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水浒超凶凶 > 第249章 忠义之士心难改

水浒超凶凶 第249章 忠义之士心难改

作者:书山有路秦为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14 00:27:39 来源:小说旗

晁雄征缓缓伸出手,不是如李逵般粗暴地挥舞板斧,而是小心翼翼地,解开了捆缚在张叔夜身上的绳索。

麻绳寸寸松开,张叔夜虽被擒获,脊梁却挺得笔直,如同一棵饱经风霜的劲竹。

“张大人,”晁雄征的声音放得很轻,带着一丝惋惜,“以你的才能,屈居济州一隅,岂不可惜?”

张叔夜活动着有些麻木的手腕,目光如炬,扫视着大堂上的梁山众人。

“老夫虽身处地方,亦可造福一方百姓。尔等啸聚山林,鱼肉乡里,所为之事,与草寇何异!”

晁雄征哈哈一笑,不以为忤。

“张大人高义,令人钦佩。只是,这天下百姓,又岂止济州一地?以张大人和令郎的经天纬地之才,合该泽被更广袤的土地,庇护更多的黎民百姓。”

张叔夜闻言,脸色更加刚毅,怒声道:“一派胡言!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老夫生是大宋的臣,死是大宋的鬼,绝不会与你们这些乱臣贼子同流合污!”

晁雄征对张叔夜的怒斥置若罔闻,走到一张虎皮椅上坐下,目光中带着一丝欣赏。

“张大人忠义无双,令人敬佩。只是不知,若是令郎在此,是否也会如大人一般,毫不动摇呢?”

张叔夜闻言,脸色骤变,原本刚正不阿的目光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

他死死地盯着晁雄征,仿佛要将他看穿一般,厉声喝道:“你…你什么意思?”

晁雄征却并未直接回答,只是意味深长地一笑,缓缓说道:“张大人父子,皆是视死如归的忠义之士,想必,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吧。”

晁雄征他刻意停顿了一下,观察着张叔夜面部细微的表情变化,这才缓缓说道:“张大人父子,皆是视死如归的忠义之士,想必,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吧。”

张叔夜闻言,呼吸骤然急促,太阳穴突突直跳。

他以为晁雄征要拿他的家人来威胁他,瞬间怒火中烧,声音都变得嘶哑起来:“卑鄙小人!要杀要剐,悉听尊便!休想用家人来要挟老夫!”

晁雄征见状,连忙摆手,制止了想要上前理论的李逵。

“张大人误会了!”他站起身来,走到张叔夜面前,目光诚恳地说道:“晁某敬佩张大人的为人,断不会做出如此下作之事。若是想威胁大人,又何必费这许多口舌?”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实不相瞒,晁某今日请张大人前来,是想请大人到我梁山做客。当然,不是以阶下囚的身份。”

张叔夜闻言,怒火稍稍平息,但仍旧用怀疑的目光盯着晁雄征。

“做客?哼,黄鼠狼给鸡拜年,能安什么好心?”

晁雄征笑着摇了摇头。

“张大人多虑了。晁某知道,以大人的忠义,绝不会轻易背叛朝廷。所以,晁某也并未奢望能说服大人加入梁山。”

他走到窗边,推开窗户,让清冷的月光洒进屋内。

“晁某只是想请大人去青州看看,看看我梁山治理下的百姓,看看他们是否如大人所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看看我梁山,究竟是不是如朝廷宣传的那般,是祸国殃民的草寇。”

张叔夜眉头紧锁,疑惑地问道:“你为何要如此大费周章?老夫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济州知府,于你梁山,又有何用?”

晁雄征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着张叔夜。

“张大人谦虚了。济州知府虽小,但大人胸中的韬略,却远非一州之地能够容纳。晁某欣赏大人的才能,更敬佩大人的为人。我相信,只要给大人一个机会,大人定能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他走到张叔夜面前,压低声音,语气中带着一丝神秘。

“而且,据我所知,张大人似乎并不甘心只做一个小小的知府吧?朝廷**,奸臣当道,张大人的一腔热血,又有何处施展呢?”

张叔夜听着晁雄征的话,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他从未向任何人透露过自己的野心,但眼前这个梁山首领,却似乎将他看得清清楚楚。

他开始重新审视眼前的这个年轻人,他究竟是真心欣赏自己的才能,还是另有所图?

