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家里的,我回来了!”
李氏跑出来见车是空的,难掩兴奋,“卖完了?”
“嗯,卖完了,明天早上咱们天不亮就起来摘菜,多摘点,完事去县城卖。”
“哎,当家的,卖了多少钱?”
“一百十七文钱,有十几斤买的多送了一两斤,还有的菜叶子掰掉了一点。”
“这么多!一斤有一文钱?”
“嗯,城里啥都要买,吃的用的一点不便宜。”
一旁看热闹的老孙氏听到这话,记上心头,“老二啊,你大哥也在城里,他们肯定啥都没种,你现在日日进城,要不也送点给他们?”
一斤白菜一文钱,城里还真的处处都要钱,哪里都花钱,老孙氏想起了有一阵子没见面大儿子,许久没见,甚是想念。
也不知道他们最近过的咋样?
“娘,我是拿来卖钱的,大哥想吃自己花钱买就是。你就别操心了,人家是夫子,闺女还是大老爷的小妾,不知道日子过的多美,怎么会稀罕这点子白菜萝卜。”
赵大勇立即不满了,娘不想着早上帮他们一起摘菜,一心只想着县城里那个,这么想就跟他们过呗。
李氏也拉下了脸,婆婆是会破坏气氛的,当家的好不容易挣钱了,才开心多久她就来泼盆凉水。
“当家的,你累一天了,赶紧回屋歇歇,我去给你倒碗水。”李氏把人推进屋里,她自己去了厨房,老孙氏被晾在了院子里。
李老头坐在屋檐下搓草绳,目睹了全过程,他觉得他和老婆子有点犯贱,明知道几个孩子只想过自己的,偏他们一会挑衅一下这个,一会挑衅一下那个,总做一些不该做的事。
“老婆子,回屋去。”
老孙氏心里憋的难受,她本就是个藏不住话的,“老头子,你说一个两个的咋就对咱们这么冷了呢?说一句他们不爱听的就甩脸子,你说以前咱们当家的时候他们敢吗?
一分家,一个两个的脾气全都上来了,早知道就不该分家,银子全放我兜里比谁都乖。”
“分都分了,你还扯这些没用的干啥?我跟你说,你该改改自己嘴碎的毛病了,现在说这些,屋里的人听到他们能高兴?”
“我管他们高不高兴,再不高兴也不敢不孝顺咱们俩。”
“闭嘴吧你,老二种点菜去卖不容易,你别惦记他地里头的一点东西,老大媳妇如果勤快点,他们在县城随便种点也够一家子吃的。”
“话是这么说,可是你说他媳妇能是个勤快的吗?”
“人没钱了自然会勤快,如果她还和以前一个样就说明他们的日子过的不差。”
“你说的也是,就是吧,自从他们卖了茹心以后,我这日日睡不着觉,总觉得不踏实。”
赵老头叹气,“不止你不踏实,我也不踏实,哪天村里人知晓了,你说咱们俩还有啥脸见人?”
“是不,我就是怕被人发现,茹心一次两次的不回家来,肯定会有人发现猫腻,到时候咱们咋说呢?”
“还能咋说,纸包不住火,”突然想到了啥,赵老头精神一振,“你去叫老二过来。”
“怎么了?”
“你别管,明天早上老二两口子摘菜的时候你也早点起去帮忙,现在去把人叫来。”
老孙氏:……
一个两个的都不把她当回事。
赵大勇以为老爹是要说大哥的事,来的时候目着张脸,一看就是心情极其不好的样子。
“爹,咋了?”
“你跟我进屋里来。”
神神秘秘的,院子里就她一个不就是不想她听吗?老孙氏暗暗碎了一口,偷骂了几句赵老头。
“爹,怎么了?”
“大柱子的事情你咋打算的?”
“啥意思?”赵大勇懵逼,大柱子有啥事?他每日除了念书就是念书,家里的事儿不闻不问。
尤其是最近,马上学堂要放冬假了,明年他们只能有一个人去念书了,他更是恨不得睡觉的时间都拿来念书,勤快的他和媳妇儿看了害怕,明年叫他跟着下地或者卖菜,这孩子怕是得疯吧?
要是知道他念书的劲头恁足,在他小时候就该送他去学堂的。说不定现在都能学业有成了。
“想啥呢?”赵老头发现儿子在自己面前发呆,有些不满意,他正在跟他说话他发啥呆啊?
“爹想说啥我没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