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之弃子 > 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老将到来不服老

三国之弃子 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老将到来不服老

作者:双木道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4 21:24:29 来源:小说旗

张辽这边已经被曹操派来了郭嘉,安排了一个任务给他。

东吴这边估计都不知道会有这么一个变化。

而在濡须口这边,于诠则是成功挡住了徐晃的进攻。

为了给自己的弟弟报仇,于诠算是用了吃奶的力气去和徐晃在濡须口相互攻防。

在濡须口的兵力能够保证港口不被徐晃攻下,却不能主动出击和徐晃决战。

之前,于诠的弟弟于轩就胆子很大,出城和徐晃决战,最终成为了徐晃的斧下亡魂,狠狠地打击了东吴军队的士气。

于诠再有恨意,也不能拿整个部队来冒险。更何况,出城决战就是死路一条,于诠还想多活几年。至于亲弟弟的死,于诠只能放在心中了。

战事还在濡须口进行着,徐晃又一次发动了对濡须口的进攻。

“顶住!援军很快就来了!不能让刘军攻进来!”于诠不断地走动,用自己的声音和肢体语言来鼓舞士气。

东吴的士兵在于诠的鼓舞下,奋力抵抗着刘军的进攻。于诠为了提高将士们的抵抗之心,许下了很多承诺。当然,东吴的士兵们也明白,于诠说的承诺有多少水分是清楚的,但他们也知道一旦濡须口给刘军攻下,他们就是俘虏,没有什么好果子吃。

徐晃则是十分冷静地看着自己的部队进攻濡须口。

“濡须口的守将叫于诠?”徐晃对自己的亲兵问道。

亲兵马上拿出一份情报,说道:“回将军,的确如此。之前被将军斩杀的武将,是于诠的弟弟。”

“那个废物是这个守将的弟弟?同一个妈生的,差距怎么这么大啊。”徐晃不由得感慨了起来。

之前那个有胆子出来和徐晃决战的于轩,身材很是雄壮,架势摆得勇猛无比,徐晃一开始是很重视的,使用了全力,谁知道是一个银样镴枪头,中看不中用,徐晃轻松就解决了对方。速度之快,连徐晃自己都有点不相信。虽然于轩报了自己的大名,可是徐晃到现在都不记得被杀的于轩叫什么名字了。

快速干掉对方一个武将,刘军的士气提升了一个档次,更加迅猛地进攻了起来。

而徐晃倒是没有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十分谨慎地开展对濡须口的进攻。徐晃相信东吴方面莽撞的武将不会那么多的,对方可能会利用刘军士气大涨导致轻敌而算计他们。

徐晃谨慎地行事,让准备算计他的于诠仿佛吃了苍蝇一样恶心。

于诠是不想出城决战,但他可是准备很多攻城器械来对付徐晃。徐晃却是先用羽箭加火攻把于诠的器械给摧毁了,再用步兵和弓箭手,一点点地和濡须口的东吴军消耗。

于诠不得不忙于应对。

徐晃刚才还想到用劝降来拿下濡须口。毕竟镇守濡须口的于诠能够挡住徐晃那么久,徐晃也起了爱才之心,想拉他入伙,一起为朝廷效力。

可是看到旗号是一个“于”字和得知于诠姓名之后,徐晃就多问了一句。

结果就是徐晃就放弃劝降了。

自己都把人家的亲弟弟给宰了,虽然各为其主,但终究是仇人啊。想要于诠投降,那是非常的困难。就算于诠投降归顺,徐晃也不敢冒险啊。天知道是不是诈降或者找机会替自己的弟弟报仇啊。

只不过徐晃对比了一下于诠和于轩,两人的性格一个是沉稳,一个是莽撞,两兄弟一人一个性格,真是诧异太大了。没有本事就敢出来和徐晃决战的于轩,不是莽撞是什么?

