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科举女状元,我搅乱朝堂风 > 第151章 改制推广路,冷遇心不沮

第151章 改制推广路,冷遇心不沮

慕容复的话将林诗雅从沉思中拉回现实。

她定了定神,看向慕容复,语气坚定:“明日便启程。”

翌日清晨,林诗雅带着吴丫鬟和改制计划书,踏上了前往临安书院的路。

她满怀信心,仿佛昨日的阻力都只是过眼云烟。

然而,现实却给了她当头一棒。

临安书院的李学监接待了她,态度虽然客气,却透着疏离。

他接过计划书,草草翻阅了几页,便放在一旁,语气平淡:“林状元,你这改制,怕是不容易推行啊。”

林诗雅微微蹙眉,笑容也渐渐凝固:“李学监此话怎讲?”

李学监抿了口茶,缓缓道:“这书院的教学方式,沿袭百年,岂能轻易更改?况且,这科举考试的内容,也未曾改变,你这新式教学,教出来的学生,能适应科举吗?”

林诗雅耐心地解释了改制的目的和好处,却如同对牛弹琴。

李学监始终不置可否,顾左右而言他。

最后,他以事务繁忙为由,将林诗雅打发走了。

接下来的几家书院,情况也大同小异。

书院的负责人要么推脱搪塞,要么直接拒绝,没有一家愿意尝试改制。

林诗雅的热情,被一盆盆冷水浇灭,她的心,也渐渐沉了下去。

傍晚时分,林诗雅来到了城西的文华书院。

这是她今天拜访的最后一站。

文华书院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是城中数一数二的书院。

林诗雅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衫,迈步走进了书院。

书院的讲堂里,坐满了白发苍苍的老夫子。

他们正襟危坐,神色严肃,仿佛在等待一场庄严的仪式。

林诗雅说明来意后,便开始讲解改制计划。

然而,她的话音未落,便被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夫子打断。

“荒谬!简直是荒谬!”老夫子怒目圆睁,吹胡子瞪眼,“女子入学,已是离经叛道,如今还要改制,岂不是要将我圣贤之道彻底颠覆?”

其他夫子也纷纷附和,指责林诗雅的改制是异端邪说,是huoguo殃民之举。

讲堂里的气氛,顿时剑拔弩张,仿佛一场风暴即将爆发。

林诗雅静静地听着,没有反驳。

她看着这些义愤填膺的老夫子,心中突然涌起一丝悲凉。

她知道,这场改革之路,比她想象的还要艰难。

“诸位夫子,”林诗雅缓缓开口,语气平静,“不知各位对如今的教学有何高见?”

林诗雅平静的目光扫过一张张愤怒的面孔,她没有反驳,反而微微欠身,语气诚恳:“诸位夫子学识渊博,经验丰富,诗雅今日前来,并非要否定传统,而是想请教各位,在如今的教学中,可有何处值得改进?”

突如其来的转变让老夫子们一时语塞。

他们原本准备好了一肚子抨击新式教育的言辞,却没想到林诗雅会如此谦逊地请教。

原本剑拔弩张的气氛,像是被戳破的气球,泄了气。

须发皆白的老夫子,也就是宋老夫子,捋了捋胡须,眼神中闪过一丝疑惑:“林状元,你这是什么意思?”

林诗雅微微一笑,从容不迫地从吴丫鬟手中接过一叠纸,递上前去:“这是我之前任教的书院学生们的成绩单,以及历年来书院的平均成绩对比。还请各位夫子过目。”

纸张在夫子们手中传递,上面清晰的数字对比,让原本还有些喧闹的讲堂逐渐安静下来。

数据不会说谎,新式教育下的学生成绩,明显优于传统教育。

一些老夫子不自觉地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仔细地反复查看,眉头紧锁。

宋老夫子脸色阴沉,他翻看着手中的成绩单,手指微微颤抖。

他不得不承认,这些数据确实令人震惊。

他原本以为林诗雅的改制不过是哗众取宠,却没有想到,竟然真的能提高学生的成绩。

讲堂里的气氛变得凝重起来,老夫子们不再言语,他们的目光在林诗雅和手中的成绩单之间来回游移,似乎在权衡着什么。

“叩叩叩——”

敲门声打破了沉默,一个略显胆怯的声音在门外响起:“请问,林状元在吗?我是城南新书院的钱家长……”

钱家长的出现,像是打破了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

他身后,还跟着三三两两的家长,他们面色焦急,这些人,都是城南新书院的家长,他们听闻了林诗雅要推行改制的消息,坐不住了。

“林状元,您说的改制,真的能让孩子考上功名吗?”一个穿着粗布麻衣的妇人,小心翼翼地问道,她的声音有些颤抖,仿佛生怕自己的孩子前途被耽误。

“是啊,林状元,我们这些当家长的,就指望着孩子能出人头地,您这改制,我们心里没底啊!”一个身材魁梧的中年男人也跟着附和道,他的声音洪亮,语气中却带着一丝焦虑。

家长们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地表达着自己的担忧,像一群炸开了锅的麻雀,嘈杂的声音在讲堂里回荡。

林诗雅看着他们,心中了然。

这些家长,和那些老夫子一样,对新的事物充满了不信任和排斥。

“诸位,”林诗雅提高了声音,她清脆的声音,像一股清泉,渐渐平息了讲堂的喧闹,“我理解各位的心情,我也不会拿各位孩子的未来开玩笑。这样,我有一个提议,不知道各位是否愿意尝试?”

