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擎国 > 第六十六节、火辣的感觉

擎国 第六十六节、火辣的感觉

作者:梦里挣扎.QD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8: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虽然接了圣命,可是姜田也没打算这么快就去干活,至少要在底下将各种资料找齐,详细了解一下日本的情况才能上任。W这次他又多了一个新官职,叫做:接待倭国使团全权大使……如此狗血的名字也就新朝才能见到,这要是让以前那些儒家官员听了还不将大牙笑掉了。可谁让咱的皇帝是用武力定江山的呢,有时候粗鄙一些也很正常,为此不少人都在琢磨,是不是因为陛下在行伍之中混的太久了,所以才再也写不出《红楼梦》的后续章节。对此姜田只能是报以无限的嫉妒,凭什么你抄一部残书挖坑不填还有人给你找理由?不就是坐的椅子比我的重一点、颜色黄一点吗!他不止一次的想过要填坑,可后来还是忍住了没干,因为后四十回显然不能用高鹗的那版,可另一个版本就明显带有控诉腐@败统治阶级的意味了,这往小了说是对社会不满,往大了说就是煽动群众矛盾,就算皇上也是个穿越者,但是从他能找人散播谣言,说自己跟他是文武星宿下凡来看,他还是很看重这种精神层面的正统性的,自己还是别这么不开眼了。至于他要的资料就很简单了,礼部只需要派个人带个匣子就装来了,这年头谁关心海那边的小国是个什么状态,反正他们也打不过来,能知道现在谁当国王就很不错了。姜田看着这份简单扼要至极的资料只有苦笑的份,好在里边还写了双方矛盾的主要的焦点在什么地方。

其实日本的锁国和中国还有点区别,日本人不是不知道贸易的好处,不会认为经商是破坏道德礼法洪水猛兽。而是德川家害怕海外势力渗透到日本之后,会对他的统治造成不稳定因素。所以他一方面垄断了堺港的贸易权(和后世的大阪挨着),然后却宣布对其他港口封锁。这当然导致了其他大名的不满,却又没有能力反抗。本来按照历史发展堺港要等到19世纪才能再次成为日本的贸易中心,可是现在历史改变了。不仅满清没有入主中原,新成立的中华朝一反常态的欢迎远洋贸易,甚至除了传统的泉州、广州等港口之外,还开设了松江、海州(连云港)、大沽口等新的贸易口岸,一时间来往北方港口的高丽商船络绎不绝,可是中华的胃口岂是一个小小的高丽能满足的?日本商人可是看着眼红的很,自己明明有着中华急需的白银和铜,以前日本刀和漆器也能卖上个好价钱,只要将钱在当地换成任何一种商品再运回来,都能赚个盆满钵满。可幕府的限令在那摆着谁有胆子违抗?想来想去天皇就被列为最优选项。

日本天皇的日子过得有多苦这就不说了,反正也是个傀儡没有高人一等的待遇。以前为了赚点外快经常干一些遣使朝贡的把戏,随便划拉一点垃圾就找天朝要赏赐,不要脸到了连毛竹杆都敢算贡品。好在原来那些中原朝廷,为了维持天朝上国的脸面,不会跟他计较这些,回赐的东西都算丰厚。这回他们本想故技重施,却又听荷兰人说这个皇帝非同寻常,不是那种好糊弄的主。于是一帮商人琢磨着自己先垫付贡品,换回东西了再连本带利的要回来。对于穷惯了的天皇来说这也算是不错的选择,但更搞笑的事情是,此时的日本其实有三位天皇!一个当爹的和自己女儿都是太上皇,另一个儿子是现在的天皇,而且那个天皇他爹和这个小天皇还和幕府关系相当恶劣。那么在京城之中(日本京都)监视天皇的人就少不了,于是当他们打算借朝贡而贸易的时候,事情就以极快的速度传到了江户。又可是,此时的幕府将军是只有十几岁的小屁孩——德川家纲,本身智力也不算太高,家老们又还习惯于德川家光在位时的武力统治,对于贸易、外交之类的不太熟悉,所以反应慢了半拍。后来是听说那些朝觐的商人们有意效法中原,以天皇的名义开设通商口岸,这才引起了幕府的不满。但是看在天皇她姐,也就是现在的明正太上皇的面子,不好直接翻脸,于是也急忙纠集起自己旗下的商人打着朝觐的旗号赶来了。

那些先到一步的日本人本来志得意满,就算天朝不向幕府施压通商,这次他们也收获不菲。别看交换礼物上他们没占什么便宜,可是现在的天朝贸易风气浓厚,大沽口又是通商口岸,天津卫就坐落在大运河畔南北货物集散之地,在这里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买不着的,就是想买武器只要是朝廷允许出口的都能买到,尤其是成筐的满人刀剑和废铁价格差不多,这要是拉回去干什么都行啊,谁让岛上缺好的铁器呢。只是他们发现以前销量极高的日本刀不太受青睐了,后来一调查才知道,当今的中华皇帝抗清的时候曾经主持过大规模炼钢,中华军队的自用腰刀品质上虽然没有日本刀精致,但是威力却非同小可,早就不是明腰刀那种夹钢工艺的铁片了,不仅通体用精钢打造,而且价格便宜,关键是朝廷还限制买卖,所以昂贵买家却少的日本刀就不太受青睐了。为了应对这个变数,他们在第一时间就发回船队,改为运回粗炼的铜锭,不仅一上岸就被抢购一空,中华朝廷还询问是否能长期供货。这可美坏了这些商人,要是拿着天朝的贸易许可就算幕府也要礼让一分。也正是这一来一往之间才引起了幕府注意。

