地位,总司令不为人察觉的皱了皱眉头。

“打仗,鄙人不懂,可是政治,你们不懂,如今世界各国都在持观望态度,看中日两国,究竟谁能够在这场战争中取胜,我和佛海兄前日拜会美国大使和意大利大使,美国大使告诉我们,能够给我们军事援助的关键是看我们能够在南京防守几天,要看我们抗战的决心大不大,有没有?如果没有,他们也可以让我们暂时停止战斗,他们好从中调和。”最后几句话说得很重。

总司令站了起来:“娘希匹,这些外国人,我们现在打得这么艰难,牺牲这么大,难道还没有决心吗?我看有的人不要以为日本人来了,就可以站在我的头上说话了。我在庐山说过,除非不打,一旦打了,就一定要打到底。”

他转向了李宗仁:“德邻兄,不知道德国大使哪里有什么消息?”李宗仁回答道:“德国大使婉转的告诉我们,希特勒不打算介入我们和日本之间的争端,而且他表示,在发完最后一批军火以后,德国将恪守德日协定,不再向中国出售军火,我们订购的3艘鱼雷艇和2艘潜艇恐怕不能按时交货了。”

下面的将官们又是一阵议论,海军司令陈永贵战了起来:“娘的,这些德国人,我们海军就等这些米下锅了,他们居然不卖给我们了。”

总司令仔细观看地图,地图上红蓝箭头交错,其中红色箭头已经紧紧地包围了南京。

陈诚站了起来:“我认为王洪先参谋的意见非常正确,我军的确没有必要为了虚无缥缈的国际调停而在南京葬送10多万**精华,这些部队都是我们以后抗战的力量,请总司令早下决心,不要再和淞沪会战一样,过迟的撤退导致了军队溃败,连阻挡一下尾追得日军力量都没有。”

汪精卫又说话了:“陈诚的说法就不对了,中日军事经济对比,都是日本人占优势,我们要和日本人全面开战,我们要牺牲很大,如果有国际力量的调解,我们就可以再过几年和日本人摊牌。”

一个军官急匆匆地跑了进来,把一份电报交给了王洪先参谋,王参谋大略一看,脸上的汗就淌了下来,他急忙来到总司令面前,“总司令,日军一部突入中华门,国琦旅团已经度过了长江,占领了浦口,南京危矣。”

顾祝同总参谋长也来到了地图前,仔细观察浦口的位置,脸上的汗珠子也落了下来,他急忙对总司令说:“此刻撤退,已经来不及了,我们连撤退的计划都没有拟定,如何撤退,日军已经截断了南京守军的退路,我提议立刻组织兵力进行反击,务必要在今晚收复中华门和浦口,收复浦口后,我南京卫戍司令部尽快马上拟定撤退计划,总司令,决心必须下了。”

其实陈诚等高级将领早在淞沪会战的时候就知道,中**队现在是以劣质武器和血肉之躯对抗日军的钢铁武器。而现在日军已经跑到了十几万大军的屁股后面,再不撤退,后果不堪设想。

这一新的军情震惊了所有的与会人员,总司令迫于形势的恶化,同意了由88师和36师、156师、宪兵1团、2团反击浦口的国琦旅团,56师反击突入中华门的日军,并由卫戍司令唐生智尽快制定撤退计划。

唐生智在这种生死攸关的时刻想的不是如何保全部队,而是如何保全他的名声,因为先前他极力主张坚守南京,现在突然撤退,害怕背上骂名,要求统帅部下达书面命令。当晚总司令电令到达,唐生智才指示参谋人员拟定撤退计划,但是宝贵的半天又被浪费了。

