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抗战最牛山寨 > 第六百五十二章 底气

抗战最牛山寨 第六百五十二章 底气

作者:肥皂快乐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7:39 来源:平板电子书

高九知道,凭借留在聚集在仰光城的抗日军以及第38师的部队,兵力还是有些单薄,是无法全歼日军第22师团的。他也只有耐心地等待滇军的到来。

在第38师的驻地,高九等人不断地接受郭恒明派来的运输机投放的物资补给。金三角兵工厂的技术力量十分先进,他们改装了很多空投装置,不仅能够空投各种生活物资以及轻武器,就连大炮等重型装备也可以进行空投,有些重型装备块头实在是太大了,于是他们就事先进行了拆解,由跟着空投下来的兵工厂的技术人员重新进组装。第38师的部队很快就补充全了原有的全套装备。

不仅如此,为了加强第38师的火力,高九还要求空投了40门88mm高射炮,并且把原本舍不得给其他部队的火箭筒,也装备了第38师的部队。

宁文、宁武率领着桃花山特战队队员们,在38师临时驻地的周围,布置了严密的警戒,防止暴露第38师的行踪。

高九一面给云南王发电报,让他催促第153军加快行军速度,一面派一支小分队前去侦查穿插路线。

高九、廖桐、刘占英等人,也只能耐着性子等待滇军第153军的到来。为了避免第38师暴露目标,在补充完了装备之后,他们又后退了10km,进入了山林地带。

仰光城,联军指挥部。

王贵敏、王占奎等人收到了高九的电报,说他们已经到达了预定穿插地点的附近,等到滇军第153军到达之后,就穿插到日军第22师团和第23师团的结合部,正式发起围歼日军第22师团的战役。

他要求在仰光城的抗日军坚守阵地,补充武器弹药和给养,随时准备对日军发动反攻。

联军指挥部把这个好消息传达给了各路抗日军,抗日将士们士气高昂,摩拳擦掌,准备投入围歼日军第22师团的战斗。

高九等人又等了一天,滇军第153军以及果敢自治军的部队昼夜行军,他们已经到达了距离仰光城130km的马洪口。他们表示,再有一天半就能够赶到仰光城,从西北面对日军第22师团形成包围。

到目前为止,高九等人制定的战役计划,进展得十分顺利。可是也不知道为什么,高九的心头隐约有一种不祥之感,可是一时之间他还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高九历来重视侦察敌情,于是,他命令桃花山游击队扩大搜索范围,去监视日军第22师团以及第23师团的动向。

这天傍晚,高九接到了滇军第153军的报告,说他们距离仰光城只有不到80km了。预计先头部队于明天早晨8点以前就能够赶到仰光城。

高九向联军指挥部发去了电报,要求他们明天早晨8点,开始展开向日军的进攻。他和廖桐、刘占英等人率领着第38师,开始朝着预定的穿插地点行军,计划在明天早晨7点以前到达指定的位置。

这天晚上10点整,贾六收到了一封紧急电报,电报是负责监视日军第23师团的特战队员们发来的,他们说日军第23师团的情况有些不太正常。

他们经过仔细地观察之后,了解到了这里只有日军的师团部以及一个旅团,有一个旅团的部队不知去向。

听到这个消息,高九不由得紧张了起来。他对这一个旅团的日军的动向做了分析,认为有两种可能。

一种可能是日军是要迂回到仰光城的南面,对仰光城的守军形成包围,这是日军惯用的战术,以此来动摇守军的信心。两大师团主力正在进攻仰光城,他们采取这样的战术十分合理,表面上看来,这种可能性最大。

如果是这样的话,高九并不担心,因为日军的第23师团分兵,第38师团穿插到指定地点之后,面对着日军的压力反而小了一些,可以说,这反而是一个很好的战机。

廖桐和刘占英也认为日军这一个旅团的部队应该是要达成这样的战役目的,他们的去向应该就是仰光城的南面。

大家的推断都合情合理,意见也都一致,按说高九应该放下心来,可是,他就是有种不祥的预感,总觉得这件事情看起来合理,但是他的心里就是不踏实。

他马上派出特战队员们到仰光城的城南进行侦查,同时把这个消息通知了阳光城里的联军指挥部。联军指挥部也立刻派出了部队到城南一带进行搜索。

大约一个小时之后,仰光城的城南果然出现了日军,他们与联军指挥部派出去搜索的部队,发生了激烈地交火,看起来日军的兵力不少。

这就基本上验证了高九等人的猜测,高九尽管心里头仍然有些不安,可是如今围歼日军第22师团的战役计划已经开始实施了,也容不得他犹豫。于是,他就下令,远zheng军第38师继续朝着预定的穿插地点行军。

