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科举女状元,我搅乱朝堂风 > 第115章 考官甄选风波起,才女智勇破困局

第115章 考官甄选风波起,才女智勇破困局

林诗雅接过内侍手中的诏书,指尖触碰着冰冷的纸张,心中却波澜起伏。

她知道,这看似荣誉的背后,隐藏着新的挑战。

科举考官,意味着更大的责任,也意味着更加严峻的考验。

她抬起头,望着远方,目光深邃而坚定,嘴角却露出了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我……”她的话语戛然而止,目光与慕容复紧紧相接。

慕容复握紧她的手,紧紧地,无声地支持着她。

她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我接受。”

几日后,春意盎然的礼部考核场迎来了新一轮的选拔。

阳光透过树木斑驳的影子洒在地面上,微风拂过,带来阵阵书香。

林诗雅身着素色长袍,步履从容,迈入考核场。

周围的人群议论纷纷,许多人都用复杂的眼神打量着她,既有敬佩,也有怀疑。

刘礼部侍郎端坐在主位上,眼神犀利,一丝不苟。

他环视四周,目光最终落在林诗雅身上,清了清嗓子,开始宣读考核规则:“诸位考生,今日我们将对各位进行初步考核。作为科举考官,不仅需要具备深厚的学识,更需具备公正无私的品质。希望各位能够展现自己的真实水平。”

话音未落,坐在刘礼部侍郎身边的陈老学士突然站起身来,他的眉头紧锁,语气中带着几分质疑:“刘大人,恕我直言,林诗雅虽才华横溢,但资历尚浅,难以胜任此重任。科举考官一职,非同小可,需经多年历练方能胜任。”

林诗雅心中虽有波动,但面上却不动声色,她深吸一口气,目光与陈老学士对视,平静而坚定。

周围的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起来,议论声四起,许多人的目光在她和陈老学士之间来回移动。

“陈老学士所言极是,但科举之公平,不在资历,而在真才实学。”刘礼部侍郎的话语虽平缓,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林诗雅,你有何见?”

林诗雅微微一笑,目光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缓缓开口:“陈老学士担心的是资历,而我更看重的是公平与公正。科举之重,不仅在于选拔人才,更在于维护公正。我虽资历浅,但对科举制度的研究,绝不逊色于任何人。”

她的声音清晰而坚定,回荡在考核场中,令在场的所有人心中一震。

众人屏息以待,整个考核场变得异常安静,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

林诗雅的话音刚落,刘礼部侍郎微微点头,眼神中闪烁着认可。

然而,陈老学士的脸色却越发阴沉,他紧握着拳头,低声道:“我会拭目以待。”林诗雅面对陈老学士的质疑,目光沉静如水,她不疾不徐地开口,声音清朗而有力,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众人耳畔:“科举制度,源远流长,历经数朝更迭,其初衷在于选贤任能,为国举才。然历代沿革,弊端亦显。从汉代的察举制,到隋唐的科举初兴,再到我朝的完善,每一次变革,都体现着时代的需求和进步的方向。”

她侃侃而谈,从科举制度的历史发展,到当下科举制度的利弊,信手拈来,旁征博引,如数家珍。

她谈到科举的公平性,强调制度的漏洞和改进方向,字字珠玑,鞭辟入里。

她举例说明历代科举中出现的舞弊现象,以及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深刻剖析了科举制度的重要性与复杂性,语气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她的声音回荡在考场中,清晰有力,犹如晨钟暮鼓,震人心魄。

陈老学士原本紧锁的眉头,随着林诗雅的阐述,渐渐舒展开来,眼中浮现一丝惊讶。

他没想到,一个年轻女子,竟能对科举制度有如此深入的研究和理解。

原本的质疑和轻视,在林诗雅的博学和见解面前,渐渐消散。

他抚着胡须,神色复杂,原本古板的脸上,也露出了些许赞许之色。

然而,人群中,王竞争者看到林诗雅出色的表现,心中怒火中烧,嫉妒之情如毒蛇般啃噬着他的内心。

他阴狠地瞪着林诗雅,悄悄朝身旁的赵谋士使了个眼色。

赵谋士心领神会,嘴角勾起一抹阴险的笑容,迅速退出了考场。

片刻之后,考场外开始出现窃窃私语声。

谣言如瘟疫般迅速蔓延开来,有说林诗雅为了上位,暗中贿赂官员;有说她沽名钓誉,才华不过尔尔;更有甚者,说她能有今日成就,全靠裙带关系。

这些谣言,如同无形的枷锁,紧紧地捆绑着林诗雅的名誉。

考场内的议论声渐渐大了,许多人开始用怀疑的目光审视着林诗雅,原本的敬佩之色,也悄然退去。

周围的空气似乎都变得沉重起来,原本还算平静的考核场,此刻已经暗流涌动,紧张的气氛也变得愈发浓烈。

林诗雅注意到周围的气氛变化,眉头微微皱起,她环视四周,目光犀利,试图找出谣言的源头,她的手指轻轻叩击着桌面,发出一下一下清脆的响声,像是在思考着对策。

就在这时,李御史正准备开口之时,一个略带惊慌的声音传来:“林大人,请您务必解释清楚……”

