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汉室可兴 > 第436章 身在甘露白玉京

汉室可兴 第436章 身在甘露白玉京

作者:长歌行路难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7: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中京。

新科进士自明光门进入皇宫。

明光门是皇宫西南门。

内侍引,羽林护,众人不敢四处张,恭谨随行。

众人都没进过皇,这一看发现皇宫营建得并不奢,甚至可以说是有些简陋粗糙。除了占地较,建筑高大之,没有什么瑰奇之处。就是四平八稳、方方正正的房,灰朴朴,装饰一点也不华丽。

有些人心中失,觉得有损天子威严。

更多人则心中感,爱惜民,不慕奢,这是圣君啊。

穿过几处院落,众人来到一座宫,匾额上书:

甘露殿

此殿虽不如太极殿高大宽,但也可举办两三百人的宴会。

众进士在殿外脱,入殿。

坐席和案几都已摆好。

大家在內侍引导下入座。

不敢交头接,只能小心打量殿中陈,尽量不做出大的动作。

殿中由巨大梁柱撑,漆以红色。

由于天,大殿四角燃着火,殿内温暖如春。

众人在內侍指挥下脱去外,叠好放在一,静待开宴。

不知过了多,应玚看到自己伯父礼部尚书应劭与一批朝廷大员进入殿中。

吏部尚书王朗、户部尚书徐璆、工部尚书张式、兵部尚书任燠、农部尚书段煨、士部尚书陈群、侦部尚书王修、刑部尚书钟繇、军政尚书贾诩、军谋尚书郭嘉、军备尚书沐并等人皆在其中。

众进士怕入宫后不方,中午都没敢多,水更是不敢,肚中饥,又感觉口渴。

值守的卫士肃然而,全神警戒。

內侍皆眼观鼻、鼻观,一动不,一声不出。

殿中雅雀无声。

所以案几上虽有酒壶、洒杯和一盘点,但众士子都不敢动手取用。

又不知过了多,感觉殿外渐有暮,听得有声响自外而,內侍高声道:“陛下驾到!”

刘备当,带着十几人从殿后转入殿中。

众人忙长身而起。

刘备单独坐在上,面南背北。

他身后跟着的“三公”尚书令华歆、司徒第五巡和司空张昭坐在西,也就是皇帝视角的“右”边。各部尚书在他们身后依次排列。

华歆等面朝东。这是除了皇帝外最为尊贵的座次。

十甲进士的席位在南,面向,也就是跟皇帝对面。

其余四十名进士的席位在东,面西。

內侍高呼:“离,拜!”

众人皆离席而拜。

刘备抬手道:“众卿免礼。”

众人道:“谢陛下!”

內侍道:“起!请入席。”

众人起,回席中坐好。

刘备开口道:“今日朕办此宴,招待诸君。重臣列,陪同饮宴。皆因士乃国之宝也。非如,不足以明朕爱贤惜才之心。

诸君一鸣惊,名列金,自可夸,然此荣耀已属过,诸君能否成为国之栋,还看将来。….

本章未,请点击下一页继续

寻章雕句、纸上谈兵、眼高手低之,朕所不取。

为臣尽忠、为民谋利、躬身实干之,方是朕心所许。

朕希望诸君皆为后者。勉之、勉之!”

殿虽开,但有特殊声学设,刘备的声音在殿内聚,传到众人耳中十分清晰。

众进士皆长身拱,齐声道:“愿为陛下效死!”

刘备笑道:“当留有用之,何必轻言生死?君等可自报姓,待朕一览。”

內侍之前有给众进士讲过相关流,现在实际发生的程序基本一致。众人虽然激,倒也有所准,不至于失,纷纷提气凝,力求在皇帝面前展现出自己最好的仪态和风采。

在內侍示意,郑浑从席上直起上,拱,恭敬地大声道:“门生陈留郑,拜见陛。

下。”

通过殿,便可称“天子门生”。虽然不是登堂入室的“弟子,但也足够亲近了。

天子不会收弟子。弟子如,那是假子、皇子的待遇了。现在刘备只收了一个假,就是卞夫人所生的曹冲曹去疾。

刘备打量着郑,道:“郑卿策论推崇实,摒弃空,主张为官一,造福一,甚合朕意。”转头看向应,续道:“礼部可将其策论张贴于太,供诸生观摩。”

应劭直起身,高声道:“臣领旨。”

郑浑在內侍示意下坐,心中砰砰跳,激动不已。

甚合朕意!

这基本上是最高的评价了。

是任何一个臣子梦寐以求的目标。

刘备评价繁钦:“繁君策论气势雄,一气呵,甚善。”

评价李琦:“李君朴直赤,细处着,熟知稼穑之不,令长之所,勉之!”

