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游戏 > 冠军法则 > 046:全是贴脸开大(求追读!)

冠军法则 046:全是贴脸开大(求追读!)

作者:葛洛夫街兄弟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3-25 11:21:17 来源:平板电子书

比赛开始前一天,梦之队训练中心,更衣室。

惨白的顶灯将斯蒂芬.马布里低垂的面容映得晦暗不明。

阿伦.艾弗森询问闷闷不乐的纽约之子:“斯蒂芬,你为什么讨厌那个小鬼?”

斯蒂芬.马布里随口回答:“我不讨厌他。”

“得了吧,你觉得一个18岁的菜鸟能威胁到你的更衣室地位吗?科比.布莱恩特赶走了沙克,但用了整整8年。”

斯蒂芬.马布里没有再回答。

他希望林奇不要来纽约吗?不,他无比希望纽约能有个真正能打球的人。

因为他渴望成为纽约的骄傲。

他的篮球故事从童年便闪耀着非凡光芒,与多数球员在高中崭露头角不同,这个天赋异禀的科尼岛男孩早在1988年就被《纽约时报》等主流媒体冠以“全美第一小学生“称号,成为北美篮球史上罕见的低龄现象级球员。

他的家族基因堪称科尼岛篮球王朝,三位兄长皆以超凡运动天赋闻名当地,整个马布里家族如同“篮球版卡戴珊”,从街头球场到社区赛事始终占据媒体焦点。

双方确实没什么不同,都是靠“球”为生。

在这种篮球世家的光环下,斯蒂芬自六岁起就成为报刊的追踪对象。当这个被聚光灯培育的篮球神童升入高中时,他已然具备巨星排场,成为史上少数能在“篮球麦加“麦迪逊广场花园打高中赛事的球员,在纽约篮球圣殿接受全城欢呼。

而和他哥哥们倒在职业篮球门前不同,他成为了家族20年期待中唯一打进NBA的球员,实现了整个街区的世代梦想。

他自带光环,他是科尼岛的救世主,是无数科尼岛孩子的偶像。

他是纽约的天选之子,是帕特里克.尤因之后纽约最璀璨的篮球明星。

尽管职业生涯起步于遥远的明尼阿波利斯,可纽约球迷心中一直有他的一席之地。

上赛季,他终于来到了儿时梦想要效力的球队,他渴望带领尼克斯成功,续写自己校园篮球的传奇。

但现实却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

阿兰.休斯顿赛季报销,伤停公告还贴在《纽约时报》的头版上,伊塞亚.托马斯就迫不及待的告诉他:“我们这赛季的目标是得到那个在西班牙打球的孩子。”

然后,伊赛亚.托马斯又交易走了为数不多几个能打球的人,斯蒂芬.马布里只能在摆烂的漩涡中挣扎。

他经常情绪崩溃,回家后大喊大叫:“为什么我们输了,他们却像若无其事!”

