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抗战之捍卫者 > 870章,方浩出动

抗战之捍卫者 870章,方浩出动

作者:歪打不留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9: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章节序号搞混了,现在更正过来,内有防盗

四分之一的命中率,还是近乎直瞄的抵近射击,虽然远了点,但是这准头确实是差得不少。

东山上,躲在各自的掩体中,靠近西边三营的战士们只觉的大地似乎震动了一下,然后就是一声巨响传来。同时,似乎还有什么东西从天上飞了过去……

而在东边……

“刚才飞过去的是啥玩意儿?”徐胜群看了眼几乎贴着山头飞过去的火箭弹问道。

“连长,听说是警卫连带着兵工厂的人在实验新式的火炮,叫什么火箭炮!难道就是这个?”赵长发不确定的说道。

“你这一说我想起来了,似乎还真是火箭炮。不过看上去怎么像大号的火箭弹呢?”徐胜群说道。

“应该差不多吧?都带着火箭俩字,应该是差不多的东西吧?”赵长发也搞不懂状况。

“娘的,幸亏飞过去了,看那个头,要是在山上炸开了,还不知道死伤几个弟兄呢!这要是没伤在鬼子手里,却让自己人给伤了,那可真够憋屈的!”徐胜群说道。

“连长,我担心的是二营那边,万一火箭弹飞过去落在二营头上就不好了!”赵长发说道。

“闭上你的鸟嘴,也不知道这个火箭炮的威力如何,刚才西边好像打中了一个?”徐胜群说完还向西边瞥了一眼,只不过山势阻挡,啥都没瞧见。

“轰轰轰……”三声爆炸声从东山的东边传来,原来是飞过东山之后,没有命中的火箭弹直接落在了远处的山上。

而此时,东山南坡的西段,却是另外一个情况。

战士们听到爆炸声后下意识的看向了爆炸的源头,只见原本巨大的炮楼依然矗立在那里,只不过似乎是缺了那么一点,并且还有浓烟跟火光从炮楼里往外冒。

“啊……啊……板载……”几个浑身着火的鬼子兵不顾一切的从跑楼的窗口跳了出来,在地上挣扎一番之后就不动弹了。

“哗啦啦……呼隆隆……”刚才还缺了一点点的炮楼,又坍塌了一片……

山下,河谷中……

“这命中率有待提高啊!再来!”实验员一号看了眼各自命中一发火箭弹的炮楼,觉得还得再试试。

于是,不管那三个炮楼是否在在冒火,经过一番微调之后,又是12枚火箭弹被打了出去。

“嗖嗖嗖……轰轰轰……”这次的情况好一点点,一个炮楼打中了两个火箭弹,命中率到了百分之五十。

“轰隆隆……哗啦啦……”中了三个火箭弹之后,原本巨大的三层炮楼终于撑不住劲,开始呼啦啦的坍塌,很快就变成了一堆瓦砾盖上一个还算结实的顶子。

“更换目标,这次一二号对着北边剩下的那个炮楼,三号对准南边的机枪地堡!”方浩这时候下达了命令。

“没问题!”虽然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但是方浩是现场指挥官,实验员们只需要奉命行事。

试验员们需要调整角度,调整坐标,还需要装填火箭弹,这都需要时间。

而这时候,山上的三营战士们却依旧还在震撼中。

“乖乖,咱们兵工厂这是造了啥宝贝?这么大个的炮楼,说炸就给炸了!”有战士在那里感叹。

“还别说,往后要是拔个据点打个跑楼的,咱们可就不害怕了,直接远远的给炸了完事!”也有人在感叹。

“嗖嗖嗖……轰轰轰……嗖嗖嗖……”

就在众人感叹的时候,又是8枚火箭弹冲着剩下的那个炮楼飞了过去,只不过依旧只是命中了3个,另外五个又从众人眼前飞了过去……

“这东西威力是不小,就是这个准头太差了!”看着从头顶飞过去的火箭弹,有战士说道。

“别担心,听说这个只是实验的,还不是最终的型号!”有个九寨的老兵说道。

“轰隆隆……哗啦啦……”说话间,剩下的炮楼也变成了一堆瓦砾。

“营长,咱们是不是该把西边的工事群给拿下来了?警卫连还在远处,不如咱们近便啊?”三连长张灵星问。

“我请示一下!”夏天这里拿起了电话。

“团长?对,是我!刚才警卫连已经把南坡西段的炮楼给炸了!对,炮楼挨了三个炮弹,轰隆隆就塌了,鬼子们都给埋起来了!机枪地堡也被炸了,我们是不是可以靠近了?”夏天问道。

