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科举女状元,我搅乱朝堂风 > 第241章 兵制改革之起步遇阻

第241章 兵制改革之起步遇阻

慕容复的话让林诗雅心中一凛,她明白,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翌日,林诗雅带着精心拟定的兵制改革方案来到兵部。

方案中,她详细阐述了当前大梁军队存在的弊端,并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包括精简军队、提高士兵待遇、改进训练方法等等。

方案一呈上,兵部衙门里顿时像炸开了锅。

官员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有人对改革表示支持,但也有人持观望态度,更多的是反对的声音。

杨将军等一众保守派更是毫不掩饰脸上的不屑,仿佛在看一个天真的孩子在玩过家家。

“林大人,这兵制改革可不是儿戏,祖宗定下来的规矩岂能说改就改?”杨将军语气沉重,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林诗雅毫不畏惧地迎上杨将军的目光:“杨将军,正因为是祖宗定下的规矩,才更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进行调整。如今,周边各国都在厉兵秣马,我们若固步自封,只会落后挨打!”

“一派胡言!”杨将军猛地一拍桌子,震得茶杯都跳了起来,“我大梁军队战无不胜,何须改革?你一个黄口小儿,懂什么兵法韬略?”

“兵法韬略并非一成不变,将军可曾想过,为何近年来我军屡次与北燕交战都未能取得决定性胜利?”林诗雅不卑不亢地反驳,语气坚定而有力。

“那是因为……”杨将军一时语塞,他心中清楚,大梁军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碍于面子,不愿承认。

林诗雅见他语塞,趁热打铁,继续说道:“如今,我军士兵待遇低下,训练方法落后,军备老化,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若不及时改革,后果不堪设想!”

杨将军脸色铁青,他没想到一个文弱书生竟然敢当众反驳他,这让他感到颜面尽失。

他刚要发作,却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

“林大人的改革方案,朕也看过……”慕容复不知何时出现在了兵部衙门,他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林诗雅身上,“朕觉得,这方案……还有待商榷。”

慕容复的出现让原本剑拔弩张的气氛稍有缓和,却也让林诗雅的心悬了起来。

她原以为慕容复会坚定地站在自己这边,却没想到他会说出“还有待商榷”这样的话。

不过林诗雅很快便明白了慕容复的用意,他这是在安抚以杨将军为首的保守派,以便更好地协调推进改革。

“皇上圣明。”杨将军立刻顺着杆子往上爬,“这兵制改革事关重大,还需慎重考虑。”他语气中带着一丝得意,仿佛已经赢得了这场辩论的胜利。

林诗雅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失望,继续说道:“皇上,诸位将军,我并非要全盘否定旧制,而是希望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大梁的军队更加强大。”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不知诸位可还记得五年前的雁门关之战?我军以绝对的兵力优势却未能攻破北燕的防线,最终只能铩羽而归。原因何在?便是因为我们的兵制过于僵化,无法适应新的战争形势!”

她字字铿锵,掷地有声,在场的年轻军官们纷纷点头,他们也曾亲身经历过那场惨烈的战争,自然明白林诗雅所言非虚。

“还有三年前的云州之战,北燕以少胜多,打的我们措手不及。为何?因为他们采用了新的战术,而我们的军队却还在墨守成规!”林诗雅再次抛出一个例子,每一个字都像重锤一般敲击在众人的心头。

杨将军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他张了张嘴,却无力反驳。

林诗雅所列举的战例都是他心中永远的痛,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大梁军队存在的问题,只是碍于面子,不愿承认罢了。

周围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落针可闻。

年轻的军官们窃窃私语,他们的目光中充满了对改革的期待,也带着对未来的担忧。

林诗雅看着众人,心中燃起一丝希望。

她知道,变革的种子已经种下,只待时机到来,便会破土而出,茁壮成长。

突然,慕容复开口打破了沉默:“林大人,你的改革方案朕会仔细考虑,不过……”他的目光落在林诗雅身上,带着一丝意味深长,“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他说完,便转身离开了兵部衙门,留下林诗雅独自面对众人复杂的目光。

杨将军冷哼一声,拂袖而去,其他官员也纷纷散去,只留下几个年轻的军官还留在原地,他们走到林诗雅面前,其中一人开口道:“林大人……”