午夜时分,金三角北区东北方向50km处,建筑工人自卫队的一支运输队,突然遭遇了大股的日军。他们仓促应战,无奈日军兵力众多,建筑工人自卫队遭遇了惨重的损失,伤亡达一百余人,所携带的物资也被日军抢劫一空。

自卫队的队员们就把这个消息报告了驻守在行政委员会的郭恒明,郭恒明急忙把这个消息发电报,报告给了高九。

高九看到电报后感到十分吃惊,他现在明白了自己的预感为什么不好了,日军这个旅团的目标不是仰光城,而是前去金三角北区。出现在仰光城城南的,不是日军这个旅团的主力,最多是日军的一个步兵大队,

高九立刻把这个情报发给了仰光城的联军指挥部,让他们派出不少于5000人的部队,到仰光城南,去攻击出现在那里的日军,

以摸清日军的虚实。如果日军的兵力不足,就坚决消灭他们。

原来日军大举进攻仰光城,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阴谋。日军的南方派遣军在东南亚地区经过了长期的作战之后,早已经做出了正确的判断,他们知道活跃在泰国、缅甸特别是金三角周围的抗日军,都是依托着金三角北区强大的工业能力进行支撑的,要想消灭这些抗日军,一定要首先捣毁金三角北区的工业基地,断绝这些抗日军的武器弹药和其他的物资供应。

因此,他们发动仰光城的这次作战,真实的意图是派兵奔袭金三角北区。日军之所以摆出了这么大的阵仗,就是要吸引抗日军的主力都集中在仰光城,从而造成金三角北区的兵力空虚,然后在激战过程中秘密派出一个旅团的部队,去奔袭金三角北区,图谋彻底捣毁抗日军后方基地。

如今在缅甸地区抗日军的主力聚集在了仰光城一带,金三角北区兵力十分薄弱,主力部队就只有李成武率领的桃花山游击队的一个加强中队,以及1500名建筑工人自卫队。这么少的兵力守卫偌大的金三角北区,兵力明显的不足。

高九等人对于日军发动的这次大规模的进攻战役,从一开始就判断失误,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是上了日军的当。

金三角地区是高九的老巢,高九这些年来的心血,大部分都在这里。一旦金三角北区有事,高九这些年来辛辛苦苦积攒的家底基本上就算完了。

现在摆在高九面前的这两个重大的难题,一个是按照预定的作战计划指挥联军部队,围歼日军的第22师团。这一仗打赢了,将在很长的时间内限制日军在缅甸境内的活动,这将对东南亚地区的抗日斗争形势,产生积极而重大的影响。如今各路抗日军都集结在仰光城这一带,这是一个良好的战机,放弃了这个计划,今后再想找到这样的战机就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了。

可是金三角北区是绝不能丢失的,高九无论如何也要守住自己的基业。

高九判断这股日军是去奔袭金三角北区,他把这个情况告诉了廖桐和刘占英。廖桐和刘占英一听就急眼了,他们马上建议放弃仰光城的原定围歼日军第22师团的作战计划,立刻回师,去救援金三角北区。

高九考虑再三,决定还是按照原定的作战计划执行,他不能放弃这个围歼日军第22师团,夺取战场主动权的良好战机。

日军在仰光城减少了一个旅团的兵力,更加有利于抗日军围歼日军的第22师团。高九下了决心之后,给郭恒明发去了电报。

郭恒明很快就回了电报,他在电报中说道:“请大当家的放心!我们一定能够守住金三角北区,不让日军损坏这里的一草一木。”郭恒明跟随高九多年,是他的心腹爱将,他行事沉稳,高九对他十分信赖。

有了郭恒明的保证,高九的心踏实了下来,来加坚定了他执行原定作战计划的决心。

他对廖桐和刘占英说道:“立刻指挥部队急行军,务必在早晨6点赶到预定的穿插位置。”

