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重生三国之白马奇兵 > 第三十四章 刘和身死,阎柔降袁

十日后高览带了五千步卒和大量的粮草以及攻城器械到了易京城外,鞠义的大营。拿出袁绍的手令与鞠义交接。鞠义是武人,而且是比较简单的那种人,只要是主公的命令与战争有关,就会毫不犹豫的执行。

高览既带了步卒与攻城器械前来,那么说明他对易京的攻略是有一定的准备的。鞠义把这半月多来总结的攻城战守之法与高览做了简单交代之后,即可点起三千先登营,离了大营,前往冀州。

等鞠义走后,高览请刘和上座,然后召集众将与大家交代袁绍的任命,同时与众人相商攻城之法,一直到晚上众人才相继散去。这时郭图却又过来与高览说起对付袁绍欲暗中除去刘和之事。

高览同鞠义不同,他是从袁绍起兵开始一直跟随袁绍的旧将,袁绍就是他的主公,他的前途全部寄托在袁绍的身上。对于这个暗算刘和的想法,高览虽然心中也有抵触,但是他会毫不犹豫的执行。河北四庭柱中颜良文丑以武力见称,张颌以智谋见长,高览则不同,他最大的特点在于能够打硬仗,能够坚持,能够百折不挠。这也是袁绍选高览代替鞠义兵围易京的原因。不过也因为这个原因,高览在河北四庭柱中排名最后,而且他的能力一般也不为别人所知。

郭图说完袁绍欲除刘和的想法之后,高览立马有了一个主意。因为易京难攻,现在如果非让刘和上阵攻城,死于箭矢之下,那么也太难以让人相信他高览没有私心。但是自己名气不足这点正可以利用。鞠义在界桥一战中打出声威,幽州军问鞠义之名,多闻风丧胆。现在鞠义一走,正好可以让人放出消息,然后自己扎营再露出些破绽,好引敌人深夜劫营。劫营这种事情谁能预料,刘和死于乱军之中,倒也没有对症。到时候再暗中埋伏人马,把敌军杀个打败,也不会失了军心士气。

想到此处,高览便把想法和郭图说了,郭图说声好计,二人有商量了一些细节,便开始着手准备。

………………………………………………………………………

公孙瓒这面自从派出夏侯兰去解蓟县之围之后,对易京的防御做了更加严密的布置,而且又从易京周边的乡村征兆了上万民夫,一方面加固城墙,一方面在城内修筑起十余丈的高楼来。

鞠义围城一月,除了试探性的攻击之外,只围不攻,每天赶制攻城器械。公孙瓒对自己的防御非常放心,加上城内粮食充足,倒也不甚担心。

这一日忽然听说,鞠义走了,袁绍临阵换将,派来了高览。高览虽然有些名气,但是毕竟没有和幽州军正面交锋过。公孙瓒虽然有恐鞠心里,但是幽州的其它将领却是不怕的。这公孙瓒就有了主动出击与冀州军一战的想法。

想到这里,公孙瓒带了一干将领登上易京的城墙,观看高览的营垒。高览没有沿用鞠义的营盘布置之法,一方面固然和鞠义的先登营撤走有关,一方面也看出高览心中并没有把幽州军放在心上,防御方面则显得相对薄弱。

公孙瓒毕竟也是沙场的老将了,一旦有了出战的想法,雷厉风行,马上安排部将准备晚上劫营。当夜三更,公孙瓒命都尉王门领精兵三千,趁夜出城,前去劫高览的营寨。

王门领了人马出城,为了不让冀州军发现,军士衔枚(士卒口衔用以防止喧哗的器具,形如筷子)噤声,马匹也通过给马蹄包上棉花,让骑士约束马匹不发出声音。当冲到冀州军营帐跟前的时候,王门一看冀州军防守松懈,心中暗喜,高喊一声“杀呀”,一马当先带着队伍就杀了进去。王门的目标很明确,就是直奔冀州军的中军大帐,生擒敌人主帅。

中军大帐一般比别的军帐要高达宽阔许多,再加上中军立有主将旗帜,虽然晚间看不到旗的字,但是旗帜的高度从远处也能辨认。王门领着这三千人从营门杀入,一路上没有遇到什么有效的抵抗,突然看到前面不远处有一个大帐,周围有很多军帐拱卫,王门心想应该是高览的大帐无疑。并领着精兵一路杀了过去。

按理说一个军营之中只有一个中军帐,但是刘和身份不同,不能当普通将领对待。所以不管是鞠义还是高览都是按主帅的营帐给刘和安排。这王门领兵杀来,哪里知道冀州军中还有这样的道理,只是一味冲杀,到得大帐跟前,里面冲出无数死士和护卫。更加坚定了王门一定要攻下这里,生擒或杀死主帅的决心。

死士虽然武艺高强,悍不畏死,但是毕竟人数有限,王门的军队不一会儿就杀光了近百名护卫死士。王门冲进帐里的时候,本能的觉得眼前这人绝不是高览,因为他没有久经沙场的武将所应有的那种气势,这人倒更像一个文弱书生。“你不是高览?”王门明知故问。

