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藏锦 > 第118章 孟府1

藏锦 第118章 孟府1

作者:骆伽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11 11:01:39 来源:小说旗

二月十五日,在孟兴的护送下,孟府一群戴孝的丫头婆子簇拥着阿珩上了马车,将阿珩接到了孟府。

才转入街道,还未看见孟府的大门,就有一老太太带着众人迎了上来。

不消说,那为首的老太太定然是元帅的母亲秦太君。

阿珩全以为孟家老太太应该是个需要人扶着的慈眉善目的老人,可今日一见大惊:老太太古稀之年,竟身形如鹤、挺拔如松,虽然手里拿着一只拐杖,但那拐杖全然不似一个老人的辅助器具,只好似一种武器。

老太太身后跟着两三个妈妈以及几个女侍,个个也都是爽利之相。

阿珩被老太太的气势惊到,心下暗想:“阿娘虽然是月离的女将军,却从未展露如这老太太一般的气势。怪道孟元帅是那样的虎将——这是虎母无犬子啊。”

老太太上前来,一把抓着阿珩,还未说话,只看着阿珩怀里的英灵盒,嘴角一动,就哭了起来。

阿珩跪下道:“老太太,元帅回家了。”

旁边一衣着华丽的妇人——后来才知是三叔母——上前来劝道:“老太太的身子也尚还没有完全康复,只是心急,不肯在家里坐着等。好容易等来了,又是这般伤心,这可怎么得了?”说着又扶着阿珩道,“姑娘快起来,在这大街上怎好哭的?我们快回家去吧”

众人劝说着,搀扶着,簇拥着阿珩和老太太进了孟家的大门。

孟府之景,与昭王府又是一番不同,自不必细说。府中规矩行事,也与王府有所不同。

丧仪上前后呼应的侍从,都如池中群鱼,围绕着阿珩来往照应,飞扬的裙摆晃花了阿珩的眼睛。

丧礼举办了三日。到最后一日送灵归祖坟时,以昭王为首的一行人又送来了陛下御笔书写的谥号“仁达”,以显示皇恩浩荡。

阿珩听见外面有人悄悄抱怨:“宫中也忒过分,老太爷的‘召烈’、侯爷的‘光武’,光是念在嘴里就重千斤。元帅是南楚至高武神,怎么用‘仁达’二字,难道是说元帅太过软弱么?”

又有人说:“唉,算了,都封了王,谥号又有什么要紧,人都走了。”

阿珩也觉得这两个字念起来有些轻飘飘,想要问老太太的意见,但她却不肯张嘴——因岚烟说过,谨言慎行。

倒是老太太看出了阿珩的心思,笑问:“刚才外边有些人嚼舌头,也许你听到了?我见你有些不高兴。”

阿珩只是垂下眼睛不说话。

“哈哈。”老太太似乎看透了阿珩的心,笑道,“你才来,也许不知道孟家的历史——孟家本不是武将世家,其实世代从文,祖爷、太爷都是文官。太爷不会武艺,但却一直跟着圣祖征战四方,不得已弃文从武,功勋卓着,故而宫中封‘召烈’二字,太爷承担得起。远川少时一心想着文治天下,信奉一个仁字,故而早先时候他不愿去继承太爷衣钵,与太爷隔阂很深。可是太爷身体不好,远川为了一个孝字,又不得已上了战场。所以,‘仁达’两个字,恰恰是陛下对远川的抚慰,君臣如此默契,我又有什么不高兴的呢。”

几炷香上罢,老太太在袅袅熏香中拿着佛珠静默了一阵。

面对这个坚强、伟大、豁达的老太太,阿珩心底涌出更多的敬佩之情。

半晌,老太太转过身来,笑问:“你半晌不说话,是不是心底里在可怜我?可怜我一个老婆子,没了儿子,孤身活在这深宅大院里。”

“可怜?——不,老太太,我敬重你。”阿珩实在地回答。

老太太呵呵一笑,扶着阿珩的手,一边走一边讲过去的故事:“我出身秦家,爷爷父亲都是武官武将。我和太爷是政治联姻,早些时候性子实在不算太对付。成婚后的前两年,日日都吵架。倒也不为什么鸡毛蒜皮,全为些公家的事。虽然吵,但也痛快,太爷不是什么酸腐人,我们两个吵着吵着就吵出了三儿一女。”

“哈哈。”阿珩不禁一笑,“您如今都古稀之年,还如此中气十足,依我看太爷一定吵不过您。”

老太太拍一拍阿珩的手:“你错啦,太爷总是赢。我虽然脾气大,但书读得少,太爷的大道理多,总能把我绕进去。在远川小的时候,太爷总出远门去,我教不得远川多少知识,只得求一个大师傅去教他道理。”

“是华旭子老先生吗?”阿珩问。

老太太讶然:“哎呀——看来他真是极信任你,这样私密事都告诉你。呵呵,华旭子是我师兄,文武兼通,只是他避世已久,无心过问世间事。我带远川去求学时,华旭子说什么都不肯收,说远川没灵性。”

“没有灵性?”阿珩脑海中不禁想出这样一幅画面:山中君一般的孟元帅,仗着自己是皇亲贵胄高傲无比,跑到山上去求学,结果人家还嫌弃他笨——“哈哈哈,太好笑了,孟元帅居然被人家嫌弃笨。他可是南楚最强的勇士啊!”

“后来呢?”阿珩听入迷了。

老太太说:“师兄的话虽然直白,但到底还是收下了远川。我是华旭子的师妹,带着我儿子来求学,摆明了就是来走人情关系,他怎么好将我拒绝。而且,远川自小也有那种自视清高的毛病,按在华旭子那里好好磨一磨他的性子最合适不过。远川在那里断断续续学艺三年,性子磨得很好,从前那种死书呆子模样变了许多。”

“哈。”阿珩心里笑,“天天和师傅那样的顽童待在一处,岂有不变的呢。”

老太太的娓娓回忆,让阿珩对元帅有了更多的了解。现在他是祠堂中的一钵骨灰、一个灵位、一种榜样,可他那些永不褪色的少年时代,现在多了一个人替他记住。

老太太和阿珩极能聊得来,一老一少站在一起,竟不像一对祖孙,而是忘年之交。闲时老太太也带阿珩去街上玩乐吃喝,全然不似王府那般规矩多。

老太太低声说笑:“这府里,现是你三叔当家。你三叔是读死了书的,规矩教条就是他的命。他年少时太爷给他荐官,他怎么也不肯去,非要考了进士去候补。那时老皇帝才薨了,他这一批就死等着,后来到底是做了个翰林院的编修,一干就是十年。说他迂腐吧,他活儿干得比谁都细致,说他精细吧,他只会弄文墨,人情世故一概不通。”

“前儿不久,他升了中书郎,那可不是个容易活儿,忙得一个月都见不到几次。亏了他不在家,他要在家,真要把我活活念死。我最是不能听他背书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