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重生三国之白马奇兵 > 第五十九章 退兵弘农,迎战马超

大阳往南的一处渡口唤作茅津,这里虽然不如风凌渡那样河面狭窄,便于渡河,但是至少是一个不错的渡口。这里河面虽宽,但是至少河水流淌比较平缓,风平浪静的时候,就是一叶小舟也可安然渡河。

杨奉在大阳驻防,早就准备了二十多艘小船以备不时只需。但是他说什么也想不到河东兵马居然败的这么快。而且献帝居然从安邑逃出来,千里迢迢投奔自己。杨奉知道这可是上天送给自己的几乎,可不能白白错过。

现在大阳城外只有凉州三千骑兵,杨奉原本有意带兵固守,但是一听献帝说,田靖在河东大败,几乎全军覆没。而且原本有两千多兵骑兵一直在献帝身后紧追不舍,只是因为进入大山迷失了方向才没有赶到大阳。杨奉就有些担心了。

他手下加上韩暹的残兵满打满算也就四千人,加上董承的一千多兵马,与凉州兵马对阵根本没有赢的机会。所以杨奉便存了渡河南撤的心思。

可是现在这五千多人马,防守嫌人数太少,渡河却是人数太多。之前准备的小船,每船可载三十人,二十条船一次能渡河的也就六百人。

这要是渡河可不知道要几次才能运完,如果凉州兵马追来,那么没有来得及渡河的兵马就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为今之计,只有趁敌人还没有发觉的时候,率先撤到茅津,趁着今夜到明晨的时间连夜渡河。如果等敌人赶来了,却是来不及了。不过杨奉是绝不会放过任何得到好处机会的人,这面准备停当之后便去向献帝陈说利害。

献帝哪里不知道他邀功的意思,但是他以为田靖以死,董承的兵马又被打光了,如今只能倚仗杨奉,便只好许以高官厚禄。杨奉已经是后将军,这次献帝加封杨奉为车骑将军,权力仅在骠骑将军张济之下。至于上一个受封的车骑将军郭汜还在,献帝却管不了那么多了。

献帝怎么想,杨奉可不管,这个车骑将军的封号一下来,杨奉立马就开始命令起其它各部人马来。

杨奉留下韩暹的一千人马和刚刚撤回来董承所部兵马守城,却带着本部三千兵马护着献帝和百官撤到茅津准备连夜渡河。

夜晚渡河情况不明,自然不敢先让献帝涉嫌。杨奉让六百人马作为先锋先行渡河。可是河面宽阔,加上夜晚风大,水流也比较急,这次渡河并不顺利,翻了三艘船不说,往来一次也用了大半夜的时间。

献帝和百官都有些胆怯,杨奉无法,只好让自己的兵马做好守卫工作,决定把第二次渡河的时间放在天明之后。

可是杨奉说什么也没有想到,就在献帝和百官准备渡河的时候,凉州骑兵却是出现了。

河岸之上本来只有两千多兵马,但是这些兵马一心想着渡河撤到南岸,根本没有什么斗志。一见凉州骑兵来了,第一反应就是争抢船只渡河。

献帝那面刚刚上船,看到这种情况无法赶紧命令开船。但是就是这样还是有很多溃兵跳进河中,游过来把住船舷想要登船。一开始侍卫还准备救几个人上来,但是一看想要上船的人多了,没有办法只好用刀吓退那些登船的溃兵。实在吓不退的,只好用刀砍下登船之人的手臂,只为了献帝的船只能够安然离开。

杨奉原来准备在河岸之上等候,下一次才登船的。现在一看凉州骑兵杀来,也顾不得自己麾下的人马,带了自己的亲卫就近登上船只撤离。

整个茅津渡口乱成了一片,河东军不是被骑兵杀死,就是被赶到河里淹死,当然也有因为争抢船只被自己人踩踏或者砍伤的。就是百官之中也有因为登船慢了而失陷在阵中或者淹死在河中的。

献帝看着这场面既担心又有些难过,后来船只离开渡口远离敌军的进攻之后,献帝的脸色也没有缓和过来。

看看身边的百官,分散在各船之上,一个个愁眉苦脸。献帝心想如今朝廷的景况又何尝不是如此。自己就像这一艘破船的当家之人,真不知道此次去了弘农又会如何,大汉江山的社稷会不会真的断送在自己手里。

