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1978:带着媳妇出人头地 > 第八十六章:未雨绸缪

刘卫东前世纵横商海几十年,接触的官员不计其数,一看王力的表情就知道他在想啥。

“王哥你要是相信我,就拿这些钱买东市场的平房,具体位置我都告诉你了,不过别用自己的名字买。

五年后东市场拆迁,你手里的房子就是投资,用来占股,你干商场轻车熟路,五年后将是滨江商业最热的时期,钱都能赚到烫手。”

刘卫东描绘的美好前景,让王力激动得满脸通红。

他从认识刘卫东到现在,刘卫东不但做事超乎常人,而且每言必中,王力已经深信不疑了。

“我主动接触萧会长和朱迪,就是为以后招商引资做准备,用外资肯定比政府拿钱好,而且经营理念也更先进……”

跟王力聊到九点刘卫东才回家,一说古董卖了六十多万,娄艳茹吓了一跳。

“种蓖麻赚的钱翻新校舍,我捐几万块在南大河边上盖厂房,干校办工厂,原料就用油脂厂的油渣,我在二队发展新型农业,是对你爸最直接的支持,等你爸上班我再跟他研究细节。”

娄艳茹依旧感觉像做梦一样。

六十多万!

娄艳茹根本不敢想象,刘卫东弄的几个破罐子咋可能卖这么多钱?

“媳妇,等朱迪回广州,我让她帮咱买彩色电视机和录音机,现在这种进口货滨江很难买到,等江南的房子收拾完,你就可以享福了。”

“我根本没想过这些,我只希望早点生个孩子,粗茶淡饭日子过得也有奔头,你现在干的事儿都挺冒尖,弄得我心惊肉跳的。”

“这有啥担心的?我干的事是超前,可又不违法,现在无论是赵立军还是付红旗,都已经嗅到了政策巨变的气息,都在拿我当试金石,上回树苗的事就是个例子。

我为啥丢出去三个专利,就要抓几个无人替代的项目,整我就等于整那几个大国企,孰重孰轻领导会看不清?”

娄艳茹直摇头:“你这一个多月变得我都不认识了,以前我咋没发现你有这么多心眼?你要是早这样,咱家也不至于过得粥都喝不上。”

刘卫东一脸无语,要不是重生自己还是个酒包赌鬼,媳妇坟头草都长挺高了。

第二天参观一机械厂,汉斯和萧万城看见聚合式分离机,还有正在建模的转向机,都一脸不可思议。

这个考察团可不是第一站就来滨江,已经考察了好几个城市,但这种比肩国际水平的设备,国内都很少见。

当知道这两个专利也是刘卫东的,汉斯直接石化了。

“刘先生,您如果想出国,我可以联系米国的大学给您发邀请函。”

刘卫东摇摇头:“我不可能离开滨江,我脑子里的知识只会为自己国人服务,您要是对我感兴趣,可以跟滨江的国企合作,共同开发新产品。”

萧万城看向刘卫东的眼神更炽热了,不过却什么都没说。

等参观袜厂和二化的时候,刘卫东的话就多了,完全抢了袁国清的风头。

“萧会长既然对商业感兴趣,不妨留意一下这两家企业,企业虽然不大,但只要技术革新后产品根本不愁卖,能出口的话萧会长等于躺着赚钱。”

不知道是不是付红旗跟袁国清说了啥,他居然没阻拦刘卫东跟外商交流。

今天是考察团在滨江的最后一天,晚上外事办设宴款待考察团,而且特意叫刘卫东参加。

官话套话刘卫东不感兴趣,所以酒局上刘卫东话很少,喝到一半他借口方便一下走到了餐厅外,坐在台阶上抽烟。

很快身后就飘过来一股熟悉的香水味。

“你今晚有点沉闷,是不习惯这种场合?”

朱迪坐到了他身边。

“谈不上习不习惯,该说的我都说了,感情沟通不是我的强项。”

朱迪笑了笑:“其实你不是不善于沟通,可能是不屑于说废话,昨晚萧会长他们谈了很久,都对滨江很感兴趣,不过感兴趣的不是滨江的产业布局,而是你。

国内已经有了开放的势头,这么大的市场,任何有头脑的商人都不可能视而不见,但没有技术支持,投再多的钱市场也只能局限在国内,所以萧会长才说他只喜欢商业。

可今天参观了袜厂和日化后,我估计萧会长的思想会有改观,袜厂产品单一是技术问题,上新设备就能解决,只要产品对路子,很快就能占领大片的市场,日化产品也是同理。

我一直以为你是个技术男,没想到你的商业头脑一样很敏锐,真要是有机会,我希望能跟你合作。”

刘卫东转过脸看看朱迪:“到现在我都不知道你是干什么的,翻译?体制内的干部?”

“我是羊城市外贸公司的翻译,每天都接触港澳同胞和外商,很清楚他们在想什么,无论是外贸公司还是外商都在等,等国家新政策出台,你说得没错,这时候及时卡位,就能抢到市场先机,萧会长来北方考察就是抱着这个目的。”

或许是天有点凉,朱迪下意识地用长裙包住了腿,身子往刘卫东身边靠了靠。

南方女孩娇小纤弱,刘卫东都有了一丝保护欲,差点把上衣脱下来搭在朱迪身上。

“你跟我说这些,是萧会长授意的?”

朱迪点点头:“确实,以他的身份不太方便跟你单独接触,萧会长就是想问你,如果他想注资袜厂和日化,滨江能给出什么政策。”

刘卫东笑了:“这种事我怎么可能解答,国家都没出台招商政策,更何况滨江市,不过我觉得过完年就应该有相关政策出台。

我选择带你们参观袜厂和日化,就是因为这两个厂产品单一,最容易遭受市场经济的冲击,不信的话你明年这个时候再看,这两个厂子肯定亏损,那时候注资进行产品升级,政府会给出最优惠的政策。”

刘卫东此举可不是在出卖滨江的利益,在他的印象里,袜厂和日化是最先破产的企业,如果能利用外资把这两厂子救活,也算是救了几千名下岗职工。

何况这两个厂都跟他以后的发展息息相关,起码他还得往日化送原料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