“你……到底想做什么?”张叔夜目光如炬,死死地盯着晁雄征,想要看穿他的内心。

晁雄征却只是神秘一笑,留下一个耐人寻味的答案:“我想做的,是一件足以改变整个天下的大事。”

张叔夜沉默片刻,似是权衡利弊,最终缓缓开口:“或许,我可以为梁山请得一道招安圣旨。” 话一出口,李逵便跳了出来,手中板斧重重顿地,发出一声闷响:“招安?俺铁牛第一个不答应!俺们梁山好汉,岂是任人招安的!”

晁雄征抬手示意李逵稍安勿躁,嘴角噙着一丝笑意:“铁牛兄弟所言极是,我梁山兵强马壮,何须朝廷招安?”他这番话,表面上附和李逵,实则另有深意。

李逵听得晁盖也赞同自己,顿时更加得意,瓮声瓮气地说道:“就是!哥哥英明!”

张叔夜见状,眉头微蹙,沉声道:“当今天子圣明,只是被奸臣蒙蔽,只要除去蔡京、童贯等奸佞之臣,大宋必能重现盛世!”

“圣明?”晁雄征嗤笑一声,语气中满是不屑,“张大人,你莫非是在说笑?那赵佶整日沉迷书画,不理朝政,联金灭辽,自毁长城,如此昏君,也能称得上圣明?”他语气顿了顿,目光锐利如刀,“我大宋边疆将士浴血奋战,换来的却是这般结局,他赵佶有何颜面称帝?”

张叔夜闻言,脸色涨红,似是被人戳中了痛处。

“联金灭辽,乃是百年大计……”他试图辩解,却被晁雄征毫不留情地打断。

“百年大计?我看是自掘坟墓!”晁雄征猛地站起身,走到张叔夜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语气冰冷,“张大人,你当真以为金人会信守承诺?唇亡齿寒的道理,你不会不懂吧?”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丝嘲讽,“赵佶他,根本成不了一个好皇帝!”

晁雄征眼中的光芒越发锐利,仿佛能穿透张叔夜的胸膛,直击他的灵魂深处。

“张大人,你当真以为宋朝可以抵挡住金人的铁骑?金人的野心,绝非一城一池所能满足。赵佶沉迷书画,不理朝政,联金灭辽,自毁长城,如此昏君,才是天下大乱的祸根!只有除掉他,汉人的江山方能保住!”

张叔夜闻言,脸色一沉,目光愈发坚定。

“晁雄征,你言辞过激!大宋虽有诸多弊病,但民心未失,士气未散,绝非轻易能灭。赵佶虽有过失,但毕竟未曾背弃江山社稷。你这样一言一蔽之,未免太过偏颇!”

晁雄征却并未被张叔夜的怒气所动,反而微微一笑,显得更加从容自信。

“张大人,你我二人皆是智谋之士,何不以事实说话?晁某愿意与大人立下约定,若我梁山能在三年之内一统天下,张大人便辅佐我梁山,如何?”

张叔夜闻言,眉头紧锁,他并非顽固不化之人,心中也明白大宋的确有诸多弊病。

但多年的忠义情结,让他难以轻易背叛。

“你若真能一统天下,我自会尽我所能辅佐。但是,以我看来,这三年之内,大宋绝不会轻易覆灭!”

晁雄征闻言,嘴角上扬,带着一抹自信的笑容。

“张大人,三年之约,一言为定。但愿三年之后,大人能心悦诚服地加入我梁山,共赴大业。”

张叔夜见晁雄征如此坚定,心中虽仍有疑虑,但也不得不承认晁雄征的胆识和气魄。

他微微点头,沉声道:“那就一言为定!但愿三年之后,你所言能成真。”

李逵见状,心中颇感振奋,挥舞着板斧,高声喝道:“好!哥哥英明!兄弟们,三年之后,咱们必能一统天下!”

晁雄征点点头,目光坚定地望向窗外的明月,心中已然有了决断。

他转身对张叔夜说道:“张大人,还请随我前往青州,亲眼见证我梁山的治理之功。”

张叔夜沉默片刻,最终还是点了点头,跟随晁雄征走出大堂。

两人一前一后,身影在月光下拉得长长的,仿佛预示着未来的风雨。

而在这片宁静的夜晚,林冲率领的梁山军正悄然集结,准备踏上新的征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