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重生三国之白马奇兵 > 第七十九章 袁绍病重,兄弟阖墙

袁绍三十万大军那真是兵败如山倒,好似决堤洪水般溃败得不可收拾。袁绍原本准备领本部兵马二万率先撤离,哪知却被乱军冲散。只余数百卫士保护着袁绍和审配、逢纪、郭图等人撤到了黄河北岸。

袁绍看着到处都是乱军呼喊,身边无可用之将。而河岸曹军还在对冀州兵马分割包围,冀州军死的死,降得降,那是一个凄惨。袁绍看到此处突然觉得胸口憋闷,嘴里发苦,哇的一声吐出一口鲜血来。旁边人看到,还没有来得及抢救,袁绍眼前一黑就晕死了过去。

这个身边众人吓坏了,审配赶紧命人把袁绍用马车送到黎阳,然后让人四处寻找名医来救治。同时命人快马驰报三位公子以及并州刺史高干,让他们火速带兵前来黎阳,保护袁绍以据曹兵。但是审配与袁谭不睦,而且一直支持袁尚,所以给各位公子送信的使者唯独袁谭那面延迟了数日。

袁尚在邺城离得最近,自然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但是他却没有第一时间带兵赶往黎阳。而是立刻用袁绍交给他冀州刺史印信,对冀州的人事立刻做了大幅的调整。各县的县令、县尉曾经表示效忠自己的全部留用,凡是态度不明确的全部调换。守将方面吕旷、吕翔二人乃是袁绍旧将,袁尚下令让二人整理本部兵马随自己赶往黎阳,与此同时却让自己的亲信苏由、尹楷防守邺城,暗中交代若没有自己手令任何人不得进城。等一切都安排完毕,确认冀州已经完全在自己掌握之下,这才赶往黎阳。

袁尚几乎是和幽州袁熙同时到的黎阳,这时并州刺史高干早已经到了数日。高干得知官渡失利的消息之后,立刻果断放弃荡阴城的防守,领着两万多兵马赶往黎阳。看着高干大军大了,冀州兵马才算有了主心骨,在黎阳周围扎下营寨,防备曹军渡河。如今袁绍一直昏未醒,所有事情均由审配做主,而高干作为最高阶的武将全权负责黎阳的防务。

众人见袁尚和袁熙都到了,但是大公子袁谭迟迟未到,心里也泛起了嘀咕,不知道这大公子打得什么主意。他们却不知道给袁谭送信的人足足晚了五天才把消息送到。

审配主持大局,便对众人说,“如今两位公子都到了,我便代替主公召开这个会议。袁公昏迷多日,一直没有醒转。如今危机时刻,正需冀州上下一心共同对付曹军。冀州不可一日无主,今日我邀诸位来相商,就是希望大家选出一个合适的人选来暂时代替主公带领大家抗击曹军。”

审配说道此处,早有审配安排好的人随声附和。但也有不明情况的人奇怪,按理说审配只要暂时署理政务,等到袁公醒转只是自会有安排。这才三五日时间如何倒要选出主持大局之人,这不是让大家私立储君吗,这可是大忌呀。

审配接着说道,“如今大公子未到,二公子袁熙文采卓著,三公子一向深受袁公喜爱,不管军阵武艺政务谋略都得主公教诲颇多,不知众将以为,当选何人为主啊?”这一番话说的太明显了,分明是说袁绍早已经选了继承人了。

郭图冷笑道,“正南不觉得太急了吗?大公子袁谭未到,何不稍等两日再说?”

审配似乎根本不在意,说道“我刚才说了事急从权,我们已经等了五日,大公子不到说不定另有隐情。难道你能保证大公子两日必到吗?如若不能,还是按我刚才所言,大家先选出一人了主持大局。将来战事稳定之后,再加上大公子改选不迟。大家觉得哪位公子合适啊,一人一票,一会儿写在布帛之上,我们再统计看哪位公子获得的支持多如何?”

哪知道这时袁熙站了起来,“感谢诸位厚爱,不顾熙原本不善戎武之事,这个推举吗我还是放弃好了。所谓能者多劳,把这个机会留给大哥和三弟吧。”

袁熙既然表态了,大家倒也不用选了。自然以袁尚为主。袁尚在审配的安排之下,主持大局。

他颁布的第一道命令就是留高干和五万兵马驻守黎阳,阻挡曹军北上。自己则带领一众文臣武将返回邺城,袁绍被安排在马车之上,好生看顾。同时命人赶往四郡遍请名医,为袁绍看病。

众人见终于可以返回邺城了,不用在外面的担惊受怕,倒也十分高兴。

却说袁谭那面,原本因为田靖大胜臧霸,正自高兴。哪知道不过十日就收到了官渡之战冀州大败的消息。而且使者说袁绍在阵前受了刺激,吐了一口鲜血,如今昏迷不醒。

袁谭听罢立刻就要带领本部人马赶往黎阳,这时他的谋士辛评却是拦住了他。“主公,我有一言必须要讲在前面,如今情况,那袁尚在邺城一定比大公子先赶到黎阳,若是主公醒转已经对身后之事有了安排,大公子可想过如何自处?”

