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汉室可兴 > 第二百四十九章 彭城旧为霸王都

汉室可兴 第二百四十九章 彭城旧为霸王都

作者:长歌行路难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7: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刘备在广陵待了月余,将徐州军政大事安排妥当,见扬州形势稳定下来,没有哪一方尤其是孙策可以快速平定扬州,放下心来,准备启程北上。

这期间,广陵以陈登、臧霸、吕岱为主,典韦、刘猛为辅,将张勋、桥蕤等击退,收复诸县。张勋、桥蕤损伤数千人,狼狈退回九江境内。陈登等亦不追。

袁术遭当头痛击,又惊又怒,嘴上不服,心中惧怕,方回复刘备书信,愿结盟好。

刘备和辞报之。

这一个月,豫徐人事也出现较大变动。

徐州牧孔融欲使徐州服从王化而非先从刘备,高调宣扬忠于天子之义,动摇人心。刘备用张昭之策,将各郡郡守置于左将军府直领之下,除东海相刘馗、琅琊相阴德仍与孔融交通,持两端之计外,其余郡守皆不听孔融。忠君报国,刘备也在宣讲,但事有先后,当先忠于刘备,由刘备代表士民去效忠天子,万不可搞错顺序。

见刘馗、阴德执迷不悟,刘备果断处置,直接将两人奏免,调北海相孙嵩为琅琊相,泰山郡丞王修为东海相,沛相陈珪为北海相。

孙嵩孙宾硕乃北海人,任北海相欠妥,此前仓促以其代第五巡,如今再次调整。

王修任泰山郡丞半年多,整肃郡治,抑制兼并,号为“苍鹰”,表现卓异,放在东海,正好清静地方,一改徐州奢靡风气。

陈珪年老,不宜带兵,放在内郡更为适合。北海处乐安、齐国、东莱、琅琊之间,无有兵灾。当然,还有一点,陈登为广陵太守,陈珪再为沛相,均为比邻扬州的边郡,相当于南大门全在陈氏手中,不妥。

刘备又因陈登举荐,以其从叔陈瑀、陈琮兄弟为左将军从事。

陈瑀出自下邳郡望陈氏。与汝南袁氏始于研习《孟氏易》的袁良一样,下邳陈氏始于陈屯。陈屯精研经学,“有令名”,闻名徐州,蓄志养名,未出仕。陈屯之子陈亹(mén)官至广汉太守,生有二子,长子陈球,次子陈琼。

陈球陈伯真,乃天下名臣,讨灭叛乱,威著南邦,后历任司空、太尉,于公元179年谋诛宦官曹节,事泄被害。卢植、郑玄、管宁、华歆等人,皆曾师从陈球。如今袁绍麾下、冀州治中从事审配,也是陈球故吏。陈球有两子显名,长子陈瑀陈公玮,举孝廉,辟公府不就,次子陈琮陈公琰,也有声名。

陈琼生子陈珪陈汉瑜,现从沛相转为琅琊相。陈珪生子陈登,陈应等。

沛相人选,有荐陈瑀者。刘备记得陈瑀历史上虽成一方势力,但不擅兵事,内郡为守则可,沛相与九江接壤,多有兵事,且陈瑀也是陈氏一系,一门三守相,恐非所宜。

斟酌良久,刘备以荀衍为监军校尉、守沛国相。历史上曹操破冀州后,即以荀衍监军校尉守邺,都督河北事。曹操北征袁尚,并州高干密遣兵谋袭邺,荀衍觉察,尽诛之。

如此,刘备南线汝南有李通、田畴,沛国有荀衍,下邳有糜竺、臧霸,广陵有陈登、吕岱,可以说是将才济济。军队以臧霸威虏军、李通绥南军最为骁锐。

历史上臧霸能得以制霸青徐,被委以东面之任,乃是其趁陶谦死后,刘备、吕布、袁术几方在徐州拉锯,逐渐坐大,如今刘备早早把臧霸拉上战车,没有给他坐大的机会。臧霸势力被分割为二,一是臧霸统领的威虏军,二是在琅琊的臧荣、孙康所部。臧荣、孙康均被刘备任命为屯田都尉,率领部众在开阳、临沂、阳都诸县间屯田。臧霸渐渐从一方豪强转为单纯将领,臧霸的威虏军也从其私兵逐渐向左将军之兵转变。

李通与臧霸性质类似。李通原也是一方豪强,历史上曾被曹操委以南方之事。刘备势头猛烈,李通归附后主动要求改革部曲。刘备以李放李麟游为其参军,冯鼎冯铭秀为其宣教。李通与江夏黄祖、南阳庞季及文聘等多次发生小规模战斗,以寡敌众,未尝落入下风。

南境暂无事,策马入彭城。彭城相谢寻恭敬招待。刘备欲由此北上鲁国,经济北,巡平原,而回临甾。

郭嘉谈起彭城原为项羽定都之地,叹息彭城“三面被山,独其西平川数百里”,地扼冲要,沟通四州,实乃形胜之地,牵动刘备一直念兹在心的一桩大事。

刘备据青州一地时,临甾北有河济,南有泰山,又有淄水便利,是州治的不二之选。

如今,刘备都督三州,临甾就不太适宜作为左将军府所在地了。一是与豫州、徐州相距太远,不利于控制豫徐,豫州、徐州多为平原,人口众多,战争潜力远胜青州。原来彭城处于徐州东境,现在彭城之东还有丰沛诸县,左有梁国,右有任城,何惧吕布来攻?以刘备如今的实力,除了袁绍,还有谁敢主动挑衅?

二是临甾与渤海相距太近,一旦袁绍突破河济防线,临甾就无险可守。若刘备在临甾,袁绍可与吕布北西夹击,瓜分其地;若刘备在彭城,袁绍必须借道吕布才能来攻了。而借道,假道伐虢之计尽人皆知,两方必生嫌隙,非到万不得已,吕布不会答应。

移治乃大事,不可仓促实行。须得先寻一二心腹之人密议,再逐渐推而广之。至于彭城原为项羽都城,是否存在不吉利的问题,刘备并不在意。

郭嘉简单一语,引得刘备若有所思,聪敏颖透之人如田豫、刘晔等心中微动,彭城地处要冲,交通四州,可不正是左将军府之首选?

据彭城东可以下兖豫,南可以胁江淮,非守成之所,乃进取之地。郭嘉、刘晔等皆有雄心,否则可投刘表。荆州数年未有大战,百姓得享太平,刘表治政清静,与民休息,乃是少有安定之地,中原士人投奔刘表者,即使不能得重用,作为宾客,混口饭吃,还是没问题的。如和洽,杜幾,繁钦等皆在荆州。

刘晔因是汉宗室,对朝廷和天子反而没有什么敬畏之心,早就断定汉祚已移,当今天子难为天下之主。左将军混一河南,有万乘之兆。然此与其是否宗室全然无干。如今正如前汉末年,刘备仿佛光武,若扫平天下,还要还政于天子吗?光武为何不寻前汉宗室而还之?

天已变,势已成,非区区一二忠臣可以挽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