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水浒超凶凶 > 第553章 征骑北向沙碛间

水浒超凶凶 第553章 征骑北向沙碛间

作者:书山有路秦为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7 04:21:14 来源:小说旗

凛冬的寒风依旧撕咬着黑山州,但城内,一股炽热的气息却在涌动。

晁雄征在黑山州休整一日后,大军开拔的号角终于吹响。

旭日初升,十几万匹战马聚集在黑山脚下,宛如一片黑色的潮水,蔓延至视野的尽头,马蹄踏地的声音汇成低沉的雷鸣,震得大地微微颤抖。

旌旗猎猎作响,如同翻滚的浪涛,在寒风中发出尖锐的呼啸。

士兵们身披铁甲,手握长矛,目光坚毅,呼吸间喷吐出的白气在空中凝结成霜。

这是一支钢铁之师,蓄势待发,即将踏上征途。

黑山州,距离辽国西北路招讨司所在的可敦城一千五百里,漫漫征途,危机四伏,但晁雄征的眼中却闪烁着熊熊的战火,他高举手中的长剑,厉声喝道:“将士们,随我出征,建功立业,就在今日!”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上京道,辽国皇帝耶律延禧也收到了大梁集结兵马的消息。

他猛地将手中的酒杯掷在地上,怒吼道:“晁贼,欺人太甚!”他立即召集各部首领,商议对策。

乌古部、敌烈部等部落首领,纷纷率部众来投,很快便聚集了五万兵马。

然而,这五万兵马的集结却并非一帆风顺。

萧特烈等将领忙得焦头烂额,不仅要集结兵马,还要提防周边部落趁火打劫,劫掠克烈部妇孺。

为了安全起见,他们不得不将克烈部妇孺迁移到镇州等地,这无疑又增加了他们的负担。

各部聚集到城池附近后,后勤保障成了一个巨大的难题。

粮食、木材、草料等物资严重不足,士兵们怨声载道。

然而,耶律延禧对此却漠不关心,他整日沉迷于游猎,对军务不闻不问,将一切事务都推给了萧特烈等人。

萧特烈等人心急如焚,却也无可奈何。

他们只能尽力筹措物资,安抚士兵,维持军队的稳定。

他们心中清楚,如果后勤问题得不到解决,这五万大军迟早会分崩离析。

而此时,大梁的兵马已经逼近辽国边境。

当斥候来报,说大梁兵马距离防州不足三百里时,耶律延禧才终于结束了他的游猎,召集众人商议对策。

“诸位爱卿,大梁兵马压境,该如何应对?”耶律延禧坐在龙椅上,故作威严地问道。

萧特烈等人早已疲惫不堪,但此刻也不得不打起精神,向耶律延禧汇报军情。

“陛下,大梁此次来势汹汹,兵力远胜于我军,而且他们的骑兵装备精良,战斗力极强。”萧特烈沉声说道,“臣建议,我们应该采取守势,依托城池坚守,等待援军。”

“守?朕乃大辽天子,岂能龟缩城中?”耶律延禧勃然大怒,“朕要御驾亲征,将晁贼赶出大辽!”

萧特烈等人闻言,心中暗自叫苦。

他们深知耶律延禧的昏庸无能,御驾亲征只会让局势更加恶化。

“陛下,万万不可啊!”萧特烈连忙劝谏,“大梁兵马势大,陛下亲临战场,恐有危险。”

“朕意已决,不必多言!”耶律延禧不耐烦地挥了挥手,“萧特烈,你负责统领大军,务必将大梁兵马击溃!”

萧特烈无奈地叹了口气,只得领命。

“陛下,臣还有一事禀报。”耶律大石突然开口说道。

“何事?”耶律延禧不耐烦地问道。

“据探子回报,大梁此次出征,除了十几万步兵之外,还有两万汉人骑兵……”耶律大石说到这里,语气一顿。

“两万汉人骑兵?”耶律延禧不屑地冷哼一声,“一群乌合之众,不足为虑!”