“可惜了!”放弃了劝降的徐晃失去了一个完美解决濡须口的办法,心中很是遗憾。

徐晃只能靠武力来解决濡须口了。

由于徐晃没有操之过急,看起来给足了濡须口喘息的时间,可也在关键时刻救了刘军士兵的性命。

“报!启禀将军,江面出现大量的船只,是东吴的水军!”一个斥候飞快地来到了徐晃的面前进行汇报。

徐晃抬头看向江面远方,果真发现有大量的东吴水军向他们杀过来。

曾几何时,孙策和曹操算是盟友,彼此之间有点了解。徐晃知道东吴水军之中有强弩这样的利器,杀伤力极强。

“敌军增援到来,速速后撤。”徐晃大声下令。

得到命令的刘军一点点的往后撤退,这一退就是两里地。

刘军的撤退让于诠松了一口气,刘军若是再坚持多一个时辰,那么濡须口就坚持不住了。同样的,刘军能够自主撤退,那就是意味着不是什么计谋,而是援军已经到了。

最终的结果应证了于诠的想法。

黄盖带着五千水军赶到了濡须口。濡须口的东吴士兵都松了一口气。有了援军,敌军退去,濡须口算是保住了,他们也可以松一口气,好好地休息一番了。

如果不是周瑜的铁索横江之策,或许黄盖早就到了濡须口。虽然是铁索横江,可是却也有路径可以通过。只是花费的时间比较多。黄盖很担心濡须口丢失,所以不停地命令战船加快速度。

这就可怜了那些撑桨的士兵们,差点就累死了。

好在横在江面上铁索一直存在,黄盖才稍微放心了一些。

一旦濡须口被攻占,刘军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摧毁铁索在江面的支点,到时候,就会有大面积的铁索掉进江水之中。

这样的情况没有出现,黄盖就明白濡须口还没有丢。

“末将于诠参见黄老将军!”于诠一身狼狈地出来迎接黄盖。

黄盖从战船上下来,看着一身都是灰尘的于诠和稳如泰山的濡须口,心中对于诠的能力表示了肯定。

黄盖在孙坚在的时候就是军中大将,当得于诠一句老将军称呼。黄盖满头白发,岁月在他的脸上留下了很多的伤痕。那么大的岁数还在为东吴操劳,可见东吴的人才凋零到了什么样的地步。

“于将军不必多礼,情况如何?”黄盖没有多余的废话,直接询问情况。

于诠拱手说道:“敌将乃是徐晃,末将只能死守,有老将军在,刘军立马望风而逃了。”

于诠说的是实话,也表示了自己对黄盖的尊敬。

黄盖听多了这些奉承话,警示道:“大敌当前,就不必如此说话了。嗯,老夫听闻你弟弟是你的副将,素来勇猛,不知何在?”

于轩的勇武在东吴的军中算是有点名头,打起仗来不要命,在扫荡贼寇的时候打出了威风。但是在东吴可以威风,遇到了刘军大将就只有死路一条。

黄盖知道东吴的人才越来越凋零,所以对于有点能力的年轻武将都比较上心,这次想要亲眼看看于轩,好好地点拨一下,为东吴的未来培养人才。

于诠心情一暗淡,强忍着悲痛,说道:“吾弟带领兵马与徐晃野战,被徐晃所杀!”

于诠算是比较委婉了,没有说自己的弟弟于轩被徐晃轻松斩杀在马下了。

黄盖一听,心中甚是可惜,感叹道:“苍天不公啊!汝也不要太过悲伤,总有一天,吾等一定会报仇雪恨的。”

白白损失了一个人才,黄盖能不可惜么?

于诠很感激黄盖的宽慰,也听进去了黄盖的劝说,随后醒悟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隆重地邀请黄盖进入濡须口。

进入濡须口之后,黄盖就开始和于诠进行了一对一的商议。

“于将军,你我加起来有一万多余的兵马,据情报得知,徐晃就只有八千兵力,经过攻防,现在兵力肯定少于七千,若是我军主动攻击徐晃,你觉得胜算如何?”黄盖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一直留在濡须口防守,对于东吴来说只能是被动挨打,久而久之,士气就大大的降低。

黄盖可不想打这样的窝囊仗。

于诠老实地说道:“徐晃为首的刘军兵力虽然不多,然而无论在士气和战斗力上,都比我军要强很多。而且完全看不出是有疲倦的迹象。我军兵力雄厚,主动进攻徐晃不是不可,但末将发现徐晃麾下有不下一千之数的骑兵,我等没有与其对抗的骑兵,很有可能被其冲散阵型,导致大败。”

