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应如妖似魔 > 第103章 鼍龙之死(三)

应如妖似魔 第103章 鼍龙之死(三)

作者:金银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7: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不然,朕又该如何验证你的话是对的呢?”昭王道。

因奎闻言,却露出微笑,道,“既是如此,一切随陛下之意便是。”

就这样,鼍龙之首第三次被砍了下来,暴晒在庭院之中。

而三日之后,当人们拔下它的牙齿,然后任随从再如何按照因奎教他的方法和步骤操作,无论将布盖盖多少次掀开多少次,鼍龙的头和身体仍然无法重新连接在一起,因而始终都无法再复活。

-----------------------------------------------------------------------------

昭王十五年 冬

夜的颜色从来都不是只有一种,因为星光总是不一,也总暗藏着各种玄妙和天机。

因奎习惯地来到观星台寻找老师的身影。

他的老师,便是楚国水正司玄黾一族宗主,玄璘,由于他继承了族名,因此人们都尊称他为“玄黾宗主”。

观星台是除了池渊殿之外玄璘最常待的地方,所谓观星台,便是观星之所,但其实只是一座九重高的楼台,石阶辗转一路直上,而到达最高处,便能俯瞰楚地全境,正是半壁江山,半壁长河,楚国已日益富饶,但这片江山,仍需要继续开拓,和努力守护。

玄璘负手立于其上,仰首夜空,如此高处,像是稍稍一伸手便能碰触得到,但满天星斗却又显亘古久远,拉开了人与天的距离。

他听见声音并未回头,只道,“几时回来的?”

因奎立刻答,“就今日,刚放下行李,便迫不及待来见老师,想把结果告知老师。”

“不必了,我已知晓。”玄璘说。

“好吧,可是老师,难道一点也不想听一听因奎对这次镐京之行的感受吗?”因奎佯作闷闷地道。

玄璘转过身来,表情极淡地看着因奎道,“你说吧。”

因奎总是拿自己的老师毫无办法,他一直都是这副模样,不管是高兴还是不高兴,悲伤还是愤怒,看起来就是这样淡淡的,像是超脱了尘世一般。

被他真的这样问来,因奎摸摸鼻子,然后一五一十地汇报他的所见所闻,最后总结道,“弟子觉得周国果然国力强盛,他们疆域辽阔,又兵强马壮,可是周昭王看起来奢侈糜费,挥霍无度,荒唐潦荡,是以弟子觉得届时即便他真的挥军南下,也无须担忧。”

听罢,玄璘点头道,“时不周风居西北,乃主杀生,便是预兆。”

因奎听后问,“老师的意思,是西北风一旦来临,周王便会率军来征?”

他的老师是楚国最厉害的占星师,能观天象,测吉凶,甚至能预言将来之事,而且他的预言次次皆中,从未出过偏差。

“嗯。”

玄璘点头,便又背过身去,注视方才那颗极亮的星芒。

因奎注视他沉默的背影,又问,“那老师,陛下要弟子将‘鼍龙三杀’的戏法变给昭王看,又是何原因呢?”

玄璘背对着他道,“杀生起,血主祸,昭王三斩鼍龙之首,必能为他带来血光之灾。”

“原来是这样。”因奎虽似懂非懂,却仍是道。

“因奎。”他的老师忽然唤他的名字。

“是。”因奎心知不妙。

“方才你所问的这些,天象之中皆有提示,那么,究竟是我没有教过你,还是你并没有用心将之牢记呢?”玄璘淡淡地问。

因奎摸摸后脑勺,眼珠子转了转,却也清楚自己瞒不过他,只好老老实实地答,“怪弟子缺乏耐心,是弟子没有用心将老师所教的星象图牢记之故。”

“罚你静坐在此,观星三日,将全部星象牢记。”玄璘说罢,便离开了观星台,留因奎一个人下来。

“哎……老师……”因奎一怔,连忙想追上去,却被玄璘微一侧首的目光钉住了脚步,他只好看着老师一步步走下石阶,默然而去。

哎……弟子还有问题没问完呢……

因奎扁了扁嘴,再一屁股坐了下来,抬头望向天空,在他眼里,这些星星散布各处,怎么看都看不出有什么联系,真不知老师究竟是怎么把它们说得一套一套的……

不过,既然被罚,因奎只得老实地一点一点将星图默记起来,只因他的老师一向严厉,他可不敢有所违背,万一记不下来,三日后恐怕会有更难熬的课题在等着他。

------------------------------------------------------------------------------

一转眼便到了昭王十六年,正如玄璘所料,西北风起,周国在昭王的带领下,名义上是南巡,实则却是南征,但引起昭王南征的原因却是在因奎回到楚地之后才发生的,只因越裳氏依附楚国之后,竟然擅自停止了原本对周国的进贡,便引发了昭王的怒火,于是才有了南征一事。

