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科举女状元,我搅乱朝堂风 > 第74章 文斗群儒难,女主展锋芒

第74章 文斗群儒难,女主展锋芒

宫门缓缓打开,林诗雅的身影出现在众人面前。

喧闹声骤然停歇,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她身上,如同无数探照灯打在她身上,带着审视、质疑,甚至敌意。

夜风吹动她的官袍,猎猎作响,更衬得她身形单薄,却如松柏般挺拔。

她眼神坚定,无惧周围的反对声浪,宫外的气氛喧闹而紧张。

火光映照在她脸上,更显得她面色沉静,没有丝毫慌乱。

钱举人见状,眼中的疯狂更甚,他高举双手,声嘶力竭地喊道:“诸位,这就是那个扰乱祖宗规矩,妄图母鸡报晓(牝鸡司晨)的新科状元!她这是要毁了我们读书人的未来,毁了这大好江山啊!”

人群再次骚动起来,叫骂声、质疑声此起彼伏,如同汹涌的潮水,要将林诗雅淹没。

就在这时,一个鹤发童童颜的老者从人群中走出。

他身着青衫,手持羽扇,颇有几分仙风道骨之姿。

此人正是吴夫子,当今天下有名的大儒,也是科举制度改革的坚定反对者(staunch opposition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reform)。

吴夫子走到林诗雅面前,拱手作揖,语气却带着一丝嘲讽:“状元郎好气魄,竟敢孤身一人面对我等众多之人(悠悠众口)。只是不知,状元郎可有解释,为何要行此离经叛道之举?”

他话音刚落,周围的文人纷纷附和,指责林诗雅破坏祖宗规矩,扰乱纲常伦理。

林诗雅环视众人,深吸一口气,正要开口,吴夫子却再次抢先说道:“女子干政,自古以来就是祸乱之源。状元郎熟读圣贤书,难道不知‘母鸡报晓(牝鸡司晨),惟家之索’的道理?”

他每说一句,周围的附和声就更响亮一分,如同一道道枷锁,要将林诗雅禁锢其中。

压力如山般压在林诗雅身上,但她却没有丝毫退缩。

她眼神锐利,直视吴夫子,一字一句地说道:“吴夫子,你引经据典,满口圣贤之言,可曾想过,时代在变,人心也在变……” 她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众人,声音更加坚定,“今日我站在这里,并非为了与诸位争辩男女之别,而是为了天下苍生,为了大义……”

吴夫子冷笑一声,正要反驳,林诗雅却突然提高了声音,打断了他的话:“吴夫子,你口口声声‘祖宗之法’,可曾想过……”林诗雅清亮的声音如同一道利剑,划破了人群的嘈杂,直击人心。

“吴夫子,你口口声声‘祖宗之法’,可曾想过,这天下万物,无一不在变化?江河奔流,日月更替,就连我们所学所思,亦当与时俱进!若一味抱残守缺,固步自封,岂不是将自己困于井底,坐井观天?”

她一番话掷地有声,如同惊雷般在众人心中炸响。

一些年轻文人原本被吴夫子等人的言论所裹挟,此时听林诗雅一言,心中竟也生出几分动摇。

他们开始反思,难道所谓的“祖宗之法”,真的就永远正确吗?

难道我们读书人,就应该永远活在过去的框框里吗?

林诗雅的目光扫过那些若有所思的年轻面孔,心中暗自点头。

她知道,改变一个人的观念,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但只要能让这些人开始思考,一切就有了希望。

吴夫子显然没有料到林诗雅竟能如此伶牙俐齿,他面色涨红,胡须都气得微微颤抖。

他怒斥道:“巧言令色!你不过是诡辩罢了!我辈读书人,自当尊崇圣贤之道,岂能由你这等黄口小儿胡言乱语?”

他语气严厉,试图以长辈的威严压制林诗雅。

然而,林诗雅却毫不畏惧,她昂首挺胸,“圣贤之道,旨在教化万民,若教条刻板,反倒束缚了人的思想。我所言所行,皆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有机会参与到科举之中,为国家选贤任能,何错之有?”

她的声音铿锵有力,每一个字都如同一枚钉子,牢牢地钉在众人的心上。

一些年轻的文人开始低声议论,他们发现林诗雅所言并非全无道理。

科举制度确实存在许多弊端,若能加以改进,岂不是更好?

吴夫子的嚣张气焰被压制了下去,他发现自己竟有些语塞。

林诗雅则趁胜追击,开始阐述科举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她引经据典,从社会发展、人才选拔等多个角度,论证改革的合理性,同时又结合当下的实际情况,让在场众人不得不承认她说的是事实。

然而,就在林诗雅逐渐掌握辩论主动权的时候,一旁的钱举人却坐不住了。

他眼见林诗雅三言两语便要动摇人心,他心中的恐慌和愤怒如同野草般疯狂滋长,于是,他再次跳了出来,高声叫嚷:“诸位,别被她给迷惑了!她这是要毁了我们读书人的根基啊!一旦允许女子参加科举,我们这些饱读诗书的文人,还有什么地位可言?以后这朝堂之上,岂不是要被女子占领?!”