他从纽约的天选之子,变成了《纽约时报》中“纽约最受唾弃的球员”,媒体常常嘲笑他和基德互换后篮网直接把整个东部翻了个底朝天,以此凸显他的无能。

现在,噩梦还没有结束。

纽约人有了新宠,那个从未踏足纽约半步的家伙,成为了所有纽约人的挚爱。

他只是打一场夏季联赛,居然就拥有全美直播的待遇。

他还没有正式穿过尼克斯队的球衣,就已经有人将他奉为尼克斯的领袖。

斯蒂芬.马布里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要被纽约媒体和球迷抛弃。

所以他渴望在奥运会上证明自己,他希望让全纽约看见,只要有一群能打的队友,他一样可以赢球。

现在,命运让他遇上了那个马德里来的中国人。

他多么希望告诉纽约媒体,他才是能够带领帝国崛起的那个答案。

斯蒂芬.马布里抬头,凝视着更衣室镜中憔悴的脸。那里倒映着《纽约邮报》“最受唾弃球员”的刺眼标题,也倒映着1988年那个在科尼岛街头被摄像机追逐的神童。

明晚他必须赢。

因为他渴望成为纽约的骄傲。

另一边,中国队的训练场。同样是白色顶灯,但却显得林奇活力满满。

篮球撞击地板的回响规律地填满空旷场地,林奇的跳投划出优美弧线,汗珠随着腾空动作甩出一道细碎银光。

林奇依然在加练自己的跳投,他渴望早日将科沃尔的投篮天赋化作自己的即战力。

“嘿!再这么练下去球馆要给我们涨租了!“姚明倚着门框抛来一罐佳得乐,铝罐在地板上滚出清脆声响,“我看你是真想把马布里弄死啊。”

林奇接住滚到脚边的饮料:“打塞黑的时候,你也像是要把他们所有人弄死。”

“那是因为...”姚明用毛巾抹了把脸,“因为我要确保我们可以出线,那种感觉很奇妙,你放下一切,你......等你进了NBA,你会明白这种感觉的。”

“什么感觉?”

“NBA......非常疯狂,常规赛就有82场,在七个半月的时间里你的脑子里只有篮球,在七个半月的时间里所有事情都和竞争有关,这会让你拥有一种强烈的竞争意识。

当然,我要早知道后面能拿下阿根廷和西班牙,打塞黑可能就不那么拼了,哈哈哈哈。”

“嗯,我也懂这种感觉,”林奇点头,“在皇家马德里,我的队长让我成为了一个想赢的人。所以这无关斯蒂芬.马布里,我就是想赢得下一场比赛。”

“就算和他有关也正常,看上去马布里不像弗朗西斯那么好。哎,对于他被交易我很伤心。但他们换到了麦迪,他是和科比同一级别的球员,我觉得我们有机会拿总冠军。”

林奇瞥了眼那个巨人,继续捡起篮球投篮。

麦迪和科比同一级别,这是姚明对NBA最大的误解,但林奇不想这么直接的刺痛他。

见话题偏移到自己身上,姚明立刻岔开:“说正经的,明天你有几成把握。那毕竟是美国队。天啊,我从没想象过有朝一日能和美国队争夺胜利,那是我的偶像萨博尼斯才能做到的事情。”

“说不准,八成?只要美国队的远投找不到手感,一切就不成问题。”

“我觉得十成”,姚明走进球场,226公分的身躯在地板上投下巨大阴影,“当你来训练营之前,说实话,我在队里发过几次火。因为除了我,我觉得其他人并没那么想赢,没什么斗志,好像来奥运会只是完成任务。你来了之后,一切都不一样了。大家更自信,也更努力,你的每一次认真防守和不离不弃追冒都在改变着一些东西,你是个能改变环境的人。你让我们这群家伙相信,我们真能把星条旗插进失败者的坟场。”

“是吗?我倒希望我能把这样的基因注入纽约。对了,关于明天的比赛,我必须提醒你一件事。”

“你说。”

“小心蒂姆.邓肯原地大风车。”

-----------------

2004年8月26日,雅典。

全世界篮球迷的目光都聚集在现代奥运的诞生之地。

普拉卡老城区,本应在蒙纳斯提拉奇广场向游客兜售纪念品的小扬尼斯,此刻正蜷缩在破旧沙发里,目不转睛地盯着家中那台雪花闪烁的老电视。

他和他的哥哥们一直喜欢足球,可这场焦点之战让篮球的风挂过希腊。

他不知道林奇和斯蒂芬.马布里是谁,但这些天他已经从广播和人们口中听见过无数次他们的名字。

他对这场焦点之战充满好奇。

而他首先看到的是一个正在发飙的老男人。

场边,拉里.布朗仍在强调:“纪律性!我要看到该死的纪律性!”

