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水浒超凶凶 > 第375章 大军西进赴京兆

水浒超凶凶 第375章 大军西进赴京兆

作者:书山有路秦为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3 06:41:52 来源:小说旗

烈日灼烤着大地,空气中弥漫着干燥的尘土气息,连路边的野草都蔫头耷脑,无精打采地低垂着头。

晁家军浩浩荡荡的队伍,就像一条钢铁巨龙,蜿蜒在通往京兆府的官道上。

士兵们各个汗流浃背,盔甲下的衣衫早已湿透,紧紧地贴在身上,闷热难耐。

然而,他们的步伐依旧坚定有力,

晁雄征骑着高头大马,走在队伍的最前方。

他身披亮银甲,头戴凤翅盔,英姿勃发,宛如天神下凡。

他遥望着西边,思绪万千。

大梁战事胶着,王庆和田虎这两条疯狗,竟然在这个节骨眼上嗅到了机会,开始蠢蠢欲动,真是让人头疼。

“报!前方已到西京!”斥候飞马而来,单膝跪地,高声禀报。

晁雄征精神一振,勒住缰绳,胯下战马发出一声嘶鸣。

西京,也就是后世的洛阳,如今的西京留守是李邦彦,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

此人精通音律,爱好诗词,在治国安邦上却没什么建树,甚至有些昏庸。

不过,他倒是很会迎合上意,深得皇帝宠信。

果不其然,大军刚到西京郊外,就见一队官员早已等候多时,为首一人正是李邦彦。

他身穿官袍,头戴乌纱帽,脸上堆满了笑容,远远地就拱手行礼:“下官李邦彦,恭迎晁将军!”

晁雄征翻身下马,快步迎上前,拱手还礼:“李大人客气了,本将奉旨西进,还望李大人多多协助。”

“应该的,应该的。”李邦彦笑容可掬,连忙将晁雄征迎入城中。

接风宴上,李邦彦极尽地主之谊,山珍海味流水般端上桌,丝竹管弦之声不绝于耳。

晁雄征却没什么胃口,他心里惦记着军情,草草用了几口酒菜,便起身告辞。

回到军营,晁雄征立刻召集众将议事。

林冲早已等候多时,他身着戎装,英武不凡,只是眉宇间带着一丝淡淡的忧虑。

“林教头,西京城防就交给你了。”晁雄征开门见山地说道。

“末将领命!”林冲抱拳应道。

晁雄征拍了拍林冲的肩膀,语气轻松地说道:“李邦彦这人,你应该也听说过,是个附庸风雅之辈,没什么真本事。不过,他毕竟是西京留守,你也要给他几分面子,别闹出什么不愉快的事情来。”

林冲微微一笑:“将军放心,末将省得。”

两人相视一笑,气氛轻松和谐。

这短暂的轻松,如同暴风雨前的宁静,让人倍感珍惜。

“对了,将军,”林冲突然开口道,“末将觉得,咱们应该分兵五万,支援西北战事。”

晁雄征眉头一皱,沉吟片刻,缓缓说道:“西北战事吃紧,我何尝不知?只是,咱们大军西进,粮草辎重都要从后方运送,若是分兵西北,粮道漫长,万一出了什么岔子,后果不堪设想啊!”

林冲也明白这个道理,但他还是有些不甘心:“可是……”

晁雄征摆了摆手,打断了林冲的话:“此事容后再议,你先去安排城防事宜吧。”

林冲默默地点了点头,转身离去。

晁雄征望着林冲离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

他知道林冲是真心为国效力,只是,有些事情,不是光有一腔热血就能解决的。

粮草,粮道,这些看似琐碎的事情,却往往决定着一场战争的胜败。

夜深了,军营里一片寂静,只有巡逻的士兵偶尔走过,发出轻微的脚步声。

晁雄征独自一人坐在帐中,手中拿着一张地图,眉头紧锁。

“报!军师求见!”

“快请!”

许贯忠快步走进帐中,拱手行礼:“将军,属下有一事禀报。”

晁雄征放下地图,示意许贯忠坐下:“军师请讲。”

许贯忠清了清嗓子,缓缓说道:“属下认为,林教头所部,应该调往京兆府……” 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地盯着地图上的某一点,“将军,陕西诸路……恐有异动!”

