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潜锋 > 第263章 阴阳一坛酒

潜锋 第263章 阴阳一坛酒

作者:山野有扶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4 19:56:32 来源:小说旗

当九哥赶到,谢宇钲已带着卢清卢婷,在远近的山间搜索多时了。

众人沿水搜索出几十里地,除了在一处石岩下发现了死去的贞子,此外再无所获。

众人仍不死心,继续来来回回反反复复地搜索……又找了两天,最后,终于在一个河弯拐角处,找到了一点儿线索。

那个河弯怪石嶙峋,偏偏有一株大松树俯首江峡,好像在掬水洗面。

山洪爆发后,江峡急涨,这大松树倒有大半浸入水中,被冲刷得皮开骨绽、枝叶斑驳。

这大松树俯首江峡,好像一道浮空堤坝,网住了不少东西。

洪水消退后,人们在上面见到了连根拔起的树木,涂满污泥的荆蓬,山洪卷来的幼兽……当然,还有人的尸体。

谢宇钲小心翼翼地爬上大松树,终于在第一个大桠的一根小小傍枝上,见到了一副小小的银锁。

这正是俏飞燕的失物!

长长的银链,系着小巧的银锁儿,在松枝上随风晃悠着,被阳光一照,银光闪闪,灿烂夺目。

银制的长命锁!

卢家兄妹四人,每人都有一把,是每人周岁时,父母请同一个银匠打制的,上面刻着各自的名字,而这把银锁,正刻着一个“燕”字。

九哥、卢清据此认为,俏飞燕已经安然无恙。因为俗语有云:水荡千斤石,难移四两铁。银锁虽然小巧,终是金属,远非洪水所能搬运,更别说将它送到树上。

所以,他们认为,俏飞燕水性过人,定是借助这棵大松树脱险了,危急中不慎弄丢了银锁,也是在所难免。

谢宇钲远没有两人这么乐观,但也同意了这个看法。

于是,众人又以这棵松树为中心,搜遍了方圆数里的山山岭岭,始终毫无所获。

卢清要求扩大搜索范围,众人又搜索了两三天,仍然没有任何收获。

卢清再次要求扩大范围,但谢宇钲给出了一个推断:他说如果俏飞燕真的借助这棵大松树脱了险,那么,脱险后的俏飞燕,将会尽快回观音宫去找大家的。

卢清和九哥被说服了。

众人赶回观音宫,没有见到俏飞燕,只见到满地尸首。

静宜师太倒在楠木树林子边沿。

几个日本人横七竖八,倒在各处。

朱得水死在庵堂后的静室,仍坐在轮椅上,膝前跌落一支打空了的匣子枪,轮椅左边的布兜里还剩下一颗手雷……

根据唯一的在场幸存者卢婷的复述,众人基本还原了当时的状况:朱得水见日本人难以抵挡,便让静宜师太背上昏迷不醒的谢宇钲,带着卢婷虎子,从后门出逃。

不料,日本人在观音宫外也安排了人堵漏,静宜师太中枪不支倒地,后来与日本人搏斗殒命。

卢婷得益于躲到那株大楠木树上,而虎子又小上两岁,当时雨大树滑,爬不上去,躲在树下时,正好见静宜师太危险,便冲出去大喊大叫,引开了日本人,慌乱中不慎失足,摔下深崖。

由于朱得水的顽强抵抗,日本人在观音宫付出了四条人命。一人被飞刀扎中心口,一人被匣子枪直接命中脑袋,还有两人死于朱得水自杀性的手雷……朱得水一直战斗到最后一刻!

谢宇钲在附近村里买了三副棺木,收敛了虎子、朱得水和静宜师太,停在侧面房里,准备择日下葬。

料理停当,九哥和卢清又起了猜想,说当时那洪水实在太大,就算是俏飞燕只怕也难免受伤。而发现银锁的地方,距纠云寨也不远,俏飞燕脱险后,很可能就近回纠云寨去养伤了。

两人连夜回山寨去了,两日后两人失魂落魄的回来,同时还带来了牛二和鸡窝。

原来,这段时间关于纠云寨的消息,早传遍了罗霄山。说什么红字头让靖卫团打得跑路,纠云寨出于义气挺身相救,也被打得全军覆灭……消息传到青螺村,牛二和鸡窝大惊失色,但终究觉得难以置信。一时间两人又是怀疑,又是担心,便抽了个空,回山寨来查看情况。

