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科举女状元,我搅乱朝堂风 > 第275章 礼部之困与民间转机

第275章 礼部之困与民间转机

林诗雅的思绪在月色中渐渐明晰。

她知道,要想女子科举得到真正的支持,必须先解决礼部的阻挠。

因此,第二天一早,林诗雅便来到了礼部。

礼部的建筑古朴庄严,门口的石狮威风凛凛。

林诗雅深吸一口气,踏进了这个充满权力与阴谋的地方。

通往礼部正厅的走廊两侧,站满了面无表情的官员,他们的目光或冷淡或轻蔑,仿佛在无声地表达对林诗雅的不信任和敌意。

张侍郎早已在正厅等候,他见到林诗雅,脸上浮现出一抹假意的笑意,拱手道:“林大人,有何贵干?”

林诗雅没有被张侍郎的态度所迷惑,她的眼神冷静而坚毅,缓缓步入正厅,环视四周。

礼部官员们的目光依旧冷淡,仿佛在无声地支持张侍郎,营造出一种冷漠和敌对的氛围。

林诗雅的心中越发清晰,这场战斗注定不会轻松。

她走到张侍郎面前,声音坚定而有力:“张侍郎,关于女子科举的筹备事宜,我想听听你的看法。”

张侍郎的笑意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一副为难的表情。

他轻轻叹了一口气,慢悠悠地说道:“林大人,此事非同小可。资源有限,且无先例可循。再说,女子科举的推行需谨慎,不可草率行事。”

林诗雅微微皱眉,心中的怒火渐渐升起,但她仍旧保持冷静:“张侍郎,资源有限和无先例都不是不可克服的难题。既然女子也能通过科举考试,证明她们的才学,为何要否认她们的机会?”

张侍郎的女子乃细软之身,应专注于家事,而非外界纷争。

更何况,民间对此多有反对,若强行推行,恐引民怨。

林诗雅的目光变得锐利,她紧紧盯着张侍郎,声音中透出不容置疑的坚定:“张侍郎,民怨并非无解。若能证明女子科举的正当性和必要性,百姓自会逐渐接受。然而,若因私心而刻意阻挠,那才是真正的民怨之源。”

张侍郎的脸色阴晴不定,眼角的皱纹因愤怒而更加明显。

他试图再找借口推脱,但林诗雅的眼神如同锋利的剑,刺破了他虚伪的外壳。

礼部官员们也纷纷感受到了林诗雅的气势,悄悄交换着不安的眼神。

就在此时,赵太监从门外匆匆走进来,低声对张侍郎耳语了几句。

张侍郎微微一愣,随即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看向林诗雅。

“林大人,”张侍郎的声音突然变得温和了许多,“有件重要的事情,恐怕需要您亲自去处理……”

林诗雅的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但她并未退缩,而是坚定地走向门外,迎接新的挑战。

林诗雅迎着张侍郎那意味深长的笑容,心中警铃大作。

她没有立刻追问,而是缓缓环视一周,将礼部官员们脸上的表情尽收眼底。

他们的目光躲闪,窃窃私语,显然刚刚赵太监的耳语,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她嘴角微扬,露出一个自信的笑容。

既然对方想耍花招,她就奉陪到底!

她从袖中取出一份明黄色的卷轴,展开在众人面前,清亮的声音如珠落玉盘般响起:“张侍郎,我手中这份,是陛下御笔亲书,对女子科举的期望与支持。其中,‘巾帼不让须眉’,‘女子亦可为官’等字句,字字铿锵,掷地有声。”

林诗雅的目光如炬,紧紧锁住张侍郎的眼睛:“张侍郎,你说资源有限,无先例可循,需谨慎而行。莫非,你认为陛下也过于草率,不顾大局吗?”

张侍郎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同被人当面扇了一记耳光。

他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眼神中满是惊慌。

周围的礼部官员们也纷纷倒吸一口凉气,原本冷漠的目光中,也开始出现一丝动摇。

他们没有想到,林诗雅竟然有皇帝的支持,而且是以如此直接的方式摆在他们面前。

大殿内的气氛瞬间凝滞,空气仿佛都变得稀薄起来,只剩下众人此起彼伏的喘息声。

林诗雅没有给张侍郎喘息的机会,她掷地有声地说:“张侍郎,你口口声声说为民着想,却处处阻挠女子科举,这难道不是阳奉阴违,对皇上不敬吗?还是说,你背后另有指使,想要借此打压陛下新政?”

她的话如同惊雷,震得张侍郎双腿一软,差点跪倒在地。

他结结巴巴地辩解道:“林……林大人,下官不敢!下官绝无此意!”

