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擎国 > 第五十九节、第二次上朝

擎国 第五十九节、第二次上朝

作者:梦里挣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8: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姜田在满朝文武面前闪亮登场之后整整十五天,又一次大朝会即将开始,万般不情愿之下姜田也无奈的早早起床,不过这次多了个心眼在去午门的路上就先吃了点东西垫垫肚子。来到午门之后,依旧有很多官员已经站在这里了,这就是住宅距离远近的区别了,那些住在小时雍坊的官员不仅来的比较从容,而且时间上还有很多弹xìng,完全不必像姜田那样急忙赶路。不过别看他已经算是官场中的一员,可是今天依旧不能融入到那些人当中去,看他们三五成群的打着招呼聊天,就他一个孤家寡人站在湿冷的空气中。原先那些准备和他攀交情的帝党都只是远远的作个揖并不靠近,就连上次主动凑过来的兵部右侍郎梁范都远远地待着。

其实吧这也不能怪那些帝党,十五天前姜田还只是一个可能会成为官员的秀才,可是今天就已经变成了二品大员,并且上次他被皇帝留到了宫中落锁才出来,这期间俩人说了什么谁都不知道,只有傻子才相信他们是在叙旧。联系到传出在君前议政时,姜田曾用张居正力压诸位大佬,这下那些传统官员不敢和他过多牵连,而帝党则是吃不准皇帝的想法,再说除了一些有军功的武将之外也没有能在品级上和人家搭话的人,就这样官场新人的姜大人还是那样站在一边无人问津。

&大人来的早啊!”正在这个时候,一个身穿铠甲的武夫走了过来:“看来家住的远也挡不住您勤政为国的忠心啊!”

姜田定睛一看不是别人,正是值班的刘均定,其实以他的爵位,平时不来凑这个热闹也是可以的。但是每逢初一、十五的大朝之ì,他这个一直占着位置的爵爷怎么也得露一面,再说这个时候是观察朝堂动态的好时机,只要略微用眼睛扫视一圈,就能看出很多平时难以把握的朝廷动态。他今天就是在观察了姜田半天之后,才决定现身聊上几句,一开口便是向礼部发难。

姜田也听出来他话里有话,家住的远完全是因为礼部尚书胡敬一,不愿意给他找一套房子,所以刘均定这话等于是在公然的向儒家官员挑战。

&来是刘老将军,晚辈这厢有礼了……”说着姜田赶紧一躬到底。

刘均定心想你还是那么机灵,在这种场合不称呼我为爵爷,也不称呼我为大人,随随便便的说一句刘老将军还自称晚辈,这是给那些墙头草听得吗?你若不是于科学上有大用处,要是放在朝堂之中岂不会搅得那些酸儒们寝食难安!收回这些心思后刘均定很惬意的受了姜田的一拜:“姜大人不必多礼,此乃百官朝觐之处,我今ì只是负责维持宫中安全,并无什么将军。说起来治理国家还是要靠你们这些文官呀……”

&敢、岂敢!若没有陛下运筹帷幄,三军将士效命,我这种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又岂能来此议政?这天下虽初见平靖,可还离不开前辈您这等开国重臣……”

这一老一小互相拍着马屁,原本还窃窃私语的官员们都不说话了,全都盯着他们看。不少人心中都暗自琢磨,难道说这新近的太子少保已经投靠到武将那边了吗?其实就算没有今天这番表演,他们依然会认为姜田与勋戚们瓜葛不小,且不说那刘宝铠有事没事就对姜田以哥哥相称,就是单看假太子吴远对姜田的态度都能让人引申出不少想法,况且国家新立,武将在皇帝心中的地位还无人能及,这个皇家的师弟若是不和勋戚们搞好关系也不行啊。

姜田也知道刘老头主动找他的含义,这就是想在实力上彻底压制住那些传统官员,别看六部衙门很多职位都被从龙派的帝党人员所把持,但是里边还是有不少闻名全国的大儒坐镇,这些人若是登高一呼,必然导致全国的儒生群起响应,皇帝倒是不怕这些家伙造反,只是很多本来能推行下去的政策被这些人没事瞎搅和,岂不是严重的拖累国家复兴的计划?所以坐上皇位没多久的张韬还没有主动的同他们撕破脸。此刻就是双方互相博弈争取政治资本的时候。

眼看着时辰到了,百官开始按照自己的品级、职位排好队伍,这下姜田又为难了。上次他上朝,还是个没有官职的百姓,所以自然而然的站在队伍的末尾。可是这次不同了,他不仅已经有了官职,而且还身兼三个职务,他应该站在哪里呢?其实这里还有个规矩,那就是站在本部门领导的身后,要命的是这三个职务的直接上司都没有上朝,宋老头因为年龄的关系准予在家睡觉,张乾身为一个亲王,本该是百官之首。但是他还兼管着京畿防务,非有重大军情也可不上朝参政。俩领导都不在,可要和科学院的那些小官们挤一挤吧,自己这大红的公服站在那群“青”、“绿”的官员中间……就是你愿意人家还不敢呢。

看出他的为难,刘均定也不好就这么拍拍屁股走人,所以上前说到:“姜大人可是为不知站在哪里发愁?”

