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重生三国之白马奇兵 > 第五章 军营较技,子龙收徒

田靖心想公孙瓒有此一问,一定是想起了自己的身份。不过究竟是福是祸倒也不好推测。

“回禀侯爷,小的田靖,乃是田畴之子,一直留在刺史府中,平日多受侯爷照顾,一直没有机会当面谢过侯爷。”田靖知道躲不过,不如自己说破,看看公孙瓒的反应。

“我就说这名字有些耳熟,果然是田畴之子。我不是安排你住在府中别院居住,如何却去了马厩劳作,这是何人安排?”公孙瓒脸上露出不悦之情,倒不是心疼这小子,关键恨下面人办事瞒着自己。

关靖其实在田靖误闯校军场被抓的时候,就已经得到消息,急忙赶来了。这是见公孙瓒生气,马上跑了出来,在公孙瓒耳边耳语道,“主公息怒,这都是属下的安排,这让田靖受点苦,也是为了让田畴心疼儿子,好早点归顺主公。”

公孙瓒怒道,“混账话,我堂堂前将军,易侯需要通过这等手段,让人归顺吗?”

关靖赶紧躲到一旁,不敢说话。

公孙瓒对田靖说,“小子,你爹爹一直不肯归顺我,我已经忍了很久了。今日我倒要问问你,刘虞那老儿不通兵事,却屡屡对我指手画脚;不强武备,却要和三郡乌桓开什么互市,那不是引狼入室吗?董卓横行不法,关东十八路诸侯兴兵讨伐,我公孙瓒却受刘虞老儿处处掣肘。我打袁绍为从弟报仇,兵败退守易县,刘虞老儿却要趁机杀我。你说说,究竟是刘虞老儿在理,还是我公孙瓒在理?”

田靖到没有想到公孙瓒有着推心置腹的一问,不过现在却不是自己表达看法的好机会。“侯爷在上,你们朝廷大官做的事情,小民是不懂的。不过小民却知道忠臣不事二主的道理。我爹毕竟是先做了刘虞的从事,而且刘虞也确是死于侯爷之手,他老人家性子执拗,想来是死也不会改投侯爷的门庭的。试想我爹要是刘虞一死,就立刻归降将军,将军自然也看不起他,这样的人将军用着有怎会放心?”

“哈哈,好啊,没看出你小小年纪,倒是有这样的见识。”公孙瓒颇为赞赏的看了看田靖,“你爹的事情,今天就揭过去不提了。说说你吧,你爹忠臣不事二主,那么你呢,可愿为我所用?”

田靖心说看来今天是躲不过去了,还是先应下再说吧,“回禀将军还是前面说过的话,田靖愿为白马义从的一员,随时供将军驱策。”

“好啊,倒是志气不小,听闻田畴文武双全,我倒要看看他调教出来的儿子,究竟有什么样的本事?你可懂得骑射?”公孙瓒这是有意考较田靖了。

作为边塞子弟,田靖从小习得骑射。虽然自己是穿越来到这田靖的身体,但是骑马射箭的本领以及一身功夫却依然继承了下来。“田靖愿意一试。”

公孙瓒对下面的人说道,“取马匹弓箭与它。”

不一会儿来人牵来一批战马,拿来一张柘木做的硬弓,工长六尺,田靖接过弓箭,吸了口气一拉弓弦,倒还不算吃力,是一石弓,有效射程应该在百步(也就是130米)左右。不过这样的弓等到了马上却不是很好拉,因为这时没有马镫,马上无处借力。

田靖背好箭壶,提弓上马,让马儿放开小跑,到得校场中央,共有三支靶。田靖催马加速,弯弓射出了第一箭,这一箭力量倒是足了,箭透靶身,不过射在了红心的边缘,算不得好箭。田靖到不气馁,拨转马头,回身加速,一连射出了三箭,却是箭箭正中靶心。

