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藏锦 > 第31章 小妹出征3

藏锦 第31章 小妹出征3

作者:骆伽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11 11:01:39 来源:小说旗

自成但要上去救阿珩,可伤势未愈,使不得劲儿。他只有推着赵三千:“快想办法!出了人命可怎么办!”

赵三千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若阿珩不慎跌落,他们来不及救治,阿珩就会被鱼活活分尸!

正在担忧之时,有人忽然叫道:“瞧!那童子闯出来了!”

众人看去,只见阿珩腾空而起,以衣裳为工具,扫过眼前鱼阵。待阿珩迅速掠过软桥再落地时,衣裳内一包飞鱼尚且还活蹦乱跳。

这一招,叫做老陈摘花。

夏日,玫瑰盛放时,老陈给和尚们摘花做鲜花饼,他并不一朵一朵的摘取,而是拿着簸箕,如砍刀略过花丛。待他收了簸箕,顶上鲜花一朵不落尽数被囊进簸箕,绿叶却没几星。

老陈摘花,使的是精准的巧劲。簸箕在落下时,就已经被设计好了路线。簸箕精准地按照老陈预设的路线摘下花朵,甚至于花都没反应过来。

此刻,周围人群一下哗然起来,没想到阿珩的本事这样大!

云自成把手搭在赵三千的肩膀上,一口气这才放心呼出来。

其他人无那好功夫,赵三千自然也不敢再冒这个险。现在并非缺人的时候,他私心只想要六十名新兵。

所以他又开了第三考。

还是在那训练场内,立着些梅花桩。

自成交手臂与胸前,看赵三千耍花样——梅花桩没什么难度,新兵又不可能上去给他打一套拳。

赵三千道:“当兵没有力气不行!这些梅花桩,太老了,总是晃。你们两个人一组,替我把他们拔出来。”

“呵。”自成禁不住笑了。赵三千虽是个糙汉,倒很有趣。

这也挺好——自成心里想,阿珩虽然轻快,但轻快也是她的缺点。别说她力气小,不可能拔出梅花桩,就算是赵三千那样的汉子,要拔出桩来也不容易。

阿珩哪里怕,上前去晃了晃桩,发现这些桩并没有赵三千所说的那样老。经过长年累月的训练,很多桩都深深嵌入石头缝里去。

她回头去看自成,自成在盯着她得逞似的朝着她笑。自成一笑,她就更加倔,一定要拔出这木头桩子来。

这时,雨已停了。太阳从云层中露出光辉来,照耀着草地上刚发的嫩芽闪着细碎的光。许多人已经行动起来,用脚踢,用身体扛,训练场上一片喊声。

阿珩落了单。

在比拼力气的场合,没有人愿意和一个最瘦弱的孩子组队。

忽然,阿珩看到那嫩芽周围,好似蠕动着什么东西,定睛一看,是一群抬着嫩芽的蚂蚁!它们队列有序,将嫩芽搬运到一个桩的底部去。

“哈!”阿珩欢喜起来,“蚂蚁们在此安了家!”

在黑虎峡捉鸟捕兽的经验,让她对自然有着敏锐的感觉。蚂蚁在桩下安家,那桩已大可能已经被掏空了。

她又想起来师傅说的:“坐佛一功,四两拨千斤。”

阿珩比对着那桩,稳扎地面,气沉丹田,只觉得浑身之力聚在一齐,只听一声大呵,那桩应声而断。桩下蚂蚁,忽见天日,正在四处逃命。

随着那桩到底,赵三千的眼都直了。他没想到这个小孩子有这样大的潜力,竟以小小一掌,推断了碗口粗的木桩。他速速过来查看,虽看见了蚁穴,仍感到不可思议。他拉着自成,道:“校尉,你瞧见了没有,你瞧见了没有!这孩子又聪明又厉害!”