不管怎么样,这十几艘船全部安然渡过了黄河。到达南岸,最近的城池是陕县。骠骑将军张济早已经得到了消息,亲自赶来迎接献帝的车驾。

张济让献帝领着百官和他一同赶往弘农,弘农城高池深,粮草充足,可以作为临时的都城。

虽然弘农县之前曾经是瘟疫最严重的地方之一,但是经过一场冬雪之后,瘟疫灭绝,百姓也开始慢慢回到弘农,逐渐开始新的生活。

张济也算有识人之明,一到了弘农郡就把王邑从卢氏县任上,调到弘农县,暂代郡守之职。不管是安置流民,开垦田地,还是征收粮草之外,王邑都处理得井井有条,也正是因为他的原因,弘农郡才能这么快从瘟疫灾害之中恢复过来。

除了民政之外,其它事物全部由张济的将军府管理。

张济麾下的武将,自然是以张济的侄子建忠将军张绣为首。不过张绣现在却在南阳郡与刘表争夺南乡,却是不在弘农。潼关交给张绣手下的大将雷绪和张先防守,潼关的防御原本就是固若金汤,再加上有三千守军防守,张济认为凉州兵马根本不可能威胁到弘农的安慰。

献帝一路逃亡,原来就没有了主意,也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所以只好一切听从张济的安排。

张济是个实在人,你敬我一分我敬你一尺,既然献帝对他不薄,封他做骠骑将军,他也乐得做忠诚良将。现在是一心想扶保献帝。

百官现在衣食无着,自然要靠着一个大的军阀来维护他们的利益和生活,所以也想去弘农安定下来。

只有车骑将军杨奉心中有自己的算盘,不管渡河南撤之事死了多少人,但是救了献帝就是首功一件。自己立了这么大功劳可不想与张济分享权力,何况在弘农地界张济兵多将广,资源雄厚,如若将来有事,他可斗不过张济。所以杨奉一直撺掇这献帝和百官东迁回到洛阳。

献帝一时拿不定主意,问张济的意见,张济言道,“臣也知道弘农的地理位置,人口城防等等都不如洛阳;但是弘农毕竟是现在在我们手中。而洛阳的情况则十分不明,当年洛阳一场大火之**室烧成灰烬,现在重建既要时日又要回去好多钱财,我们现在实力不济,不如暂居弘农的好。什么时候东迁,还是要问问镇东将军田靖的意见才好。”

献帝问道:“镇东将军不是在乱军之中失踪了吗?莫非到了弘农?”

张济这才把他的斥候打探到的情况告诉献帝。原来解县一役田靖不仅没有败,而且还取得了胜利。特别是徐晃所部烧了李、郭的粮草,如今李、郭兵马已经撤回关中了。

献帝听罢,大呼可惜,“李乐误朕,李乐吴朕啊!若不是朕进退失据,河东战局定不似今天这般。”

………………………………………………………………

田靖那面领了兵马南下,没有追上献帝的车驾,倒是碰到了原先自己派出救援献帝的乐平等人的骑兵。他们虽然早一步回援,但是由于地理不熟却是多花了许多天功夫才算找到了凉州兵马的行踪。

他们和马超与成公英的兵马阜一交战,就吃了不少苦头。只好把追击变成在凉州兵马屁股后面跟踪。

哪知道追着追着,前面的敌军没有消灭,到时候身后又冒出三千多骑兵来把他们杀得大败,上郡都尉伍芳被俘。原来正是从安邑城撤下的伍习带领的狼骑抄了他们的后路。

伍芳这一次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在这种情况下与哥哥伍习见面,不过他选择了坚定的站在河东军一边,主要是有感于田靖当日救他之恩。伍习也无暇理会他,只是带了伍芳南下继续追击献帝。

田靖从乐平那里了解到情况之后,判断献帝会去大阳。让人找了向导绕道快速南下,不再跟在敌人的后面跑了。而田靖则亲自带了剩下的一千多骑兵和乐平、小六、吕雯等人,马不停蹄赶往了大阳。

田靖的兵马到时,伍习已于之前去了茅津阻截献帝。马超和成公英则是刚刚成功翻出吴山,正在兵围大阳,准被攻城。

田靖也不知城中情况如何,更不知道献帝是否在城中,没有办法只能带领骑兵杀了上去。

田靖一眼看出敌人军中身手最好的定是那员锦衣小将,便一人一马杀了过去。那人不是别人,真是锦马超。田靖知道他厉害,使出浑身解数与马超对敌。

哪知道他虽然枪法纯熟,但是年龄和力气都嫌不足,不到三十个回合不是马超的对手,渐渐漏了败相。

这时小六却是不愿田靖危险,也不管自己的伤势,拍马举枪攻了上去。二人双战马超才勉强势均力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