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1978:带着媳妇出人头地 > 第四十一章:意识形态的改变

宋义和刘师傅相互看看,都眼睛一亮。

宋义低声骂了句:“这外国大鼻子就是心眼多,我们咋就没想到呢?”

两个小时以后,宋义他们折腾一天都不和牙的几个部件,严丝合缝地合到了一起。

“我看了一下咱们厂做出来的样品质量不错,不过关键部位的零件还是得去沈阳买,我把要的东西和厂子写下来,宋工安排人去买就行。”

说完刘卫东拿出笔记本,写下了不少零件的型号还有厂名,其中就有进口部件。

“其实咱们也能生产,只是材料不过关,即使加工出来也不耐用,机器三天两头出问题,厂子还咋生产?”

这段时间无论是油脂厂的宋义,还是机械厂的大技工,不管刘卫东做出什么惊人之举都习以为常了,因为他做的每件事都不寻常。

见大伙都围着自己,刘卫东笑了笑说道:“等关键轴承和电机买回来就可以试车,发现问题咱们再调试,咱这革新速度够快了,国外研究一台新设备,从设计到出定型都得好几年。”

虽然是在鼓励大家,但所有工人看向刘卫东的目光中,都充满了敬佩。

这是个崇尚先进人物的年代。

从车间出来,宋义算是彻底服了:“卫东,不比不知道,跟你比起来,我这个华东工大的毕业生自愧不如。”

刘卫东忙摆手:“信息量不一样,国内技术还停留在建国初期援建的东西上,而国外的技术已经更新换代好几茬了,多找些国外的技术资料,研究研究就好了。

如果厂子没事儿我就走了,我现在住在东市的长沙街,就是桂珍裁缝部对面那个黑色大门楼,有急事可以去家里找我。”

交代完刘卫东骑车回了东市场。

要是卖捡漏的瓷器刘卫东能做主,可要卖人参他得问问娄艳茹,存折上还剩五千多块,钱看着不少,可真遇到大事根本不够用。

回到家他先打开炕柜,把那几样瓷器都拿出来摆到了炕上,还有那两根抱子参。

按照现在的行情,这个明青花民窑精品罐子能卖两万多块,可要是再放五年价格起码翻三倍,如果放到2020年以后,那可就是百万以上了。

剩下那几件清代的民窑更不值钱,撑死能卖大几百,都不如留着。

人参已经晒干了,为了怕掉须子,娄艳茹特意把人参缝到了纸板上,品相确实不错。

“不行啊,吃老本不是我的作风,这林下种植的事儿必须得干,等分离机试车成功,就要琢磨在二队建小炼油厂的事了……”

上辈子他弄炼油厂挂靠的就是青山小学,那是84年的事,现在要是干等于提前了6年。

把炕上的东西收拾好,刘卫东又坐在桌边,看娄艳茹续写的小说。

娄艳茹写的东西虽然细腻,但文笔却差不少,刘卫东边看边改,根据娄艳茹的思路又发展了一些支脉剧情,用稿纸列出了大纲。

一直忙到天黑刘卫东才生火做饭,还给鸡填了饲料。

下蛋鸡拿回来半个月,一天就有五六个鸡蛋吃,刘卫东还时不时买点肉,娄艳茹不但脸色好看,身子也渐渐丰腴,看着不像个线黄瓜了。

“姐夫姐夫,今天大新闻……”

刘卫东正在厨房忙活,就听院里娄艳华在喊。

他忙在围裙上擦擦手迎了出去。

娄艳茹姐俩刚进院,娄艳茹有点不好意思,不过娄艳华却异常兴奋,挎着刘卫东和她姐就进屋了。

“姐夫你是不知道,今天我姐可露老大脸了,宣传部,报社都来人了,特意采访的我姐,就因为《大青山传奇》那本小说,滨江日报要做连载,这事整个一中都轰动了。”

刘卫东瞪大眼睛看向了娄艳茹,娄艳茹羞涩地点了点头。

“艳华你小点声,这又不是啥露脸的事儿,我都觉得丢人。”

刘卫东一瞪眼:“你用自己亲身经历写的一部小说,无论是思想性还是政治性,在当下都是标杆,你可不能动摇自己的信念,这书你一定要好好写。”

“可是……”

娄艳茹一脸纠结,刚要解释,刘卫东一把拿过书包丢到了炕上。

“今天总算有件喜事,咱也不在家吃了,我请你们姐俩下馆子。”

溢香园回族小馆,三个人点了两屉烧麦,还要几个硬菜,娄艳华吃得眉飞色舞。

“卫东,我看你情绪不是很好,二队那面出事了?”

刘卫东摇摇头:“出事儿谈不上,红眼病呗,整个公社现在就咱们村能吃饱饭,其他生产队的社员能没意见?大锅饭都吃习惯了,你有我就得有。

公社拿卖木材换粮这件事儿做文章,建国叔把礼送上去,算是平息了这件事,不过公社书记主任各执一词,以后二队想干点啥确实难,屯子里不还有公社的眼线吗?”

娄艳茹犹豫了一下:“卫东,我真要是考上大学,你就调油脂厂上班算了,离开那个是非之地,把爹也接到市里来,我不图啥大富大贵,日子过得平安比啥都强,再说房子也买了,咱手里还有点余钱,省着点也够花了。”

刘卫东摇摇头:“艳茹我跟你想的可不一样,现在政策变了,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会直线上升,你们俩是市里人,我就问你市里现在有多少人家有电视机?不少人都不知道电视机是啥吧?

我告诉你最迟五年,市民电视机的普及率就能到80%,经济发展这么快,靠等肯定不行,我今年不但要给你买齐三转一响,电视机我也要买回来。

我不是舍不得二队,而是大青山是块宝地,会是我事业腾飞的起点,既能自己赚钱,又能带着乡亲们一块致富,何乐而不为?

我现在跟市民就差个粮证,等你考上大学户口迁回来,你不就有粮证和副食券了吗?还差我一个人?”

娄艳茹姐妹相互看看,都对刘卫东都慷慨陈词表示质疑。

娄南没打成右派前是是农委主任,宋茜是中心医院的副院长,就这家庭还买不起电视呢,刘卫东居然说五年后几乎家家有电视?

这怎么可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