林诗雅的心猛地一沉,她听出了声音的主人——周公子,一个在文人清谈会上对她颇为欣赏的年轻文人。

她转头望去,只见周公子脸色苍白,眼神闪烁,显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周公子,何事如此惊慌?”林诗雅语气平和,试图安抚他。

“林大人,外面都在传……传您……”周公子吞吞吐吐,不敢直视林诗雅的眼睛,“说您…靠不正当手段上位……”

林诗雅深吸一口气,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

她明白,这是有人在故意抹黑她。

她没有理会周公子,而是径直走向李御史,双手抱拳,语气坚定:“李大人,下官请求您彻查此事,还下官一个清白!”

李御史看着林诗雅坦荡的目光,心中暗暗赞许。

他微微点头,沉声道:“林大人放心,本官定当秉公处理,绝不姑息任何小人!”

林诗雅的果断和坦荡,赢得了在场一些人的敬佩。

他们原本还在观望,此刻也开始对林诗雅投以赞赏的目光。

然而,这仅仅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几日后,大臣议事厅内,气氛凝重。

雕梁画栋的大厅里,檀香袅袅,却掩盖不住空气中弥漫的火药味。

林诗雅站在大厅中央,面对着数十位大臣,其中不乏位高权重的老臣。

他们一个个面色阴沉,目光如炬,仿佛要将她洞穿。

陈老学士率先发难,他指着林诗雅,语气严厉:“林诗雅,你一个女子,如何能担此重任?科举乃国之大事,岂容儿戏!”

他的话如同***,瞬间点燃了其他守旧大臣的怒火。

“陈老学士所言极是!女子干政,成何体统!”

“林诗雅,你德行不足,如何能服众?”

“你这是对科举制度的亵渎!”

一声声的指责,如同锋利的刀刃,刺向林诗雅。

她感觉周围的空气越来越稀薄,压抑得她几乎喘不过气来。

周围的大臣们都沉默着,冷眼旁观,仿佛在等着看她如何应对这场风暴。

林诗雅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努力让自己保持平静。

她环视四周,目光坚定,缓缓开口:“诸位大人……”林诗雅的目光扫过众人,厅内喧嚣声逐渐平息。

她清晰地感受到那些落在她身上的,带着质疑和审视的目光,像冰冷的刀锋,刮得人生疼。

她并未退缩,反而挺直脊梁,声音清亮,如珠落玉盘,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诸位大人,诗雅深知科举之重,不敢有丝毫懈怠。然诸位大人所虑,皆是因诗雅身为女子,便以为诗雅才疏德浅,难以胜任。此见,诗雅不敢苟同。”

她顿了顿,目光如炬,直视着陈老学士,语气铿锵:“敢问陈老学士,科举选拔,究竟是看资历还是看能力?是看出身还是看才华?若论资历,诗雅自然不如在座诸位,但若论对科举制度的理解,诗雅自认不输于任何人!”她语速稍快,带着辩驳的锋芒,如同一把利剑,直插要害。

她环顾四周,目光扫过每一位大臣,语气掷地有声:“诸位大人,科举之弊,在于不公,在于徇私舞弊,不在于选拔之人的性别。若因诗雅为女子,便否定诗雅之才,岂不是本末倒置?若诗雅之才能为国所用,为天下学子谋福祉,为何不能担任考官?”

大臣们面面相觑,一时语塞。

林诗雅的话,如同一道响雷,震得他们头晕目眩,无从反驳。

她字字珠玑,句句在理,将他们那些固守成规的观点驳得体无完肤。

原本喧嚣的大厅,此刻鸦雀无声,唯有林诗雅清亮的声音在回荡。

她的一番话,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激起阵阵涟漪。

一些原本对林诗雅抱有偏见的大臣,开始重新审视眼前的女子。

她那份临危不乱的气度,以及对科举制度的深刻理解,都让他们感到钦佩。

就在林诗雅以为局势有所缓和之时,内侍匆匆走来,禀报道:“林大人,孙茶博士在文人清谈会广邀名士,言要与您论道,恐有不善之意。”

林诗雅的心头猛地一沉,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她深深吸了一口气,眉宇间闪过一丝冷冽。

看来,这风波并未平息,而是酝酿着更大的风暴。

夕阳西下,晚风带着一丝凉意。

林诗雅缓缓走到文人清谈会的会场外,隔着几步远的距离,她看到孙茶博士正襟危坐,周围围着一群衣冠楚楚的文人,他们似乎在等待着什么,脸上带着莫名的意味。

林诗雅停下脚步,眼神变得锐利。

她知道,一场新的挑战,即将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