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家兄朱允炆,请陛下赴死! > 第51章 齐泰的阴谋,拜访张三丰!

“陛下,你不用着急,也不是没有办法,咱们可以先派人去摸摸朱柏的底,看看朱柏到底是什么态度。”齐泰建议说。

“如果朕下一道旨意,就像削周王的藩那样,把湘王也削了,行吗?”朱允炆试探着问道。

齐泰听了之后,一皱眉:“陛下,微臣以为不妥呀。”

“为何?”

“当初,你削周王的藩之所以很顺利,是因为周王罪大恶极,做的不法之事实在是太多了,满朝文武,各路藩王也无话可说,

但是,湘王和他不一样,

湘王为人处世,向来小心谨慎,并没有犯什么过错,

镇守荆州,立有大功,你以什么理由把他给削了呢?

另外,湘王文武兼备,治军有方,荆州水师,所向披靡,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搞不好,万一激起兵变,他和朱棣联手对抗朝廷,岂不是更加麻烦?

这也是当初为什么微臣建议陛下先削燕王的藩的原因,如果出其不意把燕王的藩给削了,湘王便会孤掌难鸣。”

闻言,朱允炆急得满头是汗:“难道说,就没有办法对付湘王了吗?”

“办法也不是没有。”

“爱卿,你有什么好办法?说来听听。”

齐泰沉思了片刻:“陛下,可以把赵思礼关押起来,然后,令朱允熥去对付湘王,

这有什么好处呢?

如果朱允熥顺利地完成了此次的任务,还则罢了;

如果他没有能完成任务,陛下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治他的罪。

再说了,吴王也好,湘王也罢,都是藩王,终究都是要削去的。

他们两个人,如果有一方受到伤害,对于朝廷来说,也没什么损失。”

朱允炆听了之后,微微点头:“你这个法子倒还不错,可是,以什么理由抓捕赵思礼呢?”

齐泰听了,冷笑了一声:“那还不简单?

赵思礼不是兵马指挥使吗?”

“是啊,那一次朱棣兴兵来犯,他作为兵马指挥使,却束手无策,难道没有失职之罪吗?”

朱允炆一听,连忙道:“对对对,爱卿,你说得太对了,告诉你太失职了,太让人失望了,

朕这就下旨,把他的官职一撸到底,让纪纲前去捉拿于他!”

第二天早上。

纪纲带着数十名锦衣卫闯进了赵思礼的府上。

若论功夫,纪纲恐怕未必是赵思礼的对手。

但是,赵思礼是朝廷的忠臣,他不愿意反抗。

因此,赵思礼被纪刚给抓了起来,关进了锦衣卫的大牢之中。

吴王府。

朱允熥正在庭院之中,练习拳击。

赵宁儿哭着来了。

朱允熥吃了一惊,问道:“宁儿,发生什么事了?”

“陛下,平白无故把我爹给抓了起来,投进了锦衣卫的大牢之中。”

“陛下为什么要这样做?”

“不知道呀,我爹向来对朝廷忠心耿耿,从来没有做过任何不法之事,

可是,朝廷居然以莫须有的罪名把我爹的官职一撸到底,并且,把他老人家给关押了起来,

说什么,上次朱棣兴兵来犯,我爹作为兵马指挥使却没能退敌,罪莫大焉。

你说,这叫什么理由?”

“那朝中文武大臣多了去了,不都没有办法退敌吗?

齐泰不是兵部尚书吗?他退敌了吗?

怎么不抓那些人,却把我爹给抓了去,这不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吗?

你说,他们下一步想怎样,难道说要对我爹下毒手吗?呜呜……。”赵宁儿说到这里,哭得更伤心了。

朱允熥从口袋里掏出手帕,轻轻地把她的眼泪擦去,安慰道:“你别着急,事情还有转机,我想纪纲也不会把你爹怎么样的。”

“你说朱允炆是不是疯了?

只要是朝廷的忠臣,他都要关押,甚至杀害,却重用和亲近那些奸佞小人。”

“你别着急,我们再想办法把你爹救出来。”

就在这时,只听门外有人高声喊道:“圣旨到!”

赵宁儿赶紧躲到了屏风后面。

朱允熥迈大步,前来迎接圣旨。

前来宣读圣旨的非是旁人,正是太监王钺。

朱允熥跪伏在地上:“罪臣迎接圣旨。”

只见王钺把圣旨取出,展开,高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湘王朱柏整日求仙问道,行为诡异,似乎对朝廷不满,特命朱允熥前往荆州观察,若发现湘王有什么不轨之处,务必将其抓捕回来,钦此!”

