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鹰扬三国 > 卷七 江山如画 第二十三章 行舟论断

鹰扬三国 卷七 江山如画 第二十三章 行舟论断

作者:天上白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7:3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天色渐明,一轮红日从天边升起,温暖的阳光播洒在江上,映出点点光芒。然而,万道红光似乎也化解不了南鹰心中的那一缕阴霾。

他双手凭栏,怔怔的眺望远方,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些什么,只有他自己知道,内心中的惊涛骇浪却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息止……他终于成功的救下了孙策,没有令英雄早殒的悲剧发生,周瑜、太史慈如今亦成了渤海军属下,千古传颂的赤壁之战再无可能原样发生,而孙权却至少提前数年执掌了江东的大权。历史的长河在这里再一次被强行扭转了流向,令前方迷雾漫江,再也难以找寻方向。这对于他来说,究竟是福还是祸呢?

身后步履声响起,只听郭嘉和周瑜同时响起:“主公!”、“大将军!”

“咦?孙策没来吗?”南鹰收拾心情,转身露出一丝笑容:“两位当世的青年俊杰同时来见我,会是什么天大的事情呢?”

“阿策和太史慈毕竟有伤,他两人情绪也有些低落,现已在舱房中休息了!”周瑜施礼道:“我和郭嘉偶然间议起江东近日发生的一连串事件,却是意见颇多相左。特来报请大将军知晓,希望能得到大将军的指点!”

“哦?竟有此事?”南鹰一下子来了兴致。周瑜和郭嘉是汉末的两位传奇智者,其谋略心智皆可说是独领风骚,可惜在史实中两人并无风云际会之时,令后人留下了无限遗憾。今日,两人居然在江东夺嫡事件中有了不同见解,倒是真的令人意想不到。

“周瑜人在江东,一直长伴策儿,又有重要军职在身,可以说是身处旋涡中心,他的看法应该最为深刻直接…….”南鹰沉吟着,却突然一笑:“但是阿瑜,你亦不可轻视郭嘉的意见!他可是渤海军统领听风、风语诸部的总情报官,且长期关注江东诸郡诸县事务,说不定会有独到之处也说不定呢!”

“都说说吧,你们究竟议了些什么?”他一挥手,仿佛将适才的心中郁结亦挥之而去:“只管畅所欲言,本将洗耳恭听!”

“是!大将军!”周瑜和郭嘉相视一眼,道:“我们二人只议一事,那就是…….谁才是逼死高岱、诱杀于吉、行刺孙策的真正幕后之人!”

“原来,你们还是在谈论此事…….”南鹰听得又是心中一堵,却淡淡道:“那么,阿瑜定然认定那人是孙权了!上船之时,本将似乎还听得你在骂他是伪君子!是吗?”

“并不是这样!”周瑜一开口,便完全出乎南鹰的预料,他缓缓道:“瑜以为,孙权并非真正的幕后主使之人…….说来话长,不如还是请郭先生先说说他的推断!”

“那好,便是我先说吧!”郭嘉点了点头,接口道:“主公当年连破奇案,堪称大汉神断,您曾经对我们说过一个观点,嘉一直引为经典…….任何一起案件,从中受益者十有**便是真凶!主公您应该还记得吧?”

他见南鹰点头,又继续道:“孙策借渤海军相助,强势进击江东,一路攻城拔寨,可说是势如破竹,他在军事指挥方面并没有什么弱点可以供人诟病。而在应对江东豪强方面,孙策却是明显受到了主公的影响,他对那些士族大家颇多敷衍,甚至有所压制,更从未生出过倚仗他们的想法,这才是问题的根源所在…….那些江东的本土人氏一定会联想到渤海军对待北方豪强的做法,从而对家族的前途命运生出恐惧和忧虑,他们迫切的需要一个可以给予他们希望的代言之人!”

“恰在此时,孙权有如及时雨一般的出现了,他专门供养江东贤才,并不时的四面求贤、八方访友,借机笼络人心…….很显然,他敏锐的看出了江东军的弱点和隐患,正在积极补救。”郭嘉看着面色渐渐凝重的南鹰,亦是语气沉重:“若他真的没有夺嫡之心,为何不向身为主公和兄长的孙策建言献策?他之所以能够在短期之内,以一介少年之身,便渐与父兄齐名,深受江东军民拥戴,所谋的,不就是为了诛心吗?”

