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水浒超凶凶 > 第399章 金使求盟大梁拒

水浒超凶凶 第399章 金使求盟大梁拒

作者:书山有路秦为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5 17:02:08 来源:小说旗

夜风微凉,吹拂着晁雄征的衣袍,也吹散了百羊宴的余温。

“主公,西北局势如棋局,瞬息万变,牵一发而动全身,”燕青轻摇羽扇,目光深邃,“金、辽、西夏,各有算盘,就看谁的手段更高一筹了。”

而此时,距离东京汴梁数千里之外的登州港,几艘略显破旧的海船缓缓靠岸。

从船上下来一群衣着古怪的使者,为首一人身材魁梧,络腮胡须,正是金国使者曷鲁。

“这就是中原?”曷鲁踏上中原的土地,感受着脚下的坚实感,神情带着几分疑惑。

他们此行的目的,是与宋朝商议联合攻打辽国,却没想到,踏上这片土地,听到的第一个消息,便是宋朝已经覆灭,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名为“大梁”的新朝。

这让原本踌躇满志的曷鲁,心中顿时充满了不甘。

“走,去东京汴梁,无论如何,也要见到大梁的皇帝。”曷鲁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复杂情绪。

几日后,一封来自登州的奏报送到了晁盖的御案上。

“金国使者?”晁盖看着奏报上的内容,眉头微皱。

他自然知道金国的意图,也明白与金国合作的利弊。

但眼下大梁初立,国内百废待兴,实在不宜与金国这样的强邻交恶。

“宣,让他们进京吧。”晁盖最终还是决定接见金国使者。

数日后,金国使者曷鲁一行人,终于抵达东京汴梁。

大梁的皇宫内,晁盖高坐于龙椅之上,看着下方衣着迥异的金国使者,心中有些无奈。

语言不通,鸡同鸭讲,这可如何是好?

“传赵良嗣。”晁盖挥了挥手,他想起了之前投降大梁的原宋臣赵良嗣,此人精通辽、金语言,或许能派上用场。

赵良嗣战战兢兢地走入大殿,看到金国使者,心中也是一惊。

“罪臣赵良嗣,拜见陛下。”赵良嗣跪倒在地,心中忐忑不安。

“赵良嗣,朕命你担任此次的翻译,不得有误。”晁盖的声音平静而威严。

“罪臣遵旨。”赵良嗣如蒙大赦,连忙应道。

曷鲁见到赵良嗣,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立刻用女真话急切地说道:“赵大人,如今梁国皇帝就在眼前,你一定要帮我们促成此事啊!我大金与大梁联手,定能一举灭掉辽国,到时候,你也能名垂青史!”

赵良嗣听着曷鲁的话,心中一阵激动,但表面上却不动声色,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荣华富贵,重回巅峰的景象。

“肃静!”晁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悦,打断了赵良嗣的幻想。

他缓缓开口,语气低沉:“金国使者,远道而来,有何贵干,说吧。”

赵良嗣将晁盖的话翻译给曷鲁听。

曷鲁躬身行礼,语气诚恳:“大梁皇帝陛下,我此次前来,是为了燕云十六州而来。此乃中原故土,本就该回归中原王朝。辽国昏庸无道,民怨沸腾,我大金欲兴兵北伐,正是陛下收复失地的大好时机!”

晁盖面色平静,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扶手,发出沉闷的“咚咚”声,大殿内顿时安静下来,只有曷鲁粗重的呼吸声清晰可闻。

他语气淡然,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使者所言,朕岂会不知?只是如今大梁初立,国内尚有不臣服的割据势力,西北又有西夏不断入侵,朕实在无暇北顾。”

曷鲁闻言,脸色微微一变,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他上前一步,语气更加恳切:“陛下,我曾听闻,大梁火器犀利,军力强盛,平定中原指日可待。燕云十六州乃中原门户,战略要地,此事不可耽搁啊!不如我大金与大梁约定日期,同时出兵,南北夹击,定能一举歼灭辽国!”

曷鲁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晁盖沉默不语,目光深邃,似乎在权衡着什么。

他微微侧头,看向一旁的吴用和张叔夜,两人皆是面无表情,看不出任何情绪。

殿内一时寂静无声,只有几根粗大的红烛静静燃烧,发出轻微的“噼啪”声,烛光摇曳,映照着众人或沉思或期待的脸庞。

半晌,晁盖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金国打算何时出兵?”