正好遇上了九哥和卢清,知道谢宇钲和卢婷还在这边的观音宫里落脚,便又一起来了相见。

鸡窝和牛二也一致认为,俏飞燕一定能安然无恙。众人便在观音宫住下,给亡者办理后事。

在九哥的坚持下,谢宇钲花重金找到了当初收敛虎哥和玉面鼠的好心人,迎回两人的身体,请人将他们的头颅缝合好,又去迎回死去多时的虎嫂……九哥早在观音宫后山上选了处风水上佳的穴位,择了个好日子,做过道场法事,逐一落葬。

玉面鼠一个坟,虎哥虎嫂和虎子一家三口一个坟……本来,九哥说静宜师太是方外之人,所以另外给她点了一处地穴,但谢宇钲不同意。

他坚持将静宜师太跟朱得水合葬在一起。

当初在山寨之时,以谢宇钲、牛二和鸡窝等人为首的一群人,都曾向朱得水学习身手枪法。朱得水曾费尽心机,一心就要收谢宇钲当第一个徒弟,却始终未能如愿。

这直接导致牛二和鸡窝等人也拜不了师。

如今朱得水仙去,“颠扑门”自此绝了传承,两人拜师一事,也就成了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

两人虽见谢宇钲费心费力操持朱得水的后事,但心里仍不免耿耿于怀。

谢宇钲对此浑不在意,还理直气壮地以牛二鸡窝都曾向朱得水学艺为由,要求他俩执弟子礼,行三跪九叩的大礼。两人对此倒没意见,主动披麻戴孝,谢宇钲也一袭白衣,白布系额,以志哀思。

葬好亡者,逐一祭拜。

最后来到朱得水坟前,九哥拍开一坛黄酒,在坟头沥了一圈,祭祷道:“朱先生,老九跟你结识,虽然不久,但几次同醉,实在是大快平生!”

这时,谢宇钲已领着众人,点起香烛,郑重地跪拜在地,久久不起:

“师父————!”

“师娘————!”

“你们两位老人家……一路走好!”

一语未毕,想起朱得水的音容笑貌,不由眼圈儿红了。

旁边的卢婷早已哽咽得流下泪来。

身后牛二鸡窝和卢清,也以颠扑门人的身份逐一下拜。

九哥见了,哈哈一笑:“朱先生,我们是知己几场醉,生死一坛酒。你的武艺人品,那是没得说。老九我五体投地。只是,老九可万万没想到,你对命理术数竟也这般精通入微……想当初……”

九哥捧着酒,洒了一周,回到坟头蹲下,见石碑上沾上几点纸灰,便以衣袖蘸了些黄酒,轻轻拭着:

“想当初,曾听你醉后说,谢指挥与‘颠扑门’机缘深厚,迟早有一日会拜入门下……说实话,当时我虽然点头称是,心里头却是大大不以为然……诶,事至今日,终于见了验证……哈,朱先生居然在身后收了这么多徒弟,老九我对先生……可算是真真正正服了……只是,朱先生哪,你能不能帮忙算算……今后老九我的酒瘾犯了,又能找谁一同醉去?”

……

翌日,在卢清卢婷的坚持下,众人再次出发,继续寻找俏飞燕。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然而,一贯以来都担任指挥官的谢宇钲,这一回却一个人走了一条道。

这时,洪水已经退去多日,可山间仍随处可见洪水过境的印迹。

不少桥塌了,路断了,断了行旅。有的山梁崩了,露出傲骨铮铮的崖体。不少树木倒在地上,裸露出裹满泥浆的根须……谢宇钲经过一个山谷因为出口处崩塌了,整个儿成了个堰塞湖,湖水一片混浊泥黄,飘浮着几棵小树和几具动物尸体……很多村庄人家在洪水中遭了殃,房屋被冲倒,家禽家畜被卷走……一路上谢宇钲见了好几户人家,正在治丧……

南边的青螺村,也在这次洪灾中损失惨重。

其他的先不说,单说这两个月在芦花滩上新开出的那些田地,就至少被冲毁三股一。

其中,又以王家贵新分的二三十亩地遭灾最严重——大半被洪水直接冲成一片乱石滩。

不过,现如今王家贵对这田土农事,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关心了。因为他攀上了大少爷和日本人的高枝——在山里担任‘护矿队’的副队长,他浑家也带着十来岁的娃,一同在山里,给矿上的弟兄们做饭。