无名大队接到了周司令的命令,我急忙和飞行员来到作训室,部署作战计划,因为这是我们第一次夜间出击,万一炸到了自己的部队,后果不堪设想。

我挑选了技术最好的6名飞行员,把自己的“枭龙”也换装了6颗60公斤炸弹,带领加挂4颗炸弹的6架I-16战斗机起飞了,夜色中,地勤和飞行员用汽车车灯照亮了跑道,目送我们起飞。从基地飞到南京,不超过一个小时,按照事先的约定,步兵部队使用红色照明弹指示目标,我命令飞行员采用滑翔的方式,悄悄飞到占领浦口的日军部队头上,当日军发现夜空飞来无声的黑鸟的时候,我们的炸弹已经准确的丢到了他们的头上,在那剧烈的爆炸中,火光和硝烟同时升起,日军被炸得哇哇乱叫,死伤惨重,日军的高射火力在我们离开后才想起来射击,为了泄愤,他们对准我们消失的方向射击了好久。

“出击”趁着日军混乱,早已经摸到日军阵地前的88师官兵发起了冲锋,日军几十挺机枪组成了交叉火网试图阻止我军前进,但在夜色中,耀眼的枪口焰暴露了机枪的位置,早就准备好的我军迫击炮立刻发言,几个基数的弹药被倾泻到了日军火力点上,很快日军的机枪就哑巴了。36师的一个团也按时发动了进攻,冲进了浦口镇,双方在黑暗中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双方喘着粗气,默不作声的互相拼刺着,用手榴弹和铁锹打击着,中**队用自身的巨大损失换取了日军的节节败退。排长黄晓是黄埔毕业的,刚刚参加了战斗,已经杀死了3名日军,他率领一个班奋勇前进,把几个日军逼近了一处民房,日军躲在房中向外射击,2名中国士兵中弹牺牲,黄晓贴着墙根来到日军向外射击的床边,掏出了几颗手榴弹,捆了起来,拉燃后丢进了屋内,几个日军吓得乱叫,轰得一声,火光和烟雾冲破了窗户,房子被夷为平地,黄晓高兴的向士兵示意前进,从瓦砾中爬出来一个日军,击中了他的胸膛,黄晓捂着伤口倒了下去,士兵们喊叫着扑了上来,一顿刺刀刺杀,把日军的脑袋刺了下来,可是黄晓已经牺牲了,战士们怀着悲愤地心情继续追杀着敌人。

日军战术素质的确比这个时期中**人要高,进攻中日本军人并不是簇拥在一起,而是分散进攻,彼此保持一条直线,但是还不让你的机枪能够一次射击到2、3个人,而且在行进间的射击命中率很高,行进到一定的距离,他们就会投掷手雷压制我军机枪火力,为后续部队冲进战壕创造机会。反观我中国部队,大多数时候老兵也可以做到分散冲锋,边冲锋边投弹,而新兵因为恐惧望望会在自己聚到一起,遭到日军火力的杀伤,而且我军军官标志明显,很多情况下都是日军重点射杀对象,一旦军官阵亡或者负伤,部队就会群龙无首,失去战斗力。

我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把日军逐出了浦口,日军大部撤向江边,敌大队长岸头中佐向国琦旅团长发报,要求增援,后撤向仪征方向,国琦不敢怠慢,马上命令长江南岸的日军1个大队迅速乘坐船只渡江增援,当日军的渔船,舢板和江轮驶到江心的时候,黑漆漆的江面上突然亮起了几盏探照灯的灯光,日军官兵大惊失色,4艘中国海军的鱼雷快艇出现在了他们面前,杨纬志参谋冷冷的看着不远处满载了日军的船只,命令开火,4艘快艇装备的8挺机枪一起开火,日军纷纷落水,舢板被打沉,渔船被穿了几百个洞,而那些江轮更在一声声巨大的爆炸声中缓缓的沉没了。文天祥中队的鱼雷快艇捡了一个大便宜,痛快淋漓的进行了一场水上活动靶射击比赛,战果辉煌,而国琦少将在岸边顿足捶胸,痛哭流涕。天亮以后,下游的水面上漂满了日军的尸体,十多天后,还有一些日军尸体飘到了吴淞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