“以他的心思和智慧,想要挑唆一个区区的高岱那还不是手到擒来?再稍为施展一点手段,引得于吉和孙策同日入城,更是轻而易举!至于说到勾结外贼行刺孙策,对于在军中府中俱有强大势力的孙权来说,很难有人比他更容易办到这一点了!”郭嘉叹息道:“事实上,他做的非常成功!即使孙策没有死于刺杀,包括吴夫人、各郡太守、江东新晋将领在内的绝大多数人,也都毫不犹豫的倒向了孙权。依我看,就算是程普、韩当、黄盖、朱治等先主老将身在现场,亦会保持中立…….因为,他们只在意家族,一个孙家长子无法满足他们的利益,再换一个孙家次子掌权便是!”

“孙权才是真正的获益之人啊!”郭嘉一口气说完,不禁叹息道:“幕后之人,除了他还有谁呢?”

“原来认定孙权的人居然会是小嘉!”南鹰听得郭嘉一路道来,亦是心中赞同,却奇道:“这一番推论有理有据,而阿瑜亦对孙权表现出不满之意。为何你二人竟有不同观点?”

“说来大将军可能不信!虽然孙权从小工于心计,最善收买人心,可是若说他会亲自设计去杀阿策…….我却是不肯相信的!”周瑜神色一黯,叹息道:“我太了解他了,甚至比孙策还要了解他!”

“哦?那么,你怎会痛斥他是伪君子呢?”南鹰和郭嘉同时愕然。

“我恨他虽然看出了危机四伏,却始终明哲保身,暗织羽翼,更是坐收渔人之利!”周瑜握紧了双拳:“除了孙策那个勇而无谋的呆子,谁还看不出孙家的内忧外患?孙权居然始终坐壁上观,看着他的嫡亲兄长一步步踏入别人的陷井,简直是其心可诛!”

“什么危机四伏?”南鹰和郭嘉一起悚然动容:“究竟是怎么回事?”

“其实孙权没有说错,江东若继续由阿策执掌,确实可能要毁于旦夕了!”周瑜神色黯然道:“除了虎视眈眈的各方诸侯,盘踞一隅的各地豪强,成千上万的乱民流寇,以及滋扰地方的山越一族…….江东军的内部纷争,才是真正的心腹大患!”

“难道江东军内部除了夺嫡之争外,还有什么隐患吗?”南鹰猛吃一惊道:“怎的从未听过?”

“大将军可知?您的兄弟孙坚他亦非孙家长子,那代共有兄弟三人,长子孙羌、次子孙坚、三子孙静。”周瑜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道:“也难怪太夫人会悍然夺取阿策的权力,而吴景、徐琨等孙家旁亲亦似乎认为是理所当然…….因为说起来,孙家立次子为主,并非是孙权开的先河!”

“什么?”南鹰和郭嘉一起失声。

“如此重要的情报,我们居然懵然不知!”南鹰转身瞪着目瞪口呆的郭嘉:“小嘉,你们是怎么办事的?”

“怪不得郭嘉,孙羌早年去世,如此隐情只有孙家亲属和追随孙坚十余年的旧将们才知道!我与阿策从小一起长大,当然也会知道!”周瑜叹息道:“那孙羌亦留有二子,长子贲、次子辅,我一直心有所疑…….问题很可能就出在这两人的身上!”

“孙贲、孙辅?这两个名字似乎有些耳熟!”南鹰思索了一下,这才讶然道:“他们有什么本事吗?怎敢介入到孙家的权力之争?”

“孙贲是豫章太守,而孙辅则是庐陵太守!”郭嘉赧然道:“属下虽然查过两人的底子,却只知是孙氏族人,竟不知有如此渊源…….属下办事不力,请主公责罚!”

“罢了!你亦是新掌情报有司,以天下之大,即使亲力亲为,又如何能事无巨细?”南鹰摇头苦笑道:“连本将也没有想到,孙家竟然如此枝繁叶茂!”