萧特烈也附和道:“陛下所言极是,汉人骑兵不堪一击,不足为惧……”

“一群南蛮子,也配称骑兵?”萧特烈嗤笑一声,满不在乎地掸了掸身上的貂皮大氅,仿佛掸去的是什么脏东西,“汉人几百年没见过马了,骑都骑不稳,更别说打仗了!”

帐内顿时爆发出一阵哄笑,粗犷的笑声在帐篷里回荡,撞击着悬挂的兽皮,发出沉闷的声响。

这些辽国将领,平日里最爱听的就是汉人如何羸弱不堪的故事,这仿佛能让他们在苦寒的塞北找到一丝优越感。

他们仿佛已经看到那些汉人骑兵从马上摔下来的狼狈模样,仿佛闻到了胜利的香甜气息。

只有耶律大石的脸色愈发凝重,他沉声说道:“萧将军此言差矣。宁夏路降附的汉人骑兵,已经操练近两年,不可小觑。况且,那党项人的骑兵,也颇为骁勇善战,不容忽视啊!”

萧特烈闻言,笑声戛然而止,他斜睨着耶律大石,语气中带着一丝嘲讽:“耶律将军莫不是被汉人吓破了胆?几万汉人骑兵,就把你吓成这样?我大辽铁骑纵横草原数百年,还怕他们不成?”

“非是胆怯,而是谨慎。”耶律大石不为所动,语气依旧平静,“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轻敌之心,最是要不得。”

耶律延禧原本也在附和着萧特烈大笑,此刻却突然收敛了笑容,他看着耶律大石,自从耶律大石在上次战役中失利后,他就对耶律大石的能力产生了怀疑。

如今耶律大石又唱反调,这让他更加不悦。

“耶律大石,你莫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耶律延禧语气冰冷,带着一丝警告的意味。

耶律大石心中一沉,他知道耶律延禧已经对他产生了猜忌,但他依旧坚持自己的看法:“陛下,臣句句属实,绝无半句虚言。臣以为,我们应当谨慎对待,不可掉以轻心。”

耶律延禧冷哼一声,不再理会耶律大石,转头对萧特烈说道:“萧将军,你率领本部兵马,以及乌古部、敌烈部兵马,迎战大梁军队。”说着,他又看向帐中其他几个部落首领,“你们各部,也要全力配合萧将军,不得有误!”

众将领齐声领命,帐内再次响起了应和声,只是这一次,耶律大石的声音却显得格外突兀和寂寥。

他注意到,耶律延禧分给他的兵马,竟然是最少的,而且大多是老弱病残,根本不堪大用。

一股压抑感,如同帐外的寒风一般,悄无声息地钻进了他的心里。

耶律大石深吸一口气,将心中的苦涩压了下去,他再次开口说道:“陛下,臣有一计,可破大梁军队。”

耶律延禧有些不耐烦地摆了摆手:“说!”

“大梁军队远道而来,粮草辎重必然庞大,我们可以派出一支精锐骑兵,绕道敌后,袭击他们的粮道,断其后路。如此一来,大梁军队必然军心涣散,不战自溃。”

克烈部首领皱着眉头说道:“可是,如果我们出兵袭击大梁粮道,那我们的营地怎么办?万一被敌军偷袭,岂不是得不偿失?”

耶律大石早有准备,他胸有成竹地说道:“我们可以将所有部落的妇孺和辎重,都集中到镇州城内,城高墙厚,易守难攻,大梁军队即便来袭,也难以攻破。”

耶律延禧听完耶律大石的计策,沉思片刻,最终还是摇了摇头:“此计太过冒险,朕不赞同。朕决定,御驾亲征,亲自去会一会那晁雄征!”

帐内众将闻言,皆是一惊。

萧特烈连忙劝谏道:“陛下,万万不可啊!大梁兵马势大,陛下亲临战场,恐有危险!”

