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藏锦 > 第6章 金都命案6

藏锦 第6章 金都命案6

作者:骆伽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11 11:01:39 来源:小说旗

王晋的命案一夜就告破。

殿外雨已变小,可终究未停。明和皇帝草草睡了一个时辰,大太监王云急促赶来,低声唤醒:“陛下,陛下。”

明和皇帝揉了揉眼睛,道:“什么大事?”

王云生颤抖着递上一封战报,道:“陛下,孟元帅的战报到了!”

明和皇帝从榻上翻起来,一把扯过战报,从头读到尾后,将战报狠狠摔在地上,喊道:“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王云生一点也不敢回应。

身后的林美人被吓得一怔,帐中如瀑长发与软纱寝衣混在一起,微微颤动。

“岂有此理!”皇帝又大喝一声。

林美人急忙掀帘出帐,将战报收拢了放在桌上,不敢听一词,踩着鞋就匆匆离开了寝殿。

明和皇帝不敢相信,把那战报拿起来又从头到尾读了一遍。孟远川夸下海口的白石坡一战,五万精兵遭困,损失惨重。不仅如此,齐国更是因此下了战书,言说若不让出北凉故都,则十万大军进攻定西。

战败两个字在明和皇帝的眼睛里忽大忽小,终究把他晃晕了。他气愤地瘫坐在榻上恨恨咬牙,气得心血都上不来。王云生急忙上前拍匀皇帝气息,却又听闻昭王李嘉世求面圣,为的是来禀告王晋的案子。

压着心里的怒火,皇帝招手叫人进来,听昭亲王讲述王晋之死始末。

听到后面,燥烦难捱,皇帝一迭声骂道:“该死的奴才!风雨这么大!还不快把窗户关上!”

几个小太监进得来,匆匆将窗户关严。近来天气不好,皇帝的脾气也不好,为着这窗户开开关关的事情,几个当值的太监连着好几天都吃了板子。

窗户关上,大殿内更显寂静,唯有李嘉世的声音字句清晰,缓缓道来。

明和皇帝问道:“王晋和孟远川的信,可确有实事吗?”他又将战报递给李嘉世,“自打王晋出任兵部尚书以来,孟远川的仗打得是越来越古怪。钱没少花,败仗吃了不少!”

李嘉世道:“展青书即刻就去了王家搜查,暗室找到了,可里面所有书文,毁的毁,丢的丢,几乎没有可用于证物的东西。”

“你的意思是,有人把那些龌龊东西带走了?”

李嘉世近前道:“父皇不必为这些细枝末节生气。孟元帅虽在西北吃过几次败仗,可说到底,也是寸土未丢,只是损了面子。兵部的钱虽然花,但总归没有超出过预算,寻不得什么过错处。至于王晋,人死灯灭,追究他无用。如今紧要的,是兵部尚书的人选。”

明和皇帝没有应声,想了一阵,问:“你可有什么想法?”

李嘉世笑道:“父皇既然问,就得容我直说。”

嘉世素来温和贤良,是皇帝的宽心宝。皇帝见他笑,原本为孟远川上的火消了一大半,于是他便也笑了一声:“你说吧。”

李嘉世道:“刑部侍郎展青书,是破获此案的主力。他忠于职守,才思迅敏,正是可培养的好苗子。”

皇帝摇头道:“兵部并不缺人,缺的是眼下合适的人。”

李嘉世道:“父亲,兵部从不缺人,只是缺骨气。”

皇帝沉默一阵,道:“我仿佛记得,展青书是明和九年的榜眼还是探花?”

李嘉世道:“明和六年的探花。当年前三十名您亲自点将,发配往州县候补,为的是振兴各县官僚作风。展青书虽然是探花,但是自请去了最遥远的庆州,三年后才调到户部。”

皇帝还是不同意:“青书太年轻了。且他一家三代,都是念书的秀才。当前齐国虎视眈眈,军务调度,必须要个老手。最起码,能应对得了西北那一大摊子。

李嘉世听出父亲言语中的无奈,又劝道:“父亲考虑的是。展侍郎从户部出身,又做到了刑部的侍郎,可见适应能力很强。父亲既觉得他年轻,将他调过来先做三个月的侍郎又如何呢?若觉得他不行,再找也来得及。”

皇帝思忖了一阵,因当下他也想不到十分合适的人选,只得说:“依你说的,就调他去兵部三个月。这期间,兵部的事情,就由你牵头吧。你可注意,兵部的事情不是那么好做的。”

李嘉世喜不自禁,笑道:“儿子知道,且有父亲教导,相信很快可见进步。”

皇帝又烦着白石坡的败仗,摆摆手示意李嘉世跪安。但李嘉世却进前一步,说出了自己的下一步:“父皇容禀,三年前,派往定西郡的刺史蔡晟在述职前夜急病不治,死于官驿。现如今,钦差大臣王晋又莫名遇害,且遇害之事,又涉及失踪多年的西林王和大元帅孟远川。或是孟远川,或是西林王,总归是西北的事情。且当前,齐国白石坡一战又是这样的败绩,实在令人扼腕!”

说罢,他单膝跪地,请命道:“父皇,请您下旨,准儿去巡察陇右道,为父皇拨开西北疑云。”

明和皇帝抬眼看了李嘉世一眼,闭着眼睛摇头。

李嘉世道:“父亲,西北不宁,朝廷不安。且当下,孟远川的功过是非,都已成了近来最大的议题。若要选一人前去辨明真相,儿难道不是最合适的人选吗?”

明和皇帝转过头去不看他,把头又摇了两下:“一夜劳碌,你也累了,回去休息吧。”说毕,自顾自回寝室去,没给李嘉世自荐的时间。

自然,明和帝也不是真去睡觉。——哪里睡得着啊。

北凉降后,齐国一直借故骚扰,非要夺回北凉故地。北凉是险要之地,更有矿之都美称,花了数年才降服,怎能拱手相让?但齐国如今国力大涨,铁骑精兵锐不可当。无论是军资还是人力,都远超南楚。

于是朝堂上分裂为两派。

主和派认为,北凉小地,如同鸡肋,只要能换来十年和平,相让何妨?

主战派认为,北凉是主动降服南楚,已是南楚不可或缺的领土,决不能让。

主和派认为,孟远川驻扎西北二十年,耗尽心力才守住边疆。如今国库空虚,孟远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能守住就不错了。再让他去打仗,钱从哪里来?

主战派认为,孟远川据西北要害之地,如西北之王,一手遮天。国库空虚,有一半是他花了去。花这么多钱,还守不住北凉,要他干什么?

后来,北凉之辩也就逐渐变成了孟远川之辩。

为孟远川的事情,两派争得不可开交。甚至于有一天,礼部尚书满头是血来上朝,问起来,原来是两派在宫外甬道就打起来,他去劝架,结果挨了一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