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水浒超凶凶 > 第359章 辽金威胁暂消弭

水浒超凶凶 第359章 辽金威胁暂消弭

作者:书山有路秦为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8 01:44:05 来源:小说旗

耶律大石最后一次踏上浮桥,木板在他脚下发出沉闷的“咯吱”声,仿佛在叹息着辽国的命运。

正午的阳光洒在白茫茫的河面上,反射的光芒刺得他眼睛生疼,就像他此刻的心情一样。

河风凛冽,吹得他厚重的裘袍猎猎作响,也吹不散他心头笼罩的阴霾。

他回头望了一眼河对岸,梁国的营帐连绵不绝,旌旗招展,像一头蛰伏的猛兽,随时准备择人而噬。

他深吸一口气,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到晁雄征面前。

晁雄征一身银甲,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显得格外英武。

他身后,梁国将士们个个昂首挺胸,士气高昂,与辽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耶律大石心中五味杂陈,一股难以言喻的苦涩涌上心头。

他知道,此行之后,辽国将元气大伤,不知何时才能恢复往日的荣光。

“太子殿下,”耶律大石拱手行礼,语气低沉,“赎金和战马已经全部交付,我等就此告辞。”

晁雄征微微颔首,目光如炬,直视着他,“大石林牙,回去告诉你们的皇帝,梁国不惧任何挑战。若再有下次,我必将亲自率军踏平燕云十六州!”

耶律大石闻言,脸色微微一变,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他深知晁雄征并非虚张声势,此番交锋,梁国的实力已经展露无遗。

他苦笑一声,“太子殿下的话,在下一定带到。”说罢,他转身离去,再也没有回头。

看着耶律大石远去的背影,晁雄征心中并没有多少喜悦。

他知道,这场战争只是暂时告一段落,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他扭头看向身后的将士们,高声喊道:“兄弟们,咱们回家!”

“回家!回家!”将士们齐声欢呼,声音震天动地,响彻河岸。

消息传到耶律延禧耳中时,他正坐在御帐中,脸色阴沉得可怕。

他狠狠地将手中的酒杯摔在地上,碎片四溅,宫女们吓得瑟瑟发抖,大气也不敢出。

“撤军!”耶律延禧咬牙切齿地说道,“传令下去,全军撤回上京!”他知道,继续打下去只会让辽国损失更加惨重。

与其如此,不如保存实力,徐图后计。

随着耶律延禧的命令下达,辽军开始有序地撤离。

他们丢盔弃甲,士气低落,与来时的意气风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与此同时,晁雄征也下令班师回朝。

梁军士气高昂,一路高歌猛进,与败退的辽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大军行至河边,卢俊义策马来到晁雄征身旁,抱拳说道:“太子殿下,是否需要拆除浮桥?”

晁雄征望着横跨两岸的浮桥,沉吟片刻,摇了摇头,“不必了。”

卢俊义有些不解,“殿下,留下浮桥,万一辽人卷土重来……”

晁雄征摆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玉麒麟,你想多了。辽人若是真想偷袭,断然不会走这浮桥,只会绕道而行。”

卢俊义细想之下,也觉得晁雄征说得有理。

辽人若是想偷袭,必然会选择隐蔽的路线,而不是走这显眼的浮桥,自投罗网。

“殿下英明。”卢俊义抱拳称赞。

其他将领们也纷纷表示赞同,气氛轻松而融洽。

大军继续前进,夕阳西下,将士们的盔甲映照着金色的光芒,如同一条金色的巨龙,蜿蜒前行……

夜幕降临,大军扎营休息。

营帐中灯火通明,将领们围坐在一起,正在商议接下来的安排。

“太子殿下……”董平突然开口,打破了帐内的宁静。

他顿了顿,似乎有些犹豫……

夜幕降临,大军扎营休息。

营帐中灯火通明,将领们围坐在一起,正在商议接下来的安排。

篝火堆燃烧得正旺,火光在黑暗中跳跃,映照着这些疲惫而坚定的面孔。

晁雄征坐在主位上,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感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

“太子殿下……”董平突然开口,打破了帐内的宁静。

他顿了顿,似乎有些犹豫,但最终还是鼓足勇气说道:“属下有一事相求,恳请殿下成全。”

晁雄征挑了挑眉,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是这样的,”董平斟酌着言辞,眼神中闪烁着渴望,“此番战事,辽军骑兵的战斗力有目共睹。属下想请求殿下将一部分战马拨给我,用于扩充骑兵,以备不时之需。”

晁雄征微微一笑,心中暗自赞赏董平的进取心。

然而,他还没来得及开口,卢俊义已经抢先一步站了出来。

“太子殿下,”卢俊义拱手道,声音沉稳中带着一丝急迫,“末将也有一请。辽军骑兵的确了得,但末将手下的步兵在此次战斗中也有出色表现。若能分得一些战马,末将定能训练出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为太子殿下效力。”

其他将领闻言,纷纷附和。

关胜沉声道:“太子殿下,末将麾下的士兵同样渴望拥有战马,以提升战斗力。恳请殿下成全。”