“罪臣领旨!”

朱允熥双手接过圣旨。

朱允熥站起身来,就问:“王公公,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我现在已经是一个被废了的王爷,怎么朝廷有什么事情,还让我去干?”

因为上一次,王钺拿了朱允熥的钱,因此,心里对朱允熥的印象是极好的。

王钺笑道:“吴王,所谓能者多劳嘛,这正说明吴王是一个有才华的人呐,不为别的,陛下是想削藩,但是,因为,刚刚才把周王给削了,听说北平那边不太平,如果突然削湘王的藩,又怕激起兵变,派别人去又不放心。

陛下知道吴王做事稳妥,因此,派你前去呀。

不过,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如果说你将来表现好的话,或许能够重获自由啊。”

朱允熥苦笑了一声:“不瞒王公公,我在府上已经呆习惯了,哪都不想去。

现在外面,太过闹腾了。

一件事处理不好,便会惹火上身啊。”

“吴王你放心,朝中有什么情况,我会第一时间向你禀报的。

有老奴在,在皇上的面前,多多少少能给你提供一些方便。”

朱允熥一听,心里明白王钺这话说得并不过分。

王钺现在很得朱允炆的宠幸啊,就算是朝中的大臣,也没有王钺在皇上的面前说话顶用。

朱允熥就问:“这次是不是齐泰的意见建议?”

“嗯,”王钺顿了顿,“实不相瞒,确实是他的意思啊。”

“齐泰好像和我过不去,他非要置我于死地不可呀。

像这种事情本来就是一个烫手的山芋,

齐泰是想让我去做恶人,

如果我处理不好,

回来就要治我的罪,是也不是?”

“吴王真是洞若观火呀,不管怎么说,吴王此去,千万小心,湘王文武兼备,并非等闲之辈,可不太好对付,尽量把这件事情处理好。”

朱允熥双臂抱于胸前,紧皱双眉:“湘王占据着荆州,荆州乃天下之腹,富庶之地,荆州水师也十分骁勇,天下无敌,朝廷对他不放心啊。”

“吴王明白就好。

奴才相信吴王一定有办法处理好这件事的,就此别过了。”

“王公公,你慢走。”

等到王钺走了之后,赵宁儿又从屏风的后面转了出来。

“允熥,这一次,我要和你一起去。”

“此去诸多风险,你就不必去了。”

“这一次关系到我爹的生命安全,如果出了什么差错,我爹就活不了,我非去不可呀。”赵宁儿神情忧虑。

“不行,我说不许去,就不许去!”朱允熥语气坚决。

上午。

武当山。

烈日当空,无风!

朱柏和吴氏带着一些随从,携带着重礼,来到了武当山的脚下。

朱柏抬眼看着这座山,郁郁葱葱,山峦叠翠,云山雾海,怪石嶙峋,真是好不壮观呀。

众人顺着台阶向上攀爬,大约爬了一个多时辰,终于,来到了玉虚宫。

朱柏发现,此宫殿巍峨壮观,气势恢宏,矗立在山腰之上。

有小道童过来迎接,问道:“你们是什么人,要找谁?”

朱柏十分客气:“仙童,我们要找仙长张三丰,请问他可在观中?”

“哦,你们来得挺巧,师父昨天云游刚回来,此刻正在休息。”

“那太好了。”朱柏一听,十分高兴。

“你们在这里稍等一会儿,请允许我进去通报。”

此刻,朱柏隔着帘子,看见堂上的榻上有一人正在休息,赶紧拉住了小道童,用手只是指着那个正在睡觉的人,低声问道:“那人便是仙长吗?”

“正是!”

“请勿打扰他老人家休息,我们在这里稍等一会儿。”

“施主请自便。”那名小道童听朱柏这么一说,也就忙去了。

朱柏和吴氏在门前等了一个多时辰,可是,张三丰还没有醒。

朱柏和吴氏热得满头大汗。

那些随从都躲到了树荫下面,拿着蒲扇不停地扇着。

这天气实在热得受不了,吴氏显得有些不耐烦,也躲到了一棵树下面乘凉去了。

过了一会儿,张三丰翻了个身,背部朝外,面部朝里。

朱柏垫着脚,伸长了脖子,看得真切,心头一喜,以为张三丰醒了,

可是,张三丰翻了一个身之后,接着睡。

朱柏就这样在门前又站了很长时间,一直站到日头偏西。

终于,张三丰醒了,他问小道童:“有俗客来访否?”