家长们面面相觑,他们对林诗雅的提议既好奇又忐忑,不知道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不如这样,我邀请各位的孩子,来我这里,试用新式教学一个月,一个月后,如果各位觉得不妥,随时可以退出,如何?”林诗雅的声音坚定而诚恳,她眼神中的自信,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家长们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对未来的期盼战胜了内心的不安。

他们纷纷表示,愿意让孩子尝试一下。

接下来,林诗雅便让吴丫鬟将早就准备好的学生名单拿出来,开始挑选学生。

出乎意料的是,当得知可以接触新的教学方法,书院里竟然有许多学生都跃跃欲试,就连平时比较内向的学生,也纷纷举起了手。

其中,周学子也在其中,他悄悄地看了看宋老夫子的脸色,最终还是选择加入了新式教学的行列。

很快,学生们便被安排到了新的教室。

林诗雅并没有直接开始讲课,而是先和他们玩了一些小游戏,活跃气氛。

她发现,这些孩子对新的事物充满了好奇,他们的眼睛里闪烁着求知的渴望。

很快,新教室里便充满了欢声笑语。

一连几日,林诗雅都带着学生们进行新式教学。

她发现,新式教学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学生们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开始主动思考,积极提问。

他们的进步,是肉眼可见的。

家长们也渐渐发现了孩子的变化。

他们开始主动询问孩子在学校里学了什么,而孩子们也乐于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

家长们脸上的担忧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欣慰和惊喜。

钱家长看着自己孩子眉飞色舞地讲述着新学的知识,原本紧锁的眉头也慢慢舒展开了。

看着学生和家长态度的转变,林诗雅紧绷的神经也放松下来。

她知道,自己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

夕阳西下,林诗雅独自一人回到房间,窗外传来阵阵虫鸣,她疲惫地揉了揉眉心,想要缓解一下连日来的奔波劳累。

正当她准备休息时,吴丫鬟匆匆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封信。

“小姐,宫里来信了。”吴丫鬟将信递给林诗雅,语气中带着一丝兴奋。

林诗雅拆开信封,娟秀的字迹映入眼帘,这是来自慕容复的信。

信上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言语,只有一句,“勿忘初心,前路光明”。

林诗雅看着信,嘴角微微上扬,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她将信紧紧攥在手心,目光中充满了坚定和希望。

夕阳余晖透过半掩的窗棂,洒在信纸上的娟秀字迹上,林诗雅细细品味着慕容复的鼓励。

信中的每一个字都仿佛是温暖的阳光,穿透了她连日来的疲惫,让她的心中充满了力量和希望。

她紧紧握住那封信,信纸的触感细腻而熟悉,仿佛能传递慕容复的温暖和信任。

她微微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感受着这难得的宁静和温暖。

“小姐,财房的孙财务找您。”吴丫鬟的声音打破了这份宁静,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

林诗雅睁开眼,目光微凝

她站起身,信纸轻轻折好,放入袖中,缓步向财房走去。

沿途,书院里传来的书声琅琅,学生们的声音清脆悦耳,仿佛在诉说着新式教学的勃勃生机。

她心里明白,这一切的美好来之不易,她不能有丝毫的松懈。

财房里,孙财务正低头整理着一沓厚厚的账册,手指快速翻动,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听到林诗雅的脚步声,他抬起头,脸上带着一丝难色:“林状元,关于新式教学的财务问题……”

林诗雅微微皱眉,她早就预料到新式教学在财务上的复杂性,但没想到问题会如此棘手。

孙财务将账册递给她,轻声说道:“这新式教学的开支,远超我们的预算,而且很多费用没有先例,我们也不知如何处理。”

林诗雅接过账册,手指轻轻摩挲着粗糙的纸张,心中迅速盘算着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

她知道,这不仅仅是财务问题,更关乎新式教学的可持续性。

她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心中已有初步的打算。

“孙财务,你先回去,我会仔细研究这些问题。”她语气平和而坚定,(SEP这个词如果是特定名称可不翻译,如果是拼写错误,这里可忽略不计)用信纸折成的小信笺在指尖轻轻转动,仿佛在思索着每一个细节。

吴丫鬟站在一旁,见状轻声问道:“小姐,需要我帮您准备笔墨吗?”林诗雅微微点头,眼睛却始终没有离开手中的账册,全神贯注地研究起来。

她的心中充满了坚定,但新的挑战也让她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此时,她的表情凝重,仿佛在为下一刻的到来做足准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