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擎国 > 第七十节、攻其所必救

擎国 第七十节、攻其所必救

作者:梦里挣扎.QD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8: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嘴上说着不醉不归,实际上也的确是这样,那些喝惯了清酒的小鬼子在面对中式白酒的时候,基本上没喝几杯就差不多要现原形了,姜田一看赶紧让人将两位使节搀走免得有失体统,自己则依旧跪坐在垫子上自斟自饮。

“先生,他们都走了!”色狼见姜田没有起身的意思,凑过来小声问:“可有对敌的良策?”

姜田摇摇头:“不许以足够的好处,很难让幕府开这个口子,他们怕其他的大名获得了外援之后,会对自己造成威胁,所以我一直在想,他们究竟能被什么打动?”

“武器呗!”色狼对此似乎是胸有成竹:“既然有那么多的对手,你说他们能不想多买点刀枪剑戟什么的?”

姜田还是摇摇头:“此时倭国内部已无大的阵仗,对武器的需求并不迫切。”

“那……绫罗绸缎呢?”

“只有贵族能买得起,销量不会太大。其实他们最缺的是土地,可是周边基本上没有地方让他们扩张了,就算他们想我也不会提这个醒,再说他们现在还霸占着琉球国呢。”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难怪那个叫保科正利的能沉得住气。”

“看来还是得从他们内部去找突破……”说着姜田抬头盯着刘宝铠。

“怎么了?”色狼有点糊涂,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好看的。

“拉我一把,腿麻了!”

第二天一早,姜田就揣着穿宫腰牌进了大内,正常情况下,就算你的牌子够硬,那也不是想见皇帝就能见到的,可姜田不仅没等多久,就排在其他等着觐见的官员前头进了御书房。内阁里的那几个大学士面面相觑,虽然他们并没有什么要紧的事,可这姜大人的面子怎么就比整个内阁都大呢?然后又是整整的一上午,皇帝究竟跟姜田说了什么,姜田又汇报了什么,还是谁也不知道。只听说好像是关于这次和倭国谈判的事情。

对于姜田来说,昨晚那种作秀式的宴席,只能算是大餐前边的开胃小菜,接下来才是进入实质性谈判的重头戏。可是那两个日本人就搞不清楚他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通过交谈,他们可以肯定姜田在整个中华来说,都算是熟悉日本的官员,不仅是清楚现在的政治格局,甚至连一些生活习惯都有所涉猎。天皇那边原以为放低点姿态吹捧一番天朝上国,说不定就能拿下往来贸易的凭证。幕府这边也以为不卑不亢的顶撞几句,让他们恼羞成怒必然会拒绝同天皇的朝贡贸易。但是说了一晚上的废话之后,他们才发现眼前这个人并不是那种在乎虚名的传统中国官员,他定然有其他要求或者说条款在后边埋伏着。无论他的要求是什么,恐怕都没有以前所设想的那么简单了。

这些人猜来猜去也不知道姜田将会怎么出牌,只好先耐着性子等着,等到正式会谈开始之后再见招拆招。可是等来等去,姜田这边反倒是没动静了,一连十几天都没有一个确切的消息,问驿馆的人吧,他们也说不出个所以然。难道说这谈判又要无限期推迟了?这两天姜田一直在交接宋懿运来的教具,他还要安排好教室的划分与再装修,所以自然没工夫去理会日本人。不过这并不是说他渎职,相反这几天他一直委托刘宝铠紧盯着这群小鬼子,他们每天干什么、吃什么、买什么、玩什么,都要详细的记录在案,就在那两拨人都有点不耐烦的时候,他才施施然的又出现在驿馆之中。

“藤原大人近日可好啊?”一进门姜田就直奔天皇代表而去,正好看见对方在喝茶:“哦,原来您有如此雅好,正好我这里有宫中赏赐的茶叶二两,你我一同品尝。”

那个叫藤原的赶紧附和道:“想不到阁下也是好茶之人,我这里就却之不恭了。”

双方分宾主落座之后,因为没有条件,也就无法复制日本茶道的啰嗦过程,两个人只是分宾主落座端着盖碗喝茶。

“嗯……真是好茶!”藤原由衷的赞叹道:“不愧是皇宫中的御用之物,我买来的茶叶与之相比相差甚远。”

姜田心说你见过好茶吗?我说宫里的你就信啊!这其实是从赵老板那拿的,当然也是选择那种上品的茶叶。根据色狼传回的情报,这个叫藤原上中的家伙极为好茶,经常让随从出去购买,但是又舍不得买高级货,所以姜田就从他开始下手,而且是从爱好下手。

“说实话,中原有个不成文的规矩,进贡给皇帝的东西不能是最好的,所以这茶也不算是难得。”

“哦!还有这种规矩?”