斯蒂芬.马布里完全没有理会,他漫不经心地调整护腕,余光瞥见卡梅隆.安东尼,有些同情这个超级天才。

他明明有机会拿FMVP,却要忍受老派教头对“合理进攻,全力防守”的喋喋不休,然后眼睁睁看着FMVP被颁给了那个连全明星都没进过的后卫。

“走吧。”马布里轻轻喊了一句,率先踏入场内。

美国队的首发依然豪华。

记分牌映亮马布里的瞳孔,艾弗森标志性的垄沟头引来闪光,安东尼大学时期就名震全美的试探步正在丈量三分线,布泽尔花岗岩般的肌肉在聚光灯下泛着青铜光泽,而伟大的蒂姆.邓肯正用指尖轻轻抓起地上的篮球。

替补席同样豪华,比如与欧洲冠军林奇、季后赛巨星韦德和一年级冠军安东尼齐名的勒布朗.詹姆斯,正在啃着指甲。

但今晚最大的明星不在梦之队阵中,真正的风暴来自另一端。

当林奇上场时,希腊仿佛成为了中国队的主场。

作为篮球运动员,林奇的人气在这届奥运会中断层领先于所有人。因为无论是欧洲、北美还是亚洲,所有热爱篮球的人都熟悉他。

上一场对阵西班牙时,加泰罗尼亚球迷为林奇而发出的嘘声足以惊扰希腊众神——如果你没有足够的人气,球迷根本就懒得嘘你。

镜头给到看台,斯派克.李坐在场边,他真的为了一口细糠不远千里来到了这里。

比赛开始,姚明为中国队争得先攻球权。

林奇三分线外持球,卡洛斯.布泽尔不得不跟出来。于是林奇将交还给刘伟,由他吊给姚明。

姚明转身勾手,在邓肯的干扰下打铁。

可一道赤色闪电劈入禁区,在布泽尔和邓肯屈膝蓄力的瞬间已腾空而起拿下进攻篮板,二次起跳扣篮得分!

“卡洛斯,法克犹,你他妈的是个傻逼吧!?卡位,卡位!那是你奶奶都能卡住的篮板!法克!”拉里.布朗布满血丝的眼球几乎要迸出镜框,他的叫骂解释了他为什么不受球员欢迎。

而林奇只知道,布泽尔打爆姚明这种事情不会在奥运会上发生了。

他拿不到进攻篮板,他也打不了中距离,他什么也做不了。

斯蒂芬.马布里咬紧牙关,持球过了半场。

在拉里.布朗的体系下,AI自然是个二号位球员,斯蒂芬.马布里是一号位。

可马布里并没有打算像传统一号位那样弧顶发牌,他压低重心,篮球连续从胯下穿过。突然一个变向,刘伟已被甩开一整个身位。

斯蒂芬.马布里是一个突破型后卫,突破就是他在进攻端最有力的武器。

他是当世最好的运球手之一,他的运球轨迹堪称篮球教科书里的**标本,每个跨步都带着科尼岛街头的野性韵律。

他简直就是一座运球博物馆。

他像把长矛,直冲中国队内线,起跳,空中躲过姚明。另一只手掌袭来,他知道是林奇,再次躲过,完成不可思议的二次折叠,出手——斯蒂芬.马布里的滞空能力历来被大大低估,这也是为什么他老了以后还能在CBA频繁展示空中飞踢。

一次华丽的双重拉杆,但只剩华丽,沦为徒具美感的空中芭蕾。

在姚明和林奇的遮天蔽日下,马布里上篮失手。

林奇往前场狂奔,姚明抓下篮板后大胆的直接长传。

接到篮球后,蒂姆.邓肯突然出现,拦住了林奇的去路。

卡洛斯.布泽尔立刻夹击,18岁新秀落入包围圈之中。

全美观众屏息等待18岁新秀的困兽之斗,林奇却手腕轻抖将危机转化为战机。他在包围圈里冷静的把球给到了跟进的李楠,后者没有畏惧身旁的安东尼,直接拔起跳投。

他有信心,即使投不进,林奇也有很大几率拿到篮板。

姚明说得没错,林奇来之后改变了许多东西,让所有人都更自信了。

当然,林奇并没有获得抢篮板的机会,李楠的三分直接入网。

一组颠覆认知的数据:2002年世锦赛和2004年奥运会,正值巅峰的李楠三分命中率分别是45.9%和43.5%,考虑到他世锦赛场均出手三分多达4.6次,奥运会场均出手三分6.6次,样本并不低,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他真的很准。

NBC解说鲍勃.科斯塔斯愁眉苦脸:“球进!林奇利用自己的吸引力帮助队友创造了机会,梦之队开场就落后了5分!”