“有一个自称朱柏的人前来拜访,从上午一直侍立到现在。”小道童回答道。

“哦,你为何不早说?”

“师父,弟子是想通知你的,但是,那位施主不让通报。”

“容为师更衣。”

时间不长,张三丰换了身太极八卦道服,乐呵呵地从里面走了出来?

朱柏闪目观看,只见张三丰身材高大、瘦削,须发皆白,飘散于胸前,看不出有多大年纪,好似有**十岁了,又好似有一百多岁,二目如电,两边的太阳穴鼓鼓着,齿白唇红,精神矍铄,仙风道骨,飘飘然好似神仙!

朱柏赶紧上前施礼:“弟子朱柏拜见张真人!”

张三丰看了之后,微微点了点头:“昨日,贫道和几位道友在一起游玩,有些乏累了,今天睡了一天,总算是歇过乏来了,失礼之处,还望见谅。”

“仙长,无妨。弟子冒昧前来拜访,能够得见仙长,真是三生有幸啊。”

随即,朱柏命人把礼物献上,黄金五百斤,白银一万两。

“施主,何故带这么重的礼?”

“略表寸心,不成敬意。

听说山上要修建紫霄宫,弟子也是尽一点绵薄之力。”

“贫道不能收,请施主把这些礼物带回去吧。”

“仙长,这只是弟子的一点心意,请仙长一定笑纳!”

张三丰见推辞不过,便让小道童把礼物收下了。

有那么一句话,叫做出家人不贪财,越多越好。

朱柏让吴氏在门外等候,自己一个人进了玉虚宫殿。

朱柏发现这玉虚宫高大雄伟,宽敞明亮,通风效果极好,心想自己将来有朝一日,如果能像张三丰这样,在这山上有一个道观,与世无争,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张三丰与朱柏面对面,席地而坐。

小童子奉茶,然后,退了出去。

厅堂里,只有张三丰和朱柏两个人。

朱柏缓缓说道:“素闻张真人已得道成仙,今日特来拜会。”

张三丰摇了摇头,微微一笑:“那些都是江湖传闻,做不得数的。”

“听说,当初,仙长和弟子的父皇有过一段渊源。”

“是啊,曾经我们打过交道。”

“有一种说法,说咱们大明的江山本来是仙长你的,后来,你不愿意接手这个江山,便让给了我的父皇,不知可有此事?”

闻言,张三丰哈哈一笑:“不不不,你父皇是了不起的英雄,这大明的江山是他打下来的,和贫道没有任何关系。”

“仙掌,如今父皇已经驾崩了,可是,陛下下旨,藩王不得进京吊丧,弟子连父皇的最后一面也没有见着,心情十分悲痛啊。”朱柏说到这里,放声痛哭了起来。

“你不必如此悲伤,生老病死,自古以来,谁也逃脱不了这个自然规律,你父皇也算是高寿了,他的一生从一个贫苦的孩子、放牛娃,到皇觉寺的和尚,

后来投军,最后,凭着自己的努力,终于成了大明的帝王,他的一生波澜壮阔,什么都经历过了,死而无憾了。”

“仙长,你有所不知,如今,我那侄儿朱允炆继位称帝,但是,谁也没有想到,他这个人,外表忠厚,内心狠着呢,刚一继位便忙着削藩。

前段时间,他已经把周王的藩给削了。

如今,燕王已经被逼疯了。”

张三丰听到这里,微微一笑:“哦,燕王是真的疯了吗?”

“反正现在都这么说,

如果弟子所料不错的话,用不了多久,他就会拿弟子开刀,

弟子从来没有任何野心,只想做一个普通的王爷。

可是,即便如此,朝廷也不会饶过我的。

求仙长教我脱身之计呀。”

张三丰静静地听着,端起桌子上的茶杯,轻轻地哪了一口:“你的心情贫道能够理解,但是,贫道实在是无能为力呀。

贫道已不问红尘中事了。

何况这是你们的家事。”

“恳请张真人收我为弟子,我愿意出家为道,在这里服侍仙长。

恳请仙长收留。”

朱柏说到这里,跪伏于地,痛苦失声。

张三丰看着他,叹了一口气:“并非贫道不收留你,贫道实在帮不了你什么忙啊。

何况你的夫人还在外面等着你。”

“难道说,仙长就要眼睁睁地看着弟子遭难吗?”

张三丰站起身来,眼睛看着窗外,手捻须髯:“贫道倒有一个法子,或许能够救你于危难。”

朱柏一听,眼前为之一亮:“请仙长明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