这一问倒把袁谭问住了,他不是不知道父亲一直喜欢袁尚,有意传位于他,否则也不会让他和袁熙出镇在外,独把袁尚留在邺城。但是这个关键时候,若是袁绍传位于袁尚,他这个长子当如何自处呢?

袁谭不是不喜欢权利,他在很小的时候就被袁绍当成继承人培养。所以他拜孔融为师学习儒家学问,向颜良、文丑两位将军学习武艺。如果没有袁尚,那么这个袁绍的继承人一定是他袁绍。

袁谭踌躇了半天,最后似乎下定了决心。咬牙说道,“若是父亲尚在,我定然一切听从父亲安排。若是父亲不在,那么长幼有序,我一定不容袁尚爬到我的脖子去!”

辛评道,“既然如此,那么将军辞行就要慎重安排了。

袁谭这次算安静下来,与辛评二人仔细商议。包括青州全郡进入战备状态,袁谭领精兵三万前往黎阳,让辛评总揽青州一切政务,避免与臧霸的冲突。让辛评的弟弟辛谌前去暗中联络袁家的长辈以及冀州几大名门望族寻求支持。”

二人商议已定,辛评问道,“不知将军以为那征北将军此人如何?”

袁谭没想到由此一问,过了一会儿道,“听闻田靖与袁尚因为田丰的女儿发生过争执,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那么此人或可争取到我们的阵营来。”

辛评道,“将军说得不错,不过光靠这个还不够,所谓无利不起早,若要田靖支持我们应该给出他想要的利益来。以我来看,河东如今最缺的还是土地和生存空间。田靖若是肯支持我们,将军可以将并州的西河和上党两郡让给他。”

袁谭一愣,“若给他并州,高干那面如何交代?”

辛评道,“将军真以为高干喜欢并州苦寒之地吗?那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若是将军夺了冀州,正好让高将军移镇青州便是。如此还能争取高将军的支持。”

袁谭听罢大喜。但是现在未到关键时刻也不说破。只是通知田靖,官渡兵败。希望田靖能够领兵和自己一起支援黎阳守军。

田靖之前打了胜仗,这几日一边休整,一边思考下一步的对策。这次官渡的消息传来,确实慢了很多。田靖收到飞鹰的报告时,官渡之战已经结束五天多了。

这时袁谭赶来通知田靖官渡战士,田靖才知道袁谭也是刚刚知道了战事情况。袁谭邀请田靖同去黎阳支援。田靖心想,这倒正和我意,既然此战败了,我也没有扭转乾坤的能力,不如回去早点和臧舜等人汇合,伺机北上,准备离开冀州这是非之地吧。

田靖带了吕雯,李敢,陆麒麟,裴元绍,高顺,张辽,曹性等将领着一万兵马随袁谭西去赶往黎阳。一路之上,袁谭对田靖十分客气,田靖觉得奇怪倒也没有深问。

这一日袁谭领兵到了黎阳,见到守城的乃是表哥高干。一问起来,才知道,袁尚、袁熙等人早护着袁绍回邺城去了。

袁谭心中不快,心说如此大事也不通知我。便准备领兵前去邺城。高干道,表弟即来,可留下一些兵马来助我收黎阳。

田靖便道,“将军赶着去探望大将军病情,自当早去。我左右无事,不如在此相助高将军守城。”

袁谭便辞别了田靖领兵赶往邺城,哪知道到了邺城城下,找人通禀,哪知道等了白天出来一员小将在城上说。“大公子请了,大将军有令,将军可去黎阳助高干防守黎阳,代退去曹军之后再来复命!”

袁谭听得奇怪,道,“我爹既然行了,为什么不肯见我?”

那小将道,“老主公尚在抢救之中,尚未苏醒,如今是代行大将军之权的袁尚工资的命令!”

袁谭听罢,大怒,“袁尚匹夫,窃居邺城,也敢命令我去攻打曹军。你把他给我唤出来,我要与他当面对质。”

那小将回去复命,又过了一会儿,却是审配、逢纪出来,说如此安排都是袁绍的意思。还望大公子以大局为重,一切都等袁公醒来之后再做计较。还请大公子前去黎阳协助防守,至于粮草物资方面,邺城方面一定会保证。袁谭无法,只得悻悻然返回黎阳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