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抗战之捍卫者 > 784章,战斗打响

抗战之捍卫者 784章,战斗打响

作者:歪打不留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9: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哈,小鬼子终于出来了,我以为他们不敢来了呢!”胡一舟抱着孩子,不方便大声的说话。

“有金,把鬼子出城的消息发给咱们所有的作战单位以及友军各部,让大家及时做好应对跟判断!还有,确定了鬼子的进攻部队数量,你直接发给各部跟友军,不要先给我汇报了!”胡一舟吩咐道。

“是,团长!”毕有金去了隔壁电讯室。

“希望,家里的家长们能够抓住这次机会,尽快的把鬼子赶出晋东南吧!”看着毕有金远去的身影,胡一舟说道。

“哒哒哒……叭叭叭……”胡一舟跟毕有金说话,耽误了给孩子们讲故事,惹恼了俩小家伙……

“哈哈,好,继续给你们讲啊,这个丑小鸭飞呀飞呀……”给毕有金吩咐完,胡一舟又化身成超级奶爸,一次带俩的那种。

自打鬼子开始进攻,胡一舟跟家里人的联系就十分的紧密,尤其是每次战斗,胡一舟都会详细的给家里一份战报,好让家长们做出最正确的部署跟决策。

要不为啥这些天八路们都在四处去袭击鬼子的辎重跟小部队的?就因为家长们判断出鬼子不会轻易放弃攻击保安团,这才四处袭扰,以求破坏鬼子的计划。

只是,鬼子终究还是来了,还是一个旅团多的兵力,小两万人的规模。嗯,这是毕有金刚刚进来给他说的。

“有金,去给各村民兵下令吧,征召九寨所有的民兵组成民兵连建制,守备九寨!九寨外围民兵各村串联,做好联动准备!另外,让后勤保障营给各村民兵队送去两个基数的子弹手榴弹!”胡一舟说道。

“团长,这是啥意思?”毕有金问道。

“很简单,既然鬼子这么看得起咱们保安团,派出了这么多的鬼子来进攻,那么咱们得给鬼子面子啊!我准备让鬼子陷入我九寨全民皆兵的战斗中!”

“如果二道坡失守,那咱们就跟鬼子,在九寨周边甚至九寨这里,跟鬼子好好的干一场!咱们各村的村防工事,现在快连我这个保安团团长都摸不清楚了,那就让鬼子去碰碰试试么!”胡一舟轻松的说道。

“是,团长!我这就去传达,您看对不对?”毕有金把记录的命令给了胡一舟让他确认签字。

毕有金出去了,胡一舟把闺女递给一直在边上的二月,自己抱着儿子,出了家门溜达。然后,不知道藏哪里去的修缘跟赵山河他们这些勤务班的就跟了上来。

转到自家后面的一处新修的院落,就看见苏老六正搀扶着一个大肚子的女人在溜达。

“团长好!团长好……”苏老六两口子赶紧问好。

“老六啊,你小子的假期要结束了啊!”胡一舟说道。

“团长,是不是鬼子进攻了?太好了!”苏老六兴奋了起来,丝毫没在意边上自家女人的幽怨。

“没错,鬼子要进攻了,明天早上六点,我们准时出发,你再带上一晚上归队!”胡一舟说道。

“是,团长!”苏老六这才歉意的看了眼自家的媳妇儿。

苏老六的媳妇,自然是九寨人家的女儿,虽然幽怨,但内心坚强而有韧性,是持家的好手。

回到家,俩孩子都困了,刚放下娃挖去睡觉,二月靠了上来,从后头抱住胡一舟。

“姑爷,你又要去打仗了?”二月难舍的说道。

“是啊,鬼子来了,我可不能稳稳地待在家里看着!你放心,能伤到你男人的鬼子还没生出来呢!”胡一舟回抱一下以示安慰。

“姑爷,您一定要注意安全,打不过,咱就跑!”二月也是见惯了生死的,只是一年多的安逸,变的更加像个小媳妇了。

“不跑了,九寨就是咱们的家,这周围的群山所环绕的,就是哺育了我们祖辈数百年的土地!这些,可不能轻易的让鬼子给占了去!再说,你爷们的本事你不知道?”

“我准备了这么久,就能轻易的让鬼子给攻进来,占了去?放心吧,包你们没事!你要有这个担心的劲头,还不如留着给我也怀个大胖小子!”

胡一舟开始口花花……嗯,手也不老实了……

胡一舟命令下了,九寨保安团各部都动了起来,尤其是守在二道坡的伤病留守连跟刘敢的补充营,更是积极的准备着。没错,鬼子一路向北,首先要面对鬼子兵风的,就是他们。

至于在两河交汇处的李云龙新一团,也在准备着,甚至原本被老李放在王堡那里的侦察兵,又向南边的涉县侦查了一段距离。

只是,小鬼子似乎忘记了清漳河谷这条通道,依旧是守着涉县跟邯长公路,丝毫没有北上的意思。

防盗了

抗战爆发前,日军主要装备1929年定型的89式中战车。该型坦克战斗全重13吨、乘员4人,主要武器为一门57mm火炮,弹药基数100发。辅助武器为2挺6.5毫米91式机枪,携弹量2745发,前机枪在车体左侧,炮塔机枪与火炮轴线呈150度夹角(逆时针方向)。车长塔在炮塔右侧,有高射机枪座。89式中战车采用铆接结构,装甲厚度最大为前装甲的17mm,侧装甲和顶装甲为10-17mm,最大速度25km/h,最大行程170km。

二战初期时,97式在面对德军的一号坦克、二号坦克、苏军的BT-7、T-70时都并不落后。但由于47毫米炮弹的重量太轻,动能流失太快,距离一远炮弹的穿透力就大幅降低。客观地说,日军在战前定型的坦克并不比当时的同类武器落后许多,只是在中日战争爆发后,由于战场上并不急需更加重型的坦克,所以研制后续坦克的进度被拖慢了,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才急急忙忙加速,然而为时已晚,临时抱佛脚是没有用的。

定型于1935年的95式轻战车显得更加“经典”一些。战斗全重7.4吨,乘员3人(车长、驾驶员、机枪手),采用柴油机为动力,最大速度可达46公里每小时,并可有效避免火灾,以至于后期的89中战车也换用相同的柴油机,算是开了先河。95式装备一门37mm坦克炮,具有一定的穿甲能力,小巧、轻便、灵活,总产量达1250辆。95式和97式共同成为二战日军产量最大的两款坦克车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