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擎国 > 第一百九十七节、东风与西风

擎国 第一百九十七节、东风与西风

作者:梦里挣扎.QD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8: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官商勾结买卖军火的居然担心这会导致**!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的笑话,如果是从别人的嘴里说出来,一定会被真假二位太子嘲笑,但说话的人是姜田,他们无论如何都笑不出来,张韬和姜田对资本的恐惧并不是因为政治宣传的原因,也许在老家那个时空,大多数人并不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资@本@主@义,但只要关心政治的人就知道,资@本@主@义既不是洪水猛兽也不是阳春白雪,这只是一个社会形态,谈不上好坏,完全看执政者的意愿与操守,那么执政者是谁?不是票选出来的总统,而是控制着社会方方面面的资本家。~~~小~说~~

所以说姜田他们最担心的也是这个,当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掌握财富的人必然要攫取更多的权力,而掌握权力的人也会追求更多的财富,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官商勾结,最终形态就是美国那样,为了资本家的利益而摒弃一切人类的道德,当这个国家同时还拥有最先进的科技,拥有最强大的军队时,就肯定会张牙舞爪的到处发动战争,来满足自己深不见底的**,最后也会把自己拖下深渊。

新中华会不会走上美国的老路?应该说很有可能,中国是一个官本位社会,无论是孟子的民重君轻思想,还是后来的为人民服务,都没能彻底的扭转这一现实,为什么?因为从古至今中国社会中最具权威的,永远是官员而不是商人、农民!从中国的历史可以看到,一开始资本也是同欧洲一样依附于权力的,权力靠资本输血壮大,如果这时没有发生意外,如明末那种天灾**同时来临的情况。这时资本与权力都将因为脱离群众而导致民怨沸腾,但背黑锅的只有权力而不是资本,作为一同分肥剥削劳苦大众的资本同样憎恨权力,他们不会感激权力的庇护让其发展壮大,只会觉得自己应得的利润被掌权者剥夺,所以明明是剥削阶级的资本还会在天下大乱的时候,以受害者的身份发动革命夺取权力,此是为——资@本@主@义@革@命!

不管革命是否取得成功,历史都将翻开新的一页,不信的话请参考法国的革命历史。但是在中国资本的力量却很难成功,究其原因则是拜隋朝这个短命的帝国所赐,科举制度让天下读书人都有了进身之道,这使得原本严重对立的各阶级有了个轮流坐庄的机会,同时也将百姓对权力的憎恨目标,从皇亲国戚的贵族置换成了读书人代表的贪官污吏,并且固化了中华民族的官本位思想,其意义很难一言以蔽之,却绝对造成了资@本@主@义无法在中国彻底夺权的事实。社会上流行的那种奸臣蒙蔽君上鱼肉百姓,只要能将这些奸臣斩杀殆尽便可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的戏码,无论他们怎么受百姓的欢迎,都不是社会权利架构的真实体现,看个热闹尚可,谁要是真的相信了……

既然大家都能通过科举来执掌权力,那么商人当了官就一定能引发革命吗?就像一个贫农出身的秀才一朝金榜题名,却很少再为农民代言一样,商人出身却获得权力的官员,他们也会站在权力的角度而不是以商人的身份来行使权力,这时反倒是因为他们十分的了解资本,反而会变本加厉的压榨生意上的竞争对手来保证自家的利益稳定,所以中国的官本位思想或是权力本位思想,让中国的资本家们无论多么富有,也不可能推动资@本@主@义。

这还只是中国不会爆发资@本@主@义@革@命@的众多原因之一,所以张韬和姜田本不用担心资本的崛起,但是他们突然发现最可怕的不是资本夺权,而是现在这些勋戚、贵族们如果和资本搅到一起,在国家不遗余力打击地主士绅阶级,没有一个势力可以牵制他们的时候,会让这帮人钻了空子架空中央,这样一来汉末那样的内斗时代将会重新回归。虽然最后一定还能回归一统,但本来领先的时间优势也就将不复存在。张韬的一意孤行让姜田不得不破戒,担忧军队经商又无处弄钱的他就这么纠结着。

什么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就是了。哪怕是多了三、四百年见识的穿越者,在人性的这个大前提下也没有任何掌握时局的能力。中国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那么几个牛人,曾在短暂的时间内引导人的**来达到自己希望的执政效果,这些人无一不是开创了历史******的改革家、教育家、政治家、军事家……从周公到新中国太祖,他们的丰功伟绩数不胜数,却又都无可奈何的在人的欲@望面前功败垂成。至于理学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那就是个祸害中国六百多年的黑色笑话。