评价应玚:“应君文采斐,似稍嫌文,可多行导引炼体之术。”

评价赵俨:“赵君策论练达简,分析深,用于处,当有裨益。”

……

评价诸葛亮:“孔明文辞质,而又富于韵,日后当继续努力求,留心时,必可所得。”

……

评价四十二名的凉茂:“凉君意胜于,不可妄自菲薄。”

……

刘备对五十名进士不能说了如指,也可说是相当熟悉。不仅认真读过其殿试策,而且还仔细看了礼部提供的资,包括出身、履历、交游、性情等。所以对每名进士都点评了一两句。

众进士感动得难以自持。十几人两眼流,若非怕君前失,恐怕要涕泣出声。

即使朝廷重臣也都胸中发,心头激荡。

自古帝王之待士未有如当今陛下者!

酒食菜品、饮宴流,不必细,再好的食物众进士也品尝不出任何滋,心中鼓荡着无数心思、无穷念,想要喷涌出来。

御宴结,卫士将众人送出皇,众人迷迷糊,脚下轻飘飘地回到家中、馆,仍旧犹如在梦中。….

本章未,请点击下一页继续

端正如郑,都不由一拍桌,喝道:“上酒!”

端起一大碗,咕嘟嘟一饮而,叫道:“快哉!快哉!”

这次科,陈留、颍川两郡都大大出彩。

第一名和第三名出自陈留。

第二名繁钦、第五名赵俨和第三十三名郭琮都出自颍川。

解送郡士入,就是由颍川郡丞匡镕亲自带队。

他在馆驿门口迎接繁钦、赵俨等。

入屋,问及御宴之事。

內侍有交待,御宴之事可以对外讲述。

繁钦、赵俨和郭琮三人便你一句我一句将皇帝待士情况讲了一,听得匡镕也是眼睛发,胸中沸,忙令随从郡吏备酒。

几人举杯通,欢畅淋漓。

繁钦道:“可惜杜子绪不在此处!”

赵俨道:“子绪以后只能做我等师弟了。”

众人哈哈大笑。

赵俨、繁钦、杜袭三人在避乱荆州时结,通财同,合为一,关系莫逆。

赵俨今年二十五,繁钦二十七,杜袭二十四,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

*******

御宴过后没几天就是新年。

章武二年(公元196年)。

朝廷宣布各级官署除了留下值守人员之,放假十日。

御宴待士的余波久久没有消散。

未曾婚配的新科进士果然成了富贵人家争相选婿的对象。

已婚的也未尝不可以考虑。不过这个就属于暗箱操作了。

虽然礼部曾专门告诫过通过院试的士,无故休妻,视同犯,严重者可能会被革去功,但谁也不能排除此事不会发生。毕竟礼部不可能一直盯着这么多人。

只要有想,必然有办,和离(夫妻感情破裂、和平离婚)你官府总管不到吧?

总,新科进士炽手可热。

诸葛瑾的宅邸门槛果然被踏破了。

各路人士纷纷托人或亲自登,愿将女儿、侄女、孙女乃至外甥女嫁给诸葛亮。

诸葛亮既有才,又被皇帝看,这是绩优股啊。

御宴之,只有诸葛亮一,被皇帝亲密地叫了表字!

刘备听了有司报告,略微愕,似乎又坑了诸葛亮一把。

但当时叫“葛君”或“葛生”确实叫不出,叫孔明完全是自然而然。

这种亲密来自后世一千多年信任、尊敬、崇拜、痛惜和遗憾混杂在一起的一种情绪。

即使被寄托的对象并不是那个对象。

至少现在还不是那个对象。

诸葛亮的婚事还牵扯到张飞身上。

张飞作为军中将,大多数时间都住在军,但是也有休沐安排。

朝廷放假十,军中也实施轮休。

妻子派人送来书,说有要事找张飞商议。

张飞便将军中事务委托给宣教诸信、参军范,休假回家过年。

张飞已经结,其妻自然不再是夏侯渊之侄女。

夏侯氏的确存,但今年才十岁。….