慕容复离开兵部衙门后,林诗雅站在原地,心中五味杂陈。

她知道,改革之路远比她想象中要艰难得多。

正当她准备离开时,一只温暖的手轻轻搭在了她的肩上。

她回头,看到慕容复关切的目光。

“诗雅,不要灰心。”慕容复的声音低沉而温暖,宛如一缕春风,驱散了她心头的阴霾。

他轻握林诗雅的手,她感受到那股温暖的力量,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两人之间的暧昧气息在空气中弥漫,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静止了。

“我知道,这是一条漫长的路,但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慕容复温柔地说道,他的眼神坚定而充满鼓励。

林诗雅点了点头,心中燃起新的希望。

她知道,有了慕容复的支持,她一定能克服眼前的困难。

告别了慕容复,林诗雅转身前往新兵招募处。

一踏入招募处,她便听到了赵官员的抱怨声。

赵官员坐在办公桌前,一脸疲惫,随手翻动着桌上的名册,显然对工作缺乏热情。

“林大人,这兵源实在难招啊,现在的年轻人谁愿意吃这份苦?”赵官员无奈地叹气道,语气中充满了消极。

林诗雅上前几步,眼神坚定地望着赵官员,声音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赵大人,这兵制改革关乎大梁的未来,你身为一名官员,怎能如此消极?我们不主动寻找办法,难道就等着大梁一步步衰落吗?”

赵官员被林诗雅的话激怒了,脸上闪过一丝怒色:“林大人,这可不是说说就能解决的。现在的年轻人不像我们当年,他们更愿意安逸度日,谁愿意上战场搏命?”

林诗雅冷哼一声,目光如炬:“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既然年轻人不愿意来,我们就主动去招他们,让他们看到參军的好处,而不是在这里抱怨。”她的话语掷地有声,充满了力量。

赵官员被林诗雅的气势压得说不出话来,只好低头沉思。

林诗雅转身,走向门外,心中已经做出了决定。

她停下脚步,回头看向赵官员,语气坚定而果断:“今天,我就亲自去村落宣传,让那些年轻人知道,参军不仅是为了国家,也是为了他们自己的未来。”

赵官员看着林诗雅坚定的背影,心中不禁生出一丝敬佩和惭愧。

林诗雅迈步走出招募处,朝着第一个村落的方向走去,她的身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坚定。

林诗雅回到招募处,决定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现状。

她让人搬来桌椅,摆放在招募处门口,然后站到桌上,清了清嗓子,朗声说道:“各位乡亲父老,大梁需要你们!”

她的声音清脆而有力,在人群中回荡,吸引了不少人驻足围观。

林诗雅看到人群聚集过来,便开始讲述参军的好处,她声情并茂地描绘了保家卫国的荣耀,以及军队提供的优厚待遇,还有机会建功立业,光宗耀祖。

人群中,一个名叫李新兵的年轻人听得入了神。

他身材高大,孔武有力,一直梦想着能够出人头地。

林诗雅的话语仿佛一颗种子,在他心中种下了希望的火苗。

他握紧拳头,心中暗自思忖:或许,参军真的是一条不错的出路。

林诗雅的演讲持续了很久,她口若悬河,旁征博引,将参军的好处娓娓道来。

一些原本犹豫不决的年轻人也开始动摇,他们眼中闪烁着光芒,似乎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演讲结束后,一些人走到林诗雅面前,询问具体的参军事宜。

林诗雅耐心地解答他们的疑问,并鼓励他们加入军队的行列。

李新兵也挤到前面,他涨红了脸,有些不好意思地问道:“林大人,我…我想参军!”

林诗雅看着眼前这个充满朝气的年轻人,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她拍了拍李新兵的肩膀,鼓励道:“好!有志气!我相信你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士兵!”

处理完一些报名事宜,林诗雅准备离开招募处。

她走在街上,听到身后传来一阵窃窃私语:

“这林大人说的倒是好听,可是……”

“是啊,谁知道是不是真的?”

“要是去了军队,吃不饱穿不暖怎么办?”

林诗雅停下脚步,眉头微微皱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