&辈慧眼如炬,下官正为此事为难。”

刘老头假装的思索了一下:“按说你是二品官员,理应和六部尚书同级。可是你的职位却相去甚远显然不能站在他们身后,然科学院虽然挂着院名,级别上却等同于朝廷第七个部,所以我看你便站在六部侍郎之后吧!”

若是某个大内侍卫不知好歹的瞎出主意,这些官员能骂死这个不长眼的家伙,可刘老头不仅是个御前侍卫,同时人家还有着一品公爵的爵位。在武将圈子里都算是响当当的人物,所以他随便的将科学院升格为第七个部门,还真没有人敢当面反驳。最多是有几个胆大的背后写奏折参他一个妄议朝政。听了他的话,就算那些官员再不情愿,也得给姜田让出一个位置,这下科学院这个新衙门算是风光了,直接压制住了大理寺、鸿胪寺之类的行政级别,变成了重要xìng仅次于六部的存在。这也算是刚才陪刘老头演戏的一种回报。哪怕事后因为其他衙门反对而重新排序,至少今天这个面子算是给足了。

官员之中不少铁杆的守旧派恨得牙根痒痒,他们都知道一个刘均定就已经不好对付了,更何况这个老头的背后其实是军方的代表人物——冀王!但是他们也没灰心,自古开国之君对能征善战的亲戚最为忌惮,以宽容著称的李世民还是在宰了亲兄弟之后才成事的。所以他们相信只要等下去,皇帝自然会和这个亲弟弟逐渐疏远,到时候就是儒家重新翻身控制朝政的机会,且看那时这个儒家的叛徒如何猖狂。

这次由于是跟着六部走的,所以姜田没有站在殿外,而是成了大殿中能听见内容的一员,但是他今天没有准备任何奏本,完全就是来打酱油的。所以当太监喊到:“有本早奏无本退朝!”的时候,他在心中就期盼着朝会早点结束。省的杵在这里浪费时间。

可是让他失望的事情发生了,内阁首辅宁焦出班跪倒,大声说道:“臣恳求陛下准开恩科!”

好么,一上来就是重磅炸弹。殿中的官员全都屏息凝神的看着皇帝,只要他稍显犹豫,就会有不少人跟着复议,造成一种群情汹汹的样子。

皇帝没等他们将戏演足就呵呵一笑:“宁焦啊,你今年已经是五十有六了吧?”

刚想站出来逼宫的官员全都下意识的缩回了脚,他们怎么觉得皇帝的反应有点诡异。

宁首辅心中也是暗叫一声不好,本来这种犯上的事应该是底下那些喽啰们干的,然后他再推波助澜才对,可是如今很多衙门里是帝党与儒党杂处,没有一个衙门能全力支持自己,再加上不少士林中人对他施加压力让其带头恢复科考,所以他不得不亲自上阵。心中想着就算皇帝不准也最多就是被批评两句,反而能在儒生中树立威望。可皇帝没有回答同意或是不同意,上来就问自己的年龄是什么意思?

&臣……今年刚好五十六岁。”

&十六,按说年龄也不算小了,能爬到首辅的位置不容易啊!”

这话一出,老头的冷汗就下来了,别看内阁好像是权利极大,那是前明而不是中华朝,这个皇帝不仅jīng力充沛权利yù还很旺盛。你就算是德高望重他不用你还不行吗?反正缺了你朝廷也不会瘫痪。听这话的意思很可能是要丢乌纱了。

哪知道皇帝话头一转:“你才五十六岁,浙江老家就有良田一千余亩,族中子弟多在你开的私塾中念书,若是让他们来考八股,那些寒门苦读,吃了上顿儿没下顿儿的穷孩子怎么会是对手?到时候你的族中若是再出几个科道清流,那田产地业的岂不是要占满浙江省?”

静!出奇的安静!满朝文武竟然连一个晃动身形的人都没有,好像这些人都是泥塑的一动不动,但是姜田却好像看见了台风过境后一片狼藉的景象,不论是不是帝党,对于皇帝能随随便便就报出一个官员的家庭情况,他们心中的恐惧那是从眼神中无限的流露出来,天底下有哪个皇帝可以让群臣如此惧怕?很多人都想起了历史上锦衣卫的缔造者朱元璋。

&宁焦跪在地上瑟瑟发抖,说话都有点不利索:“微臣……微臣的家业皆属世代先祖积累而成……微臣年老体衰恳请乞骸骨……”

五十六岁的内阁首辅,绝对算是少壮派。可是他发现自己还是乖乖的辞职吧,别看皇帝没问那些田产是怎么来的,但是他绝对相信龙椅上的人比他这个地主知道的还清楚,那些为了避税而投效的农民们,可没有义务给这些内情保密。