本章未,请点击下一页继续

张飞根本不会想到历史上自己会娶这么个小丫,刘备也没有任何理由让张飞不娶妻等着夏侯氏长大。 无错更新@

因,对于张飞的婚,刘备的态度是任其自然。

张飞结亲的对象毫无疑问是“良家子”。

虽不是望,但也是儒林名门。

陈留郡外黄苏家。

张飞的大舅子苏林博学多,州郡知名。

张飞是在初平四年(公元193年)12月随刘备收降吕布、张邈,拜访兖州名士时见的苏林。

当时刘备拜访了颍川陈纪、荀攸、钟,陈留阮瑀、苏林、路粹等。

陈纪不应,但推荐了其子陈群、侄子陈,荀攸和钟繇在刘备反复登门邀请,感动其,投效刘备。

陈留路粹投入刘备麾,先为从,现任中书舍人。

阮瑀、苏林皆不应征。

张飞偶然看到苏林胞,惊为天,一见倾心。

过后念念不忘。

直到削灭曹操回,才有机会派人向苏家提亲。

苏林连出仕都不,自然不肯跟张飞结,婉言拒绝。

苏父已经去,苏林就是苏家的家,他说的话在苏家这个小家庭中就是绝对权威。

但张飞岂是轻言放弃,各种人马都被他求来向苏家说媒。

比如说原陈留太守、被刘备表为东海相的张,就亲自写信给苏,劝他与张飞结亲。

苏林扛了很,都没有松口。

张飞没有硬,但隔三差五就向苏林写,向苏家寄送礼物。

都不是什么太贵重的礼,架不住每月都寄。

礼轻意重。

这种郎有情、妾无意的行为持续了近一年时,有人把张飞当成痴情种,也有人把张飞当做了笑柄。关羽写信给张,认为天下好女多,何必独守一人。

张飞答道:人有一见而钟情,我固不移。

苏小娘听了张飞此,坐不住,委婉向长兄道:“张将军虽出身不,但其心甚,兄何必惜小妹一人而惹怒权贵、为我家带来祸患?”

苏林哪里是惜,他只是想要隐居不,不跟权贵牵,但这话无法直接说出口。

怎么?为了你的政治立,就要弃胞妹的婚姻幸福于不顾?

苏林坚持这么,心中也有些动摇,听了妹妹之,便叹息一,同意了这桩亲事。

张飞与苏小娘成亲,对其爱若珍,从无违逆。

张飞少年时曾嗜好画,后跟随刘备从,戎。

马倥,搁笔十,如今再次拿起画,为妻子画像。

苏小娘由长兄苏林养,苏林博学多,苏小娘也跟着读书识,书法娟秀清,便在画上题诗。

两人婚姻被时人引为美谈。

张飞回到家,问妻子何事。

苏小娘屏人道:“小妹年将及,妾欲为其寻一好人家。 _o_m 君有建议否?”

张飞摇头道:“我哪里知晓这些。”….

本章未,请点击下一页继续

苏小娘道:“小妹知书达,才貌双,必当寻一佳婿方可。陛下开科,聚英,这佳婿恐怕还要从进士中寻。”

张飞愕,忙道:“卿不会想将小妹嫁于诸葛孔明吧?”

苏小娘本来还在委婉暗,被张飞叫,便反问道:“有何不可?”

张飞呃了一,道:“诸葛孔明争抢者,竞争太过激,事成不易啊。”

苏小娘道:“正因其,才会抢手。既然抢,更说明其佳。君乃陛下故,诸葛为陛下所,两家结,岂非天作之合?”

张飞想了,确实有道理。自己比诸葛亮大了十六,戎马生涯催人,战阵之上生死无,可能自己退休或不在,诸葛亮还在朝廷上活,这是可以留作后路的人选啊!

自己虽然是军中重,但不是方面节帅;诸葛瑾只是吏选司下某曹主,职位不高;诸葛玄虽然是九江太,但与自己向来没什么交情。两家变相结,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见郭嘉和吕虔结,陛下还鼓励了么?

张飞动了心。

但如何促成此事呢?

张飞对妻子道:“通过媒人找诸葛子,效果不,须当出奇制胜。工部尚书张式与我相交于微,听说其与诸葛孔明为忘年,或许可以安排个偶遇。”

苏小娘问道:“什么偶遇?”

张飞摸着下巴上的胡,道:“少年人,知慕少艾的年纪。小妹才貌如,诸葛孔明若是见,定会动心吧。”

苏小娘不由暗中翻了个白,心道:“君以为人人都会如君般一见钟情么?”

但见张飞对这一奇计相当热,也不好打消他的积极,任他安,心里却在考虑不知大哥苏林有什么办法没有。

被盯上的不止诸葛,没有婚约的李琦和步骘也很受欢迎。

朝野欢快的气氛并未因袁绍称帝而消散。

在大多数军民眼,袁绍已不足,将其消灭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其内部的骚,臧洪的叛,都是袁绍倒行逆施、必将灭亡的预兆。

关中形,也在向好的方向发,为刘备一统天下的进度又往前推了一步。.

长歌行路难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继续阅读,期待精彩继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