德川家的想法很简单,只要天皇不越过自己搞贸易就行,但当初因为紫衣事件就得罪过后水尾天皇,也正是因为这起冲突才导致天皇禅位给自己7岁的女儿,明正天皇在位时同幕府的关系和缓了不少,但她毕竟不是个强势的女主,所以又禅位给了自己弟弟,这才导致日本有俩太上皇这种奇葩的事情出现。幕府这边当上将军的德川家纲也是年龄太小,不能为了这点事情导致国内动乱,于是几个武夫一商量干脆我们也朝觐,赚钱倒在其次,主要是搅黄了天皇那边的如意算盘。当然以上这些内幕姜田是不知道的,礼部的资料里除了写出两边为了通商权打得不可开交之外,就没有多少实质的内容。不过姜田毕竟是个穿越者,根据后世的一些散碎知识,他还是能猜出个大概。京都附近适合做贸易港的地方不多,而且条件还不好,开辟商港的想法只能算是一厢情愿,可是这些商人不愿意到手的鸭子飞了,主要争执的焦点在于每年通过堺港可以获得多少的贸易配额。德川家自然希望能垄断贸易权,最好是完全不进行对外贸易。可是他们也知道面对中华的时候,自己那点小算盘未必有用,毕竟当年丰臣秀吉输的太惨,对他们还是有点影响的,所以也主要主张贸易的垄断权力。

这本是卖方市场唱主角的时代,双方都是有求于我,天朝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按照后世的想法此时不趁机大杀四方岂不是糟蹋了这么好的机会?可偏偏礼部是个缺少商业观念的衙门,这帮子老学究们恨不得一个个耕读传家搞什么海外贸易呀!你们这帮蛮夷闲着没事干来朝觐一下天子弘扬一下天朝的威风就算了,我们也不让你们白跑一趟。可现在非要吵得老爷们一个脑袋两个大,皇帝还不让得罪了这些找上门来的主顾,你说他们能不想办法将包袱甩出去吗?于是就想到了此刻朝廷风光无二的大红人姜田姜大官人,您不是天天惦记着怎么给商人收税吗?那好先解决这帮倭人再说。

姜田摇晃着脑袋直想笑,这帮缺心眼的以为自己和他们一样没用呢,人家都将铜锭一块块的搬下船了,这能铸造多少钱币和大炮啊!他们要是哪天不想通商了,自己都想开着军舰去江户湾炮轰江户城去,说不定日本开关的黑船事件就变成我姜田的天罚行动了,你们还嫌麻烦?想是这么想,姜田又开始思索开了,究竟怎样才能平衡两方势力,在自己还无法炮制美国人的事迹时,通过贸易来获得最大利润,要说日本最需要的是什么?不是丝绸和工艺品,而是粮食、药品、棉布甚至是一切在中原不值钱的生活必需品,当然贵族和僧侣们的需求没那么简单,这就是日本社会的现状。而他们能够支付的东西除了白银与铜之外,最多的也就是劳动力。这三样有哪个是天朝不缺的?至少现在他们的输出人口能为咱们解决不少麻烦,若是放在四百年后……咱还想问问他们要不要人。想到这里姜田打定了主意。

还没等姜田履职,又一道圣旨下达了,有鉴于姜田要接待友邦使节,虽然他已经是正二品的文官,但是考虑到他多有建树理应封赏,还要维持朝廷的体面,特加封太子太保赐斗牛服一件!

看着眼前长得像龙的斗牛织锦,姜田的大脑一直没反应过来,回想一下自己究竟有什么建树了?改良印刷?还是证明了地心说?这要是放在后世的确能值得吹嘘一番,可如今这个时代谁在乎?仅凭这个理由自己越过两个官职变成了从一品的太子太保?看来还是要维持朝廷的体面比较重要,毕竟同时接待两个使团,的确需要外交对等的官员……也不对啊!这个时候哪来什么外交对等?

“先生高升,学生们特来道贺!”刘宝铠拿腔作调的朝姜田作揖:“此等喜事先生怎么能不赏杯酒水?”

