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九零:踹翻极品后我逆袭暴富 > 第99章 这一看就是柳家的种啊!

司彧简单跟司老爷子提了下宋向南的来历,一听说是上次卖凉皮的小姑娘收养的,他很惊讶。

“这姑娘还有能力去收养一个孩子?顾得着?那可是个孩子,不是小动物!”

司彧斜眼看自己爷爷,有些不满,

“别小看人好不好?她自己供自己读大学,还写书投稿,参加的文学大赛几乎都拿到了奖项。

摆摊只是她的兴趣爱好,人家很有能力赚的好不?为什么就不能去养孩子?”

司老爷子无语的瞟了孙子一眼,“这是能不能的问题?我是想问,她一个女孩子,好端端的,为什么去养一个孩子?”

这在任何人看来,都是非常可笑的一件事。

无关金钱和时间,而是未婚女娃收养孩子,你说你资助也就罢了,居然直接收养回家!

不可理喻。

司彧虽然最开始也很不理解,但他还是选择了尊重:“人都追到车上了,她大概是无法拒绝,”

柳中孚和柳芳雅一母同胞,柳中元是后娶的三姐生的,从小他们就不亲。

加之柳芳雅母亲娘家霍家的强势,早在六十年代初就将霍柳两家近八成的资产转移到了港市。

魔都柳家剩下的壳子霍氏大小姐也瞧不上,留给了她不屑一顾的前夫和其外面养的三姐一家,自己则带着一儿一女定居港市。

八十年代中期才以投资人的身份回京,不过却没回归魔都,而是选择首都重新开始。

反观留在魔都的资本家柳勇和三姐,十年没结束就被折磨死了。

他们一共生了两儿三女,可最终出现在他们面前的,竟只有混混柳中元。

据说这个柳中元是在谩骂、殴打、屈辱中活下来的,也因此养成了混不吝的性子,偏这种性格在任何逆境中都能想办法存活。

从魔都到首都,他虽然走了很多年,可人家凭着柳家给他的优秀基因,靠着那张脸和一张能说会道的嘴,这一路找了很多女人,也生了很多孩子。

多年前带到大院的两个儿子,在三年前那场闹剧里并没有出现。

“要不是有小时候的那张照片留底,我还以为柳中元和那两个儿子的出现是记忆偏差呢!

这人也是绝,前后来了两次,带来的女人和孩子都不一样。

三年前带回来的女人手里扯着的小孩子,十之**就是向南了。”

司彧晚上就给清歌去了电话,将他的猜测和佐证跟她讲清楚,末了,不忘问。

“还需要血型或拿柳旭的头发和宋向南进行比对吗?”

清歌直接拒绝:“还是算了,到此为止吧,真没想到他会是柳家人。”

柳旭曾不止一次吐槽过这个叔叔,知道柳中元处处留情,妥妥的渣男,光他们知道的有名有姓的孩子就有七八个。

最可恨的是,他天南海北的流浪,有钱了就养几天,没钱了就直接逃避离开,一点责任也不负。

“向南认得不少字呢,开始我还以为他出身不错,现在看来,很有可能是他生母的功劳。”

就是不知……因何流落至此了?

次日宋向南没去医院,直接被司彧送去上学,到了晌午又被他接到司老爷子这儿用餐。

等近距离的看这张小脸儿,更加笃定司彧的猜测,偷偷跟大孙子说:

“这一看就是柳家的种啊!要不说他们家基因强大呢,就怕这性子也随了那个痞子,我建议还是送孤儿院的好!”

这个司彧肯定是做不得主的,只希望当下的环境能改变潜在的基因影响。

——

圣诞节刚过不久,千禧年越来越近,春市的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商场内外人流攒动,热闹非凡。

清歌四人也想出来玩儿,但上次吃过亏之后,不敢单独行动,硬是让张弛拖上了他的舍友。

大家都不是第一次出来玩儿,互相认识,一行七人没骑车,就在他们学校附近的夜市区溜达。

“咦,我发现你们北方人都不喜欢踩井盖?还没到地方直接绕过去了,这是本能?”

黄思雨走在后面,意外的发现清歌、霜月、张弛以及另外一位冀省男生,都理所应当的垮过了所有窨井盖。

清歌没想到不经意间的举动居然也会引来思雨的疑惑:“这还有南北之分吗?余光一扫直接就避过去了啊!”

黄思雨笑的有些尬,“我不一定,偶尔会踩上去,我看婳婳也踩了。”

黎婳低头看了眼附近的窨井盖,“咦,这些冒着热气的是什么?”

清歌拧了拧眉,“管道如果处于密闭状态,正常情况下,热力井是不应该冒出蒸汽的。

如果热力井冒出蒸汽,只能有一个解释,就是井里进水了。”

“在管道里,蒸汽温度能达到200摄氏度左右,进水后,管道外壁加热成为高温蒸汽,井内温度会超过100摄氏度。”

郑霜月这个当地人都忍不住问了,“这里面的水是从哪来的?”

清歌解释:“有可能是地下水,也有可能是来自于自来水管网中的渗水,更有可能是雨水。

我们刚下过雪,雪在这一片区域的上方很容易融化。”

“大家都小心点儿,这些蒸汽在晚上一冒出来,容易阻碍视线。”

谁曾想刚拐过一个路口,就亲眼目睹一个老太太坠了井,众人惊呼出声:“天啊!”急忙冲了过去。

老太太坠井的同时,一对中年夫妻第一时间趴在地上救人,奈何天黑加上井深,冒出的热气不断地阻碍视线,即使有人第一时间拿过来手电筒,也看不清里面的情况。

伸手下去捞人的夫妻俩双手更是严重烫伤,起了很多的水泡。

当围观的人越来越多的时候,消防人员也到了,可是这样的环境和视线,根本就没办法打捞。

他们在现场等了三个多小时都没有任何进展。

直到第二天的晨报,刊登了这则新闻的后续,历经五个小时,人才被勾上来,可惜……

事故的原因是有人挪动热力井盖,用里面的热水,复原时没有盖严导致。

新闻的末尾,还有这样一段话——

附近多名居民表示,他们经常见到在凌晨四五点钟,有些大巴车停在这里,司机用井里的热水擦车。

“我曾经亲眼见到过,一名司机擦完车后,用脚把井盖踢了几脚,就算是把井盖给‘复位’了,很多时候井口还留个大缝,司机却视而不见扬长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