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科举女状元,我搅乱朝堂风 > 第55章 朝堂智斗,逆袭之途

第55章 朝堂智斗,逆袭之途

寒风凛冽,吹得朝堂之上悬挂的宫灯摇曳不定,投下斑驳的光影,如同此刻众人心中复杂的情绪。

林诗雅立于朝堂中央,那袭状元官袍在风中猎猎作响,似一面不屈的旗帜,在无声地宣告着她的决心。

虽已揭穿了假证人的谎言,但李尚书老奸巨猾,依旧在垂死挣扎,振振有词地辩解,其党羽也摇旗呐喊,附和着李尚书的言论,企图将这浑水搅得更浑。

李尚书那张布满皱纹的脸上,此刻尽是阴鸷,他眼神如毒蛇般盯着林诗雅,似乎恨不得将她生吞活剥。

他用带着几分疯狂的语气,竭力嘶吼道:“陛下,此女妖言惑众,其心可诛!万万不可轻信啊!” 赵侍郎见风使舵,也连忙跳出来附和:“李尚书所言极是,此女来历不明,万不可轻信!”

大殿之内,紧张的气氛如同绷紧的弦,随时都有断裂的危险。

林诗雅目光扫过众人,将他们的丑态一一收入眼底,心中更是坚定了彻底反击的决心。

她深吸一口气,缓缓抬起头,她的眼中,再也没有一丝畏惧,有的只是如寒冰般的冷静和决绝。

就在众人以为她又要祭出证据时,她却突然话锋一转,朝着龙椅之上的慕容复深深一拜,清脆的声音在大殿之内回荡:“陛下,臣有一事相求,请陛下暂缓朝堂辩论。”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包括李尚书在内的阴谋者们,也露出了诧异的神色,显然,林诗雅这一举动,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

他们原本以为,林诗雅会继续在证据上和他们纠缠,却没想到,她竟然会主动请求暂停。

这突如其来的转变,仿佛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击在每个人的心头,打破了朝堂上原有的紧张节奏。

阴谋者的喧嚣戛然而止,整个大殿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寂静之中,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林诗雅的身上,就连慕容复,也微微眯起了双眼,目光深邃如潭,静静地打量着林诗雅,仿佛在猜测着她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林诗雅缓缓站直身子,目光平静而坚定,如同一把出鞘的利剑,散发着令人不敢直视的光芒。

她没有过多解释,只是淡淡地说了句:“臣,自有分说。” 她的声音虽轻,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让在场所有人,都感到了一丝莫名的不安。

就在众人疑惑之际,林诗雅缓缓地从袖中,拿出一份厚厚的卷轴。

那卷轴略显陈旧,边角有些磨损,显然是经过了无数次翻阅。

她轻轻展开,呈现在众人面前的,并非是什么金银珠宝,亦不是什么权贵手书,而是一份份密密麻麻写满名字的请愿书。

那些名字,笔迹各异,却都饱含着真挚的情感。

“诸位请看,这并非什么密谋信件,而是来自我朝各地百姓的请愿书!”林诗雅的声音不大,却掷地有声,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人的耳中。

她用手指着卷轴上密密麻麻的名字,语气中带着一丝沉痛,“他们之中,有农夫,有商人,有学子,有妇孺,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却有着共同的愿望,那就是,相信臣与孙将军的清白!”

卷轴上,一笔一划,皆是百姓对林诗雅和孙将军的信任与支持。

那些朴实的言语,那些恳切的请求,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冲击着在场每一个人的内心。

朝堂之上,一片哗然,许多原本摇摆不定的官员,此刻也纷纷露出了惊讶之色,他们开始重新审视眼前的局势。

李尚书和赵侍郎等人,脸色瞬间变得铁青,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他们万万没想到,林诗雅竟然留了这样一手,用最朴素的方式,直接反击了他们的污蔑。

原本如同被浓云笼罩的朝堂,此时似乎也透进了一丝光亮,紧张的气氛稍稍缓解,空气中的压迫感也减少了一些。

林诗雅的这番操作,无疑是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也让她成功地掌握了主动权,将原本不利的局面,朝着有利的方向推动。

“哼,雕虫小技!”躲在人群后的公孙先生见状,忍不住冷笑一声,他眼神中带着一丝阴毒,“这些所谓的请愿书,不过是伪造的罢了!林诗雅,你莫要在这里惺惺作态,企图蒙蔽圣听!”他厉声指责,试图再次引导舆论,他的出现,让刚刚缓和的气氛,再次变得紧张起来。

他阴冷的目光,如同毒蛇一般紧紧盯着林诗雅,两人的矛盾,再次被激化。

林诗雅闻言,不屑地笑了笑,她看向公孙先生,语气平静,但带着一丝冷意,“伪造?公孙先生,你可真是敢说!既然如此,不如我们请出当事人,当面锣,对面鼓,好好问问他们,如何?” 她说完,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公孙先生。

“你说什么?”公孙先生下意识地反问。

林诗雅却没有回答他,而是缓缓开口,“来人,请他们进来吧!”