于诠说到了最关键的一点。打仗不是仗着人多就行。刘军人数虽少,但后勤足,士气旺盛,还有在陆地上几乎碾压一切的骑兵。骑兵一直都是东吴的弱项。

“嗯!你说的很有道理!”黄盖点点头,认可了于诠的说法,同时说道:“徐晃的名头,老夫也听说过,为人冷静,但却有一个弱点,受不起激将法。这一点,就是咱们胜利之机!若是老夫前去挑战,你说徐晃会不会出战啊?”

“老将军,万万不可啊!徐晃刚猛无比,吾之亲弟也葬身他手,要是有个好歹,末将承受不起啊。”于诠的情商低暴露出来了,变相说黄盖老了。

黄盖心中黯然神伤,自己要是年轻个十岁,也不用被一个小小的武将如此说了。

年纪大也是事实,黄盖倒是没有怪罪于诠,更是微笑地说道:“老夫这一把年纪了,也不怕什么生死。反倒是可以用此来刺激徐晃,咱们在设计把徐晃给宰了!”

“老将军真有办法?”于诠发现黄盖胸有成竹的模样,心里有点希翼,毕竟他的弟弟给杀了,他也想报仇雪恨。

“来!你我如此这般,这般如此!”黄盖在于诠的耳边把自己的计策说了出来。

于诠听得直点头,对于黄盖的计策表示了认同,随后说道:“老将军,此计甚好!末将愿听老将军差遣。”

“很好!”黄盖欣慰不已,接着说道:“于将军,老夫希望你每次称呼老夫的时候,不要加最前面的那个字。”

“末将知罪!”于诠尴尬了,自己倒是忘记了这一点,老将军前,老将军后,不是在讽刺黄盖老了么?还好,黄盖不是很在意。

黄盖当然在意了,人是不服老的,“老将军”这三个字,黄盖听得很不舒服啊。

黄盖在谋算着对付徐晃的时候,徐晃这边也是在观望着濡须口的动静。

“来者是东吴老将黄盖!此人倒是有点难对付。”徐晃观察了一阵之后,心中有了一个大概。

濡须口的规模比较大,防御坚固,加上东吴的兵力比徐晃的要多,徐晃感觉要想拿下濡须口,对方要是死守的话,估计是没有办法的。

只是濡须口周边都是泥洼之地,对于进攻一方来说非常致命,无法展开攻势。

除非就是濡须口的东吴部队出来决战,徐晃在用计策把对方给算计了,随后才能够顺手一举拿下濡须口。

哪怕对方的兵力比徐晃多,徐晃相信自己也是能够打赢对手的。

“或许黄盖到了濡须口,东吴这边士气大涨,会选择来挑战!就算龟缩不出,那也无妨。黄盖是东吴军中老将,听说最为意气用事,所以派人前去挑战,说不得黄盖会受不了刺激而出城,再安排一些伏兵,把黄盖给宰了,濡须口士气大降,一举就可以拿下濡须口了!”徐晃倒是和黄盖想到了一起。

徐晃的想法很好,只是关键就是要看黄盖中不中计。

徐晃想了好一会都没有想出一个完全之策,于是让士兵在原地驻扎起来。打了将近大半天的时间,刘军将士也累了,徐晃也需要为将士们负责的。

同时为了防止东吴兵马偷袭,徐晃亲自带领一部分兵马守卫,以防不测。

可惜直到太阳下山,濡须口也燃起了炊烟,一点想要发生战斗的迹象都没有。

徐晃内心很是疑惑。

以东吴在濡须口的兵力,难道真的是打定主意死守?之前的武将于诠兵力不足,选择防御倒是正常。但黄盖来了,还是这样,难道就不怕后续的刘军大军前来,一鼓作气将他们给灭了?

“看来东吴那帮狗贼在盘算着什么阴谋了!得小心一点了。”徐晃很冷静,他想到了最大的可能。

夜色不断地深了,濡须口中的黄盖和于诠已经悄悄地开始行动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