这种骑马冲刺,临敌三发的本领在塞外胡骑之中,并不少见。汉军之中熟练此技的人却并不多。公孙瓒看了也是一脸赞赏之色。

田靖回来,对公孙瓒抱拳施礼。公孙瓒笑着问道,“临敌三射,不错。不过骑兵在战场上,最要紧的是一往无前的勇气,和熟练的马上功夫,这个你可敢和我军中士卒比试。”

“比力量或有不足,不过马上的功夫靖自认为还是不逊他人的。”田靖颇有自信的说。

“好,且去比来,如果你能在我帐下骑士的面前走过十合,我便收你做白马骑兵。”公孙瓒说道。

田靖翻身上马,早有士卒拿来校场比武的长矛,矛长一丈六,不装矛头,前面裹麻布,沾墨。二人较技,以先落马者为负;如无落马者,以身上中墨点多者为负。

和田靖比试的是一个骑长(骑兵初级军官,五人设一骑长),来人见田靖不过十来岁的年纪,就是一个娃娃,将军说是比试,他只当是玩玩,完全没有放在心上。

两人各在校场一边起步,那骑长却不着急,将长矛在手中一转,把矛舞了个密不透风,先来个表演,换得场下一片喝彩之声。等喝彩之声过后,那骑长催马前行,长矛平举,倒也不敢托大。田靖那面催马加速,长矛却只是拎在手里,似乎这样份量的矛对他略显有些笨重。眼见两马相交,田靖轻喝一声,左手作势一扬,“看暗器!”那骑长却是一愣,手中长矛本来是向下砸的动作,硬生生停了下来就要闪避。哪知田靖只是虚张声势,抓紧时机出手,长矛直刺那骑长的右肩膀。长矛刺中,那骑长顿时失去了平衡,不过巨大的反作用力让田靖身子也是一斜,他顺势撒手,长矛落地,那骑长也是翻身落马。

只一合,田靖便胜了,虽然力量不足长矛落地,而且有投机使诈的嫌疑,不过出矛的时机和位置把握却十分准确。

田靖回来,公孙瓒很是高兴,“好,不错,是个做我白马义从的材料。传我将令,今天开始这田靖……”

“将军!”公孙瓒的话说了一半,却被人打断了,也不知此人什么来头。说话那人走到公孙瓒身边耳语道,“此事怕是不妥。前些日子,续儿曾要求加入白马义从,大哥嫌他小没有同意,让续儿好生不快。如今让外人先做了白马义从,续儿那里怕是不好交代。”

“这个……倒是我做爹爹的疏忽了。”公孙瓒略微一沉吟,然后对田靖说道,“田靖,你很好!我即说过让你加入白马义从,自然是作数的,不过你的年龄太小了,等你到了十五岁成人,本将军自然让你做我的白马义从。现在也不好委屈了你,你到我身边做我的马童吧,平时若是校场训练,本侯准你随意出入。”

田靖单膝下跪,“谢将军栽培。”心中倒是对公孙瓒看低了几分,为将者言而不信,如何能做到令行禁止。

公孙瓒一下没了兴致,校场演武也是草草结束。

田靖回到刺史府,依然住在马厩。公孙瓒没有发话,自然也没有主动来安排他的饮食起居。

田靖倒不在意能否做白马义从,因为第一父亲不一定同意,第二自己只是想进入白马义从学习骑兵的战术,真的效忠公孙瓒,自己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

今天去军营,最兴奋的事情,其实是见到赵云赵子龙,赵云的枪法当真可以用迅如奔雷,快似闪电来形容。特别是枪走轻灵,如行云流水不着痕迹,真可谓之神奇了。

田靖想到这里,合衣起身,站在院中,拿起一根扫把,去掉前头的的树枝,只留木干在院中舞了起来。脑中想着白天赵云的动作,左一枪右一枪,却很难连贯起来。笨拙的舞了半天,累的大汗淋漓,田靖心想自己倒是异想天开,赵云的绝世枪法,又怎会让自己看了一下就学了去,想到这里倒是豁然开朗,哈哈哈大笑了起来。

“小兄弟,好兴致啊。”