“那孙贲年纪已长,资历也甚老,孙坚叔父起兵时,他便已是一郡督邮了,而那孙辅从小由孙贲一手抚养长大,如今亦已成年!”周瑜继续道:“孙坚叔父去世后,这两人曾一度脱离孙家指挥,孙贲更表现出投靠袁术的意图。后来,大将军全力襄助阿策,助以兵马钱粮,令阿策连战皆捷,夺取江东大片土地,这才重回孙家辖下。”

“既然如此,孙家怎会委以重任?若我所记不差,孙家上表请求朝庭敕封的太守一共只有…….”郭嘉露出难以置信之色,他喃喃计数道:“吴景为丹阳太守,朱治为吴郡太守,吕范为桂阳太守,程普为零陵太守,还有周瑜你自己是江夏太守,剩下的便是孙贲的豫章太守和孙辅的庐陵太守了…….这岂不是说,孙家约有三成的地盘都在他们兄弟手里?”

“如果这二人真有异心,那不是养虎为患吗?”他惊道:“孙家怎会如此大意?”

“哼,不止如此,近日江东军刚刚攻下庐江郡的皖县,听说孙贲便急不可待的准备推荐他的好友李术为庐江太守!”周瑜冷笑道:“这么一来,他兄弟二人的势力就更强了!”

“周瑜你怀疑他们二人的依据是什么?”南鹰凝神想了一会儿,才沉声道:“以你的缜密心思,定是看出了什么端倪吧?”

“其实我也只是猜测,并无十分的证据!”周瑜侧着头理了一下思绪,又道:“当日诸侯们皆传孙坚叔父得了传国玉玺,孙家众人表现各异,有人震惊,有人恐惧,有人窃喜,而独有孙贲面无表情,却有人私下听到他吐露心声,说了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你因为这个就怀疑他?”郭嘉嗤笑道:“学陈胜说这句话的人可数都数不过来,难道都是阴险小人不成?”

“可是,后来阿策根据你的建议,准备将传国玉玺换于袁术时,孙贲却出人意料的竭力反对,说先主用性命换回的宝物岂可轻易予人?孙家说不定便可因此成就帝业云云。”周瑜不服气的对郭嘉道:“最后,还是孙策和孙权二人力排众议,这才形成了决议!”

“这么说来,他没过多久就露出了投向袁术的意思?这确是有些自相矛盾!”南鹰若有所思,却又疑惑道:“虽然这兄弟二人也确有能力陷害孙策,但你也没有任何的真凭实据!最多只能说他是野心勃勃,急功近利,进而谋求从龙之功…….和谋害孙策又有什么直接联系呢?郭嘉并没有说错啊!孙权才是那个最终真正的受益之人,即使孙策有什么三长两短,那还有孙权,也轮不到他孙贲来执掌孙家啊?”

“大将军,您还没有明白吗?”周瑜突然间露出一丝苦涩的笑容:“正是因为您的插手干预,才令孙策安然无恙的活了下来,化解了江东军一触即发的火并,而孙权最终也得以名正言顺的接掌了大位。可是,有一种结局您难道没有设想过吗?”

“如果孙策真的死于非命,而随后呈现出的所有杀人线索,均是直指孙权…….”他说至此处,情不自禁的露出一丝恐惧神色,一字一字道:“那么,孙家将会如何?”

“你说什么?”南鹰和郭嘉终于露出了骇然之色。

“对!没有错!连郭嘉都会怀疑到孙权头上,别人又岂能例外?”周瑜喃喃道:“孙家将会大乱,孙权将会受到制裁,而太夫人的三子孙翊、四子孙匡尚且年幼,阿策的三叔孙静才德均不足以服众…….那么,孙贲、孙辅两兄弟便将以上代长房之身、两郡太守之位脱颖而出,成为孙家的继任家主和新的江东之主!”

“这便是我怀疑他们的理由…….因为这正是应了您当年的论断啊!”他抬起头来,望着一脸震动的南鹰,涩声道:“任何一起案件,最终从中受益者,十有**便是真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