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擎国 > 第二百二十八节、百姓的天下

擎国 第二百二十八节、百姓的天下

作者:梦里挣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8: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姜田关于科学的解释,其实在另一个时空中也有很多人搞不明白,很多人都将科学看成了一种深奥难懂的学问。其实从根本上来说,它只是一种寻找世间万物规律的方式方法,虽然历史上有很多聪明人通过自己的才智快速的提升了总结的过程,但本质上它依然是一个要靠大量数据验证的笨办法。

而中国古代之所以没能发展出科学,其实就是因为没能将千百年来无数人的心血进行归纳总结。而国家取士的考题限制在了社科类内容,想当官就必须学文,那谁还会费力不讨好的去归纳总结理科的那些闲书?其实也不是没有,仗着中国古代人口多经济好,总还是不停的冒出一些“傻子”。比如已经死了的徐光启,又比如现在还活着的宋应星。

每当想起后世那种类繁多的研究机构,张韬和姜田都不无感慨的感叹:“以前总以为这些部门都是一群不干正事混饭吃的闲人,现在才知道他们有多重要。”

毕竟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些人绝大多数一辈子都研究不出什么惊世骇俗的东西,在别人眼中可能就是庸庸碌碌的过了一辈子。但是在科学的道路上,他们的付出并不是没有价值的,在不停的试错与重头开始之后,他们终将找出通向真理的道路。

可是在这个时代,他们俩人简直是逆天的金手指。张韬对此不以为意,他恨不得将知道的都一股脑倒出来,只是很多人都听不懂他在说什么。姜田却不这么想,他最担心的就是拔苗助长,反倒是毁了这个时代的科研氛围,所以无论是科学期刊还是基础教育,他都主张自由发挥。

这也是张韬和姜田两个人之间的最大分歧之一,好在目前的科研方向除了军工产业之外,都是能在短时间转化为生产力的实用技术,这才让两个人没有因为理念不同而产生根本性的矛盾,可姜田知道这只是时间的问题罢了。

就比如这次的远洋捕捞,因为能立竿见影的产生经济效益,不仅朝堂上无人反对,不少商贾和冀王这种造船厂的股东们,反倒是摩拳擦掌的等着买研究成果了。

参与研究的人自然是欢欣鼓舞,如此名利双收的事情谁不想插一脚,要不是因为立项的人是姜田,估计早就有人想跳出来摘果子了,不过即便如此,那些出海的水手还是受到了各路人马的追捧。

姜田倒是不在乎有人挖墙脚,甚至有人为了一己之私偷偷的将研究成果倒卖出去,他也不是很在意,本来就是要公之于众造福苍生的事情,泄密就泄密吧,要是能促进远洋捕捞业的发展,从结果上来说反倒是好事。

“先生所言甚是……只是这样一来,今后恐无人去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基础研究了。”

姜田哂然一笑:“这鲜鱼除了咱们吃,我还命人快马加鞭的送去京城,让陛下尝尝。除此之外还有些或晒或腌的鱼干在我府上,你们要不要和我同去再品尝品尝?你们那没过门的师母,可是个厨艺高手。”

只见姜田顾左右而言他,这几个人就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不过更令他们吃惊的就是提到孟大丫的称呼时,看样子姜先生已经在心中接受了这个妻子。

众人吃过午饭之后,便都登上了姜田的马车,准备在晚饭时品尝一下未来师母的手艺。对于张环来说,其实口腹之欲倒在其次,他只是单纯的喜欢跟在姜田的身边,就像后世的追星族一般。

当马车即将驶入姜府的后门之时,一个袖着手蹲在路边,看上去无所事事的闲汉瞥到姜田的马车之后,突然的站起身朝着马车快步走来。一直靠在车帮上懒洋洋的车夫瞬间就精神了起来,眼神中如有实质般的射出寒光,那大踏步走过来的人看见这眼神之后,身形明显一滞。

几个呼吸间,本来很清净的街道上,突然就冒出了十几名暗卫将车马团团围住,那车夫正准备快马加鞭驶离这个是非之地的时候,车中的姜田却开口说话了:“都不要紧张,这个人我认识!让他进府中等我。”

等回到客厅之中,看太子等人并没有回避的意思,姜田只好问到:“你们都这么好奇吗?”