“去吧!注意鬼子藏起来的暗堡,我会给警卫连去电报,告诉他们注意你们这边的!”胡一舟在电话里说道。

“是!”夏天放下了电话。

“三连长,团长同意我们抵近攻击了,不过要注意鬼子可能存在的暗堡,也要注意山下的警卫连,别咱们两边相互伤着了!”想说道。

“明白!”张灵星说道。

“一排长,带着你们排抵近鬼子的工事群,注意鬼子的暗堡工事!狙击手、精确射手。机枪组注意警戒!”张灵星转头对着战士们下令。

“明白!”三连的一排长说了一声,带着三连的三个战斗班排着散兵线满满的接近了鬼子的工事群。

虽然说明面上的工事都被炸干净了,但是谁也不敢说鬼子会不会还有藏起来的暗堡。

这样的暗堡别多了,只要有一个,有一挺九二重,那对攻击的战士们来说就是噩梦。

三连一排的战士们保持着三三制的散兵线,慢慢的接近了鬼子的工事群,每个人都把神经绷得紧紧的,一有风吹草动,就会立刻作出反应。

“轰……”一个战士倒霉,走了没有一百米,踩中了鬼子之前布置的地雷,整个人被炸的飞起。

“他娘的!炮兵不是炸了一遍了?卫生兵,去看看!”张灵星看得心疼不已,这些可都是精锐老兵啊,放进八路里能带起一个连了。

“是!”三连的卫生兵二话不说,带着一个小巧的背包就出了战壕,向着那边赶去。

保安团的卫生兵,身上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标志,甚至带着的医疗箱都跟战士们的背包区别不大。这么干,主要是为了防止鬼子在战场上针对医疗兵的射杀。

有人踩地雷了,但是三排的战士们依旧脚步不停的向前移动,只是有人偏离了一下,跟战友继续保持着阵型。

卫生兵的动作很快,端着akm的他一边警惕的看着前方,一边迅速的向着伤员移动。

“嘎嘎嘎……嗖嗖嗖……”跑了没多远,九二重难听的声音从一个荆棘丛当中传来,子弹嗖嗖的对着卫生兵打来。

“你个仙人!”卫生兵的前头刚好是块大石头,差点被打中的他藏在了石头后面,还不忘骂上一句。

“八嘎!”卫生兵在骂,暗堡中的鬼子也在骂人。

这个孤悬在外的暗堡,是鬼子们好不容易在山上挖出来的,里面只能放开一个九二重机枪组。

刚好今天这个机枪组有鬼子在里面,而平常一直封闭着的射击孔,也让鬼子躲开了辣椒烟雾的肆虐,也没有被炮火击中,算是比较幸运的。

只是,等三排攻击的时候,鬼子们却发现他们再怎么调整,也只能对着一个保安团的士兵开火。想要一下子对着好几个人扫射,那是不可能的!

眼看着保安团的人越来越近,终于等来了一个似乎是卫生兵的人,那就是他了。

结果……还没打中。

“嘎嘎嘎……”鬼子并没有继续对着卫生兵开火,而是调转枪口瞄向了其他战士。只不过眨眼间,原本还密布山坡的人,却几乎找不到了。

鬼子开火了,三排的战士们第一时间做出了规避反应,然后就是寻找暗堡的位置。

“在那边,打掉它!”鬼子还在开火,三排长自然看到了暗堡的位置。

“啪啪啪……哒哒哒……轰轰轰……”