林诗雅话音刚落,大殿之外便传来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沉稳而有力。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几位须发皆白的老者,在家丁的搀扶下,缓缓走入大殿。

他们身上穿着朴素的粗布衣衫,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但眼神却清澈而坚定,带着一股不容侵犯的威严。

他们是来自京城各地的德高望重之人,平日里深受百姓敬仰,极具公信力。

老者们步履蹒跚地走到大殿中央,向龙椅之上的慕容复行了一个大礼,随后,他们缓缓站起身,目光扫视四周,脸上带着一丝凛然。

林诗雅见状,微微一笑,朝着老者们点了点头,示意他们可以开始了。

“老朽王德善,乃京城东市坊长。”一位身穿灰色布袍的老者率先开口,他的声音洪亮而有力,丝毫没有因为年迈而显得虚弱,“这些请愿书,确为我等亲笔所书,每一字每一句,皆出自真心实意!”

“老夫李正明,乃城西书院教习。”另一位身穿青色长衫的老者也紧随其后,他语气平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我等皆为寻常百姓,虽位卑人微,但心中自有一杆秤,林大人与孙将军忠肝义胆,绝非奸佞之辈!”

老者们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诉说着请愿书背后的故事,他们的声音不高,却如同惊雷一般,在朝堂之上炸响。

他们的出现,彻底打破了公孙先生所谓的“伪造”的谎言,将他之前所有的污蔑,都击得粉碎。

公孙先生脸色铁青,额头上的汗珠如豆般滚落,他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已无力反驳,只能眼神慌乱地四处张望,如同一个被逼到墙角的困兽。

朝堂之上,官员们窃窃私语,议论纷纷,他们看着林诗雅的眼神,也从之前的怀疑,变成了现在的敬佩。

他们这才意识到,眼前的这位女子,不仅有着过人的才情,更有着超乎常人的胆识和智慧,她每一步都走得稳健而有力,不给对手留下任何可乘之机。

孙将军站在人群中,目光紧紧追随着林诗雅的身影,他的心中充满了感慨。

他看着那个在朝堂之上,侃侃而谈,镇定自若的女子,心中暗自钦佩,林诗雅的智慧与勇气,让他深受震撼,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他将心中所有的感激之情,都化作了一个坚定的眼神,投向了林诗雅。

林诗雅感受到孙将军的目光,微微一笑,两人之间的默契与信任,在朝堂的压抑氛围中,显得格外温暖而珍贵。

李尚书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怒火中烧,他万万没想到,林诗雅竟然能够如此轻易地破解他的阴谋,此刻的他,如同一只被拔了牙齿的老虎,再也无法对林诗雅构成任何威胁。

林诗雅嘴角微扬,她环视四周,目光最终落在了公孙先生身上,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锋芒:“公孙先生,现在,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吗?”她的话音刚落,便见大殿门口,白护卫正挟持着一人走了进来,那人不停挣扎,嘴里发出呜咽的声音。

“这人,是谁?”一个略带阴冷的声音,从龙椅之上缓缓传了下来。

林诗雅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目光如炬,直视着面色惨白的公孙先生,她的声音清亮,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公孙先生,你口口声声说这些请愿书是伪造,却拿不出任何证据。你煽动人心,蛊惑朝堂,其心可诛!”她犀利的言辞,如同一把把利刃,狠狠地刺向公孙先生的伪装。

她转过身,面向朝堂众臣,语气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诸位大人,公孙先生巧舌如簧,颠倒黑白,他所言的一切,不过是用来混淆视听的诡辩罢了!”她将公孙先生之前的言论一一拆解,条理清晰,分析透彻,让在场官员们恍然大悟,明白了公孙先生的阴险用心。

她指出,公孙先生先是污蔑请愿书的真实性,企图扰乱人心,又通过偷换概念,将林诗雅与孙将军的清白,与莫须有的罪名强行联系在一起,其目的就是要混淆是非,让朝堂上下对其产生怀疑。

她每说一句,公孙先生的脸色便苍白一分,额头上的汗珠也更加密集,如同一只被剥光了伪装的跳梁小丑,在众人的目光下,显得无比狼狈。

朝堂之上,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林诗雅和公孙先生的身上,气氛紧张而压抑。

公孙先生面如死灰,他张了张嘴,想要辩解,却发现自己早已词穷,所有的诡辩都被林诗雅一一击破,他如同一个泄了气的皮球,瘫软在地,再也没有了之前的嚣张气焰。

林诗雅看着公孙先生的惨状,心中没有一丝怜悯,她深知,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

就在她以为一切即将尘埃落定时,一个尖锐的声音,突然打破了这片沉寂:“且慢!”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魏公公手捧着一份卷轴,缓缓地走了出来。

他那张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一抹阴险的笑容,他那双细长的眼睛里,闪烁着狡黠的光芒,如同潜伏在暗处的毒蛇,随时准备伺机而动。

“陛下,奴才有新的证据呈上!”魏公公的声音尖细而阴冷,如同毒蛇吐信一般,在朝堂之上回荡。

他缓缓地展开手中的卷轴,上面密密麻麻的字迹,让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林诗雅的心猛地一沉,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她看着魏公公手中的卷轴,心中充满了疑惑与不安。

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这,是什么?” 慕容复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在安静的大殿里格外清晰,他的目光落在那卷轴上,幽深如古井,看不出任何情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