几个人不约而同的点点头,在他们的印象中,姜田完全不是能和贩夫走卒扯上关系的人,哪怕当初在茶馆中跑堂,也自带一种飘然潇洒的感觉。

姜田知道,这几个好奇宝宝的好奇心如果得不到满足,是不可能放过自己的,于是他也只能摇摇头朝外边说到:“让他进来吧。”

等这人走进门,看见屋子里并非只有姜田一人的时候,先是一愣,旋即就恢复了正常,走上前来抱拳行礼:“草民见过大人。”

眼见此人不卑不亢的样子,颇有当年姜田的感觉,只是形象、气质上截然相反,这明显是个练武之人,而且身手应该不错,至少让吴远和刘宝铠感觉到了一股子危险的味道。

此人行礼之后便站立在了下面不再言语,就好像刚才冲撞车驾的不是他,而是被召唤来的等待命令的普通家丁一般,因为有外人在场,他肯定不会主动开口说话。

“这几位公子都是我的学生,你有什么要说的尽可明言,不用避讳。”说完便朝门外喊了一声:“看茶。”

这个身穿粗布麻衣的汉子点点头,然后不慌不忙的跪地磕头:“草民拜见太子殿下……”

本来就很好奇的几个人这下就更奇怪了,能猜出太子身份这并不稀奇,但是知道太子在此却还能不卑不亢的可是极其少见的,尤其还是一介布衣的小民。

姜田也不拐弯抹角,很随意的说到:“你就起来说话吧,我这里没有外人,直接说说这次又查到了什么?”

“是。”只见这个人也毫不扭捏的站起身,甚至还抻了抻自己衣服的下摆:“草民的兄弟们这一个月来探查的事情不少,但有三点十分可疑。”

见他停顿了一下,姜田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一、近日因用工紧张工钱大涨,所以进入天津卫的流民日渐增多,但有一伙人看似拖家带口来此谋生,却查不出家中的青壮在哪里干活,家里的子女和老人也都深居简出极少露面。根据住在附近的人说:这些人操着山东口音,吃食上也不算粗粝,而且这些人看似散居在河边的窝棚里,但他们居所旁边却都有直通河边的缓坡。”

听到这里本来不以为意的姜田也不禁皱起了眉头:“这些人都是山东口音吗?”

“大部分是,但也夹杂着北直隶和苏北的口音,草民之所以认为他们是一伙人,是因为他们的房前都堆放着几块石头。”

“几块石头能有什么问题?”发问的是刘宝铠

“如果这几块石头上都刻着莲花呢?”

这话一出,除了张环之外,所有人的目光都是一紧,一说起说起莲花就让人联想起了白莲教,一说起白莲教就让人想起了那个折腾了一千多年,以造反为生的不死小强。

说起这个造反专业户,一开始还可以说是为民请命造反有理,可是后来却朝着只为造反而造反的方向发展,当真是屡败屡战又屡战屡败,从唐宋到民国,这帮人虽然名字多有变化,比如:义和团、大刀会、小刀会、红灯照、***等知名组织,或多或少都和它有关系,有些甚至就是白莲教开的小号。但是这帮家伙不懂得变通,总是想着靠宗教的那套神秘主义成事,结果却一事无成。

每当历史上出现一个繁荣富强的时代,他们就会蛰伏起来,一旦社会贫富差距拉大,他们就会从某个犄角旮旯里钻出来鼓动造反。他们嘴上说着是要解民倒悬,其实真实的目的时攫取社会财富与权力,这也是千百年来,白莲教造反次数天下第一,但没一次能成功的原因,

总之白莲教因为名气太大,同时能被这帮家伙盯上,也一定是在自身结构上有可以利用的弱点,所以一听是和白莲教有关,大家都陡然紧张了起来。真要是白莲教,那影响的可不仅仅是天津这一城一地的得失,整个改革都有可能会被人反攻倒算。

正是认识到了其中的厉害关系,姜田看似平静的脸上也慢慢皱起了眉头:“盯紧他们,在我查出他们的目的之前先不要轻举妄动。”

那个汉子点点头:“草民的东家已经安排了,只是最近这些人并没有什么出格的举动,竟然连一贯要干的传教布道都没做,看上去像是隐居了起来。”

白莲教会隐居?姜田不相信,在座的诸人也没人相信,只能猜测他们另有所图,但究竟图的是什么,大伙却一时没个统一的意见。

姜田知道瞎猜也没用,必须有更多的情报才行,于是接着问道:“此事我知晓了,第二件是什么?”

“第二件事,就是近日有人在工地上受了伤,听闻大人定下了工伤抚恤,便去问管段的工头如何发放,可结果……”结果受伤的人满心欢喜的去要钱,反倒被工段上的狗腿子给毒打了一顿,钱没要来受伤却更严重了。

听了这件事之后,几个纨绔子弟也是露出了义愤的表情,尤其是刘宝铠这种血气方刚的,几乎就要拍案而起了。

姜田倒是没有这么大的反应,或者说类似的事情他早就见怪不怪了:“你放心,这工伤条例是我定的,自然会给大家一个交代,伤了的有药费,死了的或是残了的都有抚恤。你只需让苦主去监察部门告状即可,我自有安排。”

“草民代受伤的弟兄谢过大人……”一直没有对姜田下跪的这个人,此时却郑重其事的朝着姜田磕了个头。

“快起来吧,我这里不兴这一套。”

“是。”这个人站起来之后继续说到:“还有最后一事,近日据武清县工段的弟兄们回报,说是前日一场大雨,工地上的水泥因苫盖不及时导致损毁殊为可惜。涉事的工头也遭到了处罚,不过有人私下传言,这个工头只是代人受过,而那批水泥其实早就被人掉包!”