廖桐和刘占英尽管十分担心金三角北区的安全,可是看到高九已经下定了决心,他们对高九这种顾全大局的态度十分感动,立刻下令全军加快行军速度,继续朝着预定目标前进。

与此同时,高九给仰光城里的联军指挥部发去了电报,让他们排除任何的干扰,坚决按照原定的作战计划进行。

高九并没有把日军想去偷袭金三角北区的消息告诉王占奎和王贵敏等人,他担心他们得到这个消息会方寸大乱,从而影响整个的军心士气。

郭恒明在给高九发去了电报之后,立刻下达了动员令,号召金三角北区的全体居民武装起来,抗击日军的进攻。

金三角北区四周一直以来都有日军的活动,虽然金三角北区的居民主要是精力放在了搞好金三角北区的建设上面,但是也从未放弃应对日军进攻的准备。

金三角行政委员会制定了防备日军突袭的紧急作战预案,在开展经济建设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对广大居民的基本训练。如今的金三角北区,人口早已超过百万,大部分都是产业工人,这些工人本身就有较强的纪律性,同时也接受过基本的军训。他们每个月都要进行防备日军进攻的集结演练。并且以工厂为单位,也编入了民兵组织,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够迅速地集结起来,行政委员会机关的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同样也接受过基本的军事训练。

如今的金三角北区,单纯的农民已经很少了,少数的农村都建立了民兵组织,关键的时刻同样也能够担负起作战任务。为了能够及时地武装民众,行政委员会的机关已经在各个机关事业单位、乡村、工厂都囤积了大批的武器弹药,以便能够就近领取。

郭恒明发布了战争动员令之后,金三角北区到处都响起了警报声。

在一间工厂里面,夜班的工人们正在紧张地忙碌着。他们听到了警报声之后,大家立刻关停了的机器,迅速跑出了车间,到外面的空地上去集合。

车间主任站到了队伍的前面,大声地喊道:“工友们,鬼子前来进攻咱们金三角了,为了保卫家园,现在大家跟着我去领取武器,坚决地消灭来犯之敌。”

在金三角北区的工业学校里,随着警报声,大批的青年学生一边穿衣服,一边集合到了学校的操场上。

教导主任手中握着一把冲锋枪,慷慨激昂地说道:“老师们,同学们!鬼子要来进攻咱们金三角了。行政委员会已经发出了动员令,号召咱们武装起来,坚决打退日军的进攻,保卫家园,保卫咱们的学校,保卫咱们平静的书桌。”

教导主任之所以发出这样的动员令,是因为在抗日战争时期,流传着一句十分著名的话

“偌大的中国,竟然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这样的动员口号,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学生和教职员工保卫学校、保卫和平宁静的学习环境的斗志。

众人立刻排着队去领取武器,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走出了学校,朝着城中的集结地跑去。

上述的情景在整个金三角北区随处可见,大批武装起来的民众,朝着城中的集结地迅速集结。

于是,机关干部、工作人员、工厂的工程师、技术人员和普通的工人们,都迅速地领取了武器,按照平时训练的编制,迅速地集结了起来。

行政委员会的工作人员们也立即开展了积极的动员活动,他们将大批的普通市民也动员了起来。

金三角普通的市民们大部分来自各地,他们以前的生活大部分都是艰难困苦的。如今在金三角这里,过上了他们做梦都难以想象的幸福、富裕的生活,他们对于保卫自己的家园,都有极大的热情。

短短的三个小时时间,金三角北区不仅动员400名桃花山游击队特战队员、1500名建筑工人自卫队的队员,还集合起来了25万工人、还有25000名来自农村的基干民兵,以及10万名普通的市民,也纷纷地拿起了武器加入了战斗的行列。

在这些人当中,还有来自世界各国的大批的外国人,他们的人数也将近有1万人。他们也都爱护这片家园,义无反顾地拿起了武器,加入了战斗的行列。

按照平时的训练和作战预案,郭恒明将特战队员们分配到这些武装起来的队伍当中担任指挥员,然后率领着他们前去迎战前来进犯的日军。

在很短的时间内,金三角北区就集结起来了数10万武装力量,这就是郭恒明的底气所在。

高九接到了郭恒明的电报之后,不由得哈哈大笑,他把电报递给了廖桐和刘占英。

刘占英看完之后,感慨地说道:“九爷,真是想不到,金三角的民众竟然如此齐心!短短的时间,竟然动员起了数10万大军,一个旅团的鬼子还真是不够看的,哈哈!佩服,佩服!”

乐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