“无妨!”耶律延禧自信满满地说道,“那晁雄征依仗火器逞威,如今到了我大辽草原,看他还能如何!这茫茫草原,就是我大辽铁骑的天下!”

耶律大石还想再劝,却见耶律延禧已经站起身来,准备离开。

他心中一沉,知道耶律延禧已经听不进任何劝谏了。

“陛下……”耶律大石刚开口,耶律延禧便打断了他。

“好了,就这么定了!朕要让那晁雄征知道,我大辽的铁骑,不是那么好惹的!”耶律延禧说完,便大步流星地走出了帐篷,只留下帐内众人面面相觑。

“耶律将军,陛下他……”萧特烈走到耶律大石身边,欲言又止。

耶律大石叹了口气,摇了摇头,没有说话,只是望着耶律延禧离去的方向,眼神复杂……

耶律大石看着耶律延禧远去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无力感。

他知道,这位皇帝陛下看似威严,实则刚愎自用,听不进任何人的劝谏。

“陛下此去,恐有不妥啊!”耶律大石长叹一声,转头看向萧特烈,语气沉重地说道:“萧将军,你我都是大辽的臣子,理应尽力辅佐陛下。如今陛下执意亲征,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去冒险。”

萧特烈脸上也满是忧虑,他走到耶律大石身边,压低声音说道:“耶律将军所言极是。陛下金枝玉叶,万一有个闪失,我等万死难辞其咎。不如这样,我们一起去劝谏陛下,让他留在镇州坐镇,也好调度全局。”

耶律大石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希望:“好,我们这就去!”

两人快步追上耶律延禧,再次跪倒在地,齐声劝道:“陛下,臣等恳请陛下留在镇州坐镇,切莫亲身涉险!”

耶律延禧停下脚步,转过身来,脸色阴沉地看着两人:“你们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朕连出征的资格都没有吗?”

“陛下误会了!”萧特烈连忙解释道:“臣等并非质疑陛下的能力,只是担心陛下的安危。大梁军队来势汹汹,战场局势瞬息万变,陛下身系国家安危,不容有失啊!”

耶律延禧冷哼一声,不屑地说道:“朕意已决,不必多言!朕就是要亲自率领大军,将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梁狗杀个片甲不留!”

萧特烈见耶律延禧如此固执,心中焦急万分,他连忙说道:“陛下,臣愿立下军令状,保证将大梁太子晁雄征生擒活捉,献于陛下帐下!只要有臣在,定保陛下安然无恙!”

耶律延禧闻言,脸上露出犹豫之色。

他并非真的想要亲自上战场,只是想要在众人面前展现自己的威严,挽回自己“逃跑皇帝”的颜面。

如果萧特烈能够保证捉住晁雄征,那他留在后方,似乎也未尝不可。

“萧特烈,你当真有把握?”耶律延禧眯起眼睛,语气缓和了一些。

萧特烈挺起胸膛,自信满满地说道:“陛下放心,臣自幼习武,精通兵法,手下更有无数骁勇善战的将士。那晁雄征不过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儿,岂是臣的对手?臣保证,定将他打得屁滚尿流,跪地求饶!”

耶律延禧听了萧特烈的话,心中顿时舒畅了许多。

他哈哈大笑一声,拍了拍萧特烈的肩膀:“好,朕就给你这个机会!如果你能捉住晁雄征,朕定当重重有赏!”

说完,耶律延禧脸色一变,语气变得严厉起来:“但是,如果你让朕失望了,那就休怪朕不客气!朕要让你知道,欺君罔上的下场!”

萧特烈连忙跪倒在地,叩首说道:“臣万死不辞,必不辜负陛下的期望!”

