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1978:带着媳妇出人头地 > 第四十五章:好事连连

就在李红来找娄艳茹的那一天,娄艳茹将照片和检举信都给了李红。

等李红走后娄艳茹就后悔了,既然刘卫东一直保留着这些东西,肯定是有用,她的善良或许用错了地方。

这一夜刘卫东睡得很踏实,但娄艳茹却失眠了。

第二天署名茹箐的小说《大青山传奇》见报了。

刘卫东买回来好几张报纸,不但自己贴墙上一张,还给对面裁缝铺和附近的邻居都送了,逢人便说是他媳妇写的。

自己的苦心经营一步步变成现实,刘卫东心里觉得越来越踏实。

筑巢,种田,一飞冲天。

他前世根本没有像现在这么信心十足。

等到八点半,刘卫东才小心翼翼地把几件古董用报纸包好,拎着去了三商店。

王力(王经理)仔细看他拿来的瓷器,刘卫东也不清楚他懂不懂。

“包装盒证书我去搞,你等信儿就行,不过走商业局和外贸的渠道,肯定会有费用,这一点你要有心理准备。”

刘卫东听王力这么一说就笑了。

“这规矩我还能不知道?我都说了有钱大家赚,这几件古董只是开始,要真是条路子我就下乡转转,兴许还能遇到好东西。”

王经理点点头:“你这想法倒是挺超前啊?现在北方几乎没到搞古玩,不论干啥,先手很重要,你现在的身份弄这个最适合。

这样吧,你这就跟我去博物馆,咱滨江这一片啥古董值钱,于馆长比谁都清楚。”

刘卫东这几件古董博物馆自然看不上,最多算是古玩算不上文物。

不过有件事儿刘卫东挺高兴,博物馆馆长于成认识他老丈人,而且跟娄南关系还不错。

“没想到娄南的姑爷居然还懂古玩字画,你真要把埋没到民间的文物抢救出来,可是利在千秋的大事,当然发现珍贵文物还是要交给国家,像这种古董不算文物,拿去创汇也算为国家做贡献。”

开了鉴定证书,于成又帮着找来盒子,将那几件古董包装好,临走还给刘卫东拿了几本古董鉴定的书籍。

“卫东,有专业部门的鉴定,卖给外商价格应该比咱预想的高,最主要的是能跟外商搭上线,据我所知港商想要的东西很多,比如你手里的野山参,还有虎骨麝香熊胆啥的,如果你想依托大青山发展特色农业,多个客户总比闭门造车好。”

刘卫东不由得多看了王力两眼。

他没想到王力居然这么有远见,果然经商的脑瓜子就是好使。

回到三商店,刘卫东给二队打了电话,王建国说组织人砍了不少杨树,准备明后天就送机械厂去,还问他种药材的地咋弄,刘卫东仔细说了对土地的要求,王建国说马上带人去山坡上开荒。

“卫东你现在就要搞中药种植?是不是风险大了点儿?”

王力有点担心。

“王哥,你不太清楚我们公社的情况,连续两年受灾,地里打的粮食只够交公粮,社员都靠吃瓜菜度日了。

我知道目前政策还不明朗,可总不能让乡亲们挨饿啊,种药材是生产队的集体行为,我只是帮着跑腿,即使违反政策也好解释。”

王力这才点点头:“你可千万别把事儿弄到你自己身上,虽然政策放宽了一些,但对投机倒把抓得还挺严,你犯不上为了帮乡亲把自己搭进去。”

山坡开荒有要求,按理说刘卫东应该回二队,可媳妇马上就要高考了,卖了木柴他还要去进中药种苗,他真分身乏术,只能先顾一头了。

从三商店出来,刘卫东一直在琢磨王力说的话。

政策放开犹抱琵琶半遮面,越是这时候越要小心,刘卫东仔细梳理自己这段时间做的事,无论是卖专利还是用木材换粮食,都不违反政策。

不过二队有李保田一家,刘卫东对开荒心里还是嘀咕。

自留地只要不超标上头已经不管了,但对大面积开荒公社还是不允许,二队这么干,等于公开对抗公社革委会。

也不知道王建国能不能顶住压力。

回到家刘卫东又开始写书,没想到中午大门忽然被敲响,刘卫东开门一看居然是宋义。

“你家真挺好找,我一问左邻右舍都知道你,还说你媳妇是个青年作家,你们家在这一片挺有名啊?”

刘卫东赶紧招呼宋义进来坐,宋义看见墙上贴着的报纸,频频点头。

“果然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看你媳妇这文笔就不俗,咱们采购的电机和轴承买回来了,你要是没事儿就跟我去机械厂看看,刘师傅他们正装机呢。”

刘卫东忙跟着宋义去了机械厂。

一进车间就看见一帮工人围着机器看,刘卫东和宋义一过去工人们忙散开,刘师傅正在拿仪表测试机器各项指标。

“怎么样刘师傅,有没有问题?”

宋义一脸担心。

“我反复测试了好几遍,数据都正常,就等刘工过来试车了,好些数据得试车后才能采集,现在说不准。”

机器没有外壳,刘卫东能看清每一处细节。

他过去仔细查看了一番,又看看刘师傅记下来的数据,点了点头。

“从目前的指标看具备试车条件,但是别指望试车能一次成功,这可是国内第一台自主研发的聚合式分离榨油机,相比国外的同类型产品,咱们已经算弯道超车了。”

通电后机器运转正常,不过刘卫东一直把头贴近机器,不停在本子上做记录,试车一个小时后关机,刘卫东招呼宋义和刘师傅等技术骨干去了办公室。

“有异响,问题应该出在咱们制作的零件,和购买的进口轴承吻合度不够,精密机器毫厘都差不得,我需要将咱们的零件和进口零件拆下来,去研究所做进一步测试,看看差在哪儿,如果是材料的问题就得重新锻造,不过从第一次试车的数据看,已经很成功了。”

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衰。

机械厂的工程师和老技工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要知道帮油脂厂制作机器,机械厂不但积累了很多经验,也在刘卫东的指导下改进了冲压锻造技术,这种技术是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