现今矿上还未正式开张,所以人员不多,他浑家的日子很是清闲,开始时,还经常回村照看一下庄稼。夏收过后,王家贵便没有种第二季稻谷,还让浑家将菜地里能摘的蔬菜,都摘了,带到山里食堂。

藤原先生见了大喜,一时高兴,竟然赏了一支钢笔给王家贵,说是给他的娃读书识字用的。最后,藤原先生还特地透露了自己的一个打算——说等忙完这一阵子,他要在村里办一所小学学堂,专门教矿工的子女读书写字。到时候,王家贵的孩子可以优先免费入读。

这可把王家贵夫妻两个乐坏了,从此对矿里的事更是小心在意,曲意迎逢。

个把两个月时间,王家贵竟然还学上了几句日本话,经常叽哩咕噜地跟几个日本人说上两句,倒惹得他们哈哈大笑。

这一日午后,王家贵像往常一样,带着几个队员,在矿场周围巡逻,气喘吁吁地爬上一处高冈,来到两根空空如也的旗杆面前,见上面的的电线架子仍然高高擎向天空,跟往日一般无异,便放下心来,一行人坐在旗杆下面的大石上歇息。

每天巡逻,这处高冈是必到之处。藤原先生特别交待,电线细小,远处看不真切。只有亲自走到旗杆前,才能清楚看见上面的电线,到底有无损坏。

对藤原先生,王家贵是服气的。一个大学教授,知识文化人,放着东洋国优渥的生活不过,来到中国的山沟沟里,跟一帮泥腿子混在一起。光这一条,就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何况,他还将矿场的诸般事宜安排得井井有条,就连护矿队的巡逻路线巡罗时间这样的小事,也立下详细的规矩。

并特别说明,护矿队只要按规矩把要走到的地方,都走上一遍,每日的巡逻任务就算完成。

每天就是拉帮结伙,在矿场周边走走,每月就能领五六块大洋,这样的美事,在以前可是连想也不敢想呀。

所以,王家贵很能理解那牛二的心情。

前一阵子,牛二送那特派员到汤湖圩搭船,回来后就好像铁树开花哑巴说话,突然间就开了窍,也不晓得从哪里弄了几杆枪,拉上了几个人,整日价地往陈府跑,跟着清华少爷屁颠屁颠地打转,一心就想到这山里来干这护矿队。

眼见他的痴心枉想,就要达成。最后关头,藤原先生却选择了王家贵,让他领队,来保护矿场。

对于这样的知遇之恩,王家贵自然是感激涕零。所以他对藤原先生的话,向来是不打折扣,执行到位。

一行人在大石上歇了一会儿脚,取出随身盛水的竹筒,喝过水,王家贵带着队员原路返回。

远眺矿场方向,只见几幢木头房子在初秋的山野间若隐若现,几群人影,散落各处分别忙碌着。王家贵知道,藤原先生一定又带着他那个傻徒弟,在水溪边淘洗矿石样品了。

一行人正走着,突然一个队员伸手一指,笑嘻嘻地道:“咦?那个傻东洋,又闹事了?”

王家贵抬手搭起凉棚,定睛看去,只见山下的矿场内一片混乱,估计是藤原先生那傻徒弟的毛病,又发作了。

藤原先生这个傻徒弟,以前王家贵也见过,实实在在的一条好后生,可据说某次在山冈上巡逻,不知怎地跌了一跤,从此就变成这样儿了。

说起来,这个脑壳坏了的家伙,也真有福气。一般人要摊上这样的倒霉事情,一辈子就算是毁了。可是,这个傻蛋没有,不但藤原先生不嫌弃他,经常把他带在身边,就连他那如花似玉的未过门媳妇,也不嫌弃他,反而把他照顾无微不至。

平常这个傻子就爱挎着一个帆布挎包,满矿场转悠,大家倒也相安无事。只是,这傻子不一定就什么时候发作了,可能是看哪个不顺眼,可能是时辰到了,反正一发作,他就爱打人,追着人疯打,有时拿挎包砸人,把人砸得嗷嗷叫。

现在,估计他那癔症又犯了,正拎着叮零哐啷的帆布挎包儿,到处追人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