&皇帝还是乐呵呵的样子,可惜没人敢盯着他的脸:“你才五十六而已,离告老还差的远呢,内阁里若是没有你这个首辅怎么成?至于你所奏之事,朕自有分寸。”

宁焦晃晃悠悠的站起身形回到了朝臣中间,看上去五十多岁的人犹如七八十一般老态龙钟。自古大臣请辞天家都要再三挽留这是惯例,也有些自命不凡的人仗着朝廷离不开自己有事没事就玩辞职,可今天所有人都相信宁大人是真的想回去种田了,能让一个处于政治生涯顶峰的内阁首辅萌生退意,咱们这位天眷帝也算是世间少有。关键是话中隐含的那种威胁能让整个文官集团倒吸一口凉气,天底下的官员虽说都读过圣贤书,但是哪个人是按照圣贤教导来做官的?也许这种人还真的存在,但是绝对无法跻身在这奉天殿中。

大殿之中静的可怕,除了眼神乱飘的姜田之外,所有人都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的伫立在那自己的位置上,生怕下一个倒霉的就是自己。只等着听太监喊一句:“有本早奏无本退朝……”

&有一事启奏……”万众瞩目之下,礼部尚书胡敬一万般无奈的出班跪倒:“曲阜衍圣公再次上书,恳请朝廷赐字……”

曲阜的公爵只有一家,那就是受祖宗保佑的曲阜孔家,前明一直都给他们的家主一个衍圣公的封号,在当地也算是仅次于亲王的存在。虽说新朝成立之时并没有剥夺衍圣公的封号,但是在科学备受皇帝推崇的今天,没有人比他们更加担忧儒学的前途。那么按照惯例既然是新朝成立,恳请朝廷为自家族谱排个字,算是试探动向的试金石。历朝历代即便是满清入关之后,直至军阀割据,他们都得到了当时zhèng&赐予新的辈分排行,可见其家族在中国的历史上究竟占据这怎样的地位。唯独现在这位皇帝,似乎是要断绝这个历史久远的传统,对于孔氏的请求迟迟不给答复。

&氏族人该起个什么名字,这本是其宗族内部的家事,朝廷管不着!”

只有这么一句话,听在儒生耳中则堪比西北寒风,这意味着皇家已经不在乎孔氏的地位与号召力了,那么儒学会走向何方还用费心去想吗?其实胡敬一早就知道会是这个结局。只是他身为礼部尚书不得不奏报此事,别看他衍圣公还在孔府里做着关门的爵爷,其实孔家的衰落已经是不可挽回的事情了。接下来没有人再上奏任何事情,皇帝也是很随意的挥挥手,旁边的太监就宣布退朝了。姜田正准备转身离开,却听那个太监宣布书房议事的人名之中,自己照例名列其中。退出大殿的官员们眼神复杂的看着那几个大佬和一脸无奈的姜田,很多人都在心中嘀咕,难道圣学这么快就要让位给新学了?来到书房之中,皇帝就像什么都没发生一般继续赐宴让大家吃早点,可是这顿饭谁都没吃下去几口,尤其是刚刚经受了打击的宁焦,你现在就是摆出山珍海味他也吃不下去啊。

皇帝一看也知道他们都在想什么,于是抓起一方手帕擦了擦嘴:“宁焦!”

老头一个激灵,赶紧跪倒在皇帝面前:“臣在……”

&跟随朕也有五六年了,朝廷的规矩你也清楚,我本来不想提你家中那些事的,但是你千不该万不该在朝会上带头逼朕!若是还有下次定不会轻饶于你!”

姜田坐在一旁啃着一个chūn卷,看着眼前的情景。都说这个皇帝嫉恶如仇最见不得贪@污@受@贿,怎么也会有网开一面的情况?还是说那些所谓的反@贪举措只是做给别人看的,而这个宁焦既然在他登基前就追随到现在,的确是值得徇私枉法一回。那么这个前辈到底是追求人治还是法治?不过这个宁焦倒是有点意思,既然早就从龙造反,为什么又代表儒生请愿?这里边究竟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内幕?吃完早饭,那些人又议论了一番军国大事,都是姜田插不上嘴的内容。他也乐得老僧入定般的装聋作哑,唯一欣慰的是经过朝会的那番风波,暂时没有人想给自己找麻烦。

该议的都差不多了,胡敬一好像是突然间才想起了一件事情:“陛下,上次倭国来的使团还没有走,可是昨ì天津来文,说是大沽口又有一队自称是扶桑使节的人登陆,现在我们也不知道那一队才是真的!”

这么大的外交事件亏他还能沉住气,姜田很佩服他的神经,这得多么缺心眼才能将这件事放到最后才说?

没想到张韬虽然吃惊闹出了真假使节的问题,但是却没有多么震怒的表情:“哦?还有这种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