一聊起来,双方的也就逐渐放开了,尤其是中原的一些见闻和茶道上的典故,可算是投其所好。这还没完,又逐渐的说起中原的一些典故,尤其是前明的虚皇制度下,文官是怎样压制武人的,最后导致当今的皇帝为了保住胜利果实只好造反了。

这一大套说下来,茶水不知道换了多少杯,但是看得出来对面那个小个子听得很认真,在日本虽然天皇的地位超然,但是幕府将军和造反也没什么区别了,天皇不仅无法控制朝政,就连自己跌私房钱都被人攥在手里,每年那点钱还不如一些稍微大一点的大名多。

姜田接下来就话锋一转:“我朝的天子就是因为看到了历史上这些教训,所以才想另辟蹊径开创一条不同于前人的道路。今番恰巧贵国天皇派阁下前来,陛下考虑到两国之间久不通气,实在是有违邻里和睦的关系,故而着在下前来,同时也是考虑到贵国的实际情况才答应通商。对于我国来说是否从彼国贸易实在是无关紧要,单若是能促成两国交往,增进双方友谊,实在是高于那每年几百万两的交易。”

藤原赶紧附和,什么双方友谊地久天长之类的口号没少喊。他也不是傻子,从对方的话里,可以很明显的得到一些信息,那就是对方口口声声的说这是只为了睦邻友好,其实最关键的乃是那几百万两白银的数字,这个数放在任何一个国家都能引发震动,所以他也有点怀疑能否有这么大的交易额。

姜田当然是在胡说,同日本每年能有个几十万两就差不多了,可是作为一个未来人他很清楚,外贸的数值与拉动内需的数字是不一样的,创造的就业岗位产生的剩余价值等,都不能用这几十万来衡量,所以说成是几百万也没错。

“只是没想到啊……”姜田故意的停顿了一下:“贵国的征夷大将军竟然会使出这种手段,宁可自己不赚钱也不让天皇赚钱!”

藤原的眼光凌厉了起来,他不是不知道对方故意这么说,一个熟悉日本国情的人怎么会对这种事情大发感慨。关键是他想得到什么?他绝不相信什么亲善的鬼话,更不相信天上能掉馅饼,只要对方的价码合适,有些事情也不是不能谈的。

姜田看着他的反应心说有门:“说实话贵国的出产也不算是贫瘠,但是天皇陛下却过得还不如德川家的一个家老,这是为什么?也还不是因为脱离中原太久,不读圣贤书的后果,才让那些个武夫挟持天子以令诸侯,正巧我国现在有些前明的儒生,总是不能揣摩圣意让陛下看着心烦,不如将他们派遣到贵国传播礼法,也好让百姓心向王化!”

藤原笑了起来笑的很开心,这倒不是他有多欢迎这些儒生,而是他自以为掌握了中原朝廷的底牌。自打他一登陆就派人打听了现在这个中华朝的方方面面,也知道不少前明的忠臣死活都不愿意承认这个皇帝,该杀的杀了该流放的也流放了,却也还没有压制住民间的反对声音,所以他们想将这些人扔给日本,反正隔着大海他们就算是闹翻天也不可能威胁到中原。难怪会撤换掉礼部的官员改由这位皇帝的师弟来接手,换做是别人说不准会先走漏消息。

笑过之后藤原又换上了心痛的表情:“姜大人不愧是中原士人的典范,时刻不忘了传播圣人学说,吾辈实在是惭愧得紧,天皇陛下也一定会欢迎中原的名宿去讲学,只是不怕阁下见笑,敝国地瘠人贫,寻常的官家都没有多少藏书,如何能领受教化?”

“这个好办!”姜田心说你总算是上钩了:“在下今日受陛下差遣,研究那快速印刷之法,幸不辱命有所小成,故而今后这书籍在中原来说,恐怕要比这茶叶还便宜。”

藤原赶紧打蛇随棍上:“原来不知阁下还有这等才华,如此甚好不知可否赠予我国一些,就是那印刷之法是否可以同样传授与我国?”

姜田豪爽的答应了下来:“没问题,本来陛下就有此打算,那铅活字也可以赠予天皇陛下一套,今后你们要印什么书籍也好自行印刷。只是不知幕府那边藤原兄可有对策?”

“这个……”说到了实际的问题之后,刚才还兴高采烈的小鬼子一下就蔫了:“实不相瞒,如今后水尾太上皇依旧和幕府关系不善,至于如何说动他们,下官也是无能为力。”

“诶!此言差矣,虽说他们不顾君臣之礼,可天皇毕竟还是天皇,他们至少还是要给些面子的,只是每年的份额可能就要让与一些出来!”

