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我是中医 > 第82章 争议

我是中医 第82章 争议

作者:已旧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12 03:08:31 来源:小说旗

见没有人做声,汪榆才继续道:“病因都给你们讲出来了,就一点儿想法都没有吗?”

可惜还是一片寂静。

汪榆无奈摇头:“命门火衰,所以当补火之源。

当真火旺时,阳盛则阴火自安。

这也是此前徐月同学吃了诸多药没有效果的原因所在。

那些大夫没有去补真火,反而去滋阴。

觉得没有效果,就用升阳散火的药剂,结果就是反增头面轰热。

让后来者更不好辨别病因到底为何。”

说完这些,汪榆便对徐月道:“你先下去。”

随后转身在黑板上写下[四逆汤]三个字。

一边写一边开口讲道:“大家先翻到第三十页。

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此三味,?咀,以水三升,微火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写完汪榆转身过来,看着众人道:“书上这里讲的好像和我们刚刚所看到的症状完全不一样对不对?

这里给你们扩展一下,四种用四逆汤的外证:

一、骨节身体疼痛。

二、四肢厥逆,手脚冰冷。

三、小便清利,色白无色无温。

四、下利清谷,吃什么就拉什么,肠胃没有蠕动,不吸收食物。

徐月同学占了几种?”

“三种。”很快数道声音响起。

这一刻,学生们仿佛是自己在给徐月看病一样。

积极性是完全被调动了起来。

“呵呵,就我说的里面确实是三种,但你们记住了,四逆汤是回阳救逆的第一方。

而徐月同学恰恰就是阳没了。

所以她其实占了四种。”

“汪老师,所以徐月的病就需要用四逆汤?”

“对,用四逆汤,不过我写出来的是原方,给徐月同学的却不能这么用。

需要对用量进行调整。”

随即汪榆在黑板上写下了剂量,炙甘草6,干姜3,生附子1.5,冷水1500毫升,文火煮取500毫升,分两次服,共三剂。

只是在汪榆写出来时,后面的几位老师,脸色就不太好了。

因为汪榆用的剂量太大胆。

而他现在还是在给学生讲课。

正准备起身制止汪榆时,就听汪榆说道:“生附子这味药,你们以后可能会遇到买不着的情况。

特别是在医院,你开出了药病人也拿不到。

所以也可以改用炮附子,不过这个用量就需要再增加一倍。”

说完汪榆就在生附子上方写下炮附子3的字样。

只是这个举动还是让后面的几个教授齐齐摇头。

而学生之中,陈诚也在摇头。

此时他正盯着汪榆,心中道:“生附子和炮附子就不是一味药,虽然这样也能起作用,但本来十成十能救活的人,被你这样一改只有八、九成的概率了。

而且徐月这个病用生附子一剂能好的,你这得整出三剂。

看来你第一天上课就需要抄大医精诚啊。”

至于后面的几个教授,他们完全是觉得汪榆在乱弹琴。

纷纷在自己的本子上记录着什么。

汪榆没有注意到陈诚的眼神,但是他却注意到了几个听课教授的动作。

只是他没有现在就解释,而是继续给学生上课。

洛知韫此时对陈诚小声问道:“陈哥,你不是有生附子吗?

用生附子的效果和加一倍炮附子的效果是一样的吗?”

陈诚摇头:“一个壮里阳,一个固表阳。

所以用生附子的效果会好不止一倍。”

“那汪老师还用炮附子?”

司南此时插嘴道:“刚刚不是说了吗?

外面的药房没有生附子,这味药,药典没有收录,不许用的。”

陈诚听到这话叹息一声:“唉,好多位宗师也是用炮附子,甚至不敢用重剂。

药典的威慑力,确实不同凡响。”

三人听到陈诚的话,都悄悄给他竖起大拇指。

“宗师都不敢用,陈哥你这真是艺高人胆大。”

几人的语气中虽然没有调侃,但这话却是调侃的话。

陈诚无奈道:“你不用,我不用,再过些年就没人敢用这个药了。

那后人还能知道这个药的效用吗?

到时候中医又断一臂。”

杨涛疑惑道:“一个生附子就断一臂?

这是不是有些过了?”

“凡中医,降服附子者,医术方可算登堂入室。”

三人哑口,这话他们也听过,如此算来确实可以算作断了一臂。

沉默下来众人继续听课。

汪榆在讲完,徐月的病症后,就没有继续叫人上去。

而是翻到第一页从头讲起。

后面的课显得有些波澜不惊,毕竟众人还没有看到徐月用药的效果。

所以学生虽然不似第一节课那样昏昏欲睡,但也没有刚刚看汪榆给徐月治病那样有兴趣。

一上午的课程结束,汪榆下课时特意看了一眼陈诚。

他很想知道自己讲的怎么样。

陈诚倒是看到了他的眼神,只是汪榆前脚出了教室,后脚几个听课的教授就跟了上去。

陈诚出来后就看到汪榆做了个打电话的手势。

随后就跟着几个教授离开了。

也没走其他地方去,几人回到了教师办公室。

刚进入办公室,其中一位女教授就对汪榆发难:“汪教授,你觉得自己今天讲的东西对吗?”

汪榆听到这略带戾色的语气,无奈一笑。

他很清楚这位是因为他给徐月开药所用剂量的缘故。

毕竟附子剂量是药典规定的最高用量三倍还多。

“何教授,可是因为我所用附子一事?”

何教授当即冷哼一声:“哼,你这第一堂课就给学生们起这样一个坏头,还如此无所谓?”

汪榆看着十分生气的何教授,只是淡淡道:“何教授,伤寒论原剂量是多少,你应该清楚吧?

知道你们会拿这个说事,我还特意将生附子调整成了炮附子。

这个用量在伤寒论中,也不过是四逆汤原方记载的大剂量用法,但关键我用的是炮附子。

更不要说书中还有更大剂量的。

比起那些方子,这点用量有和危险?

况且现在的药,和古时的药有可比性吗?

现在人工种植的药效,能有古时所用之药的药效一半,汪某都觉得这药不错了。”

“呵,这是犯法。”

汪榆一滞,他说那么多,对方就一句犯法。

随后汪榆也沉声道:“就因为这个?

我们现在在的地方是哪里?

这里是学习知识的地方吧?

按照法规,那像徐月同学这种病人大家就不用治了。

就看着她早早离开人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