对人心把握最成功的应该是管子,这个奸商转正的国家总理,巨细靡遗的从方方面面对国家的治理标准提出了自己的原则,甚至精细到了福利政策过于宽松,会引起民众惰性从而失去上进心这种程度。但是齐人之福是有个前提的,那就是齐国虽然在春秋称霸,却并没有统一中国,齐国人在享受高福利高收入的时候,其实是在剥削其他列国的民众福祉。也就是说剥削依旧存在,只不过剥削的是外国人而已,这一点和现在的美国极其相似。而大一统的秦帝国显然不再具备这个条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剥削来剥削去最后都是自家的民脂民膏,最终都逃不过官逼民反这个套路。

中华但凡是大一统的王朝最后都栽在了这个上面,南宋的北伐失败也和南人文官不愿意背上北方那个烂摊子的包袱有关。所以当姜田走进中华帝国的决策圈之后,表面上一直在为了提升工业生产力而奋斗,但他更清楚过高的生产力与实际消费能力脱节,最终只会是引发经济危机,转嫁危机的最好办法就是同欧洲一样掠夺一块殖民地,靠着压榨外族来保证自己的收益。张韬畅想着如何征伐天下的时候,姜田只是在算计着怎么利用中国的军事力量来经济殖民,可以说这是两人执政理念的根本冲突。

姜田一开始就打算利用贸易和战争,从全世界攫取财富供给中华。至于解放全人类这种伟大的目标,用一句政治的语言讲出来就是:“我们尊重别的国家和民族自由选择政治体制的权利!”实际就是将剥夺的对象换成外国人,而张韬却在内心中有个天下大同的想,做都希望革@命的红旗能插遍全世界。这个想很好,但并不现实,一旦没有了被剥削的阶级,那就说明绝大多数的阶级都在被剥削,想当年华约国家就是因为国民福利太高导致入不敷出,没钱进行产业升级,财政根本性的崩溃,最终平均主义变成了均贫主义,就算没有美国人使坏,也早晚会走向灭亡。

在原来的那个时空,太宗大人敏锐的发现了这个问题,并及时的对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果断的放弃了一些原本由国家全额支付的福利,甩掉了这些“包袱”并付出了一定的市场之后,终于完成了产业升级并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可在这个被称为“改革阵痛期”的时代,绝大多数无法适应时代变革的中国人都变得一贫如洗,少数头脑灵活的人却借机一飞冲天,更别提某些借机以权谋私的,贫富分化带来的社会问题恐怕也是太宗所始料不及的。哪怕他当年提出了先富带动后富,但是又有几个人能有如此高尚的情操?最终还是要由国家机器在征收税金之后再进行福利分配。

就算没经历过“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大革@命时期,姜田也经历过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很清楚指望个人的操守与道德来完成国家进步,还不如指望太阳打西边出来,于是儒家提倡的理学被他视为贪官污吏的遮羞布,张韬打算复制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被他看做是理想主义者的呓。在这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状态下,他反倒是变成了别人眼中的另类,似乎总是在为一些不着边际的问题瞎担心。可是对于绝顶聪明又十分了解他的假太子眼中,姜田简直算得上是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载,作为勋戚中的精英人物,吴远早就预见到了贵族经商的最终结果是什么,只是他的阶级出身让他只能选择闭嘴。

同样在纠结的假太子不知道该不该提醒姜田,他的这些思想会将原本属于盟友的贵族们推向敌人的阵营。他相信姜田应该能预见到这样的情况,只是他不确定这位在科学上拥有无上智慧的宗师,是不是在政治上也有着科学家的执着,如果是那样,无论自己怎么提醒也是没有用的,并且还会将自己也推向深渊。

各怀心事的使节团队并不知道日本人同样在纠结,如果说以前只是远远的看见中华巨舰在门口晃荡,那么这次保科正之亲身体验了一把什么叫艨艟巨舰,光是船大也就算了,如臂使指配合精密的中华海军水兵们,更是给这个日本实权人物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象。不同于海军陆战队的凛然杀气,海军水兵的专业技能并不是靠杀人能练出来的,干净的甲板、整齐的绳盘,哪怕是水兵换岗时的程序性动作,都代表了一支海军的专业水平。别看保科正之不是海盗出身,但自家水兵是个什么样子还是清楚的。

这让他确定了一件事,中华之所以不在乎他登船查看,是因为中国人自信如此水准的海军不是日本人能培养出来的,哪怕是将这种镇国巨舰送给日本,德川家那些海盗转正的水兵也没能力将船开出海。更别提整个舰队一直都以一种陆军行军的姿态,以较近的间距编队航行。这种对风向把握以及船速控制的能力堪称教科书般的完美,难怪连称雄一时的郑家都彻底的输了。那么日本若想得罪这样一个强大到不可挑衅的邻居,其后果恐怕都不是德川家下野这么简单的。

他不知道的是,在堺港进行补给的时候,船上就已经混上了其他一些日本人,这些人很精明的躲过了幕府的眼线,一直藏在底层船舱里直到船只离港之后,才被人带到了意见秘密的会客室。而当姜田也出现在这个会客室之中时,这几个日本人马上毫不犹豫的跪倒在地向他见礼。

姜田也不客气只是往凳子上一座,这才看着跪在下边的日本人说道:“都起来吧,可会说汉语?”

