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重生三国之白马奇兵 > 第五十四章 杨奉复叛,智救百官

李维回到霸陵向李傕报告了谈判的情况,为了不引起李傕麾下众将的反对,关于双方互相以子为质这件事情,却是悄悄说与李傕知道的。

李傕自然知道李维的用意。虽然郭汜的态度让人不爽,但是他的想法却没有错。双方都打成这样了,估计也只有互相以子为质方能显谈判的诚意。

与李维的判断不同,李傕觉得郭汜是想谈的,毕竟都是多少年的老对手了,彼此十分了解。

现在就是要和自己的儿子把这件事情说清楚,李傕觉得自己儿子大了应该能明白道理,也可以为自己分忧了,所以坦陈相见,把事情的原委说清楚了。

哪知道他的儿子却是个脓包,不敢去郭汜的营中。李傕想起儿子李式平日里不学无术,好不容易让他当了射声校尉却在河东战场临阵脱逃,逃回了关中。

李傕突然有一种很铁不成钢的感觉,觉得自己的儿子比起自己的子侄,外甥真是差得太远了。就训斥了他几句,最后说,“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你看看自己怎么有脸做我的儿子。你比起你的表格胡封和你的堂兄李暹来,简直差得太远了。”

哪知道他这个儿子太不成器,竟然跑到李傕的夫人杨氏那里哭诉,“娘呀,你要给儿做主啊。我爹他不要我了,他不要他这个亲生儿子了,要拿自己的亲生儿子送给郭汜做人质,就为了换回李暹。我看我爹恨不得我早死,是要把李家的基业传给李暹那个外人呀。……”

李式这一阵哭,杨氏夫人自然不干了,便找李傕大哭大闹。别看李傕在外面八面威风,在家里却是非常惧内。杨氏夫人是卫尉杨奇之女,说起来还和太尉杨彪是同宗。当初李傕娶杨氏夫人就为了争取朝中士大夫的支持,哪知道却是给自己娶了一个母老虎进来。

夫人厉害倒也罢了,但是生了个儿子却是胆小如鼠,文文弱弱的,一点关西武将的遗传都没有。但是有什么办法呢,李傕只此一子,剩下的是两个女儿。除了李式也没有人能继承自己的位置。

杨氏夫人这一闹,李傕也没有办法了,只好与李维商议,能不能拿自己的女儿去做人质,听闻郭汜也有一女尚在闺中,便提出让自己的儿子李式娶郭汜的女儿,这样两家联姻就更加紧密了。

李维听罢,心说,这么大的事情,却因为儿女私情几成儿戏,罢了,就再走一遭吧。看看郭汜能不能同意。

李维到了长安,没有想到这次郭汜对他的态度出奇的好,听说不能以子为质,能不能拿女儿为质。郭汜也没有追究,只说有诚意就好,双方便定了护送人质的日期。至于李傕愿意让李式娶自己的女儿,那么便等结盟之后再提亲。

其实郭汜不能不计呀,前日刚刚得了消息,马腾韩遂已经攻破郿县了。马上就会兵进美阳,再不和谈只怕就来不及了。

双方定了和谈的几个基本共识:双方永不相攻;若有一方遇敌,另一方必须支援;长安城双方共管,迎回献帝仍以长安为都城;共掌朝政,处理那些亲近献帝的大臣。讨伐田靖、张济等割据势力。维持凉州军团的统治地位和最大利益等等。

……………………………………………………………………

就在李维第二次进入长安与郭汜谈判的时候,杨奉那面也开始紧锣密鼓的准备他的自保之计了。

郭汜分析现在李傕、郭汜都会置自己于死地,投降马腾韩遂更加不可能,西凉兵马在中原人眼中看来比匈奴骑兵还要凶残,他可不愿意与之为伍。放眼天下,现在唯一的出路就是投降河东。

当初自己毕竟是救援献帝在先,就算后来得罪了田靖,但是也被他们找回场子了,吃亏的是自己,估计田靖等人也不会记恨他。还有就是现在河东最缺人马,自己去了可能受到重用,特别是能建功的话,受到重用的可能越大。

至于怎么建功,现在正好有一个现成的机会。就是郭汜扣押了百官在长安城中。原来看管严密,最近却不怎么管了,任他们自生自灭。若是自己能够救出百官,送到河东去,不光天子感激,会赐个自己官职爵位。更重要的是一下子多了许多朝廷大臣的支持,自己未必不能成为一个主要的力量。

现在的问题就是怎么把百官救出来,又怎么安然送到河东去。

杨奉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找一个人和自己里应外合去做这件事情。这个人杨奉选定的目标是董承。