藤原心想如果能建立稳定的贸易为宫家捞钱,就已经算是大功一件,再说人家还答应赠送一套最新的铅活字,如果今后日本的书籍都能印的和中原一样好,天皇仅靠着卖书也能赚不少钱,至于德川家会不会分去贸易的大头就不是自己这边能说了算的,反正以前还不是一分钱都赚不到。

“如此说来,在下也明白了姜大人的苦心,那一切就有劳大人做主了。”

姜田要的就是这句话,一时间宾主双方相谈尽欢而散。要是放在后世,那么这句话就应该写成:在某年某月某日,太子少保兼外务事务特使姜田,在钓鱼台国宾馆亲切会见了日本天皇特使藤原上中,宾主双方在友好热烈的气氛中,就两国的睦邻友好的合作关系以及加深双方合作的深入问题进行了探讨,并达成了初步意向,双方将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就扩大两国经贸往来的……

这边好搞定,因为天皇本来就像赚钱,至于德川那边就不那么容易了,所以第二天姜田故技重施的找到了保科正利,结果却看见对方正在收拾行李。

“保科大人这是何故?”姜田故作吃惊的问到:“可是这驿馆招待不周?”

对方倒也懂得礼数,连忙诚恳的否认:“非是贵国招待不周,而是鄙人的职责已经结束,不日将返回国内复命了。”

姜田当然知道对方这是以退为进,要是打算走早就走了,也不会等到今天我上门你们才收拾行李:“既然如此反倒是本官怠慢了,不知道你们哪天动身我也好准备些薄礼相送!”

见对方一点都没有挽留的意思,保科正利反倒是有些糊涂了,根据他的调查,中华应该是很乐意开关通商的,怎么这个姓姜的却不在乎自己回国呢?

姜田也没让他犹豫太长的时间,马上就接口说道:“昨天我还答应藤原大人,赠送贵国天皇陛下一些书籍以及最新的铅字印刷术,后来听说保科大人也是酷爱书籍,本想届时让您也鉴赏一番,既然你们想走恐怕就没有这个机会了。”

“铅活字!可是姜大人您前些日子发明的铅活字?”一听到自己的嗜好,保科正利也顾不上矜持了急忙追问:“不知贵国要赠予几套铅字?”

姜田伸出了一根手指头:“一套!我国才刚刚发明此物,产量极其有限就是想多送也没有啊。”

保科正利知道自己有点失态,但是却又心急如焚。这个人和藤原上中不同,喜好收集中国的各类图书,不管是四书五经还是白话至连一些杂记随想都不放过,甚至还善于从书中搜罗情报,否则德川也不会放心的将此人派到中土,他的另一个使命也有为日本国内的贵族们,尤其是和德川家关系密切的那些人搜罗各种书籍。所以进了京城之后他几乎天天泡在各大书商的店里,久而久之就听到了许多关于姜田的传闻,尤其是铅活字被用以印刷新的启蒙读物,他有幸得到了一本,看着那清晰精良的印刷,他知道中原在印刷业上又一次超过个日本,书如果能大量的通过廉价的手段印制出来,还能保证质量的话,将会对社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如果天皇得到了这种印刷术……

“姜大人,如果方便的话,我也想购买一套贵国的铅字,不知价格是多少?”

“这个……”姜田面露为难之色:“实不相瞒,这铅活字本身并不值钱,但是配制不易,宫中也只是有两套而已,现在已经送出去了一套,剩下的一套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再出手了。”

保科正利似乎有点失望,对于一个书痴来说,最让人无法容忍的就是看见书而得不到,此时他也顾不上礼仪继续追问:“那今后若是有机会,能否卖与在下?”

姜田很认真的想了想:“本来铅活字就是要卖给天下的书社,要他们能获得一种可以大量印刷的手段。卖一套给你自然是没有问题,只是你已经要回国了,还能等到那一天吗?”

这个问题很现实,你马上就要走了,如果没有达成协议,日本国内还是会闭关锁国,到时候中原就算有更精良的商品也没办法卖给你呀。

就在保科愣神的工夫,姜田又自顾自的说到:“其实所谓的闭关锁国,在中原也不是没有施行过,但是却从来都没有彻底的成功过。”

对方没说话,只是认真的听着下文:“怕只怕自己闭了关,其他人却在海边暗中交易,到时候此消彼长,那些沿海的大名们越发壮大,德川家却逐渐没落……”

不等姜田说完,保科就已经听清楚了,毕竟自家人更清楚自家事,九州的霸主岛津家就有足够的条件阳奉阴违,若是让他们私下里和那些走私商接触,吃亏的的确只是幕府。更何况天皇很显然要抱着中原的大腿,自己这边再强横最多也就是换个天皇,但是现在已经有两个太上皇了,难道还要再加一个?

姜田能看出对方正在动摇,投其所好的战术有时候不一定非要拿出实际的东西,对方想要却得不到的效果更加直接:“其实吧,贸易也不一定就会动摇德川家的地位,我国百废待兴,很多地方都需要有军队戍守,若是贵国有多余的武士能来华当差,一方面能减少彼国内部的不安定的份子,另一方面还能逐步削弱那些野心家用来反抗统治的基础,要是那些强横的大名手下没有足够的武士,那么谁还能造反呢?”

已经上当了的保科很自然的问到:“姜大人可否详细说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