几个人起身后领头的那个马上再次躬身回答:“启禀大人,小人会一些汉话。”

姜田点点头,他身后站着充当书童的真假二位太子:“既然如此,你应该知道你家主人派你来的用意吧?”

那人赶紧恭敬的呈上一封信件:“我家主人吩咐,一切听从大人您的安排。”

姜田不紧不慢的将信件拆开看了看,里边除了藤原的一些奉承话之外,还有就是说明了接头商人的身份特征,以及他们将会怎样付清特殊货物的货款。对此姜田还是比较满意的,毕竟这种资助别国反对派的行为就是要保密的,他这边也是由一名同前来的商人进行接洽,哪怕最后德川幕府发现了蛛丝马迹,也可以将中华朝廷摘干净。

“既然如此,你等且安心等待,我会在回航之后将商品的说明转交给你家大人。”

看似兴师动众的交易,其实在姜田眼中真的不值一提,只是要让天皇一系觉得中华朝廷还是看重他们的,姜田这才勉为其难的站到前台。说到底不过是用优惠价格卖了一百把仿制的全钢日本刀,还有就是能组装五百把军用硬弩的零配件,这种级别的军火订单哪怕是个军工厂里的小吏都不会当回事,但对于日本的倒幕派来说,可谓是雪中送炭一般的重要军援。

日本人现在已经清楚的知道,中国生产的全钢刀剑究竟比自己用的高级了多少。不说锋利度等指标,单单说耐腐蚀易保养这一个指标,就不是娇气的日本刀所具备的,采用了合金配方的中国刀剑在韧性、硬度不减的情况下,重量减轻不少,十分适合战场上的长时间搏杀。至于那些军用硬弩,其指标更是让日本人咋舌不已,根据他们自己的试验,这种大型钢弩能在一百五十米的距离上射穿日本铠甲,而射手却不需要像弓箭手那样长时间的训练,这对武士的威胁绝对是致命的,以至于就连最坚定的倒幕份子都犹豫着要不要使用这种东西。

德川家的探子们绝对想不到靠零部件的分批进口,就已经让倒幕派有了一定的自保能力,更想不到为了这批武器天皇一系的官员究竟花了多少钱,总之就在德川家的武士们还琢么着从中国进口多少好钢,能打造多少把日本刀的时候,倒幕派也在筹划着增强军备。若不是张韬已经暂停了搞乱日本的计划,否则这次卖过来的就应该是手榴弹了。这次和姜田接头的人都是真正的忍者,他们没有夸张的忍术或是高超的武功,却有着任何间谍都很难识破的伪装,走在日本的街头他们就是你所能见到的任何一种人,这一刻他们是商人,也许下一刻就是个破落的武士。也正是因为这种人的忠诚是有保障的,所以才能承担这么重要的任务,再说德川家表面上一统日本受到影响最大的也就是这些为战争而生的人,他们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利益共同体。

舰队的航行毫不受这些内在情况的干扰,依旧整齐划一的驶出濑户内海转向东北方向,沿途的日本船只莫不远远的避让,暂时进入宽阔水域的舰队开始全速前进,说是全速其实受商船的拖累整体速度并没有超过八节,但即便如此也让船上的各路如本人吃惊不小,尤其是看到旗舰上并没有全部升起的风帆,便知道这远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速前进,这下那些懂航海的日本人不淡定了,他们觉得自己进口的军火一直都限制在陆军武器上,为什么没有人想到购买中国的战舰呢?任何一个日本势力若是得到了这样一艘战舰,别说是出海贸易的巨大利润,就是用来截断日本近海航线收取保护费都能赚得盆满钵满。更别提德川家的主城江户就坐落在海边。

当两方人马同时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姜田总算是长出了一口气。一直以来他坐着靖海号到处耀武扬威的用意就是推销舰船,但一直以来就没人提起过类似的需求,欧洲人觉得中华不会把自己的主力舰放在销售清单上,而周边的这些国家又没意识到强大的海军意味着什么。第一次正式表达购买意向的是日本人倒也不奇怪,谁让他们天生就具有向外侵略的基因呢。只是他们提出这个要求之后,姜田还要拿捏住分寸,既不会显得咱们太急切,又不能过于冷淡而使对方打退堂鼓。

“这个船虽然是贵了一点,但毕竟价格还是有限的,可是要操作这么庞大的战舰,你们的水兵能胜任吗?少不得我们还要训练一番,可这训练期间食宿、操练的费用……”姜田很遗憾的看向对方,一脸你不会接受这些条款的表情。

别看他心中对这种形式的军售贸易忧虑重重,可真当顾客上门之后绝对没有手软的必要,这才是一个合格的军火贩子所应有的素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