这个董承原先做在牛辅麾下的时候就和杨奉有旧。杨奉当年原本准备通过董承的引荐投靠牛辅,结果董卓死后,牛辅被杀,杨奉选择了势力最大的李傕投降。

虽说如此,但是杨奉知道董承是个重义气的人。他若相求,董承不会不允,而且自己还送份功名给他不是。

杨奉让心腹带了自己的密信趁夜坠出城去,去安陵寻找董承。当日董承接了朱隽的命令驻扎在池阳,哪知没有过了几日,大将军李傕又下令让自己的侄子李进接收池阳。董承不敢抵挡,之后就领兵就近屯驻安陵。

由于没有收到朝廷的命令,董承进退失据,也不知该如何打算。献帝讨郭汜檄文一出的时候,董承也很激动,有心响应。但是后来一看羽林军和城门校尉都按兵不动,自己这个安集将军还是好好呆着别啃气算了。

杨奉的亲兵带给董承的密信,很简单也说得很清楚。大意是他投李傕本以为能报国,但是他后来发现李傕暗中拘禁献帝;本想救献帝出水火,哪知阴差阳错,却被田靖误会带献帝去了河东。后来无法误投了郭汜这个国贼,等到发现为时已晚。现在他决定弃暗投明,希望董承和他共襄义举。

具体的办法也很简单,第一董承带兵佯攻长安,杨奉建议趁夜袭营,然后暗中救了百官化妆成杨奉的部属一起出城。与董承汇合之后,大军北上走上郡,绕道赶往河东的安邑。

董承自然不会杨奉一说就信,但是打动他的是能够救百官还朝,一旦成功,自己的位置自然会重要起来。说是政治投机也好,但是值得一试。

不过上郡的道路怎么走呢,那里近一百年来都是南匈奴的属地,汉军已经很久没有到过上郡了,不认识路是一方面,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遇到匈奴怎么办呢?杨奉在信中说他自由办法。

董承心想只要有五成的把握他就愿意一试,大不了此计不成,自己率兵撤离就是,这关键的时候郭汜也不敢逼自己太甚。

董承收到信后,立马集结麾下五千兵马去长安城下叫阵。

……………………………………………………………………

郭汜心说还真是虎落平阳被犬欺,董承这种小角色如今都敢来长安城下叫板,若是平日自己定带骑兵出去一次打服了他。但是考虑到如今局势复杂,而且还要与李傕谈判,决定不去理他。

董承乃能让郭汜如意,安排卫兵在城下大骂郭汜,一组人骂完再来一组,还是车轮战。

郭汜大怒,心说管他三七二十一,今日定然先杀了董承不可。哪知道这时杨奉献上一计:“董承的兵马原来疲劳,骂了一日见我军不敢出城,定然心生怠慢。今夜晚间的防守定然不严,我愿意请一支将令,今夜晚间带兵去劫营,杀他个片甲不留。”

郭汜听罢十分高兴,便同意了杨奉的计策。但是全然没有想到这几日的谈判,未来会把交出杨奉作为一个砝码。毕竟对郭汜来说,杨奉的分量太轻了,而对李傕来说,杨奉的作用又太大了。

到了晚上,杨奉早悄悄把接出来的百官换上士兵的服装。子时的时候,长安城开北面的洛城门,杨奉领了兵马“人衔枚,马摘铃”悄悄出城去劫董承的营寨。

郭汜本来还在城中准备等杨奉的捷报,哪知道到了天明都没有一点消息,派斥候一看,才知道杨奉将军兵马不知所踪,董承的营寨也连夜撤走了。

这是突然有一个麾下的军侯来报,却是跑了城中看守的百官。郭汜大怒之下连杀了几个看守,让骑兵部队迅速北上追击敌人,一定要杀光董承和杨奉的兵马。

但是他派兵的时候杨奉和董承早走了半日,走得远了。上郡的道路险阻,一向很难通行。匈奴人有没有画过地图,也没有书面记载,没有来过上郡的人却是很难寻找到正确的道路的。

但是杨奉是什么人,原来是白波贼人出身,在河东为寇的时候,只要官兵一追缴,就躲到了上郡等地。所以他对这里的地形非常熟悉。

杨奉、董承领了百官一路北行过了漆垣,雕阴,然后折向东,过定阳,再继续往东行,过了壶口山从采桑津渡河过黄河就能进入河东地界了。到时候就安全了。

哪知就在刚刚经过壶口山的时候,两山之中突然杀出数千人马来。杨奉大叫一声“不好!”但却不知道是何方的敌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