田靖可没有想到这么晚了会有人出现,回身看去,更是吃了一惊。来人可不是赵云赵子龙。

“赵将军!”田靖激动的有些说不出话来,“赵将军,深夜到此,莫非是为了在下而来。”

赵云一笑,“也算是,不过也不全是。小兄弟今日的表现,真是可圈可点。将来成就一定不可限量。赵云今日此来,是有一份书信,想托小兄弟转呈令尊。”

“书信,给我爹?”田靖一愣。“赵将军,认识我爹爹。”

“那倒不是,赵云听闻田畴先生曾上西关,出塞北,傍北山,直趣朔方,千里奔行至长安,这一路经过乌桓,鲜卑,匈奴各部,想来令尊对他们的情况一定十分了解。赵云不才,平生心愿就是扫平胡虏,保我大汉北疆安宁。赵云此信只求令尊能将塞外之事讲与我听,赵云也好未雨绸缪,将来一旦有机会,愿随公孙将军出塞,降乌桓,灭鲜卑,北趋匈奴,令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赵云说得十分诚恳。

田靖心说,父亲的《塞外风物志》就在我的手里,不过我却不能随便拿出来,还是得请示完父亲再说。“赵将军但有所托,田某敢不从命。”说着接过赵云的书信,小心放在怀里。

“赵将军认为公孙将军一定会出塞?”田靖似乎无意的问道。

“那是自然,公孙将军,对三郡乌桓连年征讨,每战必胜。将来定会继续征讨鲜卑,匈奴。”赵云对公孙瓒倒是十分相信。

“听闻赵将军带着部曲,从真定到幽州来投公孙瓒,而不选择近在邺城四世三公的袁绍,为的就是这个原因?”田靖问道。

“不错!”赵云到没有想到田靖这么了解他的情况。

田靖突然发现这个时代的人有一种为了理想的单纯。虽然他知道公孙瓒一旦重新积蓄了力量,首先选择的是攻打袁绍,而不是塞外的胡虏,但是现在却不愿说破。

“赵将军放心,相信家父定会帮赵将军实现这个心愿。不过胡虏也不是一天就能扫净,还望赵将军平时多多保重。”田靖说道。

“那就有劳小兄弟了。更深露重,不便打扰,赵云告辞了。”赵云说完一抱拳,就要离开。

田靖心里做着剧烈的斗争,到底说是不说,眼看赵云就要走出院子,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快走几步,拦在赵云身前。“赵将军,田靖有一不情之请,不知当不当说,不过却又不吐不快。田靖愿拜赵将军为师,学习武艺。

赵云倒是一愣,“拜我为师?田兄弟莫要说笑,我看你田家自有家学渊源,如何拜我为师。”

“还望赵将军莫要推辞,田靖曾听人言赵将军在界桥之战中,抢伤鞠义,万马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乃是当世一等一的高手。而且我在校军场也曾见到将军绝技,一心想学。田靖不才,却也耐得住性子,吃得苦,还望师傅收我?”田靖说完倒头便拜。

赵云一笑,“其实刚才进来的时候我就应该想到这一点,原来你那东指一下,西指一下,是在学我的枪法。也罢,既有求人之处,我这一点微末的枪法倒也没有敝帚自珍的道理。不过话说在先,我教你只是我自悟的抢法,我师童渊乃是天下第一枪术名家,他的枪法未经师傅允许我是不能传授外人的。”

田靖一听,赵云同意了,也是大喜过望,“但听师傅安排。师傅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赵云轻轻扶起田靖,“既然拜师了,那么明日便随我学习吧。明天一早为师在城外的西山主峰等你。如果不来,那么今日之事就当没有发生过好了。”

田靖知道这是师傅在考验自己了,赶忙答应下来。送走师傅刚准备睡觉,多了个心眼,半夜叫醒老刘头问西山的位置。这一问可傻了,西山在城外五十里处,就是走的再快也要两个时辰,何况还要爬上一千多米的高峰,就是现在出发,都怕晚了,赶紧拿了水袋干粮,马上出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