曷鲁闻言,心中一喜,以为晁盖已经动心,连忙答道:“回禀陛下,再过几月,我国皇帝陛下便会御驾亲征,直捣黄龙府!”他语气激昂,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晁盖微微颔首,沉吟片刻,缓缓说道:“金国皇帝亲征,可见其灭辽决心。但朕刚才已经说过,大梁如今内忧外患,实在无法同时发兵。”他语气坚定,不容置疑。

曷鲁一愣,没想到晁盖会如此果断地拒绝,连忙向赵良嗣投去求助的目光。

他压低声音,用女真话急切地说道:“赵大人,如今机会难得,你可一定要帮我说服大梁皇帝啊!事成之后,我大金定有重谢!”

赵良嗣他清了清嗓子,上前一步,躬身对晁盖说道:“陛下,臣以为,金国使者所言甚是有理。燕云十六州乃中原故土,若能收复,实乃千秋功业!如今太子殿下正在西北平叛,待平定西北之后,大军可顺势北上,与金国一同夹击辽国,胜算极大!”

他声音洪亮,充满激情,仿佛已经看到了大梁铁骑踏破辽国都城的景象。

然而,站在一旁的张叔夜却眉头紧锁,他上前一步,沉声说道:“陛下,臣以为此事不妥。太子殿下何时能平定西北,尚是未知之数。即便平定西北,大军也需休整,短时间内恐难再战。况且,辽国虽日渐衰落,但仍有一定实力,不可轻敌。”

张叔夜的声音冷静而理智,将现实的困难一一摆在晁盖面前。

赵良嗣脸色一变,正欲反驳,却被晁盖抬手制止。

晁盖的目光在赵良嗣和张叔夜之间扫过,最终停留在赵良嗣身上,眼神中带着一丝玩味。

“赵大人,”晁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你可知‘唇亡齿寒’的道理?”

晁盖听着张叔夜和赵良嗣争论,心中已有了决断。

他目光一凛,威严的声音响彻大殿:“够了!此事不必再议!金国使者远道而来,朕心甚慰,然国事繁忙,实在无暇他顾。来人,设宴款待金国使者,三日后,送使者出境!”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

曷鲁脸色煞白,仿佛被兜头浇了一盆冷水,难以置信地看着高坐龙椅之上的晁盖。

赵良嗣也愣在原地,心中燃起的一丝希望瞬间破灭,脸色变得惨白。

“陛下……”赵良嗣还想争取,却被晁盖凌厉的眼神制止。

“赵良嗣,朕尚有他事问你。”晁盖语气一转,目光如炬,“你既熟悉辽金事务,想必也通晓军政,不知有何职事可以胜任?”

赵良嗣闻言,心中又燃起一丝希望,正欲开口,却见吴用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臣有一事不明,还请赵大人解惑。”

吴用转过身,目光锐利地盯着赵良嗣,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压迫感:“赵大人去年尚在金国,不知金国风土人情如何?”

赵良嗣心中咯噔一下,隐隐感到不妙,却也只能硬着头皮答道:“回禀吴相公,金国苦寒之地,民风彪悍。”

“哦?是吗?”吴用嘴角微微勾起,似笑非笑,“那金国兵马战力又如何呢?”

赵良嗣额头开始冒汗,他深知吴用这是在试探自己。

他定了定神,小心翼翼地说道:“金国兵马……骁勇善战,如狼似虎。当年完颜阿骨打起兵反辽,势如破竹,据说只用了半日时间,便攻下了辽国上京。”

吴用闻言,眼中精光一闪,语气陡然变得严厉:“既然金国如此强悍,为何你方才还要怂恿陛下与金国结盟,南北夹击辽国?莫非你是想借金国之手,削弱大梁的实力?你究竟是何居心?”

赵良嗣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慌忙跪倒在地,连声辩解:“吴相公明鉴!下官绝无此意!下官只是觉得燕云十六州乃中原故土,若能收复,实乃千秋功业……”

吴用冷笑一声,打断了他的话:“收复故土?哼,我看你是贪图富贵,想要借此机会飞黄腾达吧!像你这种反复无常的小人,陛下岂能重用?”

赵良嗣顿时语塞,脸色涨成了猪肝色,却又不敢反驳,只能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他心中充满了懊悔,早知如此,就不该趟这趟浑水。

晁盖看着跪在地上,狼狈不堪的赵良嗣,他缓缓起身,背对着众人,留下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语:“此事,容后再议……”便拂袖而去。

吴用看着赵良嗣,眼神轻蔑,意味深长地说道:“赵大人,您说,这辽金局势,接下来会如何发展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