林奇瞥了眼马布里,虽然上一回合林奇并没有得分,可马布里却感觉受到挑衅。

他想证明自己,于是他再次拿起篮球,呼叫挡拆,运球后直接三分出手试试手感。

“哐!”

姚明篮板 1,卡梅隆.安东尼在咒骂,他无比想念昌西.比卢普斯。

中国队进攻,姚明提到中距离,拉开邓肯,由林奇背身卡住布泽尔,接球单打。

背转身的瞬间,卡梅隆.安东尼出现,在活塞养成的良好防守习惯让他的防守积极性和原历史相比天差地别。

林奇把球高举过头顶,传给了切入的刘伟。

马布里早已经忘了他身边还有个人,而欧洲青训培养的战术嗅觉让林奇很快就能发现队友的切入路径。

刘伟上篮命中,记分牌猩红的7比0刺痛着梦之队的尊严,更刺痛着那个曾经被纽约媒体捧上神坛的科尼岛少年。

场边的斯派克.李已经坐不住了。

他讨厌这种屎和细糠混着吃的感觉。

“该死的!”这位黑人导演甚至说出了这种粗暴用词,“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只相信林奇,而不是你这个白痴!”

接下来几个回合,林奇在防守端和进攻端都盘活了比赛,斯蒂芬.马布里却对梦之队的衰败无能为力。

他的突破分球给到AI和安东尼后都变成了远投打铁,他的防守无法改变比赛。

第一节过半,中国队依然保持着7分领先优势。

斯蒂芬.马布里继续突破,分球给到底角的AI。

AI接球后立刻跳投,林奇则转身扑出,踏出禁区一步后便跃起封堵。

这不是一个常规的盖帽范围,篮球能不能进似乎只看AI自己的手感。

可篮球在飞到一半时,AI却看见林奇的手指愣是蹭到了篮球底部,本该十拿九稳的底角三分在林奇恐怖的防守范围下,被生生改写成偏离轨道的三不沾!

马布里立刻退防,暂时跟在林奇身边阻断传球路线。林奇见状,跑到三分线外弧顶后急停,无视马布里直接举手要球。

拿到篮球后,林奇故意迎着马布里绝望伸出的手臂旱地拔葱,纽约之子对这一球完全是望尘莫及。

篮球空心炸入篮网,中国队领先到10分!

“这是一记审判之投!斯蒂芬.马布里被处以私刑!”NBC的鲍勃.科斯塔斯用林奇的名字为梗说了句漂亮的解说词。(林奇英文lynch,作为动词意思是用私刑处死)

林奇倒退着回防,食指轻点自己太阳穴,冲面色铁青的马布里勾起嘴角:“决赛球票还是你自己留着用吧,爱你,斯蒂芬。”

斯派克.李简直把这儿当场了麦迪逊广场花园:“妈的,这就是你斯蒂芬,这就是你!你对比赛毫无影响力可言!林奇才是纽约的未来,你赶紧滚吧!”

林奇的垃圾话,斯派克.李的叫骂......马布里像是来中国行的甲亢哥,遇见的全是贴脸开大。

拉里.布朗暂停比赛,失望的看了眼马布里,然后冲韦德挥挥手:“替下斯蒂芬。”

纽约之子用毛巾盖住脑袋,他想成为纽约的骄傲,但他越用力,属于纽约的星光就越从指缝间流逝。

他知道,纽约的一切已不再属于他了。

(感谢月下闻妖问药、净心得义、请叫我狼小爷等大佬的打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