董平、卢俊义、关胜、张开、韩存保五人你一言我一语,争得面红耳赤,气氛热烈而充满竞争意味。

火光在他们的眼中跳动,映照出每个人内心的渴望与志向。

晁雄征默不作声,静静地听着他们的争论,心中却在盘算着最佳的解决方案。

“够了!”晁雄征忽然一声喝止,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众将闻言,纷纷住口,目光望向他。

帐内顿时安静下来,连篝火的噼啪声也显得格外清晰。

晁雄征缓缓站起身,目光如炬,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各位,”他沉声道,“战马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合理分配,以实现最大的战斗力提升。今日之胜利来之不易,我们必须珍惜每一分力量。”

众将领纷纷点头,目光中带着期待。

晁雄征见状,心中已有定计。

他微微一笑,继续说道:“我有一个提议。谁愿意留守河北,镇守边疆,我就赐予他一万战马,以充实骑兵部队。河北之地,辽人虎视眈眈,若能有一支强大的骑兵在此驻守,不仅能保卫梁国边疆,还能随时应对辽人的侵扰。”

此言一出,帐内顿时鸦雀无声。

五名将领脸上都露出了犹豫的神色。

张开轻叹一声,低声道:“太子殿下,河北形势复杂,辽人随时可能卷土重来。此地非同小可,谁来镇守都有风险。”

卢俊义点点头,附和道:“殿下所言极是。河北之地,民风彪悍,且辽国的势力蠢蠢欲动。谁来留守,都有可能遭遇不测。”

关胜、董平、韩存保也纷纷点头,神色中带着沉重。

他们都是跟随晁雄征久经沙场的猛将,对河北的危险心知肚明。

晁雄征微微一笑,目光扫过众人,“我知道,这个任务艰巨且充满风险。但谁说英雄不需要面对挑战?若想成就一番伟业,就必须有担当和勇气。今日若是愿意留守河北,将来定能在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卢俊义紧握双拳,目光坚定,率先站了出来,“太子殿下,末将愿意留守河北,定不负殿下所托!”

董平紧随其后,“末将也愿留守河北,为太子殿下效命!”

关胜、张开、韩存保相继表态,气氛紧张而充满抉择的纠结。

每个人都深知此行的艰辛,但身为梁国的将领,他们都愿意为国家和主公出一份力。

晁雄征点点头,心中暗自赞赏。

他环视众人,沉声道:“好,各位的决心我看到了。但河北之地,确需一位智勇双全的将领驻守。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定由张开将军担任河北防御使,赐予他一万战马,以充实骑兵部队。其他将领,可随我征战西夏,共同抵御外敌。”

张开闻言,神色一凛,站起身来,单膝跪地,“太子殿下,末将定不负所托,誓死守护河北!”

晁雄征伸手扶起他,语气中带着一丝关切,“张开将军,河北的安危,就交给你了。辽人若敢入境劫掠,可派人潜入辽国,放‘烟花’以示警告。务必谨慎行事,莫要轻举妄动。”

帐内众人闻言,纷纷点头。

卢俊义轻叹一声,附和道:“太子殿下英明,张开将军定能完成此重任。”

张开接过晁雄征手中的令牌,心中涌起一股沉重而又坚定的力量。

他深深吸了口气,点了点头,“末将定不辱使命。”

晁雄征微笑不语,目光深邃,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他拍了拍张开的肩膀,低声说道:“记住,河北的安危,关乎整个梁国的未来。务必谨慎,切勿轻敌。”

张开点头应允,心中却泛起一丝不安。

他轻声道:“太子殿下,末将一定会尽全力……”

晁雄征微微一笑,打断了他的话,“我相信你。” 他的话语中带着坚定与信任,让张开的心中涌起一股温暖的力量。

然而,就在这时,一阵寒风吹过,火堆中的一根木柴突然断裂,发出“喀嚓”一声响,打断了帐内的宁静。

众人瞬间警觉起来,目光齐齐望向营帐外,仿佛预感到某种不祥的兆头。

张开眉头紧锁,不安地摩挲着手中的令牌。

“殿下,这‘烟花’威力巨大,臣担心……”他欲言又止,目光中带着一丝忧虑。

他深知这些火器的威力,若是使用不当,恐怕会引起更大的冲突,甚至引发一场新的战争。

晁雄征看出了他的担忧,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温和而坚定,“张开将军,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但你放心,我已将‘烟花’的用法和注意事项详细告知于你,你只需按照我的吩咐行事即可。记住,不到万不得已,切勿使用。”

晁雄征顿了顿,目光深邃,仿佛洞悉了一切,“辽人此次战败,元气大伤,短时间内不敢轻举妄动。我们只需做好防范,以静制动,静观其变即可。”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一股让人安心的力量。

张开闻言,心中的不安稍稍平复了一些。

他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臣明白了,定当谨记殿下教诲。”

晁雄征微微一笑,目光转向帐外,夜色深沉,远处传来阵阵虫鸣,仿佛在诉说着这个夜晚的宁静与祥和。

然而,在这宁静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丝难以察觉的暗流涌动,仿佛预示着未来的波澜起伏。

“殿下,”帐外传来一声呼唤,打破了帐内的平静。

晁雄征与张开对视一眼,两人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疑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