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北雄 > 第1719章 拖延

北雄 第1719章 拖延

作者:河边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4 19:03:57 来源:小说旗

四月末,北方的春耕已近尾声。

在科举京试即将开场之际,第三批船队回到了东来。

这次运送回来的都是高句丽人,差不多有七八万人,都是青壮年男女,只要这么运送个两三次,高句丽精华尽去之下,也就不用指望复国了。

亡国灭种,不过如此。

按照如今的情况来看,大军班师的日期又要延后许多。

李靖正趁着春暖花开,天气日渐暖和的这段时间里,加紧搜刮高句丽国中的一切,并装船运送回大唐。

朝中有人上书,想要催促李靖率军班师,被李破压了下来,他认为半岛那边的收尾事宜做的细致些是好事。

不过朝中一些人的想法也无可厚非,李靖功大,就算你是皇帝的老丈人,也不能把功劳都占去吧?留点给别人怎么了?

他们觉得李靖迟迟不归,往好了说是贪图战功,说不好听的则是恋栈兵权,即便是国丈,也当有所警惕。

也正因为李靖是国丈,所以大家说话还都收敛一些,换个旁人,可能就不是这种说法了,上书的措辞会更加激烈。

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所以李破也只是将此等建言都压了下去,并未进行申责。

和几位重臣说话的时候,谈及此事,李破就跟他们解释了一下,想要彻底瓦解高句丽,就必须做好善后之事。

李靖率军平定高句丽,是当仁不让的人选,有他在半岛之上,事情会进行的更加顺利,做的也会更加完善周全。

所以商议过后,大军班师的日期一下便改到了元贞七年的秋天,最早是在七月,最晚会到**月间,又给了李靖几个月的时间。

而东海都护府大都护的职位也终于尘埃落定,拖了一两年,最终刘仁轨中标,成为了第一任东海大都护。

李年则为朝鲜大都护。

两个都护府,让大唐的势力范围扩展到整个东海,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琉球和南边的宝岛等岛屿纳入其中。

因为琉球派遣了使者入唐,求为属国。

大唐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在琉球驻军,让琉球国王尽快入朝觐见。

还有就是向琉球讨要那些逃到琉球的倭人,作为投名状,琉球必须把他们交出来给大唐,不然一切休提,只能兵戎相见。

琉球其实已经没有任何选择,要么照做,要么就跟大唐战上一场,结果也显而易见,所以这不是一个多选题。

归根结底就是琉球人来的太晚了,大唐已经灭掉了倭国和高句丽,腾出手来再灭掉琉球也不用费多少手脚。

…………

运回来的高句丽人算是赶上了好时候,大唐的基础工程建设渐入佳境,荒芜的土地也很多,东海之上还有一座银山等待开采。

反正是不愁没活干。

而且有五胡乱华之祸在前,大唐对外来人员不会再给予好的待遇,高句丽人最后在中原能剩下多少人,那得看天意。

…………

四月末,山南那边传信回来,苏毗人到家了,大唐的使者有的留在了苏毗,有的跟着去了黑牦牛部,有的去了香雄。

这些人大多都是去跟山南三国商议通商往来等事的,另外就是当面宣读大唐皇帝陛下的诏书。

玄奘一行是跟着香雄人走的,玄奘吃了些苦头,高原反应还是比较强烈,不过有信仰支撑着的人,总是比别人耐操些,应该问题不大。

山南三国的人会在今年把他们收藏在寺院,贵族家中等地方的一些文献交给大唐,这是大唐提出来的条件,并得到了他们的承诺。

到时大唐的观文殿中便会丰富一些,如果这些拿回来的东西没有毁于战火和岁月的腐蚀,千多年之后便可以作为历史考证来用了。

吐蕃的文字传于天竺,他们没有纸张,也没用什么羊皮卷,都是刻在金石之上,更多的则是木牍。

这才是符合历史规律的文明进程,泥板文书和记录上百万字的羊皮卷那真是自然界的奇观,必须赞一下人家的想象力。

吐蕃文字在朗日伦赞时便已经形成了体系,主要是基于天竺文字的基础之上而做出的改动,如果让他们自己发展的话,不定得多少年才会出现成熟的文字呢,说不定永远也不会出现。

玄奘一行估计要在香雄待上一年,等明年冰雪融化之后再启程去天竺。

没办法,走到山南,一行人已是筋疲力尽,再强行翻山越岭,说不定玄奘就要死在路上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