周军至唐之时,风声很快传至楚国,胜王不禁担忧不已,立刻召来玄黾一族宗主和蛇虺一族族长共同商议此事,这两大部族是楚地最为壮大的部落,而其余剩下的则都是一些附属于其下的小部落。

蛇虺族族长名唤馗里,年纪比玄璘要长许多,但玄璘在胜王面前的地位却比他要高出几分,原因在于胜王相当相信玄璘的预见之能,并且总是需要倚靠此能,是以当玄璘一到大殿,胜王便问他道,“玄卿,对于昭王率大军南侵一事,玄卿有何对策?”

玄璘就算是在胜王面前,依旧是那副淡淡的模样,“时机未到,保持实力即可。”他向来言简意赅,仅回答了短短一语道。

“难道你的意思是陛下仍不能独立称王,还要继续向周王低头?”蛇虺族族长馗里一听便道,语调之中有反对之意。只因楚国本是周国治下南国之一,而他话中的意思显然是不愿继续臣服于周国。

玄璘瞥他一眼,淡道,“何必在时机未到之时逞强呢?”

他的态度虽一贯如此,可看在馗里眼中却显得十足高傲,就像是不屑与他说话似的,他想了想,便又对胜王道,“陛下,臣以为周人不擅长水战,若战,我们未必会输。”

胜王听了觉得也有道理,喃喃地道,“唔……这么想的话,我们说不定有能力与他们抗衡。”

“臣以为不妥,如今周国气势正盛,楚国没必要以硬碰硬,况且周国地大物博,若然周王倾全国之力对抗我南方小小一隅,臣并不觉得能占得便宜。”玄璘道。

胜王听他说得也有道理,不由地道,“言之有理,那么依玄卿看,要如何应付此次周军南侵之事?”

“周国虽然气势正盛,但昭王气数不长,我们可以不必硬碰,而是依循天意逐步削弱昭王的气运。”

“昭王气数不长,真是如此?”胜王不由问。

“天象已示下。”玄璘只道。

“玄卿可有把握?”胜王再问。

“不出十年,胜王便可亲眼见证今日玄璘之言。”玄璘道。

他说得如此自信,胜王不觉加倍相信,原本玄璘的话就如同天意一般,既是天意,能不违抗便不去违抗,胜王想了想,便先问馗里,“馗卿,若是战,你又有几分胜算?”

这一问让馗里一时回答不上来,他不像玄璘,有那么大的本事预见未来之事,偏偏还说一次准一次,这才使得胜王对他越来越倚重,而战争之事,又绝非他擅长,虽说周人不谙水战天下皆知,可要预估胜负却未必做得到,万一说错了,那届时他恐怕吃罪非轻。

想毕,他只好躬身道,“禀陛下,臣一时提议,但若真要战,臣觉得还需请大司马前来从长计议才是。”

他的战意并不够坚定,以至于两者的话分量上一比较就分出孰重孰轻,胜王当下有了计较,便再问玄璘,“玄卿,那依你的意思,要如何削弱昭王的气运?”

玄璘这时看了馗里一眼,却道,“其实玄璘的想法也是要战,但并不是全面开战,而是护卫丹阳城之战,当周军涉水渡江至丹阳城时,我们便能以保护丹阳城为名立刻发动攻击,目的之一便是试探周军的实力,其二是让他们知晓我们楚国并非如此可欺,只不过战况一旦陷入僵持之局时,还需请陛下出面向昭王请罪,这样做有两大好处,第一,给昭王下台阶,第二,让昭王这次的目的无法顺遂,必会引他第二次来攻。”玄璘道。

“但若本王前去请罪,周王难道不会怪罪吗?”胜王犹豫地问。

“陛下大可在两军战斗之中出面阻止,有楚军阵容在,昭王就算不肯罢休,也不至于当面翻脸,再者他若一时取不下丹阳城,心中必定会有所斟酌,届时只要给足他面子,并说明这是一场误会,让他意识到和比战更能得到便宜即可。”玄璘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