姜田也没心情和他逗闷子,反正来的人不少,除了这个色狼之外宋懿、田虚海、吴远和张环都来了,眼看着马上就要到午饭的时间了,他也不好将这些人都赶走,人家上门道喜怎么也要管顿饭吧。可是也不能让人就这样和自己去食堂吃饭,若是只有色狼和宋懿倒还好说,只是这吴远领着张环上门就让他摸不准门路了。只好让傻愣愣看着斗牛服出神的赵直将衣服收回内宅,然后名人准备摆宴。

“今天你们来的仓促,没有什么准备的,只是些家常便饭,大伙随意。”

一番客套下来,这些人就真的是推杯换盏的吃了起来,让人以为这些家伙就是来蹭饭的。可是姜田心里清楚,色狼也就算了田虚海可能也是来凑热闹,宋懿和吴远绝对不会仅仅来吃饭这么简单,但是张环跟着一起来就有点搞不懂了,一开始看见这小子的时候姜田还准备着等他问一些科学问题,可是到现在他愣是一句话都没说,但是吃的一点都不比别人少。

“先生这菜……”身为吃货的色狼指着一盘鸡肉犹豫着:“口味很独特啊!”

不只是他,很多人的脑袋上都开始露出涔涔汗水,一开始还在喝酒的几个人都开始改喝茶了,张环则干脆要了一碗凉水。

姜田一看就笑了出来,小样的让你们一个个装那啥,到我家蹭饭也不想想后果:“哦,你说这菜啊,此菜名曰宫保鸡丁,乃是一个叫宫保之人所创。”

“那……”刚张口的张环忍不住又喝了一口凉水:“这盘豆腐可有名字?”

“麻婆豆腐,乃是一个卖豆腐的麻婆所创!”

“那这个飘着红油的呢?”

“水煮牛肉!意坚在场自然都是贵教清真的食物。”

吴远抹了一下眼角的泪水:“贵府的厨子真是……”

姜田撇着嘴微微一笑:“这些都是我教他做的!”

几个人面面相觑的互相看了看,心说你一个北直隶的人怎会口味如此独特?

其实姜田还特意关照后厨,让他们少放一点辣椒,此时辣椒虽然已经传入国内,但还没有大规模的推广开来,所以一般人对于如此浓烈的辣味是受不了的,可就是用量酌减的伪川菜,都让这些人有些要发疯了。

新的菜品端上来,姜田好心的推荐了一个清单的菜肴:“那你们再尝尝这盘番茄炒蛋。”

哪知田虚海看见那殷虹的颜色第一个忍不住了:“先生莫不是要对我们上酷刑吧?”

张环一听是番茄倒是识货,连忙尝了一口:“不错正是番茄!”

对于这个宋懿和刘宝铠也是知道的,当年抗清的时候为了弥补粮食缺口,陛下就曾大肆收购过海外的作物,现在正在北方旱区推广的土豆和玉米就是那时候大规模引进的,番茄也在这些东西之列。本来明朝就曾经试种过类似的作物,红薯也是从明中后期就开始普及,但是被官方强行推广大面积种植还是从新朝开始的,尤其是北方旱灾连年不断,寻常的高粱小麦之类减产的厉害,靠着买来的粮食也只能勉强支撑着不让灾民饿死,既然如此陛下便豪气云干的强行要求灾区种植新作物,反正你们也要靠赈济才能吃饱饭,地里能长出什么就算什么吧。据说很多地方因此而第一次有了结余的粮食,虽然因为经验不足产量没有预期中那么好,但是至少让人看到了那两种作物的耐寒能力的确出众,大伙都相信只要还能吃着救济粮,用不了几年就摸清它们的种植规律。

“近日天气转凉,诸位又是锦衣玉食之人,所以我就想给你们吃些辣椒驱寒,同时还能健脾开胃,不想你们受不了这等辣味。”喝着茶的姜田笑吟吟的看着几个人,那种恶作剧的快感油然而生。

还别说,这几人好吃好喝的都习惯了,吃什么都是浅尝辄止,唯独今天不仅多吃了几碗米饭,就是那让人受不了的菜肴回味起来都格外的香甜。

色狼还在不停的用手绢擦着汗,端着热茶都不敢往嘴里放:“先生怎么那么多古怪?这辣椒我也尝过,可没这么辣呀!还别说真的是驱寒了,我到现在竟然都想脱衣服吹吹西北风!先生可一定要将菜谱告诉在下,我家定然重礼相谢!”

端茶上来的清幽姐妹忍着没笑出声,想当初自家这老爷用辣椒入菜的时候,多少姐妹都直呼受不了,可习惯之后又有几个人变得无辣不欢,搞得全府上下都拿她们当怪物。

几个人又说笑了一阵,谈了谈辣椒的引种过程以及药用价值,还别说这顿饭吃的让人震撼,他们再次对姜田博大精深的知识所折服,虽然辣椒是舶来品,而姜田的师傅是海外华人,按理说会吃一些辣味菜肴属于正常现象,可是能如此纯熟的将辣椒引入中国菜品之中,这份能耐还真算得上是大厨级别了。

“好了,饭也吃过了,喜也道过了。你们该说说此次前来有什么正事了吧?”

嘴唇被辣的通红的宋懿深吸了几口凉气然后才带头说到:“您定制的那些教具已经出炉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