听动静就知道战士们反映各不相同。精确射手直接对着火力点开火,机枪手跟突击手也是扫射压制,投弹手直接丢出手榴弹制造烟火。

真正的大杀器,还是三个火箭筒兵。在战友们的掩护下,他们找准位置,打出了三个火箭弹。

“嗖嗖嗖……轰轰轰……”火箭弹准确的命中了暗堡。

再然后……就没有然后了,鬼子已经没有了针对山坡的火力点了。

保安团指挥部,胡一舟就坐镇在沙盘边上,前面每拔掉一个火力点,他就在沙盘相应的位置上去掉一个。

“团长,调试好了,可以通话了!”就三排打掉鬼子火力点的时候,毕有金这里兴奋地对着胡一舟说道。

“调试好了?行,让方浩接听!”胡一舟说道。

“给您!”毕有金把一个耳机递给了胡一舟,还有一个麦克风。

毕有金调试的,正是从鬼子那里缴获来的那种可以通话的无线电台。本来只有一步的,后来用迫击炮弹从咱家老李那边又换来了两部。

至于老李那边从哪里来的,咱就不知道了,或许是上级给他让他换东西的?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现在胡一舟终于可以实时的跟方浩这边保持信息同步了,这很重要。

“方浩么?你们那边情况如何?”胡一舟问道。

“团长,刚才完成了三轮火箭炮的试射!距离两公里,我们对着鬼子的炮楼进行了轰炸。前两轮打掉了鬼子的四个炮楼,第三轮……第三轮一个机枪地堡都没打掉,都放空了……”方浩不好意思的说道。

“两公里……可以了,试验员们有心了!”胡一舟倒是没啥意见。

“现在,三营已经对河谷西段北边的工事群抵近攻击了,你们也发起攻击吧!让试验员们把发射架都填满,然后把火箭炮搬到汽车上,抵近到五百米再对着鬼子的机枪地堡进行一番轰炸!”

“不管效果如何,都要就留着足够的火箭弹对三岔口东路跟南路的炮楼进行轰炸!你们的装甲突击卡车可以上了!”胡一舟说道。

“明白!”方浩大声的回答道。

“都过来,团长的命令是……”方浩把命令传达了一番。

“你们去吧,炮一连,炮击准备!”说话的是高达,现在还是炮一连的连长。

既然要递进攻击了,炮兵连自然是要来一番炮火轰炸的,这个可是必不可少的。

防盗了啊,还有章节序号搞混乱了,已经给编辑说了,还没给改……

日军的一个小队则大于中**队的排,一般由7人小队部、三个13人分队和一个装备三支掷弹筒的8人掷弹筒分队构成,共54人。在小队级出现了日本步兵很有特色的一种支援武器——掷弹筒。以最普遍装备的89式掷弹筒为例,口径仅为50mm,最大射程700米,全炮重量仅4.7公斤,相当于一门超轻型迫击炮。

89式掷弹筒发射时先由射手拉动击发杆,然后由弹药手将弹药从筒口装入,射手用左手握住发射筒,根据目标距离转动手柄直至调节杆达到对应长度,射手通过瞄准线进行概略瞄准后,拉动击发机上的皮带将榴弹射出。掷弹筒对付的主要目标就是敌方的轻重机枪和炮兵阵地,日军将其装备到小队(排)一级,作为最基本的步兵支援曲射武器,由于其重量非常轻,隐蔽性好,在熟练射手的操作下威胁很大。

和大家想象的不同,日军在抗战中并非动不动就挺刺刀冲锋,而是打得极为精明和狡猾。实战中日军一旦遭遇到较为坚固的火力点,立即停止进攻随地隐蔽。等待跟随部队前进的掷弹筒准确的将其打掉。在淞沪会战中,中央军18军14师42旅的36挺重机枪被小日本用平射炮和掷弹筒打掉了32挺,当时的**重机枪手回忆,他们一般打几百发就要转移阵地,否则日军的掷弹筒就会准确的打来。一旦**的机枪火力被摧毁,日军立即以重机枪火力压制住**火力,随即以优势兵力发起冲锋突破阵地。所以说抗战初期面对历经多年训练的甲种师团的精锐时,的确是硬骨头不好啃。

超过小队(排)级后,日军还有更多的步兵支援武器留待下次再介绍。而到了抗战中后期,大量日军并组建为驻守部队,以小队甚至分队的规模驻扎在广袤的中国被战区,单兵武器的配备相比早期强调野战的师团有了较大调整,由于执行守备任务为主,机枪的比例提高,掷弹筒反而没有什么作用,这也是中国影视作品基本不反映掷弹筒的一个理由吧。

aisou8

喜欢抗战之捍卫者请大家收藏:()抗战之捍卫者爱搜吧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