耶律延禧满意地点了点头,转身离去。

这一次,他没有再回头,步伐也变得轻快了许多。

看着耶律延禧离去的背影,萧特烈缓缓站起身来,脸上却丝毫没有喜悦之色。

他知道,自己刚才夸下了海口,如果不能捉住晁雄征,恐怕就要面临灭顶之灾。

“萧将军,你……”耶律大石走到萧特烈身边,欲言又止。

萧特烈摆了摆手,打断了耶律大石的话:“耶律将军,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但是,事已至此,多说无益。我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力备战,争取打赢这一仗。”

耶律大石叹了口气,点了点头:“也只能如此了。”

两人默默地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深深的担忧。

他们知道,接下来的这一仗,将会是一场恶战,而他们的命运,也将随着这场战争而改变。

耶律延禧离开后,立刻返回了自己的寝宫,开始准备御驾亲征的仪仗。

他要让整个大辽,甚至整个天下都知道,他耶律延禧,不是一个只会逃跑的皇帝。

而萧特烈和耶律大石,则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开始着手集结兵马,准备迎战即将到来的大梁军队。

萧特烈深知此战的重要性,他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亲自前往各部营地,督促士兵们加紧训练。

他将自己手下的精锐部队,全部调往前线,同时还向乌古部、敌烈部等部落的首领,请求支援。

然而,各部首领却各有心思,并不愿意全力配合。

他们担心自己的部落会因此受到损失,因此只是象征性地派出了一些兵马,敷衍了事。

萧特烈对此心知肚明,但他也没有办法,只能尽力安抚,许以重利,才勉强稳住了局面。

与此同时,耶律大石也在默默地做着自己的准备。

他知道,耶律延禧对他心存芥蒂,因此并没有给他太多的兵马,只是一些老弱病残。

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而是将这些士兵组织起来,加强训练,提高他们的战斗力。

他还利用自己的人脉,四处筹集粮草物资,以备不时之需。

耶律大石明白,想要赢得这场战争,光靠蛮力是不行的,必须要运用智慧。

他开始仔细研究大梁军队的战术特点,寻找他们的弱点。

他相信,只要抓住机会,就一定能够反败为胜。

几天后,辽国的军队终于集结完毕。

耶律延禧身披金甲,骑着高头大马,意气风发地出现在校场之上。

他看着眼前黑压压的军队,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

“将士们!”耶律延禧高声喊道:“大梁军队入侵我大辽,侵犯我大辽的土地,掠夺我大辽的财富。朕要带领你们,将他们赶出去,让他们知道,我大辽的铁骑,是不可战胜的!”

“万岁!万岁!万万岁!”士兵们齐声高呼,声震如雷。

耶律延禧满意地点了点头,大手一挥:“出发!”

辽国的军队,浩浩荡荡地开出了镇州城,向着大梁军队的方向进发。

耶律大石默默地跟在队伍的后面,看着前方旌旗招展的军队,心中却充满了忧虑。

他知道,这一场战争,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因素。

队伍缓缓行进,穿过了荒凉的戈壁滩,逐渐进入了一片广袤的草原。

就在这时,前方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报!”一名斥候飞奔而来,跪倒在耶律延禧面前:“陛下,前方发现大梁骑兵!”

耶律延禧闻言,顿时精神一振,他拔出腰间的宝剑,指向前方:“将士们,随朕冲锋,杀光那些梁狗!”

辽国的军队,顿时沸腾起来,他们纷纷拔出武器,呐喊着冲向前方。

而就在这时,一支黑色的骑兵队伍,也出现在了地平线上。

那支骑兵队伍,人数不多,只有几千人,但他们却散发出一股令人胆寒的气息。

为首的一名将领,身披银甲,手持长枪,英姿飒爽,气势逼人。

耶律大石眯起眼睛,仔细地打量着那名将领,心中暗自一惊。

“是他!大梁太子,晁雄征!”

此刻,两军相隔不过数百米,空气中弥漫着肃杀的气息,大战,一触即发!

耶律延禧看着越来越近的梁军,脸上露出嗜血的笑容,他舔了舔嘴唇,低声说道:“晁雄征,朕要让你知道,挑衅大辽的下场……\" 说着,他猛地一挥手。

“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