就在此时,一个侍卫快步走进大殿,将一封用火漆封好的信件递到林诗雅手中。

她接过信件,指尖感受到信纸的厚重和细腻,一股淡淡的龙涎香气息萦绕鼻尖。

她小心地拆开信封,一行行熟悉而遒劲的字迹映入眼帘。

信中,慕容复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简洁而有力的鼓励:“诗雅,朕信你。放手去做,无须顾虑。” 寥寥数语,却字字饱含深意,仿佛一股暖流,瞬间涌入林诗雅的心田。

她紧紧握着信纸,心中的感动如潮水般涌动。

她知道,在背后,始终有一双坚实的手在默默支持着她。

她的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抹温柔的笑意,眼神中闪耀着坚毅的光芒,那是一种被爱意滋养的坚定,温暖又强大。

她抬头,看向礼部众人,眼神锐利如剑。

此时,站在一旁的赵太监见状,眯起了眼睛,嘴角勾起一丝诡异的笑容:“林大人,请随我来,有件事,或许你应该知道。” 他说完,便转身向殿外走去,脚步匆匆,似乎迫不及待。

赵太监尖细的声音在宫廷的回廊中回荡,如同毒蛇吐信,阴冷而刺耳。

“林诗雅,不过一介女流,竟敢如此嚣张跋扈!她目无尊长,不将礼部官员放在眼里,如此行径,岂能容忍?”他一边说,一边观察着周围官员的反应,眼中的狡黠一闪而过。

这些话语,如同病毒般迅速传播开来,在官员之间发酵蔓延。

原本一些支持林诗雅的官员,也开始动摇起来。

他们窃窃私语,

“赵公公所言当真?林大人真的如此嚣张?”一位年轻官员低声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惶恐。

“千真万确!”赵太监信誓旦旦地说道,“咱家亲眼所见,林诗雅在礼部大殿上,对张侍郎大声斥责,毫无尊敬之意。如此目无尊长之人,怎能胜任朝廷重职?”

他的话,如同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一颗石子,激起层层涟漪。

官员们的神色各异,有的半信半疑,有的则深信不疑。

一时间,林诗雅的形象在他们心中变得模糊不清,充满了争议。

就在这时,一个洪亮的声音打破了宫廷中的沉闷气氛。

“赵公公此言差矣!”周御史大步流星地走来,他身穿绯袍,腰悬玉带,目光如炬,浑身散发着一股凛然正气。

他环视四周,声音铿锵有力:“林大人为国为民,鞠躬尽瘁,何来嚣张跋扈之说?女子科举,利国利民,乃千秋大业,林大人力排众议,推动改革,实乃功臣!”

他顿了顿,目光直视赵太监,语气中带着一丝质问:“赵公公,你如此诋毁林大人,究竟有何居心?”

赵太监脸色一变,眼中闪过一丝慌乱,却很快镇定下来,阴阳怪气地说道:“周御史,咱家只是实话实说,你又何必如此激动?莫非,你和林诗雅之间,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周御史冷笑一声:“赵公公,你休要血口喷人!林大人光明磊落,坦坦荡荡,岂是你这种小人可以污蔑的?” 他从袖中取出一叠奏折,高举过头顶:“这些,都是林大人为了女子科举,呕心沥血写下的奏折!每一份,都饱含着对国家和百姓的深情厚谊!你们看看,这难道是嚣张跋扈之人的所为吗?”

官员们纷纷围上前来,仔细翻阅着奏折,他们的脸上露出了惊讶和钦佩的表情。

林诗雅的字迹娟秀工整,每一份奏折都逻辑清晰,论证严密,充满了智慧和远见。

赵太监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他没想到周御史竟然早有准备。

他张了张嘴,想要辩解,却发现自己无言以对。

周御史看着赵太监,眼中充满了不屑:“赵公公,你还有什么话说?”

赵太监咬了咬牙,狠狠地瞪了周御史一眼,拂袖而去,留下一个充满怨毒的背影。

“林大人,宫里传来消息……”一个侍卫匆匆跑来,在林诗雅耳边低语了几句。

林诗雅的脸色微微一变,

林诗雅谢过周御史,将御赐的信件妥帖收好,转身离开喧闹的宫廷。

她知道,礼部的事情只是暂告一段落,真正的挑战还在民间。

马车辘辘,载着林诗雅驶向城郊。

微风拂面,夹杂着淡淡的泥土气息,远处传来孩童嬉闹的欢笑声,这让她原本紧绷的神经渐渐放松下来。

林诗雅掀开车帘,看到路边田埂上,几个农妇正围坐在一起,一边做着针线活,一边闲聊着。

她让车夫停下,缓步走到她们身边。

“各位大姐,你们在聊些什么呢?”林诗雅温和地问道,声音如春风般和煦。

农妇们抬头,看到一位衣着朴素却气质不凡的公子,都有些惊讶。

其中一位年长的妇人笑着答道:“公子,我们在聊女子科举的事情呢!”

“哦?”林诗雅故作惊讶,“你们怎么看这件事?”

“我们都盼着能有个机会读书识字呢!”一位年轻的妇人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要是女子也能参加科举,那该多好啊!”

“是啊!我们也想为国家做点贡献!”另一位妇人附和道,语气中充满了憧憬。

林诗雅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她知道,民间的希望之火已经点燃,这是对抗李富商等反对者的有力武器。

她鼓励道:“各位大姐,你们的想法很好!女子也能顶半边天!相信不久的将来,女子科举一定能够实现!”

告别农妇们,林诗雅的她仿佛看到,无数女子像春日破土的嫩芽般,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然而,女学资源匮乏的问题,始终像一块巨石,压在林诗雅的心头。

她想起孙先生那张充满无奈的脸,心中不禁升起一丝担忧。

“驾!”林诗雅轻喝一声,马车再次启动,朝着城郊的女学驶去。

马车停下,林诗雅走下车,映入眼帘的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