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重生三国之白马奇兵 > 第二章 相逢别离,留子为质

如今的公孙瓒为前将军,封易侯,领幽州刺史,整个幽州就是公孙瓒一人的天下。公孙瓒的使者到了田府,也是毫不客气。直接到了正堂之上,见了田夫人也不见礼,大大咧咧的说道:“哪个是田氏?”

田畴曾做过刘虞的从事,也是有官职在身的人,而且在长安朝廷欲拜田畴为骑都尉,只是被田畴拒绝了。没想到公孙瓒的使者这么不客气。田氏也是知道利害轻重的,没有在这方面和来人计较,说道,“民妇田氏,不知大人何事?”

“这是你们家田从事的书信,看过之后赶紧收拾一下带上儿子和我们去蓟县吧。我们刺史大人还等着呢。”来人说着把信递给了田氏。

田氏听着糊涂,有些摸不着头脑,不过一想还是先看信再说吧。信确实是田畴写的,因为他的字体瘦硬坚实,不是一般人能够模仿的来的:

“秀儿吾妻,前信曾言为夫欲去拜祭刘幽州,既而揭露公孙瓒的狼子野心,不想贼子早有准备,为夫欲近庐墓一步而不能。公孙贼子本意杀我,却又不想担个迫害忠良的名声,所以让人将我等关于刺史府的大牢之中,如今已有月余。想当年,乡里子弟随我赴长安的一共二十人,在塞外折了五人,快到长安又失去了两人,如今剩下的十三人都是我的生死兄弟,可是因为我的原因,他们已经四年多没有见到家人了;因为我的固执,他们却要陪我一起坐牢,而且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我已经对不起死去的人了,不能再对不起活着的人。我与公孙瓒帐下长史关靖有旧,今求得公孙瓒释放他们十三人,不过前提却要你们母子二人到蓟县为质。为夫不曾给你和孩子富贵,却要你们母子随我受苦,不过大义当前,我却不得不舍弃我们一家之安危,而求得众人之平安。望秀儿能识得为夫的苦衷。”

田氏毕竟是识得大体的人,看完信也没有哭也没有什么惊慌的表情,只是示意管家请使者到偏厅休息,自己则回后堂收拾行装。别看田氏在大厅还是十分镇静,一到了后堂脚步虚浮,却是一个踉跄,丫鬟刚要搀扶,田氏却大声说道,“快把少爷喊来”。

田靖这时正在院中练武,他已经逐渐适应了这个时代的生活,并开始喜欢上现在的这个身体了。原来的田靖别看只有十二岁年纪,不过却是身高七尺,身体强健,而且边塞之地的世家子弟都是自幼学习弓马,骑射的本领甚至不在塞外胡族之下。田靖回到三国时代得到一幅这么强健的身体,倒是不怎么担心如何在这乱世求生了。

听到母亲呼唤,田靖赶忙跑了过来。没想到母亲突然抱住自己,亲了亲自己的额头,然后一狠心,推开田靖,“我儿快走吧,你那狠心的爹爹要让我们陪她一起去死啊。娘自从嫁给了你爹,就生是田家的人,死是田家的鬼,自然是要陪你爹爹的,不过我儿才十二岁,娘怎么忍心让你入虎口啊。靖儿快走吧,娘给你准备了银两,你骑上马走吧,娘让田安他们四个护卫你一起,出了卢龙塞,到乌丸那面找个小部落躲起来,等过了风头,再回来吧。”

田靖听得糊涂,便问田氏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田氏把田畴的书信给田靖看了,田靖这才知道事情的原委。虽然只是寥寥数语,却不由得对这个素未谋面的父亲多了几分钦佩。舍己为人到这个程度,只怕古之君子也很难做到了。田靖在心里把现下的形势分析了一番,如果公孙瓒有意杀田畴,就不会答应什么交换的条件,说明他心里还是希望田畴能够归顺于他的;至于娘说的逃出塞外,则更不可为,如今整个幽州都是公孙瓒的,又有哪个乌丸的部落敢为了不相干的人得罪公孙瓒。所以现在最好的选择就是和娘一起去蓟县,见机行事,相信公孙瓒也不会难为一个十二岁的娃娃。

“娘你放心,你只管带孩儿去蓟县为质,到时候孩儿自有计较。而且父亲此番虽然受苦,却不会有性命之忧,只要时机成熟,我们一家定能在外面团聚的。”