姜田皱着眉头思考了一阵:“这事可有明确的证据?”

“没有。”这人回答的倒也干脆:“只是事发之时,看管料材的人醉的不省人事,事后也被辞退了。但近日有人发现他在县城的赌场里出手阔绰,实在引人怀疑。”

“那批水泥我知道……”姜田似乎是在回忆着什么:“上报受潮无法使用的水泥足有一千多斤,损失着实不小。”

“既然大人有眉目了,那草民就告退了。”说完又是一揖然后就后退着出门。

姜田也站起了身,紧走了几步站到他身边:“下次不论是谁来我这,不要守在门外了,大可进来歇歇脚喝口茶,我这里没有那些尊卑贵贱的毛病。”

那人站定身形,看了看一进门就有人端来放在他旁边桌上的茶盏,似乎若有所悟,最终却只是点点头又是作了一个揖,这才转身离去。

等送走了人,转身回到了客厅之中,姜田就看见四双好奇的眼睛正在盯着自己:“你们对他很感兴趣是吧?”

几个人不约而同的点点头,跟在姜田身边的时间越长,他们就越有默契,尤其是在姜田身上发生任何事情,他们都不会感到吃惊,总是第一时间在想:这一定有其道理,如果实在想不明白就去问姜田。

这个人是干什么的,其实根本不用猜,试问哪朝哪代的封疆大吏还没有几个密谍,他们好奇的是姜田的密谍为什么蹲在后门,还要等姜田回府才进门。而且这种不能示人的身份却在他们面前暴露的一干二净。

姜田不在乎他们的胡思乱想:“本来就没什么好藏着的,这人不是我的暗探,他只是码头上的一个脚夫罢了。”

“脚夫?”几个人习惯性的用眼神交流了一下,最后还是作为地头蛇的色狼先开口:“脚夫真是个好身份,不仅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还能不让人起疑。”

姜田见他摇头晃脑的给自己找个合理的解释,只觉得有些好笑:“我都说了,他只是个脚夫,不是我的暗探,只是他这个脚夫的身份有点特殊罢了。”

原来这个人是漕帮里的一个小头目,在姜田和盐商拉上关系之后,就借此机会找到了漕帮,此时的漕帮还没有后世那么大的能量,充其量只是个松散的行会组织,所以对姜田的邀请有种欲拒还迎的纠结。

姜田对他们也没什么过高的要求,除了探查民间的三教九流之外,就是留意各种进入天津卫的可疑人物,这些消息看似纷乱,姜田自有其用处。而付出的代价就是认可漕帮在船运市场上的合法地位。

“所谓的合法地位,并不是认可他们作为一个帮会组织,而是正式的成为一个劳务派遣企业,为了解释清楚什么叫劳务派遣,我当初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不只是漕帮不懂什么叫劳务派遣,其实眼前这几个人也不懂,只能看着姜田眨眨眼表示自己没听明白。于是姜田又只好和这几个人解释了一遍。

“照您这么说……”刘宝铠又想了想措辞:“那岂不就是牙行?”

姜田脸上挂着一副就知道你会这么说的表情:“所谓的牙行就只是个中介,自己并不对劳动方承担任何责任,而劳务派遣是要实打实的养活和管理这些人的。”

作为一个渗透在社会最底层的公司,他们不仅能反映基层的民意,同时还对江湖上的纷争了若指掌,姜田看中了他们在民间的消息网络,准备培养一个公开且合法的监察渠道,为的是让百姓有个信得过的维权方式,只是这些江湖人很“聪明”的认为自己就是姜田的暗探。

说到底,老百姓并不会因为天下换了个皇帝,就相信官员都变成青天大老爷了。政府的公信力需要时间来培养,旧式官员如果不能一口气全部替换掉,那也需要时间来扭转他们的工作方式。在政府还没能取得百姓的广泛信任的时候,一切的工作不能以一句“王法”就强行推广,就算能靠着暴力机关去推行,底层的工作人员和百姓也会阳奉阴违的。

“可是本朝定鼎以来从未失信于民啊?”张环在这个问题上还是很有自信的。

“失信与否,不仅咱们心里明白,潜在的敌人心里也明白,但是很多没有和官府打过交道的百姓心里不明白,咱们变法变的是什么?就是让天下的人都明白,并且天下的人也都相信官府的信誉,到那时为君者才能真正做到口含天宪说一不二。”

刘宝铠有点没听明白:“那这和漕帮有什么关系?”

“有关系!”姜田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你们以为这天下是谁的天下?”

几个纨绔同时炸了眨眼,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好在姜田也没打算让他们回答:“按陛下的说法,这天下是人民的,你们一直以来都以为这只是个糊弄人的说辞吧?就像儒家说‘天下共治’一样,最后只是儒家独治而已。

其实我可以告诉你们,陛下说这话不是开玩笑的,这天下就是天下人的天下,皇帝只是为人民服务的公仆,皇帝尚且如此,你们觉得这满朝文武又是什么人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