“我不是,我是侍中刘和,我是宗室,将军不可杀我……”刘和的话还没有说完,王门手起刀落已经斩下了刘和的人头。

“两军交战,哪有这许多话说”王门一手从帐中撤下一块布,包了刘和的人头,领着队伍继续冲杀。但是这时候的冀州军已经不似刚才那么混乱了,各营的士兵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主将,开始有效的组织起防御,并且逐步向王门这面围拢。时机稍纵即逝,再想冲击高览的主营是不可能了。王门果断的下令,放火,全军后撤。

这偷营劫寨讲究的一个是出其不意,一个是快,一旦被敌人围住,那就是全军覆没的结局。还好这些冀州军组织起来慢了一步,要不然要想全身而退可就难了。王门一边撤退,一边想,眼看就要冲到冀州军的营门了,王门知道,只要冲出去就安全了。一旦进入易京城的防御范围,就有箭楼上的弓箭手接应,到时候冀州军就没有办法了。

正当王门冲出营门心情放松的一刹那,王门看到了营门外面整齐列队的五千骑兵。他的心从悬崖一下坠入了谷底一般,脸上的表情瞬间僵硬了。但是这时候没有别的选择了,两军相遇勇者胜,只有冲出去,才可能有一线生机。

但是王门带领的三千人刚才这一阵冲杀,基本已经拼劲了全力,除了少数将领有马匹,多数都是步兵,面对五千骑兵,他们的命运可想而知。而且后面还有已经集结起来陆续追出来的敌军,这三千人的覆灭只是早晚的事。

只一柱香的功夫,王门身边已经没有一个部下了,只剩下他一个人孤零零的站在当场。马匹已经力竭,王门手中的大刀也已经抬不起来了。王门看了看易京方向,想想这十年来随公孙瓒也算南征北战了,什么没有见过?再看看腰中别着的得刘和的首级,想想刚才还活着的人,要死也就死了。罢了,今日中伏,我命当绝,这条命边交代在这里吧,想到这里,刀往脖子上一横,就要自尽。

高览弯弓一箭射在了王门的刀背之上,王门的刀被打落在地。高览对亲卫喊了一声,“来啊,与我绑了。”众人一拥而上把王门生擒活捉。

高览领众人回营,让各营清点伤亡情况,好在损失不大,只有两千多人伤亡。幽州军趁夜劫营,被高览将军杀个大败,三千幽州军被全歼,生擒敌将王门,这当是大功一件了。只是刘和军中守卫不严,失了刘和将军一条性命,却也没有办法。高览让郭图如实写了表章报与邺城的袁绍,同时派人押送俘虏王门前去邺城。

高览与众将交代完毕,让各营加强防御,诸将各自回营。一营将官多是冀州将领,刘和生死他们并不放在心上。

唯一对刘和生死最敏感的人,当时阎柔、鲜于辅、齐周这些人。他们是打着为刘虞报仇的旗号起兵的,而且多是刘虞旧部,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刘和就是他们的主子。现在刘和死了,他们这些人一下在名分上和道义上缺少了立身的根据。

三人从高览帐中出来,都去了阎柔的大帐商议。三人刚说几句,还没有商量出个所以来,这是却听说郭图在帐外求见。

阎柔一定愣了一下,赶快命人请郭图进来。

阎柔见郭图来对他的意图已经猜到了七八分,“郭先生深夜来访,想必定有要事,不知……”说着看了一眼鲜于辅和齐周,意思是问郭图是找自己一人,还是三人。

鲜于辅和齐周马上道,“郭先生欲与阎司马说话,我二人暂且回避。”

郭图马上说道,“不妨,不妨,我本意欲巡三位相商,这下正好一并相商。三位都是明白人,郭某不妨把来意直接说明。这公孙瓒败亡是迟早的事情,到时候我家主公定然并领幽州。三位都是幽州的名将与干才,我家主公心中对三位倾慕已久。现在两家合并一处共讨公孙瓒,当同心合力。一旦夺下幽州,我家主公欲将渔阳、右北平二军交予三位治理,还可上表朝廷,封阎将军为胡乌桓校尉,封列侯,鲜于将军与齐将军俱为一郡太守。不知三位以下如何?”郭图这到不是信口胡说的,他在从袁绍那出来之前,就已经事先就阎柔等人的问题请示过袁绍,只是刘和没有死,还有变数,所以不曾上门相劝,现在却是最好的时机了。

袁绍开出的条件已经相当丰厚了,对于阎柔他们三人来说,这是目前最好的选择,三人心中早已经同意了,只是面子上不好马上答应。阎柔对郭图说道,“只是刘和将军身死,不知道袁公当如何处置。”

“这个三位放心,我家主公乃是仁德之主,刘和将军既是盟友,又是同殿之臣,到时候我家主公定然风光大藏。公孙瓒若死,定将公孙瓒首级亲往故幽州牧刘虞大人和刘和将军坟前拜祭。”郭图说道。

“如此,我等心中方安。还请郭先生禀报主公,今日起,我等三人便冀州一员,原为主公执鞭坠镫,征战四方,绝无二心。”阎柔这么一说,鲜于辅,齐周也是附和。

郭图见劝说成功,心中高兴,“我等今后共同辅佐主公,就是同僚,三位不必如此客气,我们当互相扶助才是。”

阎柔命亲兵取酒来,四人共同庆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