他声嘶力竭的叫喊,宛若一盆冷水,浇灭了那些年轻文人心中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

人群再次开始骚动,气氛再次变得紧张起来。

林诗雅眉心微蹙,这个钱举人,真是死性不改!

她深吸一口气,眼神如刀,紧紧盯着钱举人,缓缓地开口道:“钱举人,你口口声声说科举改革会损害读书人的地位,那么请问,你口中的‘地位’到底是什么?”

她话音未落,脸上露出了一抹意味深长的微笑,话锋一转:“难道你所谓的‘地位’,只是手中那点蝇头小利和那虚妄的权势吗?”

钱举人一愣,嘴唇颤抖,似乎想辩解些什么,却又无从说起。

他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他张了张嘴,终于支支吾吾地说了一句:“你……你胡说八道……”

林诗雅轻笑一声,笑声清脆却带着一丝嘲讽,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钱举人,你既然说我胡说八道,那不妨说说,我到底哪里胡说了?你口口声声为了天下读书人,可你做的哪一件事是为了天下读书人?你害怕科举改革,害怕女子与你一同竞争,说到底,你害怕的,是你手中的特权被剥夺,是你那点可怜的自尊心受到打击!”

钱举人脸色涨红,如同被狠狠扇了一巴掌,他指着林诗雅,哆哆嗦嗦地说不出话来。

周围的文人开始窃窃私语,看向钱举人的目光也多了几分怀疑和鄙夷。

他们之前被钱举人煽动,义愤填膺,此刻却被林诗雅一语道破真相,心中不免有些羞愧。

“钱举人,你所谓的‘祖宗之法’,不过是为了维护你自己的利益罢了!”林诗雅步步紧逼,声音铿锵有力,如同重锤敲击在众人的心上,“你害怕改变,害怕失去既得利益,所以你才不惜一切代价地阻挠改革,甚至不惜歪曲圣贤之言,蛊惑人心!”

钱举人被林诗雅的气势震慑,他张口结舌,再也说不出一个字来。

他原本以为可以利用众人的愚昧和偏见,将林诗雅打压下去,却没想到,林诗雅竟然如此犀利,如此强势,三言两语就将他驳斥得体无完肤。

人群中的反对声浪逐渐减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沉寂。

林诗雅的身影在火光映照下,显得格外高大,如同一位战神,守护着正义和真理。

人群后方,一个身穿黑衣的男子静静地注视着这一切。

他眼神深邃,嘴角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他是慕容复派来暗中保护林诗雅的暗卫,亲眼目睹了林诗雅的精彩表现,心中充满了敬佩。

他知道,林诗雅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勇敢无畏,她拥有改变这个时代的力量。

林诗雅感觉到一股温暖的力量在背后默默支持着她她心中充满了感激,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就在这时,一个年轻的文人从人群中走了出来,他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道:“我……”

郑公子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道:“诸位,我虽年轻,但亦是饱读诗书的文人。今日听状元郎的一番言论,心中颇有几分触动。她说的是实话,科举制度确有弊端,改革乃是大势所趋。”

他的话语不疾不徐,但字字有力,如同石破天惊,直击众人的心灵。

郑公子的出现,仿佛一股清流,冲散了场上的紧张气氛。

他接着说道:“科举之本,在于选拔贤才,为国效力。而现行的科举制度,却往往被既得利益者所把持,限制了人才的多样性。女子同样是国家的栋梁,若能给予她们同等的机会,岂不是更能为国家选拔更多贤能之士?”

他每说一句,都有不少文人点头称是。

郑公子继续道:“我曾听闻,女子亦有才情,不乏佼佼者。状元郎林诗雅便是明证。她不但才情出众,更有远见卓识,若能将这般人才纳入朝廷,岂不是国家之幸?”

郑公子的发言条理清晰,逻辑严谨,令在场的文人纷纷侧目。

一些原本中立的文人开始倾向于支持林诗雅的改革主张,他们的脑海中浮现出未来科举改革后的美好图景:一个更加公平、公正、开放的国家,一个能容纳更多人才的朝堂。

吴夫子和钱举人见状,脸色愈发难看。

吴夫子试图打断,但大势已去。

人群的注意力现在完全集中在郑公子身上,他已经成为年轻一代学者的希望灯塔。

他继续说道:“我们绝不能害怕变革。世界在发展,我们的制度也必须发展。如果我们拒绝创新,我们就会被抛在后面,被困在过去。”

林诗雅看着郑公子坚定的身影

她的心中有了更多的底气和希望。

然而,林诗雅也清楚,民间书院的态度是关键。

这些书院不仅是学术的中心,更是舆论的风向标。

如果民间书院支持改革,她的改革之路将更加平坦。

但这些书院的学者们,向来保守,想要说服他们,绝非易事。

夜风阵阵,火光摇曳。

林诗雅的目光坚毅,她心中有了决定。

她转身,步伐匆匆地离开了人群,前往各书院走访,心中充满了坚定和决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