帐内烛火摇曳,映照着晁雄征凝重的面庞。

许贯忠的话如同惊雷,在他耳边炸响。

陕西诸路,那可是大宋的西北门户,若是出了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军师此言当真?”晁雄征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许贯忠神色凝重地点了点头:“将军,陕西诸路地处偏远,民风彪悍,近年来又屡遭灾荒,百姓生活困苦,怨声载道。况且,西夏虎视眈眈,边境冲突不断,这不得不防啊!”

晁雄征霍然起身,在地图前踱步,沉思良久,猛地一拍桌子:“军师所言极是!林冲!”

“末将在!”林冲闻声而入,抱拳行礼。

“你部不必驻守西京,随我大军继续西进,驻防京兆府!”晁雄征语气坚定,不容置疑。

林冲虽然心中疑惑,但军令如山,他不敢有丝毫怠慢:“末将领命!”

西京的繁华喧闹被抛在身后,晁家军再次踏上了征程。

滚滚黄尘遮天蔽日,马蹄声、车轮声、士兵的脚步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首雄壮的进行曲。

官道两旁的景色飞速后退,时而是连绵起伏的山峦,时而是广袤无垠的平原。

骄阳似火,烤得大地滚烫,士兵们身上的盔甲仿佛着了火一般,汗水浸透了衣衫,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晁雄征骑在马上,目光如炬,扫视着周围的一切。

他心中明白,此行凶险万分,稍有不慎,便有可能万劫不复。

但他没有丝毫畏惧,因为他知道,自己肩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他都必须勇往直前!

行军途中,晁雄征不断地与许贯忠商讨军情,分析局势。

许贯忠博览群书,熟读兵法,他的分析鞭辟入里,让晁雄征受益匪浅。

“将军,京兆府乃是大宋的西大门,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此地易守难攻,若是能将其牢牢掌握在手中,便可进可攻,退可守。”许贯忠指着地图上的京兆府,侃侃而谈。

晁雄征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军师所言甚是,京兆府的安危关系到大宋的生死存亡,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经过数日的长途跋涉,大军终于抵达了京兆府。

这座古老的城市,巍峨的城墙,雄伟的城门,无不彰显着它的历史底蕴。

京兆府知府任谅早已率领官员在城外恭候多时。

他身材高大,面容清瘦,留着一缕长须,看起来颇有几分儒雅之气。

“下官任谅,恭迎晁将军!”任谅上前拱手行礼,声音洪亮,中气十足。

晁雄征翻身下马,连忙回礼:“任大人客气了,本将奉旨西进,还望任大人多多协助。”

任谅微微一笑:“将军客气,下官定当尽力而为。”

大军进城,百姓夹道欢迎,欢呼声震耳欲聋。晁雄征心中感慨万千

安顿好大军之后,晁雄征便与任谅进行了一番长谈。

他了解到,任谅并非出身科举,而是凭借军功一步步升迁至知府之位。

他早年曾在西北边疆戍边多年,对西夏的军事实力和战略意图了如指掌。

“任大人,如今西夏蠢蠢欲动,边境局势紧张,不知大人有何良策?”晁雄征开门见山地问道。

任谅捋了捋胡须,沉吟片刻,缓缓说道:“将军,西夏兵强马壮,野心勃勃,不可小觑。我军当以守为攻,加强边防,严防死守,以待时机。”

晁雄征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任大人所言极是,只是……”他顿了顿,目光深邃,“京兆府距离梁山水泊不远……”

任谅闻言,低头沉思,手指无意识地在案几上轻轻敲打,清脆的声响在静谧的房间里回荡。

他那长须轻轻飘动,仿佛每一道思绪都在空气中荡漾。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将军有所不知,下官早年曾在梁山水泊附近戍边,与梁山好汉有过数次交锋。彼时,梁山的义气和勇猛,倒是令下官颇为敬佩。然而,时过境迁,如今局势大不同,梁山义士已成朝廷的眼中钉、肉中刺。下官心中虽有千般顾虑,但也深知,若想保住京兆府的安宁,绝不能让梁山势力有可乘之机。”

说罢,任谅抬起头,目光锐利地看着晁雄征,语气坚定而严肃:“将军,下官定当尽全力,确保京兆府的安全。但……”他顿了顿,”

任谅话音刚落,便轻咳一声,站起身来,对身边的几位官员低声吩咐了几句。

众官微微点头,面露会意之色,纷纷向晁雄征行礼告退。

晁雄征心中暗自思索,任谅的这番话究竟意味着什么,他是否在暗示什么未被揭开的秘密?

正当他陷入沉思时,任谅已带领几个城中长官,快步向城门口走去,准备迎接晁雄征的大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