田氏看着自己的孩子,突然有些不认识了,前些日子还是在外面四处闯祸的顽皮鬼,怎么一下好像变得成熟稳重了许多?不过想归想,儿子的意见还是要听的。

田靖突然想到了什么,在母亲耳边耳语了几句,田氏听完赞许的点了点头。

当日田氏收拾行装,带着儿子田靖和公孙瓒的使者一起坐车赶往蓟县。他们母子到了刺史府,公孙瓒果然守信,放了田畴的同伴,而且田畴也被从牢里放了出来和妻儿团聚,只是一家三口被软禁在刺史府的别院之中,没有人身自由。

田王氏见到一别四年的丈夫,心里百感交集,想想一家三口现在的处境,却是慢慢流下泪来。田畴见到夫人这样,也不知该从何说起,只是轻声的说了一句,“秀儿,你的鬓边也有白发了。”然后把妻子拥在了怀里。过了好一会儿,看到妻子身后的儿子的时候,眼里满是欣赏和喜悦之情。

“靖儿啊,当年为父走的时候你才这么高,”说着比了比自己腰的高度,“如今你也长成大人了!为父去长安这几年,你在家可安心读书?是否惹你母亲生气?”田畴摆出严父的样子,声音却不严厉。

田靖还是第一次见自己的父亲,只见田畴三十许的年纪,身材不算高大却英俊挺拔,双目炯炯有神,精气内敛,却隐隐感觉到一股英雄之气。田靖只是略一沉吟,然后恭敬的说道,“回禀父亲大人,先生只教了《诗》、《书》和《论语》,孩儿自己倒是读了父亲常看的《春秋》,还有《吕览》,甚至六韬、孙子等兵法孩儿也有涉猎。”

田畴听到这里,倒是一愣,自己这孩子自幼不喜读书,这次倒是出于自己的意外,读兵书,那又说明什么呢?虽然心中高兴,脸上却是愈加严厉,“吾儿顽劣,不去认真读书,将来如何举得孝廉。《春秋》倒也罢了,《吕览》驳杂,兵书非吉,以后不可常读。”

“是,父亲。”田靖吐了吐舌头,虽然答应,却并不真打算听从。而且自己故意说这么多,也是为了自己后面行事铺垫,不让父亲怀疑自己的变化太大。

“平时不读书的时候可曾在堂前侍奉母亲?”田畴道。

“回禀父亲,孩儿每日除读书外,均在府中侍奉母亲,聆听母亲教诲。”田靖答道。

“是吗,不错啊。那么你和李家、白家的儿子飞鹰走狗,骑马驰猎,残害乡里(主要是骑马践踏庄稼),招摇过市,也是你母亲教的了?”田畴的立脸一下黑了下来。田畴虽然才回幽州不久,对自己这个儿子在无终县的行事倒是早就风闻了。

田靖听到这里,吓了一跳,赶紧跪下请罪:“父亲息怒,孩儿顽劣,请父亲责罚。不过千万不要责罚母亲,母亲一人抚养儿子已为不易,还要照顾诺大的产业,还望父亲体谅母亲的辛苦。”

田畴本来有心吓吓儿子让他日后行事稍微收敛一下,没想到儿子敢于承认错误,并且十分孝顺母亲,心里很是安慰。“我们边地儿郎本就应该熟悉弓马,只不过我们是为了驱除边境的胡虏,而不是欺凌生活艰辛的百姓。”

“孩儿知错了。”田靖点头。

“起来吧,父亲这四年在外,丢下你和你母亲,吾儿可曾恨为父?”

“孩儿不恨,男儿当立万世功。父亲廿骑朝长安,一心为主,忠于汉室,受到众人景仰。孩儿为父亲自豪。孩儿长大后,愿学班定远为国靖边,决不让乌桓鲜卑窥伺我大汉疆土。”

虽然从前面的对话中发现了自己儿子的改变,可是田畴再有准备也没有想到儿子能说出这一番话来,不由得喝了一声彩,“好!”一把抱起儿子,“今天这番话,是谁教你的?”