自成的眼神从蚁穴飘到阿珩身上,又飘回蚁穴,挠着鼻子提建议:“他这也不算拔出来的……”

他就是要她走。

赵三千不同意自成说的话:“这样好的苗子若不留下,那我还训什么新兵!”

香已经烧完,如赵三千所预料,只留下了不到六十个新兵。大家这才领了衣裳帖子,互相认识。

午间吃饭时,有一童子,他见阿珩身手不凡,有意与之交往。吃饭的时候,故意坐在阿珩旁边,悄悄道:“我叫天誉。你叫什么?”

师傅说过,慎交慎言,尤其是无事献殷勤的,绝没有什么好事。

阿珩扒着饭,没回答他。

天誉道:“咱俩年纪相仿,既然有缘到一处,你我二人何不结交,以后也好有个伴儿啊。”

阿珩还是不理他。

那天誉倒是很好脾气,见阿珩不理他,他也不生气,笑呵呵坐在阿珩旁边,慢条斯理吃他的饭。

午饭时间,也是无处可去,童子们自然也三五成群,说话消食。

一人摸着伤痕叹气道:“当兵的苦哟!原指望着混口饭,谁知这第一天,就吃了这多苦。”

另一人年纪稍大些,恭维道:“我瞧你身手也不错,断不是普通人吧!”

那人微笑道:“家父小小有个官职。我自小倒也在武馆学过几天。”

这人继续恭维道:“我眼力不错。只是你这样的背景,怎么不直接去选九思营,在我们这新兵队伍里浪费时间?”

那人道:“说实在的,谁不想一入伍就拿到九思营的入营票?只是我这样的本事,耍耍威风也就罢了,定然选不上。”说罢,又压低了声音,“家父两袖清风,也送我上不得青云。”

这人拍一拍他的肩膀:“不要妄自菲薄,我看你很有希望。咱们也不是没机会,只要表现好,普兵也可以被选上。”又转头向着众人道,“孟元帅驻扎西北二十年,培养出的精兵良将数不胜数。算下来,竟快有一半的大将武官,可都是从九思营出身。但凡能进了这九思营,就能成为这万人之上的将军之门生,比武举还来得快,所以知道的,都管它叫‘小武举’。”

又一人进来插嘴:“哼,有钱的花钱,有权的换权,轮得着咱们这些平凡之辈?”

这人也并不生气,笑呵呵道:“你说的倒也有理。只是今年正遇开营,咱们何不奋力一拼,若真选上了,好处多着呢。”

另一人道:“什么好处,还不是去拿命换口饭吃。”

这人道:“我有个好例子比给你,听完你就明白了。你可知,咱们定西郡有个福安将军?若论门楣,在定西郡内,他家比县令高不得多少。他家的公子去年擅自领军出征落败,按军令,不死也得扒了官。只是这少爷好命,九思营出身。即便他再不能效力沙场,元帅也叫他吃着七品的官粮,元帅还是疼爱他。”

一人插嘴道:“他毕竟是将军的儿子。你也太看不起人家。”

那人道:“自古以来,将军之封号,‘忠勇威’、“壮勤实”,哪有人会是‘福安’这样的?其实你们不知,圣祖亲征在此,机缘巧合被一猎户所救。圣祖见他英勇,又着实有些力气,因而赐‘福安’封号,从五品二等将军待遇,还允此官职三代世袭,为的是让他们在定西郡内闲享富贵。”

一人道:“这也就算是好命了。许多官员一辈子都没见到过皇帝,更何况这样大一个恩情!”

那人道:“我还没说完哩。福安二代将军才袭位,就遇上战乱,奋勇无比才保住这个官职。但我朝世袭之法,若无他功,按阶下行。到这少爷一代,无功就得恢复平民身份去了。那少爷莽撞出兵,若非九思营出身的身份,福安将军的牌匾也就保不住了。”

他话里话外的意思,三代奋力征战,不如攀上孟远川来得划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