“没有人教,是孩儿自己想的”。田靖一面扮演着自己应该的角色,一面也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自己读史书,读兵书,为的不是埋首故纸堆,而是为了能像这些书中的英雄一样去创造历史,改变历史。

田畴看着自己的儿子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公孙瓒把田畴一家关起来,派长史关靖隔几天便来游说,可是眼看两个月过去了,谁承想这田畴油盐不进,硬是不肯辅佐自己。不仅没有达到目的,还引起了士人的不满和猜忌。

其实这士人的反应正是田靖当日耳语告诉母亲的计策,等公孙瓒关押田畴一段时间,就让家人暗中投书幽州的世家大族。说公孙瓒有意囚禁田畴以立威,下一步就会对其他世家大族动手,铲除世家,扶植亲信。这下世家们看不下去了,议论纷纷,给公孙瓒施加压力。

公孙瓒心情很是不好,都是因为世家大族的原因。这田畴关下去恐怕是不行了,自己杀了刘虞,夺了幽州,除了自己大本营辽东郡外,剩下的地方多是世家盘踞,自己毕竟根基不稳。要是彻底得罪了世家,只怕片刻就有肘腋之患,但是放了田畴吧,又怕他和刘虞的旧部勾结,也不放心,是关也不是,放也不是。只好问计于长史关靖,关靖也是一筹莫展。

这一日关靖挨了公孙瓒的训斥出来,却有一个监视田畴的下人过来传讯,说田畴之子田靖求见。关靖一愣,一个半大的孩子,找我何事?不过想归想,还是见了。没想到田靖献上了苦肉计,大意是说,效忠公孙瓒他和娘都是赞成的,可是田畴是拗脾气,他们一时也说不动田畴,要劝他宜缓不宜急。而且自己是田家三代单传的独苗,田畴最疼爱自己,如果放田畴回家,却把自己留在刺史府为质,而且让自己吃些苦头,自己几日一信,说自己如何可怜,再加上母亲帮腔,定能让田畴回心转意效忠公孙瓒。

关靖这个高兴呀,马上同意了田靖的计策,回头就去找公孙瓒,“主公,这田畴如今是吃了秤砣铁了心,就是不肯归顺,外面士人的声音又不能不闻不问。不如让田畴留子为质,然后放归乡里。田畴只有一子,料想绝不会不要儿子性命,大胆去和刘虞残部勾结。而且他的儿子在这里,日久天长定然想念,加上将军的威武,相信定能软化田畴”。

公孙瓒一想,“此计甚好,士起尽可去安排”。

如今田畴软禁在刺史府的一个别院之中,一日三餐照常供应,就是不能出府一步。关靖到了别院之中,人未进门声音早就传到了田畴的耳旁。“子泰兄,恭喜了,主公已经答应放你回家了。”

田畴倒是一脸平静,对他来说在刺史府河在家中也没有什么区别,所以显得并不怎么热心。

这时关靖已经进屋了,“子泰兄,这次主公答应放你回家,我可没有少在主公面前为你说项,这次你可得好好谢我呀。”

田畴看了一眼关靖,“只是说了一句如此有劳了。”

关靖看田畴不冷不热的样子,觉得很没有面子,但依然想软化田畴:“子泰,不是我说你,刘虞谋反,死有余辜。如今我主公受封为前将军,封易侯,假节督幽、并、青、冀四州,而且难得主公如此看重于你,你若想施展胸中抱负,可谓正逢其时。奈何拘泥不化,非要为旧主守节呢。而且刘虞也不过封了你一个从事,不曾给你一兵一卒,而让你只身前往长安,陷你于危难之中。你为刘虞守庐,既全了臣节,又赢得了士名,也算对得起刘虞了。如果你归降主公,那么至少可为一郡之守,子泰还请三思阿。”

田畴看了眼关靖,回道:“承蒙公孙将军看重,只不过田某无意为官,士起如若为了劝我归顺,还是请回吧。”

“既然子泰兄如此拘泥不化,我就把我家主公的意思说了吧,主公让你留下儿子为质,放你夫妻回家。这都是主公的恩德,你可不要辜负了主公的一番好意啊。你若愿意为我家主公所用之时,可随时来找我。”关靖说完恨恨的离开了。

这样的发展倒是出于田畴的意料之外。不过能回家,毕竟好过全家全家软禁在此。自己还有刘幽州未尽的事业要做,更不能耽搁在此。靖儿尚小,留在此处全当锻炼了,料想公孙瓒也不会难为一个十二岁的孩子。田畴也是办大事有决断的人,想到此处,便开始准备行装。倒是靖儿一人留下,要好好和他交代才对。田畴从自己包中拿出两本书,向儿子的房间走了过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